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138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138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跪拜叩头不已。

    便连那文武百官当中,也有不少人是头一次目睹这东西,虽不至于像老百姓那样失态,却也瞪大了眼睛,想要一窥究竟。

    于是等到那鞭炮放完,却还有近半的官员没能入席——又乱了足有半刻钟,城门下才算是各司其位。

    等到文武百官在宰相王黼的率领下,向宋徽宗敬了三杯祝寿酒,宴席才算正式开始。

    众官员推杯换盏之际,那左侧高台之上也燃起了篝火,紧接着便听鼓乐齐鸣,两队舞女迎风摆柳般,自左右上了高台,玉臂荡漾,彩缎飘飘,又闻靡靡歌声绕梁。

    却说武凯应付完热情的蔡京,刚准备欣赏一下台上的舞姿,便见王仔昔离席而出,几步到了宋徽宗面前,口喧道号:“无上太乙天尊,贫道有一事,要奏于陛下知晓!”

 第24章 寿宴【上】

    偏殿中的情况,貌似比武凯之前预料的还要糟糕许多——里面除了林灵素、王仔昔,竟还有另外五个老道。

    刚一进门,七双或大或小、或圆或扁的眼睛,就齐刷刷的落在了武凯身上,每一双都透着一山难容二虎的敌意。

    武凯淡定的四下张望了几眼,发现除了这些老道,就是一些小道士和小太监,除此之外便再无旁人了——看来这里边儿还是宗教人士专场。

    他就近寻了张太师坐下,立刻有小太监殷勤的送上了茶水、点心。

    原本以为难免要跟着些老道唇枪舌战一场,于是武凯便先喝了盏茶,润了润嗓子,谁知放下茶碗与那些老道大眼瞪小眼好半天,竟是没有一个主动开口的。

    对方既然不准备挑衅,武凯自然也乐得清闲,干脆从袖筒里捞出一串紫檀佛珠,一面在手里掐弄着,一面装模作样的闭上了眼睛。

    这沉默尴尬的气氛持续了约莫大半个时辰,眼见得外面红日西斜、天色渐暗,才见李存忠匆匆的进了殿门,恭敬的招呼道:“陛下口谕,宣林真人、王先生、悟空禅师、还有几位道长一同摆驾东华门!”

    啧~

    从这先后顺序上,就可以看出武凯虽然已经颇受信重,在宋徽宗心里却终究还比不得林灵素、王仔昔这样的老人——当然,比起那被省略了名字老道,还是要强上不少。

    随着李存忠的招呼,众人纷纷起身还了一礼,然后林灵素拂尘一摆、带着几个弟子当先出了殿门,紧接着是那王仔昔,只是这位‘王先生’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却是回头对着武凯冷笑了数声,怎么看都是内藏恶意。

    莫非这老道准备在寿宴上与自己斗上一场?

    武凯这般想着,心中却并没有多少紧张感——变魔术的把戏能骗过旁人,想瞒过道具师却是难之又难,更何况还是几百年前的古彩戏法!

    他大摇大摆的第三个跨出了殿门,却并不急着离开,而是拉过李存忠小声的交代了几句,又将候在门外的法海、慧能二人指给了他。

    这次祝寿可是普天同庆,不但文武百官俱在,还有无数百姓在围观,武凯自然不会平白放过这个机会,早在闭关时便准备了一些小节目,打算以祝寿的名义在人前刷一波存在感。

    却说离了偏殿,在宫门外与宋徽宗的车架汇合,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赶往东华门。

    等到了地方,便见那城楼内外早已经戒严。

    宋徽宗与郑皇后携手下了马车,先将太子赵恒唤到身边,然后又招呼了林灵素、王仔昔、武凯三人紧随身后,在梁师成的引导一下,缓缓步上了城门楼。

    等到宋徽宗站到城头向下张望时,两杆杏黄旗左右一挥,御道之上顿时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

    武凯在一旁偷眼往下观瞧,却见城楼左侧搭起一座高台,约莫有一人多高、十丈方圆;城楼正下方则是两队文武百官,将百多张矮几夹在中央。

    原本以为宋徽宗要对下面的百官、万民发表讲话,谁知他站在哪里听下面高呼了几声‘万岁’,便心满意足的坐到了主位上。

    后来武凯仔细一琢磨,才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离城楼最近的老百姓也在一百五十步外,想在如此嘈杂的环境里发表讲话,发明扩音器之前是甭想了。

    这城楼之上,其实也起了一座高台,还微微倾斜向下,形成一个扇面的阶梯状,否则的话,这贵宾席反倒难以看到舞台上的表演了。

    “赐坐!”

    等郑皇后和太子赵恒分别落座之后,宋徽宗一声吩咐,立刻又小太监过来,将武凯引到了赵恒左下首第二个席位,与王仔昔遥遥相对——可这头一个席位却是空着的。

    眼见林灵素、王仔昔,乃至其它几个道士都分别落座,宋徽宗的四十几个个儿女、以及少数有地位嫔妃也都分别入了席,旁边席上却依旧空无一人,武凯正纳闷间,便听宋徽宗又吩咐道:“来人,去将蔡相请上来。”

    原来这张桌子是给蔡京预备的。

    不多时,便见一紫袍玉带的老者上了城楼,虽然已经是胡须花白,却是精神矍铄、龙行虎步——蔡京此时明显已经不得圣眷,宋徽宗只敷衍的夸了两句劳苦功高、为国操劳,便吩咐小太监领他入席。

    蔡京面上也略有几分落寞,不过见到武凯坐在自己身旁,却立刻摆出了一副热络的笑容,侧着身子,和气的与武凯攀谈了几句,都是些家长里短的琐事,譬如习不习惯京城的风沙之类的,如果不知道他的生平事迹,怕还真要当他是个和煦长者呢!

    “文武官员入席!”

    伴随着几个小太监尖利的嗓音,城门外那百余名朝官,便按官职、差遣的顺序依次入席,与此同时,二十名御林军同时将长枪伸出城垛,只听噼里啪啦一阵脆响,却原来枪头上都绑了一串鞭炮。

    毕竟火药的配比还不够科学,一串串麻雷子大小的鞭炮,点燃后却只与后世‘大地红’的效果相仿。

    不过二十几挂同时燃放,还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更兼有袅袅青烟岁风弥漫,引得城楼下一阵哗然,不少百姓都以为是什么法术神通,慌忙就地跪拜叩头不已。

    便连那文武百官当中,也有不少人是头一次目睹这东西,虽不至于像老百姓那样失态,却也瞪大了眼睛,想要一窥究竟。

    于是等到那鞭炮放完,却还有近半的官员没能入席——又乱了足有半刻钟,城门下才算是各司其位。

    等到文武百官在宰相王黼的率领下,向宋徽宗敬了三杯祝寿酒,宴席才算正式开始。

    众官员推杯换盏之际,那左侧高台之上也燃起了篝火,紧接着便听鼓乐齐鸣,两队舞女迎风摆柳般,自左右上了高台,玉臂荡漾,彩缎飘飘,又闻靡靡歌声绕梁。

    却说武凯应付完热情的蔡京,刚准备欣赏一下台上的舞姿,便见王仔昔离席而出,几步到了宋徽宗面前,口喧道号:“无上太乙天尊,贫道有一事,要奏于陛下知晓!”

 第25章 寿宴【下】

    宋徽宗正在与皇后讨论方才的鞭炮,冷不丁见到王仔昔跳出来,还以为他是要耍些祝寿的戏法,于是笑道:“王先生有话但讲无妨。”

    却见王仔昔深吸了一口气,正色道:“陛下!经贫道多方查证,那悟空和尚根本就不是什么法明寺的主持,甚至都不是个正经和尚——便在去年冬日,他还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王仔昔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了无数亢奋的目光。

    打从武凯昨日与宋徽宗‘畅谈’数个时辰,又差点被留宿宫中的事情发生后,几乎所有人都猜到,道士们必回做出反击,只是谁也没想到王仔昔的发难竟然来的这么快!

    宋徽宗微微挑了挑眉,有些不喜的道:“王先生,此事且容日后再做解释,今日是寡人的寿诞,莫谈与风月无关之事!”

    王仔昔没想到自己爆出猛料,换来的竟是宋徽宗这等冷处理的方式,一时间却是有些骑虎难下——他自然也看出宋徽宗有些不喜,可如今箭在弦上却哪能不发?

    于是一咬牙,硬着头皮继续道:“陛下!这悟空和尚当日犯了王法,不过是为求活命才冒充佛门弟子!此等欺世盗名之人,却蒙混入禁宫之中、随侍于君王左右,实非我大宋之福!还请陛下彻查此贼的来历,以正视听!”

    说着,他又补了一句:“今有御史副丞陈冲,曾任东平府知府,对此事知之甚详,陛下若有疑虑处,尽可召陈大人上来奏对!”

    啧~

    武凯刚才就在琢磨,这厮是怎么知道自己来历的,若是派人去东平府调查,半个月时间怕是不够走个来回,如今看来,却原来是那陈太守漏了口风——不对,看王仔昔这架势,那陈冲八成跟他有所勾连!

    这应该便是王仔昔为武凯准备的‘大礼’了。

    可惜这位王先生却晚了一步,如果是在昨日之前将这些秘密抖出来,武凯即便不死也要脱一层皮,可到了今日,他却是含笑不语、稳如泰山。

    便听宋徽宗无奈的笑了一声,微微摆手道:“不用召陈冲奏对了,王先生所说之事寡人早已知晓,只是其中有些细节与先生所知不同——悟空禅师遁入佛门并非为求活命,而是不想多造杀孽罢了。”

    王仔昔顿时就傻了,愕然道:“陛下……陛下早已知晓?!”

    “道长。”

    不等宋徽宗进一步解释,武凯长身而起,来到王仔昔面前,满面正气的道:“贫僧既然有扶保社稷之心,又怎么会对陛下有所隐瞒?当日我无师自通,领悟了些微末法术,一时把持不住,便以直报怨杀了两个奸夫Y妇,却因此被乡亲们误以为是妖人,还惊动了阳谷县的官府。”

    说着,他两手一摊道:“我虽然有法术护身,却不愿多做杀孽,当时正好擒下了个前来捉妖的和尚——便是我如今的弟子法海,于是顺水推舟入了佛门,以示贫僧并非什么妖人邪物。”

    他又冲王仔昔一笑道:“说实话,若是当时擒下的是个道士,说不得我便要与道长师兄弟相称呼了——毕竟在贫僧眼中,这红莲白藕本是一家,并无甚高下贵贱可分!”

    旁人倒还罢了,宋徽宗听到这里,顿时响起了昨日听到的上古神话,不由拍案道:“正该如此,悟空禅师果然豁达,这佛门道教本是一祖所传,又哪会有什么搞下贵贱之分?王先生,这门户之见可是要不得啊!”

    这话说的王仔昔、林灵素等人尽皆愕然,佛教传自外域,道教起自中土,却如何会是一祖所传?

    但这一口咬定之人乃是当朝皇帝,他们几个就算心里再不乐意,一时间却也不好当面反驳。

    尤其那王仔昔,被宋徽宗满是希冀的瞧着,却是瞠目结舌,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最后还是宋徽宗先泄了气,摆摆手道:“好了,此事休得再提,王先生且回席上安坐!”

    眼瞅着王仔昔郁郁而回,宋徽宗心中也是暗自不满,这道士如此执着与门户之别,哪如悟空禅师这般通情达理?

    不知不觉间,王仔昔在他心中的地位,便悄然滑落到了武凯之下。

    转过脸,宋徽宗正要笑着让武凯也回到座位上,却见武凯合十一礼道:“阿弥陀佛,今日陛下寿诞,贫僧别无所长,只准备了些许戏法供陛下取乐。”

    宋徽宗闻言更是高兴,暗道这才是给自己过寿的样子,于是忙道:“既是如此,还请禅师快快演示一番,也好让朕与诸位臣工开开眼界!”

    “贫僧遵旨!”

    武凯应了一声,在众人希冀的目光中走到楼梯口,只见慧能早就等在哪里,将地上一条黑漆漆的绳索指给了他。

    武凯也不附身,口中念念有词,双腿不丁不八,半响,忽的一脚贴地扫出!

    脚尖到处,地上猛然间燃起数点火花,然后便听嗤嗤作响,那火花竟飞速顺着楼梯爬了下去——这却是靴子上的皮毛擦着了地上的白磷,又点燃了贴墙跟铺设的导火索。

    那导火索烧到城下,却是忽然间分成了十几股火线,分别朝着不同的方位烧了过去,不过时便听一阵轰然巨响,却是比方才那些鞭炮声,响亮了数倍有余,更有几道火焰冲天而起!

    见到这番光景,城上城下不少人惊呼出声,只那林灵素师徒满面不屑,一句‘雕虫小技、班门弄斧’含在唇齿间,还不等喷将出来,便听空中又是一阵‘砰砰’作响。

    众人寻声抬头忘却,却只见无数空中绽放开无数焰火,红黄蓝绿紫各色齐备,恰似春日百花盛放一般!

    砰砰砰~

    这还不算完,就在众人惊叹声中,又有一波礼花喷上半空,接着是第三波……

    虽然没有铝镁合金作为发光药剂【这玩意儿要等十八世纪末期才有】,礼花弹比之后世的亮度差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