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135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135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这如何讲?”

    “此事还要从去年冬天说起,当时贫僧还只是个寻常百姓,每日里挑着炊饼走街串巷,勉强糊口……”

    “那日捉奸不成,反被西门庆打成重伤,再加上满腔怨愤无处宣泄,只痛苦的一会儿糊涂一会儿清醒,便在这浑浑噩噩间,忽的有无数闻所未闻之事,涌入脑中!”

    “我便用那雷法,杀了奸夫*********看那草丛里,竟是个和尚……”

    “我不想多造杀孽,便让那和尚与我在人前斗法,洗脱妖人的名声……”

    “也不知怎得,竟被传成了活佛转世,那法海和尚也一门心思要尊我为师,无奈,我便这么稀里糊涂做了和尚。”

    穿越一事本就存在神秘色彩,用常识无法解释的清,因此套上一层怪力乱神的外衣,倒也并不显得突兀。

    这故事虽然不如先前的神话传说那般宏大壮阔,但曲折与离奇之处更甚,加上就是武凯的亲身经历,更让宋徽宗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19章 病急乱投医【第一更】

    昨夜婉拒了宋徽宗的挽留,回到大相国寺安歇时,早已经过了子时,因此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武凯才从梦中醒来。

    他又懒洋洋在床上赖了一刻多钟,才在扈三娘、顾大嫂的服侍下穿衣起床。

    正梳洗间,便见时迁探头探脑向内张望,叫进来一问,才知道是有人一早前来拜见,已经在院外等候多时了。

    时迁笑道:“老爷,那厮倒也懂些礼数,听说您还在休息,便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不要打扰了您,然后便一直等在院外。”

    说着,将一张烫金名帖双手奉上,武凯接过来翻开一看,竟是那威远节度使朱勔的拜帖。

    如果武凯没记错的话,这朱勔仗着宋徽宗的宠爱,平日最是飞扬跋扈,在江南便如同土皇帝一般,等闲同级别的官员从不放在眼中,这怎得还演上‘程门立雪’了?

    “去把人请……算了,我自己去吧。”

    武凯胡乱用毛巾抹了把脸,又让扈三娘帮着整理一下衣领,便快步迎出了小院。

    再怎么说,这朱勔也算是朝堂上有一号的人物,他自己愿意在外面等候也就罢了,自己若是大刺刺在里面等着他进来拜见,却是显得过于目中无人。

    出了院门,就见朱勔站在院外的空地上,身后还跟了十几名仆役、以及三辆马车。

    “禅师!”

    见武凯从里面出来,朱勔立刻往前赶了两步,左手单掌一礼道:“朱某冒昧前来叨扰,还请悟空禅师多多见谅!”

    一般单掌合十,都是因为另一只手里拿着东西,不方便腾出来,可这朱勔行礼时,那只右手却是好端端的垂在身侧,掌中更是空空如也。

    大概是察觉到了武凯疑惑的目光,朱勔举起右手,露出手腕上缠着的明黄色布条,与有荣焉的解释道:“不满禅师,昨日承蒙陛下不弃,以玉体金身触之,朱某便立下誓言,除非陛下当面,否则绝不再用此臂向人行礼!”

    这马屁拍的还真是用心啊!

    武凯心中肺腑,面上却不得不做出钦佩万分的模样,合十道:“阿弥陀佛,朱大人一片忠君之心,当真是令人敬佩啊!请~!”

    说着,摆手将人往里一让,谁知那朱勔却不急着动身,而是回头喝令道:“来人,快将我给禅师准备的东西卸下来!”

    那十几个仆役齐声应了,便飞一般的跑到马车旁,从上面卸下了七八只大箱子,抬起来便要往院子里送。

    武凯忙闪身挡在了前面,蹙眉道:“朱大人,您这是……”

    他当然能猜出,箱子里面八成是贵重珍宝,只是却不明白朱勔因何要跑来送礼。

    “不过是些家居摆设罢了,这大相国寺所用之物残旧不堪,如何能配上禅师您的身份?正好朱某家中存了些物件,平日也用不上,便拿来借花献佛、聊表寸心,以谢禅师搭救之恩!”

    朱勔说着,又怪异的在胸前攥了攥拳头,如果不知就里的话,估计谁也想不出他是在抱拳。

    不过武凯却顾不得嘲笑他这做做的样子,而是大惑不解的问:“搭救之恩?这话又从何说起?”

    “这个……”

    朱勔看了看身边的家丁,有些为难的欲言又止。

    武凯看懂了他的意思,也只好又向里一让,道:“朱大人且进来说话吧。”

    “禅师先请!”

    两人互相推让了一番,最后肩并肩进了院内,那七八口大木箱子也紧随其后,满满当当的堆在了西墙根儿下。

    等进屋分宾主落座之后,便听那朱勔肃然道:“悟空禅师,其实昨天被陛下一顿呵斥,朱某对禅师是颇有怨言的,直到被家父点破,才知道禅师原来是我的救命恩人!”

    顿了顿,他又道:“那方腊若反,必要拿花石纲说事,届时便是陛下有心保全,在下亦罪责难逃——而禅师先将那方腊的魔头身份戳穿,却是让朱某在朝堂上有了回旋余地,如此说来,岂不正是朱某的救命恩人吗?!”

    这个理由……

    虽然勉强也算是成立,不过怎么听都觉得有些牵强。

    武凯正暗自琢磨,便见朱勔跳将起来,不由分说磕了个响头【单手撑地】,正色道:“禅师的大恩大德,朱勔永世难忘,日后若有用到我的地方,还请禅师尽管吩咐便是,朱勔必以禅师马首是瞻!”

    他这一表‘忠心’,武凯却是恍然大悟。

    那什么‘救命之恩’不过是随便找的由头,这朱勔真正的用意,其实是想要抱住自己这条粗大腿,好在接下来的劫数中苟全性命!

    “如此说来……”

    武凯也不让他起身,脸上显出几分笑意,居高临下的道:“你是认定那方腊,必能躲过朝廷的搜捕喽?”

    朱勔身子一震,惊讶的抬头望向武凯,随即又忙伏低了身子,颤声道:“禅师这话,朱勔却有些听不明白,还请……”

    “呵呵,既想拉贫僧做个护身符,又不想说出半句实情,朱大人倒真是好算计啊!”武凯嗤鼻一笑,站起身来甩了甩袖子,道:“来人,送客!”

    “别!”

    朱勔吓了一跳,忙上前抱住了武凯的左腿,急道:“禅师莫恼,朱某并非有意欺瞒!实在是……实在是兹事体大,不敢轻易……”

    “废话少说,我且问你!”武凯弯下腰,盯着朱勔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道:“你到底有没有信心,能提前抓到方腊!”

    “这……”

    朱勔略一迟疑,终于摇了摇头,苦笑道:“若是半月前,陛下没有派人去江南的话,或许还有些机会,可如今……以那方腊在江南的势力,恐怕早就探听到了风吹草动,若是真有反意,此时应该已经提前起事了!”

    说完之后,朱勔便有些颓然。

    一旦方腊起兵造反,必会拿花石纲当靶子,届时朝堂之上对他怕是一片杀声——偏偏就在此时,给他遮风挡雨十几年的蔡相爷竟失了圣眷,还上了请辞的折子1

    这眼瞅着就是树倒猢狲散的下场,怎能不让朱勔心慌意乱?!

    故此,他才病急乱投医,寻到了武凯这里。

    只是他颓然慌乱的同时,武凯心中却是大定——事情果然不出预料,等那方腊起事,自己在朝堂上的名气与声望,便要如‘大鹏乘风起,扶摇上青天’了!

 第20章 蔡家兄弟【第二更】

    心情大好之下,武凯再看朱勔倒也顺眼了几分。

    这厮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用的好了也未尝不能成为臂助——再怎么说,他也曾经纵横江南多年,手里面的资源不容小觑。

    “朱大人……”

    “不敢当禅师一声大人,您叫我朱勔便是!”

    “朱勔。”

    武凯从善如流的唤了一声,取了杯茶托在掌心,用盖子轻轻拨弄着里面的茶梗,淡然道:“你久在江南,帮我寻几个造船匠人应该不难吧?我是指能远洋的海船,越大越好。”

    “不难,自然不难!”

    朱勔忙道:“朱某的江南应奉局辖下,便有专门的造船厂,内海外海的船都能造得!另外朱某还备了一批上好的木料,若是禅师需要,我立刻便命人……”

    “木料就不必了。”

    武凯晒道:“等那方腊一反,别说是木料,你能把人接出来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朱勔这才不敢胡吹,只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帮武凯找来熟练的造船匠人。

    “我懒得听这些大话,你只尽心便是——半年内,我保你性命无忧!”武凯道:“如果交代的事情你都能尽力完成,三年内,我定让你官复原职,甚至犹有过之!”

    这番话说的朱勔欣喜若狂,也顾不得什么‘右手禁令了’,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激动的道:“禅师若能如此,便是小人的重生父母、再造爹娘!”

    只看林灵素如今的权势,他便丝毫不怀疑武凯能说到做到!

    可他哪里知道,即便没有武凯帮忙,他这次也不会死,更会在两年之内重返官场、平步青云,一直到宋钦宗继位,才会以六贼之名死无全尸。

    ——分割线——

    却说送走了千恩万谢,差点就要认干爹的朱勔。

    武凯正考虑是少吃些早饭,还是忍一忍,等到中午一并解决,便见时迁又小跑着奔了进来,嘴里激动的嚷嚷着:“老爷、老爷!外面来了两个年轻人,自称是当朝蔡相爷的公子!”

    前面那朱勔虽然也是一方要员,却是在南方作威作福,这蔡京就不一样了,秉政十余年,谁不知是大宋朝一等一的人物?!

    如今连蔡京的儿子,都跑来拜访武凯,也难怪时迁会觉得与有荣焉了。

    蔡京的儿子?!

    武凯心中一动,时至今日,他还没搞清楚蔡京为何要举荐自己——或许这两位蔡家公子哥可以给自己一个答案!

    于是匆匆出了院门,只见两个白衫文士正在外面候着,这次到没带什么礼物,只有两个仆役跟在身边。

    跨过门槛,武凯的动作便慢了下来,如今他可是世外高人来着,这两人虽然是权相蔡京的儿子,轮地位却未必比那朱勔高上多少,若是对他们太过亲热,难免失了身份。

    当然,那蔡京毕竟是他举荐人,说话客气些还是应该的。

    “阿弥陀佛!”

    他站在台阶上,双掌合十,尽力摆出一副有道高僧的样子,道:“两位公子大驾光临,贫僧未曾远迎,实在是失礼得很。”

    以蔡家的权势,虽然如今有些衰落,但想要打听些情报,却并非什么难事。

    因此兄弟二人早知道昨天与宋徽宗相谈甚欢,甚至还差点留宿宫中——别看武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宋徽宗的提议,可这种君王抵足而卧、彻夜长谈的机会,却是臣子们做梦都想要得到的!

    再加上蔡京早有交代,二人自然不敢在武凯面前托大,忙也合十还礼,老四蔡绦【tao】道:“不敢,我兄弟二人贸然叨扰,禅师不见怪便已是宽宏大度,如何称得上失礼?”

    说着,又报名道:“学生蔡绦,这是舍弟蔡鞗【tiao】,早闻禅师佛法精深,更兼有推演天机之能,我兄弟二人特来聆听教诲,还请禅师不吝赐教。”

    “好说、好说!两位公子且里面说话。”

    武凯将这二人引进了屋内,分宾主落座之后,那蔡鞗还当真打算与武凯探讨佛经,引经据典的说了些佛门轶事,却听的武凯汗流浃背,不知该如何应对。

    想到昨天也已经在宋徽宗面前坦诚自己不通佛法之事,武凯便干脆开门见山的道:“实话不瞒二位,别看我如今一身袈裟,其实对这佛法是七窍只通了六窍。”

    这歇后语的意思,自然是一窍不通。

    谁知那蔡鞗竟没有听懂,反点头大赞道:“禅师果然不愧是高人,竟将佛理学通了七八成——鞗平日也常读些佛理,到如今却还只知皮毛……”

    “咳咳!”

    蔡绦在旁边干咳两声,打断了弟弟不知所谓的发言,略有几分尴尬的道:“禅师过谦了,官家虽然不喜僧佛,对佛理却也有所涉猎,禅师能在官家面前侃侃而谈,怎能说是一窍不通?”

    好吧,如果讲神话故事,也算是传播佛法的话,那武凯还能算得上是大师级别的——咦,貌似许多和尚真是靠讲故事出的名!

    心中这般想着,武凯脸上却是诚挚之极,将昨天哪八分真二分假的亲身经历,再度讲了一遍。

    最后顺势道:“这便是我出家为僧的由来始末,虽然后来因为略通法术,我在东平府境内也算小有名气,可应该还不至于传入公相耳中——却不知蔡相爷又因何推荐了贫僧?”

    听到这一番离奇经历,蔡鞗、蔡绦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