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66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66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武凯又在纸上添了两项,分别是‘斗酒大赛’和‘舞台剧’,这两样也是他早就想好了的,目的都是为了宣传‘佛跳墙’和‘香皂’。

    原本他准备重点宣传舞台剧,靠这种前所未有的表演形式,招揽更多的观众——不过现在看来,时间上似乎有些来不及。

    看来只能采取b计划了。

    在‘斗酒大赛’四个字下面划上了一条横线,武凯叫来几个随行的壮丁,仔细的交代了一番,又让他们换上早就准备好的华服、赐下银两,装成有钱人的模样,从后门悄悄溜了出去。

    于是不久之后,便有一条劲爆的消息在城中传扬开来。

    据说当今圣上有一位皇子,不知怎的,竟迷上了京城某青楼的花魁,并表示非其不娶。

    这事传到皇上耳中,惹得龙颜大怒,逼皇子必须在明年正月之前,选出一位良家出身的王妃,并把那花魁嫁做人妇。

    皇子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逼,都无法改变父皇的旨意。

    花魁伤心之余,便提出了一个条件,要皇子亲自送她回到家乡,帮她寻一个合适的相公,不要求出身、不在乎贫富,只需面貌与那皇子有几分相似之处,便也能略解相思之苦。

    皇子感动的无以复加,当即便也决定,让花魁在家乡帮自己选出一个王妃,不要求出身、不在乎贫富、更不挑剔长相,因为他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在喜欢另外一个女人了,所以那女人无论是谁,都无所谓!

    两人虽然决定要一起去花魁的家乡,然而身为皇子却并不能够轻易离开京城。

    正巧,皇子听说父皇要派人去各地遴选贡酒,便毛遂自荐,要求到花魁的故乡举办‘斗酒大赛’,并在上元灯会当日,选出花魁的丈夫、以及自己的王妃。

    不用说,这故事中的‘花魁家乡’,自然就是东平府!

    整个故事充分运用了狗血剧的精髓,先以本时代最具八卦热点的皇家为噱头,引起民众的好奇心,然后又用几乎不做任何限制的海选模式,洒下两只香饵。

    要知道即便是到了后世,各种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影视剧,依旧是经久不衰,就更别说在皇权受命于天的大宋朝了。

    而一个带着数万贯嫁妆的绝色花魁,对男人的吸引力也是致命级别的——更不用说,那故事里还特别提到,花魁与皇子一直相敬如宾,至今仍是完璧之身。

    总之,这个男女通杀的谣言,在最短时间里便做到了满城皆知,然后迅速翻越了城墙,想着四面八方扩散开来,短短几日,便已经传到东平府境外去了。

    尤其是两天后,太守府宣布在上元灯节举办‘斗酒大赛’的消息传到下面县里,就更让人信以为真了!

    于是,大年初五刚过,东平城内大大小小的客栈都挤满了人,无论男女,全都摩拳擦掌,敬候上元灯会的的降临——就连街上的乞丐,那几日也都把自己打扮的干干净净,因为有传说,若是寻不到合适的人选,那花魁宁愿把自己嫁给一个乞丐。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武凯可没时间关注谣言的散播情况,因为他终于等到了吴金贵的召唤。

    

 第96章 武库

    【感谢书友:‘185656。qd’的打赏。】

    武凯就被叫到吴金贵住的东跨院,原本以为是便宜老丈人醒过来了,结果迎接他的却是丈母娘——吴韩氏。

    “贤婿啊,昨天我已经狠狠斥责过月娘了,如此大事怎能如此儿戏?”

    “不过这孩子的事也不能太急,那是老天爷赐下的恩典,强求不得!”

    “我已经和月娘商量过了,明年要是还没动静,让她给你选两个好生养的小妾。”

    刚见面,吴韩氏便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武凯也只能唯唯诺诺的应了——不过必须得说,古代纵有千般不好,男人的地位却要比现代高得多。

    尤其是在生儿育女方面,如果放在现代,结婚后总是没有孩子,夫妻俩都得去医院检查身体啥的,而宋代的第一选择却是:纳妾,而且正室还必须表现出一定的大度,甚至主动帮男人张罗这事。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能养的起小妾才行。

    “贤婿啊。”却听吴夫人话锋一转,面色也从和蔼转为了严肃:“那个西门秀,你是怎么想的?”

    怪不得昨天吴月娘没提这茬呢,感情有丈母娘在这儿等着呢!

    不过看吴夫人这话,对西门秀却也不是很在意的样子——倒也是,西门秀和吴月娘朝夕相处,有些母女情也在所难免,而吴夫人却是一年见不着她几次,再说又不是自家女儿的骨肉,哪会有什么感情可言。

    武凯忙也收敛了笑容,略显尴尬的胡诌道:“岳母大人,其实是她主动勾引我的,我也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才……”

    “我晓得、我晓得,这西门秀就跟她那亲爹……咳咳。”

    吴夫人原本想说,这西门秀和她老子西门庆是一脉相传,都是秉性下流的货色,不过想起武凯和西门庆的恩怨情仇,以及女儿夹在其中的尴尬,忙收住了话头,半响才又继续道:“若是你舍得,便随便找个人牙子,把她发卖了就是。”

    吴夫人说着,仔细打量了武凯的脸色,又道:“若是舍不得,便把她收入房中也是无妨的——只是不能继续安排在月娘身边,毕竟她们也曾经是母女一场,瞧见了难免尴尬。”

    得~

    看来母女花【伪】双那啥的幻想,这辈子都没戏了。

    武凯忙笑道:“岳母大人说的是,我回去便和月娘商量一下,这事儿该如何处理,还得她说了算。”

    以吴月娘的性格,十成会选择后面一种处理方式。

    不过武凯这种把决定权,交给吴月娘的态度,却很是让吴夫人满意。

    她欣慰的笑了笑,又忍不住道:“其实这能不能怀上孩子,也不见得都是女人的缘故,当初我给那老不死的寻了七房妾侍,个顶个都是大屁股好生养的,结果怎么着?除了老身生下月娘,那些小贱人竟是连个蛋都没……”

    “咳咳!”

    一声干咳忽的从里屋传来,紧接着吴金贵推门而出,恶狠狠的瞪了妻子一眼,呵斥道:“胡咧咧什么呢?!行了、行了,这没你的事儿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说着,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吴夫人退下。

    吴夫人却不怕他,袖子一甩,嗤道:“谁胡咧咧,明明都是真事儿嘛!”

    等到吴夫人嘟囔着出了客厅,吴金贵一屁股坐在她原本的位置上,使劲揉着额头,表情痛苦不堪,嘴里却道:“你酿的这酒真是够劲儿、够劲儿的很!晚上把你那兄弟叫来,咱们再喝上几碗还魂酒!”

    这练武的人,是不是特别容易对酒精上瘾?

    武凯无语半响,这才提醒道:“岳父大人,我昨天跟您说的那事儿……”

    “什么事?”

    吴金贵一脸的茫然,直到武凯做出一个劈砍的手势,这才恍然道:“奥~你是说要买些兵刃的事儿啊,这个好说,我让韩滔陪你去武库走一趟,看上什么就先记下来,等回程的时候再带上就是了!”

    武凯忙站起来拱手道:“谢过岳父大人!”

    来之前,他还担心吴金贵不敢私卖军械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感情这事儿压根就不值一提——如今只要有些门路的,别说是士绅土豪了,就算是贼人也能从官仓里寻几件趁手的家伙!

    一些地方官甚至会特意虚报消耗,让上面多拨下些军械物资,好进行私下贩卖。

    譬如说,当初阳谷县武库寄存的那批软弓,便是李达天连续几年虚报消耗的成果,谁知还没等卖出去,便先便宜了梁山吴用。

    见武凯有些急切,吴金贵便也没继续墨迹,直接使人把韩滔从床上叫起来,吩咐他带着武凯去军械库‘看货’。

    军械库就在城西小校场后院,离都监府不是很远,两人共乘一辆马车【韩滔宿醉未醒,骑不的马】,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武凯一直以为,仓库都是那种高大宽敞的建筑,到了地方才发现,竟是一片破败、低矮的毛坯房,密密麻麻的排列着,约莫有二十来间。

    “啊~~~”

    韩滔打了个大大的哈气,一脸苍白、有气无力的问道:“姐夫,你准备先看什么兵器?”

    武凯想了想,决定先去看看单刀——长枪、盾牌,找些普通工匠就能搞定,倒是这刀的冶炼工艺要求略高,用的铁料也比前两者多上许多【这里指的是木盾和滕盾】。

    “单刀?那咱们就走着!”

    韩滔挥了挥手,管库忙斜肩谄媚的前面带路,到了一间毛坯房前,用钥匙落了锁,恭恭敬敬的把两人请了进去。

    韩滔显然是来惯了的,进屋之后,便摇摇晃晃的来到了靠西的货架子上,拎起一柄单刀,递给武凯道:“姐夫,你先瞅瞅这种,看看还合意不。”

    武凯把那刀接在手中,却是一愣。

    只见这东西约莫有70…80厘米,通体由熟铁打造,不带一丝杂质!

    这话乍听之下是不是挺高大上的?

    然而事实上,这把刀的刀身,分明就是一边薄一边厚的铁片,至于那刀柄就要更坑了,只是一个略微有些弧度的铁条,末尾处十分敷衍的砸弯了,勉强做到防止脱手……

    总之,这玩意儿看起来,就像是一柄没有发育成熟的大号西瓜刀,比古惑仔里群殴用的那种,还差了好几条街!

    武凯一脸无语的道:“你们平日就用这东西打仗?”

    怪不得北宋对外战争总是输呢!

    想想又觉得不对,忍不住皱眉道:“我记得你们当初在阳谷用的,貌似不是这个样式的吧?”

    当初在阳谷时,官兵随身携带的腰刀,貌似和影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差不多,环顾这屋里却是没有看到那种刀的踪迹——难不成那种刀还属于非卖品?

    韩滔闻言却是哈哈一笑,道:“姐夫说的是手刀吧?老秦,你去隔壁寻两把过来,让我姐夫开开眼界!”

 第97章 无序的规模化

    那管库的领命去了,韩滔又顺手抓起一把劣质西瓜刀,在空中虚劈了几下,冲武凯道:“姐夫莫看这环首刀模样差了些,近身劈砍却是极好用的。”

    这个不用你说,看过古惑仔的都知道!

    武凯在心中吐了个槽,忽的一愣,愕然道:“你说这是环首刀?开什么玩笑呢,这也能叫环首刀!”

    这环首刀武凯却是曾经见过的,模样和被日本偷学去的倭刀差不多,细长锋锐、线条流畅——眼前这粗制滥造的西瓜刀,又有哪一点像是环首刀了?!

    韩滔哈哈一笑:“哥哥说的怕是前唐的环首刀吧,咱大宋朝的环首刀,本来就是这副模样的。”

    说着,他在架子上来回寻了几遍,又重新抄起一把,倒拎着冲武凯一递,笑道:“你瞅,这上面不就有‘环’了吗?”

    武凯看了一眼,顿时又无语了——感情把那丑陋的小尾巴弯成个圈,就叫环首刀了?!

    正无语间,就见那库管捧着三把带鞘的弯刀走了进来,韩滔顺手拿起一把,仓啷一声拔了出来,就见那刀身雪亮,当真是仓啷啷刀身乱颤、冷森森耀人胆寒。

    不过……

    这颤动的幅度也太大了吧?

    武凯以前亲手打造过的刀具也有二三十把,其中虽然多是奇形怪状的道具,可自问对刀还算是有一些了解。

    可眼前这一把,却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武凯也从库管手里要过一把,拔出来放在阳光下细看,只见这刀通体薄厚差不多,试着抖了抖,竟是整个软的一塌糊涂。

    若是用上等的好材料,软也软了,问题是这明明就是普通铁料,软成这样还怎么当武器用?

    “姐夫,留神别给抖折了。”

    韩滔在一旁嘿笑道:“这玩意儿脆着呢,听说边军都管这叫‘送首刀’,意思是真要用它去打仗,就跟把脑袋送给人家一样。”

    “那造这破玩意儿出来干嘛?”

    “用料少呗,原本能造一把环首刀的料,做成手刀差不多能出两把半。”韩滔一摊手,道:“最近这些年,环首刀都不好批下来了,还就是这种手刀量大管饱,报多少批多少!”

    不是都说北宋的科技在同时代冠绝天下吗?

    怎么军队的装备反倒烂成这样!

    武凯记得曾在朋友家里见过几柄唐刀,经历了上千年,依旧是寒光烁烁——没道理过了几百年,冶炼工艺反而退步了?

    “听我爷爷说,早先咱大宋做的兵器还可以,就算赶不上盛唐时期,也比现在这种烂货强多了,不过后来仁宗皇帝改了军器监的制度,这产量上去了,东西却是越来越不经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