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182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182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岳飞忽然有些迟疑的道:“你们两个若是……”

    “哥哥!”

    牛皋却不等他把话说出来,便又瞪眼道:“俺和老王自然与你同进退,旁的话你也甭说了,否则便是看不起俺们!”

    岳飞与他那铜铃般的大眼睛对视了半响,先是释然的一笑,随即又压低声音道:“那宋统制的处境,其实未必……”

    话刚起了个头,却听帐篷外有人嚷道:“岳推官可在里面?栾提辖要与岳推官商议军情,还请推官大人随俺走上一遭!”

    栾提辖指的自然是栾廷玉,武松那官衔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栾廷玉这个副手自然也受益费浅——也难怪老话常说‘朝里无人莫做官’。

    如今已是二更时分,栾廷玉忽然让人来请岳飞过去议事,肯定有什么要紧事,因此岳飞不敢怠慢,忙正了正衣冠,随那校尉去了栾廷玉处。

    ——分割线——

    栾廷玉身为军中有数的将领,自然也分到了一处宅院落脚。

    此时那宅院正北的堂屋里,却不仅仅坐了栾廷玉一人,曹阳、袁朗、欧鹏、裴宣、秦明……红巾军中有些身份地位的将领的,基本都已经汇聚于此。

    等岳飞满腹疑惑的敬陪末座,便见栾廷玉沉声道:“今儿我和曹阳把大家找过来,不为别的,只是想商议一下该如何应对那宋江!”

    宋江自来到宣州大营之后,便长袖善舞、用尽手段拉拢营中诸将,最近隐隐已经有喧宾夺主之势,因此看他不顺眼的人,可不仅仅是牛皋、王贵而已——而向来以武松副手自居的栾廷玉,自然是其中最不满的一个。

    曹阳紧跟着道:“攻打湖州各县时,一直都是西军做主力,我等不过在一旁摇旗呐喊站脚助威罢了——但那杭州城却不比其它,乃是贼人心腹之地,便是西军怕也难以一鼓而下,届时自然会有我等建功立业的机会!”

    众人闻言皆都是眼前一亮,有那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便开始摩拳擦掌起来,这时曹阳却又忽然话锋一转:“可若是营中兵马尽皆被那宋江笼络住,只我红巾军这一千六七百人,又凭什么立下大功?”

    众人默然半响,那欧鹏忍不住道:“也不至于如此吧?毕竟咱们二爷才是军中主帅,那宋江再怎么着,难道还能越过二爷去?”

    栾廷玉嗤笑一声:“他自然越不过二爷,但凭着和二爷以往的情义,却足能压得住在座诸位!旁人如何我管不着,但我栾某绝不会向梁山贼子低头,做那宋江的陪衬!”

    因以往的战绩,红巾军中就没几个人看得起梁山,似栾廷玉这般想的,自然也是大有人在。

    但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半天,却是始终不得要领,毕竟整个大营之中,只有朱缅、武松才能挟制宋江这个临时副统制,偏偏他们一个是甩手掌柜,压根不过问军事;一个又念及旧情,对那宋江颇为关照。

    似这般情况,却让让众人如同老鼠拉龟无处着力。

    “鹏举。”

    曹阳见岳飞一直未曾开口,便主动点了他的名:“这些时日,那宋江与你打的交道最多,你来说说看,咱们该如何应对。”

    岳飞犹豫半响,见众人都目光灼灼的往来,颇有些期许之意,便一咬牙,将自己心中的揣测讲了出来:“诸位大人,那梁山刚刚招安不久,宋统制便被委以重任,还特地安排在了武松将军身边,实在是有些不合常理——以岳飞观之,其中怕是别有深意。”

 第111章 盐铁司

    宋江出任统制一事,确实颇有不合理之处。

    梁山刚刚接受招安不久,是否真的忠于朝廷还尚未可知,又不似武松那般有个当国师的哥哥罩着,按理说宋江是绝不可能被委以重任的——可他偏偏就做了这五万大军的副统制!

    虽说宣州大营里都是些杂牌军,但对宋江这样一个降人而言,依旧算得上是破格重用了。

    开始岳飞还以为宋江是与童贯有什么特殊关系,但后来经过暗中观察,却发现童贯与宋江之间颇为疏离,甚至还一连两次让宋江吃了闭门羹,这与其对武松的亲切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岳飞才断定,这其中必有蹊跷之处,说不定那童贯是在筹谋着什么。

    红巾军诸将也都不是傻子,听岳飞这么一说,也觉得这事儿很是不对头——之前他们之所以没能发现这些疑点,主要是因为红巾军也同样是骤然间被委以重任,以己度人,便也将这些疑点视作寻常了。

    曹阳忙追问道:“鹏举,那你说童大帅到底是怎么想的?这般抬举那宋公明,又为得什么?”

    岳飞刚要回话,旁边袁朗却已经窜了起来,扎着膀子大呼小叫道:“你们说,这姓童的不会是想对咱们二爷不利吧?!”

    喊完之后,见屋内大部分人都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自己,他便知道自己闹了笑话,却兀自有些不明白究竟是哪里不对,只尴尬的挠头不已。

    栾廷玉示意他先坐回原位,这才带着几分无奈解释道:“庄主如今在京城风头正盛,又与童帅颇有些交情——童帅除非是吃饱了撑的,才会来算计咱们二爷。”

    岳飞接口道:“正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大家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免得与童帅的计划有所冲突。”

    欧鹏、袁朗、裴宣等人闻言尽皆点头,栾廷玉和曹阳却似乎仍有疑虑——毕竟童贯虽然不会害武松,却未必会在乎红巾军其它人的利益,他们两个作为红巾军中各派系的代表,想的比旁人要多一些也属正常。

    见此情景,岳飞只得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继续道:“不瞒诸位,国师大人前几日曾在信中交代,让二爷任由宋统制在军中施为,只要不打武家的名号便可。”

    一听这话,栾廷玉与曹阳对视了一眼,便断然下令道:“既然庄主都这么说了,那诸位会去之后便严加约束,不要让兄弟们与那梁山起了冲突!”

    诸将忙起身唱了声‘喏’。

    那曹阳却是笑吟吟的道:“鹏举果然是深得佛爷与二爷的信重,竟连家书私信也任由你阅览——看来日后我们大家伙,怕是都要仰仗你多多照顾了。”

    旁边袁朗、欧鹏也跟着起哄,言谈举止间忍不住透出几分艳羡之色——说实话,自从知道这岳飞被武凯相中,要招赘为婿之后,羡慕他的人简直多如牛毛一般。

    幸亏岳飞刚一露面便胜了军中有数的猛将袁朗,不然这明里暗里跑来找茬的也不知会有多少。

    ——分割线——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汴梁城内,武凯也正在与人密议——确切的说,是听秘密赶来的秦桧,汇报从盐铁司得来的情报。

    “经过小人的仔细打探,盐铁司中精通分金定矿的官员共有七人、吏员四十八人。”秦桧说着,从袖筒里取出一卷名册,双手奉到武凯面前,道:“这些人的姓名、籍贯、过往功绩,小人都已经记录在案,请国师大人过目。”

    武凯接在手中粗略的翻了几页,见其中记载颇为详细,显然是费了一番心血——尤其这秦桧到盐铁司任职也还不到五日,更显难能可贵。

    不得不说,真大汉奸虽寡言廉耻,能力却不是盖的。

    武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貌似随意的问道:“你能不能随便寻个错处,开革几名吏员?”

    “这……”

    秦桧小心翼翼的看着武凯的脸色问:“若是其中老弱者,或许……”

    武凯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补充道:“年老体弱的就免了,我是要他们帮忙寻矿,又不是请他们回来养老的。”

    秦桧也猜到会是这样,只是除了年老体弱者,他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想要开革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吏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毕竟偌大一个国家,就指着这老几位去寻矿呢。

    见秦桧面显为难之色,呐呐不敢言,武凯也知道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便摆了摆手,道:“算了,这事你不用管了,你回去之后,只需专心帮我搜集沿海各地的矿藏资料便可。”

    秦桧领命之后却没有急着离开,抬头看看武凯,见他脸色还算不错,便大着胆子问道:“不知国师今夜可还需要拙荆与小人伺候?”

    武凯今天只召见了秦桧一人,却不料他还是带着王氏一起来了,想想王氏那熟透了的身子,以及那入骨浸髓的骚媚,武凯到还真有几分意动。

    不过想想自己早答应了庞春梅,晚上要去她那里过夜,便也只好摆了摆手,十动然拒的道:“不必了,你现在便带她回去吧。”

    秦桧闻言如蒙大赦,忙不跌的叩首道:“多谢国师大人、多谢国师大人。”

    瞧这欣喜的样子,就好像武凯不睡他老婆,是多大的恩典一般。

    千恩万谢的出了书房,秦桧脚下立刻加快了速度,风也似的寻到懂跨院客房,刚进门便急吼吼的催促着:“夫人,快、快收拾一下随我回府!”

    此时王氏正侧坐在床头,将一件镂空刺绣的胸围在身前来回比划,见秦桧进门,便顺手将肚兜丢在床上,云淡风轻的道:“妾身早说让老爷独自前来,老爷偏要拉上我垫背,怎得,现在倒着急了?”

    “夫人哎~为夫那不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吗?快快快,我帮你收拾收拾,咱们赶紧从后门离开!”秦桧一边说着,一边上前将几件换洗衣服拢在一处,又用包袱皮胡乱兜住。

    他这里忙着收拾行李,却全然没发现王氏眼中那欲求不满的幽怨。

 第112章 背锅

    在海外建立基地之后,要想做到自给自足,打造一支近现代的武装力量,首先就要有足够的原材料支持,否则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些便于运输,又需求量不大的,还能从大明境内采购,可金属矿物之类,就只能就近开采了。

    然而武凯在现代时,便连本国的矿藏分布都没记清楚,更何况是海外的矿藏?

    所以,他才准备先从盐铁司里,踅摸几个地质勘探专家,届时先让他们探明了资源储备,再决定在何处落脚。

    不过看了秦桧抄录的小册子就不难发现,大宋朝廷几乎很少主动寻找勘探矿藏,都是某地多次有人发现同种矿石之后,才会派人过去勘探验证。

    所以偌大的盐铁司,监管大宋朝所有矿藏的开采勘探,竟然只有区区四十几个勘探专家,其中说不定还有滥竽充数的主儿,也实在是让人无语的紧。

    当然,民间肯定还有这方面的能人在,但武凯可没时间去一一寻访,只能先从这几十个人里挑选。

    看秦桧的样子,从内部开革的办法估计是行不通,所以也就只能试着去拉拢腐化几个。

    想到这里,武凯将名册丢在桌上,大踏步出了书房,喊过院门外驻守的红巾卫士,吩咐道:“去给我把时……呃,去把法海给我叫过来,若是这厮又喝醉了,就给我泼醒他!”

    本来他是想吩咐时迁去做这件事,不过马上想到时迁如今重担在肩,怕是没闲工夫处理这事——再说了,时迁若是会拉拢腐化朝廷官吏,也不会做了十几年的梁上君子,直到遇见自己才成功洗白。

    所以武凯便决定把这事交给法海,这厮整日花天酒地,但凡能从中学个一招半式,也足够对付那些小吏了。

    果然不出武凯所料,那法海晃晃悠悠来到书房时,又是一身的酒气,幸好意识还是清醒的,一进门便老老实实的躬身道:“师父,您让人唤徒儿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我现在哪敢吩咐你啊?”武凯阴恻恻的道:“如今你可是万家生佛,比我这‘妖僧’的名声强多了。”

    法海被这语气吓得一个激灵,便立刻又清醒了几分,慌忙屈膝跪倒以头抢地道:“师父!徒儿我对您的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您可千万别听外人胡言乱语,便误会了徒儿的赤胆忠心!”

    虽说名声比武凯好听些,但要论在朝野的影响力,法海却是拍马也赶不上武凯,再说他那接生用的‘法器’,还是武凯赏下的——既然能赏给他,也就能再传给别人!

    若当真惹得武凯不高兴,将那产钳的秘密公诸于众,他这‘万家生佛’立刻便要跌落尘埃。

    因此法海虽然在外面逍遥快活,结交了无数达官显贵,却是绝不敢‘背叛师门’的。

    “误会?”

    武凯皮笑肉不笑的挑了挑嘴角,道:“好吧,就暂且当作是误会吧——我叫你过来,是有个好差事要交给你,你不是喜欢吃喝玩乐吗?”

    说着,武凯从桌上拿起那花名册,随手扔到了法海面前,道:“这名册上的人,四十岁以上的不用管,凡是四十岁以下的吏员,你都挨个去接触一下,选那好拉拢的给我招揽几个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