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786章

官途-第786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书记说:“看得出来,他对你寄予了厚望。”
    李向东笑了笑,说:“恐怕是难于从命。”
    大书记问:“你什么意思?”
    李向东说:“我觉得,有必要跟你说清楚宽县那个大开发。”
    他补充了一句,我并不怀疑他的诚意,我只是认为,他的那个投资形式有可能会给宽县带来某种不利,有可能会欲速则不达。
    大书记问:“这是你的真实想法吗?你在副省长面前,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吧?”
    李向东说:“我当时正处于两难之地,不得不那么说。”
    他说,如果,我说自己并不认同同学外商的投资形式,那为什么还要取消签字仪式?为什么不和黄签投资意向?为了取消签字仪式,我不得不那么说。
    他说,其实,知道同学外商的投资形式后,我就意识到,这里面潜藏着很大的风险。他可能不在乎风险,但可能认为,没有风险就做不成大事,然而,我们不能被他牵着鼻子,不能为他冒风险埋单!
    大书记问:“有那么严重吗?”
    李向东说:“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夸大其词。”
    大书记说:“说说你的理由!”
    李向东说:“同学外商要搞那个大开发,大概分五步走。”
    他说,第一步,是规划。目前,他就在干这件事,可以说,他在不惜成本地干这件事,也希望通过这件事,体现出他的投资诚意,只是,我们还没弄清他的用意时,对他有这样那样的猜测。现在,我们知道了他的投资形式后,再没人怀疑他的投资诚意,就像刘书记说的那样,豁然开朗,眼亮了,心明了。
    他说,第二步,是争取本地政府的认同。当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认同,而是与宽县正式签订大开发的合同。按同学外商慎重周密的办事风格,我相信,那合同设定的所有条款也是非常周密的。
    他说,第三步,是寻找合作伙伴,当然,我不排除在签订合同前,他已经找到了合作伙伴。第四步,是具体实施。第五步,是如何经营管理,如何运作推向市场。
    
    第1291章开发权的归属
    
    李向东说,我说的风险便在这第二步。他必须跟宽县签定合同,拿到这个项目,才有第三步,第四步和第五步。但是,拿到这个项目,并不能保证他就能顺利地迈出第三步。
    李向东说,其实,整个大开发的关键点在第三步,他能不能寻找到合作伙伴,他能不能筹集到开发的资金。当然,他不可能一分钱都筹集不到,问题是,他能不能筹集到足够开发的资金。
    李向东说,如果,只是杯水车薪,他便只能小打小闹。小打小闹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他拿到了这个项目,我们就受制于他,便不可能另辟蹊径,以后,凡是开发宽县的旅游,政府再没有主动权,就是有投资商要来投资,我们也很难引得进来。
    李向东说:“这就是我说的风险,十年八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他都不能寻找到合作伙伴,筹集到更多的开发资金,我们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宽县的旅游资源白白荒废掉。他要为他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这是他的事,但我们没理由搭进去,和他一起承担风险,为他埋单!”
    大书记说:“我记得,在地级市似乎发生过类似事件。”
    李向东笑了笑,说:“应该说,那事件是地级市近十年来,招商引资最大的败笔之一。”
    这不是他的个人看法,而是大书记在地级市工作时,经常在会上说的一句话。十年前,地级市的某市(县)在开发温泉资源时,曾与一位类似于同学外商的投资商签订了投资合同,但那投资商一直都寻找不到合作伙伴,结果,那个市(县)的温泉资源一直得不到开发。虽然,这十年间,也有几个很有实力的投资商想来开发,但前面那投资商手里握着开发权,一定要后投资商答应他们的合作条件,即使政府出面协调也没用。
    因此,大书记经常说,本来,主动权有我们手里,由于我们太急功近利,只想着出政绩,却把主动权让给了别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事人是阻碍当地发展的罪人!
    大书记说:“如果,我们重蹈覆辙就太不应该了。”
    李向东愣住一下,说:“我以为,要说服你,还要费许多嘴舌。”
    大书记“哈哈”笑了起来,说:“你太小看我了吧?”
    他说,宽县、青山市要给予同学外商大力支持,就一定要跟把开发权交给他吗?不把开发权交给他就不能支持他吗?
    他说,其实,我心里早有底了,我们支持他,可能为他寻找合作伙伴提供种种便利,但不能把开发权交给他!
    他说,这是我们的底线,再怎么支持他,也不能逾越这个底线,不能让他牵着我们的鼻子!
    李向东久久地看着大书记,如果说,在这之前,他还对同学外商的投资抱有不容乐观的态度,那么,大书记这个底线却让他意识到,那种形式必未不可行,只要保住这个底线,你同学外商找到合作伙伴,便有利于宽县,如果,找不到合作伙伴,宽县也没有风险。
    他说,原来,你早就胸有成竹了。
    他说,原来,就同意这种形式,就是还为他设当了这条底线!
    然而,刘书记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各地有各地的情况,各地有各地的实际,许多事不能照搬硬套!他说,在地级市毗邻珠三角中心区,投资商多,把主动权交给开发商是败笔,但在宽县这种边远地区,把主动权交给开发商却未必是坏事。把开发权交给同学外商,反而更能发挥他的主动性,更能通过他争取更多的投资商到宽县来。
    李向东说:“不把开发权交给同学外商,就不能发挥他的主动性吗?这似乎太绝对了吧?”
    刘书记说:“没有开发权,他寻找合作伙伴总没那么热心吧?总没那么有说服力吧?谁会投入一大笔资金与一个没有开发权的人合作?同学外商向别人游说时,或许,人家还会怀疑他是骗子。”
    李向东说:“这就是方法问题了,如果,有意要跟同学外商合作,我们政府可以解释,可以把情况说清楚,如果,他筹集到开发野人国的资金,我们就把野人国的开发权交给他。我们不能像商场那样,买一送一,或买一送二,更不能无原则地把宽县旅游的开发权都送给他。”
    刘书记说:“你这是墨守成规,不敢担风险!”
    李向东说:“我们没必要担风险!”
    刘书记说:“必要担风险的时候,就要敢于担风险!”
    李向东说:“我真没想到,你刘书记怎么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下子那么看好同学外商。”
    刘书记说:“我不是看好他,我只是觉得,这是宽县发展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不想错失这个机会。”
    李向东说:“但你有没想到,这一决定有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利于宽县发展的后果?”
    刘书记不想再跟李向东说什么。他知道,他无法说服李向东,同样地,李向东也不可能说法他,但是,做为宽县的县委书记,他有权做决定,有权有宽县旅游的开发权交给同学外商。
    李向东似乎看透了他,说:“你不能擅自行动,不能背着青山市委擅自把开发权交给同学外商。”
    刘书记跳了起来,说:“我这是在执行大书记的决定,执行省长的决定!”
    李向东说:“我希望你能冷静,如果,大书记不支持我的意见,我是不会向你提出这些要求的。”
    刘书记“呼哧呼哧”地喘气。他不得不冷静了,想为这事,有必要跟李向东争吵吗?毕竟,他是上级。毕竟,没有大书记点头,他也不会那么大气地跑来干涉宽县的事。目前,他不知道李向东采用什么办法说服了大书记,但他认为,他说服大书记也没用,不是还有副省长的支持吗?
    他始终认为,这是宽县百年不遇的大好机会,他不能放弃这个机会。他承认,这有风险,但对宽县来说,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不冒风险,就会失去任何机遇。
    他打电话给石市长,希望他能带他去省城面见副省长。他觉得,那两个从珠三角地区调来的领导还不了解宽县的情况,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宽县发展必须敢于承担风险!
    石市长非常愿意带刘书记去见副省长,只要能把青山市的水搅混,他是非常乐意的。他甚至想,大书记可能不会听副省长的,但李向东是一定会听副省长的,会支持配合刘书记把开发权交给同学外商。
    什么有利于宽县发展,不利于宽县发展?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大书记知道李向东背着他支持配合刘书记,就会对李向东有看法,他们之间那种铜墙铁壁的关系就有可能土崩瓦解。
    试想想,大书记不再那么器重李向东,他会偏向谁呢?当然会向他石市长倾斜,那么,大书记被架空就指日可待。
    一切如石市长所愿,副省长完全认同刘书记那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意见,他要他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他打电话给李向东,要他支持刘书记,他说,你不要把宽县当市县,不要把青山市当地级市,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墨守成规,十年八年后,宽县也不可能遇到这样的机会。他要李向东放手一搏。他说,即使搏出一个野人国,承担再大的风险,也非常值得!
    
    第1292章雪中送炭
    
    李向东非常清楚,他再一次面临要不要听副省长的话。他和枝子在一起,就是没有听副省长的话,副省长才刚原谅你,你又无法无天了!你还想不想在青山市混下去?要知道,副省长在青山市的势力远比地级市强大,他可以不管地级市的事,但他却可以左右青山市,有他的支持,一个大书记算得了什么?
    他的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放下副省长的电话,石市长的电话便打了进来。
    他说,我知道,不让同学外商拥有开发权,并不是你的本意,你只是在执行大书记的指示,但是,你总不能为了支持大书记得罪省长吧?
    他说,省长在青山市的威信你是知道的,就是我也怯他几分,大书记刚调到青山市,一点基础也没有。不怕老实说,大家情愿得罪他,也不会不听省长的话。
    他说,开始,我一直以为,你是大书记调来青山市的,现在才弄清楚,原来你和省长的关系那么好,原来,把你调到青山市来,不仅仅是大书记的意思。在省里,只要讨论青山市的问题,省长的话不敢说是说一不二,但也是很有分量的,如果没有省长点头,我想,他大书记也不可能把你调到青山市来!
    李向东仿佛感觉到,石市长在向他招手,在对他说,我们都是副省长的人!
    这是他到青山市后,石市长第一次向他表明自己的态度,要他和他石市长站在一起,要他和他石市长一道反对大书记。
    他有点傻乎乎地问:“那我应该怎么办?”
    石市长笑了笑说:“我的意思应该很清楚吧?”
    李向东说:“你的意思我清楚,不过,你觉得,我是不是应该去趟省城,当面向省长解释解释,向他认个错?”
    他是一定要去趟省城的,如果,能让石市长认为,他去省城是征求他的意见后决定的,多少可以说明他李向东在乎他的意见,多少可以说明,他李向东是愿意向他那边靠拢的,愿意把他当自己人的。
    石市长笑着说:“如果,你觉得有那必要,还是应该去一趟。”
    李向东说:“那我明天就去吧!”
    石市长很知心地说:“你最好还是别让大书记知道,如果,他问我,我就说你去二河市。”
    李向东说:“好吧!我听你的。”
    第二天,李向东便去了一趟省城,当然,他还不想向副省长认错,还试图想说服副省长。然而,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副省长说:“你觉得,没有经过慎重考虑,我会轻易表态吗?会轻易同意他们把开发权交给同学外商吗?你觉得我表了态,还能轻易收回吗?”
    他说,我认为,刘书记的看法非常有道理,非常切合宽县的实际,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就是要让同学外商更积极更主动地寻找合作伙伴。如今,宽县的实际就是,要敢于承担风险,宽县的机遇是与风险并存的。
    他说,以前,你和枝子都不能说服我,现在也一样。你别想能说服我!如果,你还像上次一样,一意孤行,那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一次,我没什么可担心的,没必要遮遮掩掩,我会尽我所能达到我的目的,尽我所能把开发权交给同学外商!
    他说,你李向东怎么就不能汲取教训?怎么就不听我的话,一定我跟我对着干?你觉得,你这么干有好处吗?上一次,我不管你,你差点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