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119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119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活你个头!”

    火光一起,身下的顾大嫂便停止了挣扎,武凯这才有余力爬起身来,回呵斥道:“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帮她把衣服整理一下,我去寻解珍过来!”

    说着,从鱼舱里爬出来,匆匆的出了船篷。

    不过出去之后,他的脚步便立刻放慢了十倍——整理着装毕竟也是需要时间的,若是让那解珍看到顾大嫂衣不遮体的样子,再闹出什么误会岂不麻烦?

    武凯却哪里知道,其实解珍早就认定他自家姐姐有一腿,便是看到方才那情景,怕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之处。

    却说武凯离开之后,顾大嫂红着脸爬出鱼舱,在扈三娘的帮忙下,手忙脚乱的穿好衣服,心中窘迫之余却也有些庆幸——幸亏来的是那武大,反正他早就看过自己的身子,也不差这一次。

    不多时,武凯带着解珍折了回来,姐弟二人见面便要抱头痛哭,却被武凯伸手拦住——这眼见要大功告成了,要是因为哭声惊动渔民,那才真是功亏一篑呢。

    于是几人又悄没声的绕村而过,与留守在村外的解宝汇合,直到行出数里,确认周遭无人之后,武凯才允许他们姐弟一诉衷肠。

    “孙夫人。”

    等到三人情绪发泄的差不多了,武凯从马背上取过一个包裹,递到顾大嫂手中,道:“这里面有五贯散钱和一百两黄金,应该足够路上花用——你此去投亲访友也好,另寻夫家也罢,只是千万不要再靠近祝家庄左右,免得横生事端!”

    解珍本以为他会‘金屋藏娇’,哪想到竟是要打发姐姐走人,急切间正要插嘴,却听顾大嫂道:“庄主这话我记下了!”

    又转向解家兄弟道:“你们也无需担心,我有个自幼相好的姐妹正在青州,我准备先去她那里住些时日,等有机会,咱们未必不能再相见。”

    说完,冲众人一拱手,却是上马飒然而去。

 第201章 祸事了

    自送走了顾大嫂,这场意外杀夫引起的风波,总算是告一段落。

    从最开始的无端惹上一身骚,到了最后却是落了个左右逢源,不但彻底收服了解珍解宝,连孙立也对武凯颇多感激,忠诚度上涨了不少。

    而经此一事,登州系也不复当初那般团结,正方便武凯分开任用,于是便又将孙立从武松手下调出来,与时迁一并做了水军统领。

    孙立虽然是一员陆将,可他毕竟在登州多年,对登州水师的操演了解颇多,相比那些旱鸭子,也算是‘矮子里面的高个’了。

    至于时迁,他虽然不通什么水战之法,却是红巾军中除了武凯、武松、林登万之外,对火器最为熟悉的人——如今水军初建,想要尽快拥有战斗力,也只能指望火器发威了。

    所以事实上,时迁在水军统领中的排名,还在孙立之上,只是他面对军官出身的孙立隐隐有些自卑,主动推脱,让孙立负责掌管平日的一应事务。

    而时迁原本探马统领的位置,则是分润给了摩云金翅欧鹏,丧门神鲍旭、没面目焦挺三人。

    却说这一日,武凯带着扈三娘、林登万、袁朗等人,到水军营寨视察——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这水军刚成立月余时间,也造不出什么像样的战舰。

    那些训练用的战船都是临时改造的渔船,又小又旧,更兼水兵也是刚刚从渔民转职,看起来像渔户更多过军队。

    唯一出彩的,大概也就是时迁掌管的水军火器营了,十门虎蹲炮、三十支大抬杆,在水面上排开了一轮齐射,场面还是颇为壮观的。

    “庄主。”

    领着武凯大略参观了一遍之后,孙立颇有些犯愁的道:“有这火器相助,水军虽然初成,却也足以正面击败梁山水寇,只是那水泊里却有无数的浅滩和芦苇荡,若贼人埋伏其中,似咱们这些渔船,却怕难以应付。”

    这些柳叶船本就皮薄馅大,本身体量也不够,只需戳出几个洞,便会沉在水中。

    有些体积小的,更是几个人一起用力就能直接掀翻。

    真要在地形复杂的芦苇荡里,遇到阮家兄弟、李俊、张顺等人率领的梁山水军,怕是一个照面便要全军覆没。

    孙立说这些倒也不是纯粹的抱怨,紧接着他便提出了建议,希望水军能在梁山水泊开一个分基地,一来可以提前熟悉地形,二来也能着手造些小型战舰——若是在东平湖边造出战舰,想要弄到梁山水泊去,却是麻烦的紧。

    武凯倒是被他说的有些意动,甚至还往更深层次想了许多。

    虽然后世的水泊梁山,就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水洼,可那是因为南宋年间黄河改道的缘故,如今还在北宋末年,梁山水泊方圆两百里【八百里水泊说的是周长】,不但是附近最大的淡水湖,还与黄河相连。

    若是能在这里训练出一只精锐水师,以后无论进退,都要从容许多。

    只是……

    眼下那东平府的官军,已经增加到了万余人,这等压力之下,武凯却那还敢去梁山开分水军基地?

    去的人少了,怕被梁山水军偷袭;去的人多了,一旦官军杀过来,却如何抵挡?

    只是官军之事眼下还是秘密,却不方便与孙立多说。

    “这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所以最后武凯也只能长叹一声道:“你盯紧一点,先把队形训练出来,否则去了那梁山泊岂不被那些贼人取笑?”

    听武凯这般说,孙立也只好作罢,又汇报了些水军的杂事,便与时迁一起将武凯恭送出了营寨。

    等上了马车,武凯枕在扈三娘的长腿上,却是眉头紧皱,随着东平府官军人数过万,他心头的危机感也是越来越重。

    可偏偏那些官兵只是老老实实待在营寨里,并无任何异动,使得他许多动作都不敢随便施展,否则一旦猜错了,那些官军真的只是要北上攻打辽国,自己这边岂不是自乱阵脚?

    所以他也只能一边调高警惕,将大多数探子派往东平府监视,一边偷偷寻找合适的退路——若是真的和官军闹翻了,就必须寻一个易守难攻的天险之地,才能安心发展。

    只是这祝家庄左近,除了梁山之外,却那还有什么落草为寇的好去处?

    哎~

    若是没有那片水泊阻挡就好了,凭梁山上剩余的虾兵蟹将,扫平他们便如探囊取物一般!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真没有那片水泊环绕,梁山也不过就是个小土坡罢了,论险要还不如这祝家庄呢,根本毫无价值可言。

    “吁~!”

    正苦恼间,马车忽然来了个急刹,武凯一头从扈三娘腿上跌落在,磕的后脑手生疼,恼怒之下,正要呵斥那车夫几句,却听外面有人叫道:“老爷!府里传来消息,说是让您立刻回去一趟!”

    武凯撩开窗帘,只见外面骑在马上一脸焦急之人,却正是那孙钢。

    这厮如今算是直属于庞春梅的狗腿子,他这般急吼吼的找上来——难道是东平府哪里有什么动静?

    想到东平府的情报,一向是先送到庞春梅哪里,武凯便有些把持不住了,忙催车夫速速回府。

    一路横冲直撞,也不知坏了多少人的买卖,等到了武府,庞春梅早已经等急了,在前厅便一把抱住了武凯的胳膊,颤声道:“老爷,祸事了!祸事了!”

    靠~

    这法海的口头禅难道还会传染不成?

    武凯皱眉道:“莫要惊慌,就算那东平府的官军打过来,也未必能占什么便宜!”

    先是吸收了梁山降卒,后来又有许多三山五岳的好汉前来投奔,如今红巾军差不多也有近三千人马,背靠祝家庄,再加上火器之威,其实并不用惧怕那万余官兵。

    “不是……”

    庞春梅却依旧慌张的紧,有心解释,又怕被旁人听了去,于是便拉着武凯道:“老爷,您跟我去见一个人,等听了她的话,你就明白了!”

    从前厅到后院,武凯猜了一路,却说什么也没想到,庞春梅嘴里说的那个人竟然会是顾大嫂!

    这女人七八天前不是就去青州了吗?

    怎得又折回来了?!

 第202章 两面夹击

    那天送走顾大嫂时,武凯还以为再也不会看到这个女人了,哪成想仅仅过了几天时间,她竟然就又出现在了自家后院!

    这女人到底知不知道,她诈死的事情暴露之后,会惹来多大的麻烦?!

    武凯先是勃然大怒,继而却又迅速冷静下来。

    临行前,顾大嫂明明已经承诺过,不会再回祝家庄了,这才没几天的功夫,她就出尔反尔——要么是智商有问题,要么就是有什么不得不回来的理由!

    再联想到方才庞春梅慌急的样子,武凯心中忽的一动,急道:“孙夫人,你莫不是在青州听说了什么对我不利的消息?!”

    还真让武凯猜着了!

    却说顾大嫂出东平府地界,因情绪低落,走走停停一日也行不了多少里路,这天正在官道上信马由缰,忽然迎面撞上一支官军,原本她倒也没怎么在意,只是牵着马避到了路旁。

    谁知这官军的队伍竟是漫无边际,约莫一刻钟过去了,依旧看不见头尾,顾大嫂闲极无聊,又好奇这些官兵的来意,便随便寻了个小军官攀谈起来。

    那军官出身江南水乡,平日里见惯了小鸟依人的女子,却那见过顾大嫂这般宽肩长腿、胸耸臀肥的妇人?

    再加上顾大嫂酒楼老板娘出身,惯会用言语撩拨男人,只几句话便让这厮连亲娘老子姓什么都忘了,一股脑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虽然这厮只是个中低级军官,并无资格去中军帐里议事,可架不住那些武将们压根就没把小小的祝家庄放在眼中,早早便在军中漏了口风,说是要在北上击辽之前,先顺便扫平了盘踞祝家庄的强人。

    这厮顺嘴一说,却是让顾大嫂听得心头狂跳——即便那斗战胜佛武大郎的火器再怎么厉害,怕也抵不过这四五万官军!

    当即她便寻了个理由,甩下那殷勤的小军官,一路向北返回了祝家庄,又扮作男人打扮混进城中,寻到庞春梅这里。

    “庄主!”

    说到这里,顾大嫂心急火燎的催促道:“那些官军如今至少还离着两三百里远,他们人马众多、走的也慢,现在逃走也还来得及!”

    古代混合兵种的日行军速度一般也就3、40里,即便轻装突进,一天也不过是七八十里路,能上百里的那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指的还是在平地,算上其中的山路,这速度还要再下降几成。

    也就是说,那支官军短则五六日,长则十余日,才会赶到祝家庄。

    武凯在心中略一盘算,便拱手道:“多谢孙夫人前来报信,若是我等能幸免于难,便全都是夫人的功劳!”

    “庄主客气了,若不是庄主暗中相助,我怕是早已经死了,再说我那两个兄弟也在庄主麾下……”

    顾大嫂那在哪里客气着,武凯一颗心却早不在后院,左耳出右耳进,勉强听完了她的说辞,吩咐庞春梅好生招待着,便匆匆去了前厅,差人将武松、林登万、时迁、孙立、欧鹏、蒋敬、马麟、曹阳、宋雄、乐和等人一并请来议事!

    首先赶到的,自然是留守庄中林登万、曹阳、宋雄、蒋敬、乐和等人,紧接着是在城北水军营寨中的孙立、时迁,以及探马营的鲍旭、焦挺二人——那欧鹏却是去了东平府轮值打探。

    又过了半个时辰,便见武松带着马麟匆匆赶到,一来便没口子的抱怨着,说那李家庄近来也没多少新兵训练,留他在哪里纯属浪费。

    武凯却哪还有时间听他说这个?

    “二郎!”

    何止了武松的牢骚,他环视了一下厅中众人,如果算上留守阳谷县的几人,自己手下勉强也算是人才济济了,至少不必现在的梁山差。

    半响,武凯站起身来,正色道:“不满各位,我等如今却是将要面临灭顶之灾——所以我才将诸位召集起来,一起商量下今后该如何行事!”

    这话一出,客厅里便有些骚然,自从打残了梁山,武凯的势力可说是如日中天一般,远近无人敢惹,却怎么突然就说出这种话来了?

    不过武凯素日积威甚重,众人虽有些哗然,却也不敢随便发问,只有那武二郎毫无顾忌,脱口叫道:“哥哥,难不成是那东平府的官兵打过来了?!这些贼配军剿匪不行,骚扰咱们平民百姓倒是积极的紧!”

    这消息虽然没有大范围传播开,可对于武松却不是什么秘密。

    武凯摇头道:“若只是……”

    “报!”

    便在此时,门外忽然闯进个人来,只见他满头大汗手拎马鞭,却正是摩云金翅欧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