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99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99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快快!先把这些账册收集起来,一会儿抬出去给佛爷过目!”

    曹阳兴奋的招呼着,弯腰拾起一本,顺手丢到箱子里,正要去捡第二本,却听有人在前面大叫,说是可能现了祝朝奉的老婆。

    曹阳忙留下两个人箱账本,然后举着油灯匆匆的赶了过去。

    却只见前面不远处,几个被兵刃砍死的仆人隐隐围成了一个圈子,将某个几乎被剁成肉酱的胖婆娘护在当中。

    “这婆娘到底有多招人恨啊?我被砍了上百刀!”

    “可不是嘛,这肥婆平日里肯定没少干缺德事儿!”

    “哎~你们说,既然这祝家父子的妻妾都已经死在了这里,那毒气却又是谁放出来的?”

    最后这个问题,也是武凯想知道的——更是曹阳必须查清楚的。

    于是他只得带人继续向密道深处探索。

    约莫又走出有二里地,忽的现前面影影绰绰,竟又是一面尸墙!

    按照走过的距离来时应该已经出了祝家庄的范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尸墙之后应该便是出口了——果然是逃生用的,只是天意难料,这逃生用的密道,反而成了祝家人的葬身之地。

    不过这附近并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那些挣扎的尸体,也似乎是一伙的——如此一来,那毒气又是谁放出来的?

    “曹头!这里有个机关,可能是开门用的!”

    “上面还写了几个字呢!曹头,您快过来这到底写的什么!”

    大宋朝虽然号称文化昌盛,底层中识字的人却也不多,这一行人当中,也只有曹阳这个公门出身的,还算认得几个大字——曹阳平日也时常引以为傲。

    于是他挺胸叠肚走到近前,将油灯交到旁人手里,摇头晃脑的念道:“此为开门之那什么,若遇那什么险,可先上推那什么,开启出口,再下拉那什么,释放毒那什么,那什么死出口,切记那什么不可弄错,否则石门提前那什么,死无那什么之地。”

    这一连串‘那什么’下来,把手下小弟们听得是晕头转向。

    曹阳只好又连猜带蒙的解释道:“这上面大概是说,要先上推开启大门,再下拉释放毒气锁死出口,若是弄错了顺序,里面的人就要死无葬身之地。”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指着那下拉到底的机关把手,道:“很显然,这群蠢货跟你们一样,没一个能识文断字的。”

 第161章 曲阜孔端操

    当最后一具尸体被搬出密道时,天色早已经大亮。Ω Ω Ω。 m

    多达三百二十余具尸体,将院子挤得满满当当,以至于最后不得按照衣着打扮,将一部分尸体摞了起来。

    曹阳最后又带人来回巡视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遗漏之后,才凑到书案前,单膝跪地禀报道:“佛爷,里面已经清理干净了,您”

    武凯却是依旧埋于那些账册中,头也不抬,漫不经心的吩咐道:“天气不错,你让那些俘虏脱光了衣服,在太阳底下晒一晒,省的染上尸气。”

    因为密道足有四五里长,仅靠曹阳几人搬运尸体效率太慢,于是武凯便让他先将密道里的兵刃收集起来,然后调来了5o名俘虏充当苦力。

    至于什么‘晒一晒,省的染上尸气’之类的话,曹阳才不会傻到当真,眼珠一转,立刻心领神会的俯道:“佛爷放心,他们就是把东西藏到py里,小的也一样给他抠出来!”

    说着匆匆的出了书房,却没有急着去逼那些俘虏脱衣服,而是先到前院,又喊来了十几个民兵,并在书房门口架起三支大抬杆,这才开始行动。

    却说武凯自他走后,却也无心继续摆弄那些账册,将剩下的一股脑都推给了刘从文,仰靠在椅背上做起了眼保健操。

    虽说花荣那两箭只伤到了皮肉,可毕竟也流了不少血,如今又一夜未眠,他还真有些撑不住劲了。

    然而这千头万绪的,武凯又哪敢松懈?

    扈三娘去招降扈家,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张通判和祝家勾结的把柄,至今也还没有找到;北城门外,更是源源不断的有溃兵逃回来,时不时会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

    靠~

    真是越想越心烦,武凯觉得再这么紧绷下去,说不定自己也要像李达天一样精神衰弱——不,不成还不比上李达天,人家如今正心满意足的,抱着吴道子的真迹梦周公,可比武凯轻松惬意多了。

    “大官人!”

    忽的,一声满带喜意的呼喊将武凯惊醒,却是出自那刘从文之口。

    “怎么?”

    武凯立刻坐直了身子,急道:“是不是现了什么?!”

    “学生方才无意间,现这本书的封皮有些凹凸不平,而且也太厚了些。”刘从文说着,翻开一本精装的史记,从那木质封面的夹层中,取出了几封书信,捧在手里显摆着:“其中一封,正是那张通判写给祝朝奉的,还有淮安盐监副使曾志琦,海州水军通判黄文炳,曲阜……”

    黄文炳?

    这个名字听起来好耳熟的样子——对了,貌似就是那个举报了宋江的家伙,没想到祝家竟然和他有勾结。

    转念一想,武凯便又恍然了,既然祝家的主业是贩卖私盐,和海边上的贪官污吏攀上关系,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理顺了这关系,他却忽然现有些不对,刘从文只念到一半,怎得便戛然而止了?

    武凯皱眉道:“曲阜怎么了?接着往下念啊!”

    谁知刘从文竟是充耳未闻一般,直勾勾的盯着手里的信,额头甚至还渗出几滴冷汗来。

    “刘从文?”

    武凯提高音量叫了他一声。

    刘从文这才终于有了反应,不过这反应却是在有些出乎意料——他竟然将其中一封信使劲揉成团,便要往嘴里塞!

    “你干什么?快住手!”

    武凯顺手抄起旁边的砚台,便拍在了刘从文头上。

    刘从文惨叫一声,被砸了个人仰马翻,然而等回过神来之后,却是不顾满面飙血,又扑向了那封信!

    然而此时守在武凯身边的两个护卫,也已经反应过来,上前轻松将他制住,将那封信送到武凯面前。

    一开始,武凯还以为会在上面金喜【刘从文他爹】的名字呢,结果一头却是:曲阜——孔端操。

    竟然是这厮?!

    孔府作为儒家圣地传承两千多年,期间也不知道繁衍了多少代子孙,除了三国时期的孔融之外,武凯也只对少数几个人有些印象,而这孔端操正是其中之一!

    记得当初是在某个贴吧里,武凯位自称孔氏后人的网友,了个帖子,大意是想为‘孔家是千年汉奸’一说喊冤。

    他表示自从北宋末年,孔家就已经分为南孔北孔。

    北边的曲阜孔家确实出了不少汉奸,但跟随南宋皇帝迁居浙江于衢的南孔,才是正牌子嫡系,而且是节操满满的嫡系。

    当时武凯头一次听到南孔之说,于是便好奇的百度了一下,现北宋末年,孔家确实有不少人随着赵构南渡,而留下来,继续撑起曲阜孔府的正是这个孔端操。

    只里,倒是和哪位网友说的差不多。

    可偏偏武凯手贱,又继续搜索了一下资料,结果现南孔的第一任衍圣公孔端友,到死都没能生下个儿子,结果就在宋金两国交战正酣时,特地请孔端操的儿子南渡,继承了南孔衍圣公的头衔……

    貌似有点扯远了。

    武凯抖了抖那封信,晒道:“怎么,你认识这个孔端操?”

    刘从文却是垂下了头,一副沉默不语的模样。

    武凯便又自答自问的点了道:“也是,你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认识衍圣公府的公子哥?”

    刘从文猛地又抬起了头,愕然的望着武凯,似乎没想到他竟然能端操的身份背景!

    惊愕过后,刘从文便又涨红了脸,像只打鸣的公鸡一般,使劲支着脖子叫道:“至圣先师后人,绝不会与私盐贩子有什么瓜葛!那孔端操只是个纨绔,根本不配代表衍圣公府!”

    这小子就是读书读傻了的典型。

    如果那孔端操真的只是一个纨绔子弟,又怎么可能在日后接掌北孔?

    武凯也懒得搭理他,径自抖开信封大致的浏览了一下——感情这祝朝奉祖上竟是孔家家奴出身,如今也一直和孔家藕断丝连,贩卖私盐的生意,更离不开孔家的照顾和牵线搭桥。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

    阳谷离曲阜有好几百里,只需赶紧把地方官搞定,将祝家意图造反的罪名钉死了——即便事后孔家想给祝朝奉出头,也已经晚了。

    啧~

    这先有少林僧人逞凶在前,后有孔家纵奴贩卖私盐,名门世家的金子招牌背后,还藏着不少黑材料啊。

 第162章 赏罚

    略过孔家的小插曲先不提。Δ┡。ㄟm

    武凯拆开了写着张通判名字的那封信,原本以为里面的内容,会是张通判与祝家勾结的证据,谁成想先却是一封家书——一封报丧的家书。

    上面的内容,大致是张通判的亲爹病逝,希望他能回广西老家奔丧云云。

    重要的是,这封信的落款竟是两年前!

    要知道按照古代官场制度,在父母去世之后,除非皇帝亲自下旨‘夺情’,否则必须‘丁忧’服丧——也就是暂时脱岗回家当三年孝子。

    这要是搁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薪水俸禄照不误,还给放三年长假,那自然是美的冒泡。

    可放在官员身上,却是让许多人头疼不已的政策——官场风云瞬息万变,在家里蹉跎三年之后,想要官复原职哪有那么容易?!

    故此,父母死后秘不丧的做法,在官场上也是屡见不鲜。

    当然,这种做法一旦被现绝对是重罪,丢官罢职还算轻的,碰上皇帝不高兴的时候,说不定会直接赐下一杯毒酒,让这等‘无父无君之人’以死谢罪。

    虽然不知道这封信是怎么落到祝朝奉手中的,不过张通判隐瞒丁忧不报的罪名,肯定是没跑了——毕竟到现在也才过了两年,按律依旧属于丁忧期。

    啧~

    怪不得董平睡了张通判的女人,还能囫囵个的被祝家救出来呢,感情有如此把柄在祝家手上。

    武凯后,心中阴霾便一下子扫清了大半,立刻泼墨挥毫,写了一封亲笔信,扬声道:“曹……”

    他本来想把曹阳叫进来,让他立刻把信送到东平府去,不过转念一想,曹阳这厮近来虽然乖巧的很,可毕竟算不得自己的心腹——再说他一个区区快班班头,想要见一府通判谈何容易?

    还是等林登万回来再说吧。

    只是那半声呼唤,却已经引起了曹阳的注意,于是他忙小跑着进到书房,屈膝跪在书案前,禀报道:“启禀佛爷,如今已经搜检了大半,现有六人夹带了祝家的财物,还有一人身上藏了些散碎银子,却辩称说是自己以前……”

    “统统斩示众。”

    武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除了这七人之外,剩余的先转为劳役,暂时分派到俘虏营听候差遣。”

    随着不断有溃兵逃回来,如今武凯手中的联军俘虏,已经过了五百之数,正稳定的朝着六百前进,负责民兵早已经不堪重负。

    武凯将这四十几个俘虏转成劳役,一来是缓解人手不足的窘境,二来也是打算分化拉拢这些贼人。

    毕竟二鬼子为了取信主子,总会比真正的……

    啊呸~

    差点把自己说成日本鬼子了,还是换一种说法好了:

    狼群里的狗只有表现出更多“狼性”,才能够被这个族群接纳,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狼群中的狗都会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潜意识当中提醒自己“我是一头狼”,于是往往比真正的狼还要狠些。

    总之,等到这群‘狗’自我催眠后,武凯也就能放心的把他们编入红巾军了。

    曹阳领命刚要离开,却又被武凯叫住,淡然的吩咐道:“等处理完了那几个夹带私藏的俘虏之后,你们几个也别闲着,都脱光了晒一晒,好好去一去尸气。”

    曹阳闻言身子就是一颤,他自己倒是没敢夹带,可手下兄弟却几乎个个都……

    按照他的胆子,本来是不敢对武凯提出质疑的——可若是几个兄弟跟自己进密道走一遭,转脸就全见了阎王,日后却还有谁敢在他手底下做事?

    于是迟疑半响,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的打听道:“佛爷,咱们自家兄弟,难道也要……”

    说着在自己脖子上狠狠一划。

    “死罪就免了,每人先打三十板子,以后若是还敢再犯,就两罪并罚!——另外,没有私藏夹带的人,一律赏五十两银子。”

    自己人和外人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