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106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106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冲在旁边插口道:“林某得知此事之后,也曾派人去祝家庄打探,回来都说那花荣深得武大郎信任,出则伴行在侧、入则同塌相陪,还有人说武大看上的其实不是他的武艺,而是……”

    虽然林冲没有把话说完,但那龌龊的py交易,却已是昭然若揭。

    宋江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就在众人想要劝他,没必要为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心烦时,黑面宋三郎却毅然的跪在了晁盖面前,决然道:“哥哥!花荣贤弟断不是那等贪图富贵之人,宋江愿意立下军令状,去哪祝家庄将花荣贤弟带回山上!”

    “这……”

    “公明哥哥!”

    “贤弟你……”

    众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这般情况之下,宋江竟还要冒险去寻花荣,这份情义、这份信任,怎不让人感动莫名?果然不愧是及时雨、呼保义、孝义宋三郎啊!

    “贤弟莫要玩笑!”晁盖感动之余,却是连忙开口劝道:“你上次便说过,那武大郎对你有加害之意,如何还敢送上门去?”

    其余人等也纷纷劝说宋江不要冒险行事,宋江却是咬紧牙关,并无半丝悔意。

    “天王、公明哥哥。”

    这时,一直在旁观察多时的智多星吴用,终于开口了:“在某看来,当务之急却不是下山去寻花荣兄弟,而是立刻把公孙道长请回山上!”

    略顿了顿,等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之后,吴用才又继续道:“这一来嘛,公孙道长曾潜入阳谷调查多日,对那武大比我等都要熟悉;二来,那武大惯会用些神神鬼鬼的手段,若是想对付他,缺了公孙道长这等行家里手如何能行?!”

    眼见宋江还要开口,他又抢着道:“公明哥哥,你又焉知花荣不是中了那武大的邪术?一切还是等到公明哥哥回来,再做打算吧!”

 第175章 论花荣,梁山泊图谋祝家庄【下】

    等待公孙胜回山的日子里,宋江、晁盖等人自然也不会闲着,将来往于祝家庄、阳谷城的探子增加了足足十倍,几乎是昼夜不断监视、探查。

    最初,宋江只是担心自己的铁杆小弟花荣,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却渐渐的意识到,即便没有花荣的由头,也必须要铲除掉这祝家庄才行。

    因为这祝家庄,是方圆几百里内,唯一一个有能力威胁到梁山老巢的势力!

    倒不是说祝家庄的实力是附近最强的,而是因为祝家庄和梁山距离太近,中间又是一马平川,更兼地靠大泽,招揽的兵丁有不少都是渔民出身,并不畏惧水战。

    因此,若不先拔除了这祝家庄,梁山的大队人马根本不敢轻易离巢!

    偏偏最近几个月,梁山的人马已经扩充到四五千之众,这整日里人吃马嚼的,早把梁山的老本吃垮了,三个月内,再不打下一处钱粮充沛的所在,怕是只能喝西北风度日。

    可这祝家庄里的武大郎,却又哪里是好招惹的?!

    他麾下如今虽然只有近千人马,却有数百会使用雷法的妖兵——法术一出,莫说是人了,便是那厚重的城墙也能轰塌!

    而且那红巾军中还有一种暗器,能喷出铺天盖地的铁砂,威力巨大、速度奇快,百步之内竟能穿投铠甲——那东平府第一猛将董平是何等的英雄?却连哼一声都没有,便死在了这暗器之下。

    听说董平死后,祝家联军畏惧那暗器,竟连给董平收尸都不敢!

    于是宋江、晁盖等人即便再怎么心焦难耐,却也只能静等着公孙胜回山。

    这一等,便又足足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一日,那入云龙公孙胜终于回到了山上,可说出的话却让人寒心无比:“谬以、谬以啊!据贫道所知,那武大的‘天雷’绝非什么法术,而是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东西,与神臂弓、床子弩等军中利器并无二致,贫道又如何能破得了?”

    晁盖一听这话便焦躁的五内俱焚,沉吟半响,忽然啪~的一拍茶几,恨声道:“这么说,难道咱们兄弟便奈何不得那武大郎,要眼睁睁饿死在这山上不成?”

    “哥哥莫恼。”

    宋江虽然也忧心不已,却故作轻松的笑道:“那天雷既然是个物件,他武大用得,咱梁山自然也用得!如此一来,打下祝家庄的好处却不是更大了?!”

    众人想到那天雷的威力也都是心头火热——只是破解不了这‘天雷’,却又如何能打下祝家庄?

    “要不……”

    林冲迟疑道:“咱们选几个生面孔的兄弟,想办法混入祝家庄去,来个里应外合?”

    “不妥。”

    吴用摇头道:“那武大郎行事极为谨慎,向来不许闲杂人等人驻足在城门内外,去的多了肯定会暴露行迹,去的少了,怕是应付不了那红巾军的天雷。”

    林冲本也就是随口一说,意见不被采纳,便又默不作声起来。

    不过他一旁的霹雳火秦明,却似乎受到了启发,忙道:“那干脆让咱们的兄弟混入红巾军里如何,不是说那武大郎正在招贤纳士吗?”

    吴用又苦笑道:“这办法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那武大郎生性多疑,前些日子有黄门山四位寨主,带着两百多人马前去投靠,却被他分隔两地,既没落下多少实权,原本的兵马又被分散安置——这般情形之下,就算想反了那武大,也是无能为力。”

    不等旁人说话,他又叹息一声道:“哎~除非能寻一个能取信于他的人,否则……”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默然,那武大出身低贱,身边的亲人更只有一个兄弟,想要找到一个和梁山亲近,又能取信于那武大的人,谈何容易?

    “呵呵。”

    这时公孙胜却忽的笑了起来,捋着五柳长髯道:“加亮先生这次却是看走了眼,如今咱这山寨之中,不正有一人能取信于那武大,带去的兵马又不会武大架空的吗?”

    “此话当真?!”

    “公孙道长莫要玩笑!”

    “道长快说,到底是谁!”

    入云龙一言激起千层浪,众人哗啦一下子围了上来,又如之前那般,目光灼灼的盯着他——也不怪众人如此激动,这近一个月来,眼看着祝家庄日益强大,梁山却是坐吃山空,山寨里的有识之士,那个不是忧心忡忡?

    见众人如此激动,公孙胜倒也不敢卖关子,忙道:“我听说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前几日刚刚加入了咱们梁山,却不知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的!”

    晁盖点点头,随即有疑惑起来:“不过那孙立是登州人,却没听说他曾与武大有旧啊?”

    公孙胜道:“他与武大虽没什么交情,却与那栾廷玉份属同门!而栾廷玉乃是武大麾下头等的左膀右臂,论倚重,怕是还在那亲兄弟武松之上!若是有栾廷玉引荐,带的又是登州官军,那武大难道还敢将其兵马打散安置不成?”

    众人听了都是大喜若狂,忙把孙立叫来细问,果然如同公孙胜说的一样,与那栾廷玉是同门师兄弟,私交极好。

    如今他连夜逃到梁山,朝廷的通缉令却还没有下来,正可扮成官兵,只说是去青州府公干,路过拜访栾廷玉。

    届时梁山在兴兵去攻打祝家庄,孙立只需提出助拳,通过栾廷玉取信于那武大郎,便可以里应外合将祝家庄一鼓拿下了!

    官军装备是现成的——秦明、黄信、花荣都带了一批上山。

    凑齐装备之后,又选出三百多寨中精锐,最后更请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伪造了公文印信。

    在山上秘密排演了一番,众头领都觉得天衣无缝,这才让孙立领着孙新夫妇、并那解家兄弟,从偏僻处出了水泊梁山,悄悄绕到阳谷西北,这才大张旗鼓的向着阳谷城进军。

    病尉迟孙立初来乍到,便领了这般重任在肩,自然也是摩拳擦掌,只等着立下奇功一件,好在那梁山群雄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这群贼人却哪里知道,这里应外合的计策,即便再怎么天衣无缝,却也瞒不过武凯这个后世之人……

    

 第176章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上】

    七月初。

    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即便已经入夜,依旧闷热的如同蒸笼一般。

    好在古代也不是没有解暑的东西,就譬如武凯刚刚灌下肚的这一碗冰镇酸梅汤,喝完之后真是从五脏六腑一直舒坦到毛细血孔!

    把那汝窑的翠青瓷碗往桌上一丢,武凯咂咂嘴,用下巴点了点对面的庞春梅、扈三娘,道:“行了,你们两个别端着了,都尝尝吧,觉得好就再添一碗。”

    两人应了一声,这才细细品尝那酸梅汤的滋味——这便是古代妾侍的悲哀,若不得主人允许,便是东西摆在眼前,也不能随意动上一动。

    一开始武凯看着还有些别扭,不过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所以见怪不怪的活动了一下四肢,便又开始翻看上个月的账目。

    那蒋敬的性格虽然有些拧巴,不过这神算子的绰号倒是货真价实,在计算、整理、统筹安排等方面,远在之前的军需官刘丛文之上,自从署理账册以来,帮武凯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可惜啊~

    这厮若是能改了那阴阳怪气、满腹酸言的毛病,给自己当个大总管是绰绰有余——可如今他三天两头的发牢骚,谁还敢把他当成心腹培养?

    这时,一个小丫鬟突然出现在书房门外,探头探脑的向里张望着,庞春梅怕她惊扰了武凯,忙迎出去细问了来意,然后悄没声的打发走了那丫鬟。

    于是当武凯将那页账册核对完毕,正准备翻开下一页的时候,一封书信便适时的递到了他面前。

    “老爷,这是阳谷那边刚刚送过来的。”

    阳谷来的信?

    武凯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因为前天他才接到了法海的来信,说是阳谷城一切顺利——尤其是陶宗旺主持修建的新城墙,因为有水泥的作为助力,如今已经大致修缮完工,只等验收之后,便可以投入使用了。

    这才刚过两天就又来一封书信,难道说阳谷城出了什么意外?

    这般想着,武凯连忙拆开细瞧,发现这封信却是栾廷玉写的,而信里的内容却是……

    登州兵马提辖孙立?!

    看到这几个字时,武凯就彻底无语了——没想到自己改变了那么多剧情,到头来梁山还是使出了这一招!

    心中腹诽,武凯却还是仔细的看完了这封信,发现栾廷玉之所以写这封信的目的,却是向自己举荐小尉迟孙新、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三人。

    栾廷玉在信中表示,这三人都有一身好武艺,却只在市井山林间蹉跎岁月,实在是可惜得紧,如今凑巧跟着孙立路过此地,正好将他们拉入祝家庄,以填补人手不足的空缺。

    如果武凯没看过水浒,估计还真会生出些惜才之意来,可现在嘛……他如今更好奇的反而是,这解珍解宝到底有什么特殊本事,咋就能后来居上爬到老大孙立头上,做了天罡?

    就算是孙立出卖了栾廷玉,在‘义字一事上有所亏欠,可那神机军师朱武、镇三山黄信,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这一大堆地煞前列的好汉,论实力那个不在解家兄弟之上?

    而论关系亲近,他们出身孙立的登州系,也压根算不上是宋江的亲信……

    算了~

    想这么多干嘛,按照现在的发展,就算梁山能搞定自己,怕也凑不齐什么天罡地煞了。

    将那封信丢到一旁,武凯顺手扯过一张信纸,铺在桌上挥毫泼墨,不多时便写就一封回信,递给扈三娘道:“去,让人把这封信连夜送到阳谷!”

    扈三娘领命刚要离开,却又被武凯喊住,吩咐道:“差人去将二爷和林登万叫——呃,连那欧鹏也一并叫来吧。”

    如今武松、林登万、欧鹏三人都驻扎在李家庄,训练新兵的同时,也能顺便保护酒坊、香皂厂——若是只叫武松、林登万过来,却单单撇开那欧鹏,日后被摩云金翅知道,心里难免会生出些芥蒂。

    而且想想他这一个月来尽职尽责的表现,应该不会是梁山的奸细。

    等扈三娘领命去了。

    庞春梅走到武凯身后,一边帮他按摩肩膀,一边小心翼翼的探询着:“老爷,莫不是阳谷那边出了什么大事?不然怎得要连夜将二爷他们喊回来?”

    武凯却不答话,只是将那封信递给庞春梅,示意她先看了再说。

    庞春梅逐字逐句的看完,却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可她跟了武凯这么久,自然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

    因此又沉吟了半响,这才揣摩道:“莫非是官府有心对付老爷,所以特地寻了栾都头的师弟打头阵——却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