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步青云 >

第2章

医步青云-第2章

小说: 医步青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有人前来看病,孙平步放下手中的活计,刚想着上前招呼来人,另一个药童先一步走上前去,将病人迎了进来。

    那对看病的父子坐在药堂前的矮木凳上,四处打量着周围,

    看起来秀才模样打扮的男子,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问道:“敢问刘大夫在不,家父已经疼了一天了,再拖下去,只怕是家父病情危矣”,

    从刚才进门的一刻,秀才模样的男子一直打量着民和医馆,发现这里只有两个年轻的药童,看着也不像是大夫,

    他可是听说民和医馆的刘大夫行医几十年,胡子都白了,怎么会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

    因此,心中立马就可以确定,这里没有自己要找的刘大夫,

 3 牛刀小试

    看起来秀才模样打扮的男子,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问道:“敢问刘大夫在不,家父已经疼了一天了,再拖下去,只怕是家父病情危矣”,

    从刚才进门的一刻,秀才模样的男子一直打量着民和医馆,发现这里只有两个年轻的药童,看着也不像是大夫,

    他可是听说民和医馆的刘大夫行医几十年,胡子都白了,怎么会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

    因此,心中立马就可以确定,这里没有自己要找的刘大夫,

    “这个嘛”?

    领这对父子进门的药童挠挠头,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

    显然,他也不知道刘大夫在哪,照道理讲,晌午的时候,刘大夫应该要出诊了,可是他到现在也没看到刘大夫。

    孙平步将打开的药盒收好,推进药柜之中,转过身来,回道:

    “刘大夫刚才就外出了,要不您看这样,先让病人坐下来休息一会,刘大夫说不定马上就回来”,

    晌午之前,孙平步就看到刘大夫出门了,去了哪?不用猜,孙平步敢断定这刘大夫应该是去见了宋媒婆,

    既然阿月现在不着急找婆家,那自然也就不要媒婆了,话得跟人讲明白啊!

    孙平步看到此人心急火燎的找刘大夫,现下,也只能先说些好话,安抚一下病人和家属情绪,免得一激动,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再者,来民和医馆看病的病人都是他们医馆的衣食父母,一来,怎么可以轻易得罪他们,二来,怎么也得留住这些‘衣食父母’啊!

    看到此人还是不怎么放心,孙平步走到他的面前,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安抚道:

    “放心吧!刘大夫马上就回来”,

    “不行”,

    秀才模样打扮的男子摇着头,态度坚决,

    “家父身染急症,实在是拖不得,我看我还告辞,另寻大夫吧”!

    “告辞”,

    说罢,秀才模样的男子扶起面色苍白的老者,转身就欲离开。

    看到这人的态度如此坚决,到让孙平步不好在说些什么,治病如救人,每耽搁一会时间,病人就越加危险,

    况且,除了民和医馆,诺大的白马镇上同样还有两三家医馆,

    因此,就算孙平步想阻拦也没用,这跟自己的前世独家垄断经营不同,再说了,这也不是同一种买卖,

    医者治病救人最为重要,但出于自己是民和医馆的人,孙平步也尽量挽留过病人,总不能耽误人家看病吧!这也算是对得起医馆,

    孙平步本想着给他们指条路,前往其他医馆,但转念一想,这不是吃里扒外嘛!这里还站着医馆其他人,若要是真开了这个口,被民和医馆的东家知道了,那可就呵呵了,

    当下,心思通明的孙平步刚想对病人说些保重之类的话,这时候,后堂却传来一道酥软人心的女子声音,

    “什么事需要这么吵吵”?

    青色的竹帘门子被掀开,迎面走出来的是一个约莫三十的宫装美妇,风姿绰约,貌美惊人。

    “青子,小平步,还不赶紧招呼客人,没看到病人正难受着嘛!还不将病人扶到墙角的木塌上休息一会”,

    宫装美妇莞尔一笑,“这位小哥是带病人来看病的吧!还请稍等一会,刘大夫有事外出未归,马上就回来,要是实在是等不及了,妾身也略通医术,可以先瞧上一瞧”,

    犹豫了一下,秀才男子点了点头,“好吧!那就劳烦苏夫人了”,

    秀才男子显然是知道这个妇人的身份,也就迟疑了一会,就同意下来。

    孙平步看着这虽然已经三十几岁的少妇,却保养的极好,说是二八年华都有人信,

    现下,不禁小声嘀咕道:“想着曹操,曹操就来了”,

    那名叫青子的药童轻轻碰了碰孙平步,“啥叫曹操啊”?

    孙平步一愣,说道:“没什么,赶紧先扶病人去木塌再说”,

    从嘀咕劲回过神来的孙平步心想,曹操可是三国里的人物,你要是知道曹操是谁就怪了。

    孙平步一边想着,一边和青子的药童,将那名面色苍白的老者扶到木塌上躺下。

    那名面色苍白的老者捂着肚子,疼得上气不接下,时不时发出微弱的呻吟声,皱纹深纵的额头上早已是汗雨如珠。

    “敢问这位老伯今天早上吃了东西?又是何时发病的”?

    宫装美妇莲步轻移,走到木塌旁,细细询问道。

    秀才男子面色急切,抱拳回道:“还请苏夫人一定要治好家父,小生胡不为求求您了!今天早上家父起床的时候突然肚子疼痛难忍,可也就是没吃些什么,莫说是那些凉水了,更是不沾一滴”。

    秀才的口中的苏夫人,也就是这名宫装打扮的少妇,二十几岁就没了夫君,膝下也无子女,孤苦一人就撑起亡夫留给她的家业,民和医馆,至今未再嫁娶。

    为人恪守妇道,待人谦和,在街坊四邻中口碑相当不错,

    这位外表看似美丽柔弱的民和医馆女东家,骨子却是个强势的女人,要不,也不会抛头露面,与贩卖药材的商贩和病人打交道,又善于经营之道,同时懂得一些医术,

    用孙平步二十一世纪的话来说,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女强人。

    据孙平步所知,曾有好几次媒婆上门为这位苏夫人说亲,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苏夫人看着面色痛苦的胡姓老者,若有所思,“那就怪了,先让妾身扎两针试试”,

    苏夫人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拿出针灸包,从中抽取一根银针,慢慢捻入病人的中脘穴,

    孙平步一旁,静静的看着这位名义上的老板,施针救人。

    中脘穴是治疗肠胃不适的第一个大穴,也是效果最显著的一个明穴,

    随后,苏夫人又在病人的下脘、关元、足三里、上巨虚等几个大穴上扎下银针,

    不过,饶是如此,那位面色苍白的老者已然疼的瑟瑟发抖,而且脸色也不见有好转。

    “不应该啊?纵使是些疑难的胃症,也应该也些作用啊”?

    苏夫人看到病情没有丝毫好转迹象的胡姓老者,秀眉微微皱起,

    一时之间,不再下针,

    “东家,要不让我来试试”?

    孙平步见苏夫人陷入困境,出言问道。

    “你”?

    苏夫人看了一眼孙平步,大感诧异,别人不知道自己药童的水平,她自己难道会不清楚?

    眼下,就连她都束手无策,要不是现在骑虎难下,说不得她就要等刘大夫回来再说了。

    知道人命非儿戏,孙平步的脸上也显得郑重其事,“东家,这病你也知道,越是拖延,病人的情况也就越糟糕,何不让我试上一试,要是真发生了什么问题,我孙平步愿一人承担,与民和医馆没有半点关系”。

 4第4章 涨月钱了

    见孙平步把话说道这份上,苏夫人还真是犹豫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由不得她不慎重,

    片刻后,苏夫人摇了摇头,“那倒也不用如此,你毕竟医馆的人,真要是出了事情,医馆也有责任,所以你还是慎重为好”,

    说着,苏夫人往旁边挪了一步,让出了位置。

    孙平步大喜,“谢谢夫人”,

    听到孙平步喊自己夫人,不再是东家,苏夫人微微一笑,这关系又是亲昵了一分,

    苏夫人肯让孙平步放手一试,自然是有自己的考虑,这孙平步敢这样说话,必然是有着底气的,他从小就跟着刘老头做药童,说不定学到了几分真本事,

    既然自己陷入困境,又束手无策,倒不如让孙平步试上一试,不是还有自己在一旁盯着吗?出不了大乱子。

    孙平步自然不知道这位苏夫人的心思,随即走到老者的身旁,伸手,三根手指搭上了病人的手腕,把起脉来。

    搭完脉后,孙平步拔出老者身上的银针,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银针刺入老者胸口的几个穴位中,

    一盏茶后,老者的面色虽说还是比较苍白,但神情不再痛苦,转而陷入昏睡中,呼吸也变得平稳有力。

    “神医,神医啊”!

    秀才模样的男子喜出望外,激动道:“小生代家父先谢谢这位小大夫了”,

    说完,直接对着孙平步行了一个大礼。

    前世活了二十几年,再加上这具身体十五年,算上去活了三十几年的孙平步老脸一红,摆摆手,“不敢当,实在是不敢当”,

    他还是头一回被人这样称作神医,

    孙平步拔出胡姓老者的胸口上的银针,对着秀才男子说道:“你父亲是心悸引发的胃痛,我刚才替你父亲把了把脉,气息紊乱,疲劳过度,这才是真正的病症,你父亲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不可以再过渡操劳”。

    闻言,秀才男子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家父不是胃痛吗?怎么会是心悸之症”?

    孙平步刚才的话一出口,苏夫人的脸色也露出诧异的神色,目光紧紧盯着孙平步。

    孙平步将手中的银针放好,摇摇头道:“你可知心腹有疾这句话,五脏六腑皆为身体的一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能免俗”。

    “你父亲看似是胃痛,实则不然,是心痛引起的毛病,再是拖下去一时半会,恐怕性命危矣”,

    “受教了”,

    秀才男子深吸一口气,对着孙平步抱拳相谢。

    苏夫人美眸连连,眼底却不时掠过一抹惊色,这些医学知识连她都不甚了解,却没想到这孙平步年纪轻轻,是真人不露相。

    “《左转*哀公十二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吕氏春秋*知化》:越之吴也譬如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身而内在也”,

    这是心腹之疾的出处,孙平步上大学那会儿,也曾翻阅过《黄帝内经》,里面也有异曲同工之意。对病理讲解的细微入至。

    再者,药王孙思邈著有的《千金药方》、《唐新本草》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之术各科都有详细记载,

    药王孙思邈更是二十四第一,先人未有,在针灸方面独树一帜,开创了悬丝诊脉,引线诊脉······

    孙平步得到孙思邈的医学传承,继承前人的医学经验,这也是他敢于出言救治那位老者的原因之一。

    一个是医学底气,一个是治病救人之心,不想别的病人受苦,另一个也是光有理论知识不行,得需要实践才能出真知。

    上辈子孙平步又不是大夫,这辈子也不会突然就成了呼风唤雨的神医,这又不是拍电视剧和小说里的情节。

    病症已经知晓,接下来只要对症下药即可,

    最后,苏夫人开了方子,让青子领着秀才男子到柜台上抓药,等老者睡醒后,带着病人离开了民和医馆。

    “夫人,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去干活了”,

    孙平步饶饶头,对着这位美艳如花的苏夫人,问道。

    “去吧”,苏夫人笑着说道:“小平步,从下个月开始,你的月钱涨半,若是平常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也可以和我提出来,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一样”。

    “哦”!

    听到这个消息,孙平步高兴的点头应道,“谢谢夫人”,

    随后,走出了民和医馆的前堂。

    显得开心之极的孙平步,逐渐平复脸上的笑意,他当然知道别人的月钱没涨,他的月钱反而涨了是何道理,

    就是因为自己展露医术的能力,又帮苏夫人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人家这是在花钱提高自己的薪水待遇,算是一个甜枣。

    同时,也算是变相告诉自己,只要好好干,是不会亏待你的。

    这样的好事,孙平步乐见其成,

    “其实,苏夫人的人也是蛮不错的,是个好老板,为人宽厚,御下有道,跟着她混起码不用担心,遇事的时候,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孙平步慢悠悠的在后堂中走着,仔细回味起苏夫人之前的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