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步青云 >

第83章

医步青云-第83章

小说: 医步青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商人重利,”

    孙平步喝了口茶,说道:“国朝也重利,这些年来,商业发展,商人的地位比之前的朝廷也有改善。朝廷若然能主动放开一点,商业那是必定要增长的,可这也是最没有可能的地方,你们,他们,都不敢呐”!

    “上面的人、朝廷像你这样的人,还有至上儒术你我,或者所有人,都不敢放开啊”!

    张老闻言,沉默了下去,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孙平步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包含的东西太多,指向的阶层也是太过可怕。

    似乎还嫌这句话题不够刺激,房间里,孙平步做了个手势,说出了一句将张老吓了一跳的话来:“若然放开,砰的一下,这个国朝就都没了”。

    张老皱起眉头:“岂舍如此?”

    孙平步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张大人可有听过,儒家这千年来,为何要一直重复商人逐利的说法吗”?

    “圣人提倡德行,反对自私连利行径,岂非理所当然吗”?

    “一部分是这样没错。”孙平步点点头,说道:“可另一部分,在于商之学不利于统治,三个字:不好管。一个人一辈子,你在山村之中种田,没什么,按照祖祖辈辈的方法去过,成亲、生子,死了无非是在山里。可有一天你进了县城,看见那些花花绿绿的繁华世界”,孙平步比了一下手势,来强化自己的形象能力,“或者又有一天你进了省城,看见更多让你反应不过来自东西,就好像你看见了那件衣服一样,你想要得到,你就会去想办法,**呐”!

    孙平步笑了笑:“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你会老老实实打工赚买衣服的钱,可一旦你有了贪婪的**,那么,有空子你就总会去钻的张大人,你觉得到底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农民好管,还是一个心中已经有了**的人好管?我朝可是有数千万农民呢”?

    孙平步扭头看向张老,他似是没有问他,又似是在问他,“张大人,就我朝的法度,你觉得真能管住的又有多少呢?他们中有多少人就是那样安安分分过一辈子的?商业再往前展一步的话,所增添出来的**有怎么会少呢?”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传统的问题,自诸子百章开始,就有法度与德行之辩,变法之说应按理该能占上风的,可一直以来,泰、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再慢慢过来,到了如今,你就会发现一件事,以前的办法,能管住多少人呢”?

    “其实大多数的人,还是靠自觉的,这是民风淳朴啊,小乡村里自己有一套规矩就成了,打个比方,若将现在的县城放去秦朝,张大人,你觉得,以那时的律法和手段,能太太平平管住这里多久?也许秦朝很严苛,可县城聪明人是多了,可钻的空子也是多了,所以,难啊!”

    “儒家是很伟大的学派,数千年的发展下来,他已经影响太多个朝代的人,张大人,商人的好处,不是直到今天才会有发现的,若放开商人,那滚滚而来的利益,肯定也不是今日才有人知道,例子都摆在那里了。可为何千年来,举世皆抑商,其真正的理由”

    孙平步说到这里,禁不住地笑了一声:“那是因为,他们看见了后果啊,他们知道国家的承受能力,跟不上商人的**!我国朝也是如此,一直如此”!

    张老瞪着眼睛,在那儿愣着,他都没什么心思去问孙平步,只是能够听懂的部分,就足以让他震撼,过得好半晌他方才说道:“小友此言可是指那商人逐利,才是我朝积弱的罪魁祸首?”

    “我可不是这么说的”,孙平步喝了茶:“而事实上,也绝不是这样,这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我朝的底蕴有了,法律规条在商人发展过程中也在跟着发展,这本身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只能说,很多东西没能配合着跟上来,这就很麻烦,也很复杂,要解决如今国朝的问题,再盯着商人、货币这些,已经没有多的作用,而希望国家发展经济,把什么岁币翻一番,或翻几番,国富民强然后解决所有问题,这个,已经不太可能。”

    “而且,总不能在商业上尝到了甜头话,整个社会形态的平衡,只会更加倾斜,你就死盯它一个,再这样发展下去的那就是畸形了,恐怕迟早出事的”。

    孙平步说着摇了摇头,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可不是仅看他随便讲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今天他说了这么多,其实更多的,还是帮着张老分析国朝的现状而已,真要说具体的办法,他现在也是不明白的。

    张老在那边想了好久,虽然明明听了很多,但他却有种越听越糊涂的感觉张老抬头看向孙平步:“那么,小友觉得要寻其关窍,应当注重哪里呢?”

    “我不知道!”看到张老听到自己的回答后,老脸有变黑的趋势,他接着说道:“可若只当做玩笑,不负责任的话”孙平步沉吟了一下,抬起头来目泛精光地说道:“何不从儒家入手呢?”

    “儒家?小友莫非是指朝廷上的官员”?张老想想起来,“以往常与人聊,也有说过,我朝的问题根源,可能就在于这学子官员真是最多了,是个大问题,不过此事若要解决,只怕比商事更难”。

    孙平步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有些高深莫测地说道:“要我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呢?”

    “啊”!张老眨眨眼睛,一脸迷惑,这次他是真的不明白孙平步的想法了。未完待续。

 148 交谈(三)

    孙平步并没有直接回应张老的疑惑,,他扭转身来坐到张老对面,问了他一个问题

    “张大人觉得,那些学子读了书,将来可以干些什么?”

    张老闻言,几乎想都没有想,便答道:

    “自然是学得一身本领,卖与帝王家了。一朝成名无下知,这样的诱惑,可不是什么人都抗拒得了的!”

    张老说得认真,孙平步在那儿忍不住笑出来,然后喝了口茶他拍了拍手。神情似笑非笑。

    孙平步的表情落在他眼中,自是又是一番想法。张老看着他,疑惑道:“不知小友所想是什么,他们又能做何事?”

    “读了书,就有了些许学识,那头脑灵活的,去当个掌柜什么的,可是不错的营生,若是有机会当官的话,谁不想去试试呢?毕竟当官福利好啊”!孙平步掰着指头算:“正僚、禄震、职嵌,春冬服、巩人表粮、茶酒,厨料、薪炭、牲畜饲料,这年月,一旦当官,衣食住行,家眷几人的开销,那可是全都国家包了,国家还会给良田敷倾,工作轻松,刑不上士大夫,不以言沽罪,三年一审核,无大错便可,谁不想当官呢!”

    张老沉默半晌:“小友的意思是说,如今这读了圣贤书的天下士子,只能当掌柜吗?”

    “并非只能当,而是适合当,他们十年寒窗读书苦,大多数脑袋却是僵化了的,你也可以认为是读傻了,性格上,也多半木讷老实的居多,当官怕是很难,为官之道,审时度势与人来往最重要,要再加上有能力有抱负,方可为能吏良吏。就如大人吧,你知应对进退,有能力抱负,有权衡辨别的能力,可为能臣,而当下的大多数学子们,在我看来,多半是不行的,这些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孙平步摇摇头:,“富民、强兵,接下来是取士取士之道用那专人专用就可解决,朝廷为何不能开些专业学堂呢?凡有技艺的,也无需敞帚自珍,可以安排人学术工,安排人学培铁,安排人学厨子,安排人学管理,也就是当掌柜,最重要的是,可安排人学军略,安排人学水利,安排人学采矿”

    孙平步在那里滔滔不绝,张老明显有些疑惑,而且看模样,也不怎么认同这个,他忍不住插嘴道:“若能有钱读书者,谁又愿学这些呢?”

    “是啊!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孙平步闻言,禁不住打了个响指:“当官多好,有机会读书的都冲看当官去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如今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冗生冗员?有机会读书的只是一小拨人,识字的人也不多,学问要靠他们传承下去,国家需要他们来治理”。

    “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士难求,因此,这士便只存在于最高的那一阶层,因为他们本身便没多少人嘛,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继万世太平,他们赶上了。可如今呢?几千年了,世事不停地在发展,譬如世上有许多事情等着人去做,而有一件是最重要的,那我们先做这一件,于是大人就一直提倡”。

    “但现在,张大人,做这件事的人已经多出来了啊,这里,我并非单指儒学,而是说的为官之人二朝廷为何不能分出一些人去做其它事情呢?读了书,他们就会想事,会有处理事务的能力,如今我朝各地的学子,到此地步,若能有专人去研究水利,整理一套学说,而后再继续学习、研究,而这些人若不研究它,那就专研水利,儒学只当修身养性健好,如今每年水患还会至于此吗?”

    “在我看来,专人专用,任何事情效率都可以提高,都能少走许多弯路,譬如说以往织布,娘亲教培女儿,而那些农妇在家中弄个机器,有快有慢,质量也参差不齐,如今布行皆有作坊,若是能聘请士子在其中做事,有人教她们如何用那机器,有何等诀窍可以更快,另外还有人在考虑螺机如何制造。这样的话,一个人可以挥以前几个人的作用,而织布上,质量统一,效率也会翻上好几倍。若任何事情的效率都能翻上好几倍,那如今的国朝会是什么样子,强兵岂非也是易如反掌?”

    “当然,这些话,大人也只是当做玩笑之语便可,毕竟其中的困难,大到你无法想象,你说儒生多了,我说的,却是能读书之人少了,若真专人专用,那就赛在人数太少,,如你所说,士子中有能力上学之人,不会去学这些商人、匠人的学问,儒学也不会做这种如同放开其地位一般的事情。不过,既然已经饱和了,多了,这国朝若真要往前走一步”

    “或许就只能考虑从这里走,譬如说,逐渐操控舆论,先将军略、水利这等迫切的项目做起来,也好抵制外来压力,保证民生,到大家不那么苦的时候,更多的人可以读书的时候,再考虑专人专用,这个不像那些呆板的强兵之策,他们的地位一上来,自然会有懂的人去想、去做的,如今大多数人,去做其余事情,皆无地位,大家当然只能都读书”。房间内外静悄悄的,张老低头苦想,孙平步见此,也只是微微一笑,他拿过来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

    “儒学是很伟大的体系,除了修身之外,它也是管人、权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十数万的学子,如此之多的官员,朝廷层面上的,全国数千万的子民等,都在它的权衡、掌控之中,特别是在我朝,冗生冗员已经明显凸显出来,经过佛道学家各种学说的冲击之后,它稍稍转变之后,便弄出了这个游戏规则,不仅让这多的官员之间的利益联系得以平衡,还能不断壮大,让众多学子前仆后继地朝这上面扑来,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无下知,多么完美的权衡啊”未完待续。

 149 交谈(四)

    孙平步深深了吸了一口茶香:“我很尊崇这种学问,无论有过什么,能记录一些人以某种形式在某地生存过的东西,可称为艺术。儒学绝对是古往今来众多艺术中最为伟大精炼的一项学说艺术,如此大的一片土地,如此多的人,以如此极端而又和谐的方式将他们统合在一种游戏规则之下,几千年的智慧,那是多么的令人高山仰止”。

    他举杯过去,在张老的茶杯上碰了一下:“适逢其会,你我都生于这个时代,今日有谈了同样的事情,就如这手中清茶,是苦是甜,咱们且品尝之”。

    茶香其实已然淡了,因为说了这么多,茶水早已续过几次了,张老原本还在想着,此时站起来,退后两步,深深地鞠了一躬,孙平步只好无奈地站起来。“小友所言,许多我还未能全然理解,不过,这就已想通而言,小友已胜我,此事当受一拜”。

    “都说了,只是玩笑之语”,孙平回了一礼,随后笑道,“若非本朝没有不以言治罪’这一条的话,我此时又无足轻重,这些话,都是不敢跟你说的,玩笑,且做闲聊罢了”。

    走出房间的时候,孙平步叹了口气,今日本不想多说的,但张老抱若求教之心而来。而且他也希望这国朝的方方面面有所改善,所以才会说了这些出来,其实,到得此刻,孙平步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不过既然已经说了,那事情已经就是这样了,再想其他的,未免就有些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