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186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186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中旬,韩世忠调任登州水师副指挥使;张俊调任登州兵马提辖;另有从西军、边军抽调的近千官兵,充入登州水师之中。

    至此,登州水师官兵人数超过四千。

    八月初,文登船坞初步建成,工匠、材料齐备,开始试造三百料的海船【约合一百二十吨】。

    九月底,登州水师从江南章家购来千料大船三艘【载重四百吨】,经过简单改造之后,开始进行近海演练。

    次年正月十八,登州水师副指挥韩世忠、防御使林登万,率大小战船九艘、官兵一千两百人,横渡黄海,抵达高丽国京师东亭府,递交国书之后,得到高丽国王‘王俣’亲自召见,

    期间王俣多次言及金人险诈、不足为信,并亲自写下国书,请韩世忠转呈。

    在东亭府停驻的数日间,登州水师所携丝绸瓷器全部售罄,又购得高丽人参、鹿茸折返登州。

    宣和四年二月二十六,武凯请命离京、赶赴登州水师。

    同年三月二十一,武凯率韩世忠、林登万并战船十二艘、官兵一千八百人,再次横渡黄海,沿高丽国西海道、杨广道、全罗道一路南下,自庆尚道东渡日本。

    同年四月初三,金国使臣抵达东京汴梁,相约共伐辽国。

    是年五月,宋军尽启边军精锐十五万,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此时在金人追击下,辽天祚帝已逃入内蒙古阴山一带,燕京留守秦晋国王耶律淳被拥立为帝,统辖辽朝燕京周边以及云州、平州、上京、中京、辽西六路。

    宋军主力由童贯带领,刚刚镇压了浙西的方腊起义,正踌躇满志,又知这六路名为辽国所辖,其郡县却多以汉民为主,因此只当大军一到,民众便会望风景从,幽燕故地即可尽入王图。

    谁知这大宋十五万骄兵悍将,遇到辽国四万残兵败将,竟落得一战而溃!

    据史书记载: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记。

    自此一役,大宋王朝外强中干的本质,彻底暴露在了金人面前。

 第118章 匆匆那年

    京都汴梁。

    豹子头林冲一手攥着根木棒、一手拎着只木桶,佝偻着身子行走在幽暗深邃的地道当中,约莫行出百余步,手中探路用的木棒忽然戳了个空。

    林冲忙停下了脚步,用木棒四下里试了试,确定前面就是那个丈许方圆的深坑之后,便小心翼翼的擎起了木桶,将里面的粘稠液体倒入那深坑当中。

    等那水桶彻底倒空,林冲这才艰难的转过身,又循着来路摸了回去。

    又是百余步之后,忽见前面隐隐透出些许亮色,林冲忙紧走了几步到了洞口,顺着那绳梯攀了上去,然后默默将那木桶摆在了时迁面前。

    此处却是个不大不小的花园,看得出原本也是一派富贵气象,只是最近无人打理,便显得有些颓败。

    那地道的洞口便开在其中一座花坛之中,平时以厚木板遮住,上面又覆盖一层厚厚的泥土,栽种了十几颗牡丹,便是凑近细看,也难以瞧出什么破绽。

    时迁用脚尖将木桶拨正未知,打着哈欠车开了粪车底部的软木塞,琥珀色的粘液顿时狂涌出来,不多时,便灌了满满一桶。

    把那软木塞重新塞好,时迁冲林冲打了个‘请自便’的手势,林冲便默然上前拎起了水桶,转身又下了地道。

    不过半截身子入土之后,他却忽然停了下来,迟疑的望着时迁,问:“时都头,你确定这么做真能管用?”

    “这不废话嘛。”

    时迁不耐烦的道:“如果不管用,你当我们花半个月挖这条地道是闲的不成?我跟你说,那深坑上面就是太尉府后门外的空地,等你在坑里填满灯油之后,我便在巷子口候着,只要确定那高衙内坐车从后门回家,便立刻通知你点燃引线。”

    “坑里的几根柱子都已经做过手脚,只要一遇到明火,很快便会垮下来!上面那层薄薄的木板,支撑两三个人还凑合,却绝对扛不住马车的碾压,等那马车掉下来……”

    时迁两手一摊,嘿嘿笑道:“下面是一池子点着了的灯油,你说他在里面滚上一滚,还能不能活着出来?”

    林冲听完之后沉默半响,便又开始往下攀爬。

    时迁却不干了,追到近前,趴在那洞口嚷道:“你是不是觉得这法子太简单,有点对不起你签下那的份卖身契?实话告诉你,这地道和机关,若不是那几个偷坟掘墓的祖宗出手,凭你林教头,便是一辈子也甭想挖好!”

    喊完之后,时迁便竖起耳朵等林冲回应,然而等了半天,传回来的却只有那木棒敲击地面的声音……

    ——分割线——

    数日之后,高衙内因为恶贯满盈,引得天崩地陷鬼火焚身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其热度,甚至一度压过了江南大捷。

    京中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一连几日间酒坊销量狂增、肉铺日日断货,便连那青楼妓馆的小姐,都宣布要八折优惠大酬宾!

    直到四月底,反贼方腊被押往京师候审,引得万人空巷围观,才算是盖过了此事的风头——由此,也足见高衙内为祸之深,百姓对其痛恨之切。

    当然,也不乏有人暗自埋怨,为何老天爷不一股脑连同那‘妖僧’悟空也收了,好让他师徒二人在地狱里团聚团聚。

    五月中旬,眼见局势平复,宋徽宗试探着向朝中重臣提出,要派武凯出海寻访仙丹的事情,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了朝野内外的一致强烈反对。

    即便武凯公开表示,出海所有用度开销,都由他自行筹措,依旧无济于事——盐铁司员外郎秦桧甚至‘愤然’上了万言书,请斩妖僧悟空,以安天下民心!

    【当然,这份万言书他后来又在武凯的客厅里,抄写了足足三个晚上。】

    可越是这般,便越发激起了宋徽宗赵佶的逆反心理,最终他力排众议,悍然开启了出海寻仙计划。

    六月初,红巾水军移师登州文登县【今威海】,更名为登州水师,武松亲任登州水师指挥使一职。

    六月中旬,韩世忠调任登州水师副指挥使;张俊调任登州兵马提辖;另有从西军、边军抽调的近千官兵,充入登州水师之中。

    至此,登州水师官兵人数超过四千。

    八月初,文登船坞初步建成,工匠、材料齐备,开始试造三百料的海船【约合一百二十吨】。

    九月底,登州水师从江南章家购来千料大船三艘【载重四百吨】,经过简单改造之后,开始进行近海演练。

    次年正月十八,登州水师副指挥韩世忠、防御使林登万,率大小战船九艘、官兵一千两百人,横渡黄海,抵达高丽国京师东亭府,递交国书之后,得到高丽国王‘王俣’亲自召见,

    期间王俣多次言及金人险诈、不足为信,并亲自写下国书,请韩世忠转呈。

    在东亭府停驻的数日间,登州水师所携丝绸瓷器全部售罄,又购得高丽人参、鹿茸折返登州。

    宣和四年二月二十六,武凯请命离京、赶赴登州水师。

    同年三月二十一,武凯率韩世忠、林登万并战船十二艘、官兵一千八百人,再次横渡黄海,沿高丽国西海道、杨广道、全罗道一路南下,自庆尚道东渡日本。

    同年四月初三,金国使臣抵达东京汴梁,相约共伐辽国。

    是年五月,宋军尽启边军精锐十五万,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此时在金人追击下,辽天祚帝已逃入内蒙古阴山一带,燕京留守秦晋国王耶律淳被拥立为帝,统辖辽朝燕京周边以及云州、平州、上京、中京、辽西六路。

    宋军主力由童贯带领,刚刚镇压了浙西的方腊起义,正踌躇满志,又知这六路名为辽国所辖,其郡县却多以汉民为主,因此只当大军一到,民众便会望风景从,幽燕故地即可尽入王图。

    谁知这大宋十五万骄兵悍将,遇到辽国四万残兵败将,竟落得一战而溃!

    据史书记载: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记。

    自此一役,大宋王朝外强中干的本质,彻底暴露在了金人面前。

 第1章 究竟是何目的

    “大鱼!好多大鱼!”

    “天啊,你看哪条……”

    天色将亮未亮,武凯便被甲板上的呼喊声吵醒了,他披衣而起推开舱门,恰巧和韩世忠撞了个正脸,韩世忠忙躬身行礼道:“国师大人!”

    武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然后带着韩世忠一起出了船舱,等到了甲板之上,便见数十名水手正挤在右侧的船帮旁,指着海面大呼小叫。

    “都吵吵什么呢?没看到国师大人来了吗?!”

    直到韩世忠开口呵斥,那些水手们才发现他二人的存在,慌忙闪到了两旁躬身行礼,借着他们让开的空档,武凯举目望去,只见蔚蓝浩瀚的海面上,正有七八头鲸鱼在遨游嬉戏,那庞大身躯竟还时不时的跃出水面,卷的白浪腾空水花四溅,蔚为壮观。

    “果然又是这东西。”

    韩世忠在一旁啧啧叹道:“说实话,要不是出了这几次海,俺韩五还真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大鱼!”

    “这玩意儿叫做鲸鱼,但要是较真儿的话,其实也算不得真正的鱼,它……”

    武凯正顺嘴给韩世忠做科普,却见天边骤然一红,紧接着万道朝霞沿着海面蔓延扩展开来,迅速便给这天地万物,镀上了一层橘红色的柔光!

    那橘红色的柔光随着水波荡漾,本就已经显得如梦似幻,偏巧有两头鲸鱼也爱凑趣,竟双双喷出两道丈许高的水柱,那水雾弥漫,顿时便又在半空中幻化出了道道七彩虹桥。

    此情此景,便连韩世忠这般没情调的糙汉,一时间也不禁看傻了眼——许多水手更是以为遇到了什么神迹,忙对着鲸鱼群叩首不已。

    片刻之后,眼见旭日东升,那鲸鱼群也依次沉入海底,武凯意犹未尽的收回了目光,却发现一旁的韩世忠正在偷眼打量自己,不由挑眉一笑:“怎么,韩将军对我很好奇?”

    韩世忠迎着武凯的目光略一迟疑,便打了个手势,示意那些水手们再退开些,然后才正色道:“好奇倒谈不上,只是末将不明白国师大人率队出海,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刚当上这水军副指挥使的时候,韩世忠也以为武凯是真的想要出海寻访仙药,好给皇帝炼什么长生不老丹。

    他还因此一度颓唐不已,只觉得自己这大好青春浪费在如此荒诞不羁的鸟事上,实在是浪费的紧——若不是那武松与他意气相投,这位国师大人又是出了名的不好招惹,他怕是早就撂挑子走人了!

    然而此次随武凯一起出海的经历,却让韩世忠渐渐改变了想法。

    这位国师大人,似乎并不像传言中那样‘言必称鬼神天意’,对高丽境内那些所谓的仙迹更是丝毫不感兴趣,反而每到一处,就让人详细打探该地的物产矿藏、乃至军事部署,实在是可疑的很。

    再说了,出海寻访仙药,难道不该去那人迹罕至的地方才对吗?

    然而武凯却勒令船队必须按照向导的指示,沿着早就开辟成熟的商路前进!

    这不禁让韩世忠开始怀疑他出海的真正目的。

    于是在庆尚道时,韩世忠便故意寻了一些当地特有的药草,巴巴的跑到武凯面前献宝,将那破草根子吹的天花乱坠,直如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一般。

    结果不出韩世忠所料,即便从未见过那药草,武凯依旧对其没有多少兴趣,只当着韩世忠敷衍的看了几眼,转过头便直接丢进了舱底。

    他果然不是为了什么仙药而出海的!

    这几日韩世忠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直接找武凯问个究竟——反正眼下这支船队里,来自西军的士卒足足占了三成有余,他也不担心武凯敢悍然灭口。

    此时将心中疑惑问出口之后,韩世忠便死死的盯着武凯,打算从面部的细微变化,分辨他的回答是真是假。

    若是真话倒还罢了,如果武凯极力隐瞒用意,他回到大宋之后,也只能将这些疑点具本上奏朝廷。

    “我的目的?”

    武凯与韩世忠对视半响,忽然深吸了一口气,面向大海张开臂膀,激情澎湃的道:“韩将军,你看这星辰大海是如此的烟波浩渺广阔无垠,难道你就不想去那天的尽头、海的彼岸,好好的瞧上一瞧吗?!”

    韩世忠嘴角的肌肉颤了几颤,才从牙缝里干巴巴的挤出俩字:“不想!”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武凯这话纯属扯淡——若真是想要探索未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