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996章

官途-第996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出的馊主意。他们根本没想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只想到从企业中收取税收利益,却不考虑怎么将部分利益返还企业。现在流行一种嫉富心态,对那些首先富起来的人有一种仇视心理。李向东想,这就是那些官僚们嫉富的一种表现,认为企业老板富起来了,有钱了,就应该花钱把屁股擦干净。
    他要走一条发展与治理相并重的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治理工作也同时跟上。他不仅仅要政府引导,还要政府参与,政府要拿出从企业收取的部分税收和企业筹资建一个治理厂,用这种形式把部分利益返还企业。
    他很清楚,要走成这条路会遭到许多人反对,像当初,许多人反对他把水电站的利益补贴引进的企业一样。那时候,他虽然也有压力,但有大书记给他顶着,大书记一句话,谁敢不执行?如今,再没人给他项着了,他要靠自己的力量,他不仅要顶着下面的压力,还要顶住班长的压力。
    因此,他要低调,要尽力少地不让班长有一种受威胁感,让班长觉得这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在能够保证文化艺术发展的同时,他是会允许李向东干一些经济发展方面的小事的。
    这些他怎么能对小郝记者说?
    然而,他很清楚小郝记者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只要认准了方向,定是要冲下去的。如果,他只是简单地拒绝她的采访,她还会去找其他人,找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找环保部门,包括青山市,二河市的环保部门。总是会找到一个愿意采访的对象,即使,人家不愿采访,经小郝记者那张嘴一说,人家可能就会飘起来,特别是二河市的环保部门,小郝记者还要吓几句,说她是来报道贯彻全会精神的情况。
    李向东说:“这个专题,你就不要采访了。”
    他说,二河市的污染已经很有些异议,如果,这事办不成,反而起到负面影响,反而会让各级政府被动。”
    他说,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意见,凡是有关环保的话题,最好不要见报。我有我的顾虑。刚才你也说了,当了市长,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小郝记者仍不死心,问:“你真的就那么多顾虑吗?”
    李向东笑着点点头,说:“具体我就不说了。”
    小郝记者说:“你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当时,你在电话里拒绝我不就行了。”
    李向东说:“你小郝记者是那么容易拒绝的吗?你不采访我,还可以采访别人,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跟你当面说清楚。”
    小郝记者叹了一口气,说:“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这么好的专题,昨天还高兴得差点睡不着呢!”
    李向东笑着说:“你可以再找其他专题嘛!全会刚召开,好的专题很多。”
    小郝记者就有点死皮赖脸了,问:“你能不能给个好建议?”
    李向东说:“你去采访一下女常委,体艺场馆的事她负责,那才是青山市近这一两年的重大工程。”
    小郝记者说:“那些早就报道得没新意了。”
    李向东说:“新闻价值不是挖出来的吗?你再往深挖。”
    小郝记者突然笑了起来,问:“你是不是不好意思开口?是不是想叫我去采访杨主席?”
    李向东也笑了,说:“你就是采访她,那也是为了工作,我怎么不好意思开口?如果,你认为采访她更合适,我倒不反对。”
    他才不管小郝记者采访谁?青山日报天天都看到有关文化艺术发展的报道有什么不好?他说,你可以采访她怎么发展大众文化嘛!
    小郝记者说:“我可不敢去见她。”
    李向东问:“为什么?”
    小郝记者扫了办公室一眼,见文仔出去了,才说:“因为表妹的事,我都不敢见她了。”
    李向东说:“那和工作无关。”
    小郝记者说:“我也知道,但就是不敢去见她。所以,那文化艺术方面的专题,我都没有做。”
    李向东想起了什么,说:“你去找找二河市的老董,他正在着手搞企业文化,就是如何让文化进入企业。这个专题应该有新意。”
    把老董的那个企业文化炒起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让一些人认为,老董都在搞文化了,这多少能让那些人高兴高兴。至于老董有没搞是另一回事。他那老奸巨滑的家伙应付小郝记者还不绰绰有余?
    
    第1632章新思路
    
    临走的时候,小郝记者犹犹豫豫地问,你一直没跟表妹联系过吗?李向东反问她,这与工作无关吧?小郝记者呶了呶嘴,说,问一问不行吗?李向东说,就这样吧!说着,要跟她握手,小郝记者却把手缩回来,不跟他握,嘴里说,没见过你这种人!
    李向东尴尬地笑了笑,心里却说,我不想联系吗?她跟不跟我联系?愿意不愿意跟我联系?她见都不见我,我联系她又有什么用?这么想,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这一天的心情也不好了。
    几天后,李向东看到关于二河市如何贯彻全会精神,抓好企业文化的报道后,咧着嘴笑。那是晚上在家里,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自从那次在游泳池像被狗仔队追尾后,他和杨晓丽再没敢去游泳了,下了班,就躲在家里。
    这会儿,只是李向东一个人在家里,杨晓丽晚饭有一个应酬还没回来。
    他打电话给老董说:“你这家伙,真有一套!把小郝记者骗成这样。”
    老董说:“你说话小声点,别让你家那位杨主席听到了,否则,以为这是虚假新闻。”
    李向东说:“她不在。”
    他说,你这还不是虚假新闻吗?你这是欺骗领导,欺骗广大人民群众。”
    老董说:“你别给我扣高帽子,即使有欺骗性质,那也是你李市长指示要我干的,真要追究责任,我先把你供出去。”
    李向东说:“你说话倒要小心。我什么时候指示你这么干了?”
    老董说:“你别以为我没证没据。小郝记者就是证据,她说的,她到二河市采访我,搞这个专题,是你李市长点的名点的题。我们这好些人都听到她那么说了,还有会议记录的。”
    李向东说:“那些都没用。就算是我点名点题,但我没叫你吹得天花乱坠搞虚假新闻啊!没叫你欺骗小郝记者啊!”
    老董说:“你哪只眼看到我虚假了?我这说的都是实打实的,都是有凭有据的,那些相片是假的吗?是我布置假现场要小郝记者拍的吗?这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李向东说:“照你这么说,二河市在贯彻全会精神方面倒做了不少工作了。”
    老董“嘿嘿”地笑,说:“工作倒没多做,只是善于总结。”
    他说,其实,企业早就在搞企业文化了。现在的企业老板,不要以为都是那些没文化的暴发户,也有许多人是重视文化的,也有许多人在企业里干了一些实在事,只是,平时我们不太在乎,没太放在心里。
    他说,文化部门那人也很少往企业里跑,或者说根本就没往企业跑,往跑的都是经济部门,不关心这些,而且,私人民营企业也不太希望政府部门的人往他们那里跑,所以,这些好东西就被关起来了,全会一召开,大家这文化意识上去了,到企业一看,原来还有这么多好东西,汇总总结一下,这成绩就出来了。
    听老董这么一说,李向东还真觉得有那么回事了。现在的企业,不仅仅是车间厂房,还有员工生活区,员工娱乐场所,比如室外的球场,室内的聊天室、网吧室、卡拉OK室。有的企业还特别划定了一个中层以上管理员工生活区,这种生活区面积不大,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社会上的一切娱乐形式,似乎都包含在内,看影碟的小剧院、音乐茶座、棋牌室等。其实,这些就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了。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软件内容,就是很不错的企业文化了。什么是软件内容?说到底,就是一些不太花钱,有那么点形式,甚至于凭一张嘴就能说的东西。比如,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几场卡拉OK大赛,组织员工进行多场文艺汇演,组织员工开展多少种类型有益的业余爱好活动……再弄几块板报橱窗,根据当前形势,写些宣传内容上去。这企业文化就要多丰富有多丰富了。想这些事,老董精通得很!
    李向东说:“这还真点瞎猫碰上死老鼠了。”
    老董说:“这还不是托你的福,你不叫小郝记者来采访,我还真没把这些当回事,她说要来采访,我以为那是女常委特意安排的‘跟踪落实’,当时还后悔不该信口开河乱汇报呢!找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到企业看了看,还真找到了那么几家有点看头的企业。”
    他说,在我们二河市,大中型企业不少,我不怕说,要找那么几家重视文化,干了一点实际工作的企业并不难,特别是那些老牌企业。
    李向东说:“你老董要有心理准备,为这事,还有得你烦。这一报道出来,女常委肯定还会有跟进动作。”
    老董说:“能找到那么几个企业,应付这个文化进企业,我老董倒可以松口气了,她要跟进就跟进吧!一直到年底,只要经营经营这几家企业,就可以交差了。”
    他说,你那个治理厂怎么样?
    李向东说:“正在讨论阶段。”
    老董说:“进度也太慢了吧?”
    李向东说:“准备阶段嘛!”
    说着电话,杨晓丽回来了,李向东看了她一眼,发现她又去美容了。难怪这么晚才回来。他想,这顿晚饭又是跟女常委吃的,否则,杨晓丽不会一脸喷着香,容光满面。
    杨晓丽见他在打电话,也没打扰他,就要上二楼,李向东喊住她,扬了扬手里的报纸,杨晓丽走过来,接过报纸,他再点了点二河市那篇报道,杨晓丽说,看过了。
    老董那边说:“你有事就挂了。”
    李向东说:“没事,杨晓丽回来了,我让她看报纸。”
    老董笑着说:“你成义务宣传员了。”
    李向东说:“成绩嘛!应该宣传就要宣传,这可是贯彻全会精神,明天,我还要找班长谈谈学习体会。”
    老董问:“你好像还要折腾我老董,还不肯就此罢休。”
    李向东说:“不是我要罢休就能罢休的。你这一炮打响了,领导高兴,不会就只是登登报纸那么简单。”
    老董说:“好了,好了。不谈这事了,我们都是实在人,不说这些表面工夫的东西了。我对你要搞的那个治理厂更感兴趣。”
    李向东说:“你既然谈这事,我就不客气了。”
    他说,现在有两件事,你注意了解一下,或者说,提前摸摸底,做做工作。
    他说,一个是企业老板那头,他们能不能接受我们的要求?毕竟,他们到我们这来投资的时候,就是想逃避治理的,现在要他们掏钱治理,他们肯定会有抵触。我还担心,环保部门那些人,会拿着鸡毛当令箭,简单粗暴对付那些企业老板。从座谈会上也能感觉到,他们对那些企业老板很有些怨气,平时,那些企业老板可能对他们很不客气,甚至连企业的门也不让进。遇到这个机会,和老板吵起来,那些老板的思想工作就更难做了。
    他说,还有一点是,治理厂的选点问题。选在那里最科学最合理,要把如何更有利于铺设输送企业的污水废气输送管道也考虑进去。这不是小工程,应该说,比建一座治理厂的工程还大还复杂。以前,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意识,现在要搞,肯定很多东西都不就手。
    老董说:“是的,是的。我多个心眼。”
    李向东说:“你可不要口头应付我,放下电话就把这事忘了。”
    老董在电话里笑了笑,说:“你对我怎么会是这种看法呢?我老董对你布置的工作是从来不含糊的,我老董最愿意的,就是执行你布置的任务。”
    李向东说:“你对谁都说这种话。”
    老董说:“对别人是假的,对你是真的。你不是不知道,我这人就讨厌干那些与经济发展无关的事,只要对经济发展有用的事,我是坚决做到最好的。”
    李向东说:“什么是与经济发展有关的事?什么是无关的事?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无关吗?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留得住人吗?治理污染与经济发展好像也没有直接关系吧?那也是花钱的工作,污染治理和不治理,这企业缴纳的税收都一样,不可能治理就多交,不治理就少交。”
    老董笑着说:“不一样,不一样,你在我们二河市建一家治理厂,其实,也等于在我们这里投资办企业,我又多了一家企业的税收。”
    李向东笑了,说:“你这老董,把帐算到我头上来了。”
    老董说:“所以说,我能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你来投资吗?”
    李向东说:“那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