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771章

官途-第771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问:“你孩子是在哪被绑架的?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
    她说:“在学校外。”
    他们问:“这是孩子亲口说的吗?”
    她说:“是他亲口说的。”
    他们说:“孩子有没记错呢?孩子受到惊吓,一时想不清楚也是有可能的。”
    她说:“好像绑匪的供词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问:“为什么说好像呢?是不是有的绑匪说,他们是在校内实施绑架的?”
    她说:“我是听我老公说的。”
    他们问:“你老公看到绑匪的供词了吗?”
    她说:“没有。他是听警察说的。”
    他们说:“警察的话也能信吗?就像医生的话一样,也是不能完全相信的。你没感觉到吗?在整个绑架事件中,政府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为什么呢?他们要推卸责任,他们要尽量减少给予孩子的赔偿。你认为,在这个事件中,政府要给予多少赔偿才合理呢?”
    她说:“我不需要赔偿,我只是觉得,应该让教育部门,或者政府能重视这件事,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管理,让我们家长放心,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他们说,我们知道你不缺钱,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再发生绑架案,其他的学生家长需要赔偿时,政府会参照解决你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是不公平的。
    他们说,你也知道,你不是为了自己才向教育部门,向政府讨还公道,你是在为所有的学生家长讨还公道,因此,你不能因为自己不无缺钱,就可以不像政府索要经济赔偿。
    这时候,她感觉自己似乎掉进了一个陷阱,似乎成了别人为难政府的工具。她很清楚台商对政府的态度,他是从不说政府一句坏话的。她想脱身似乎是不可能了,当市政府、教育局长要与受害者家属对话时,她便被许多拥护者推进了会议室。
    她发现自己很无奈,很无助,虽然,身边都是她的支持者。但她要的不是这种支持,要的不是站在政府对立面的支持。她发现,她已不能代表所有的学生家长,甚至于不能代表自己。太多太多的热心人已经代表了她,说出了其实是他们想要说的话,向政府提出了其实是他们想要政府提出的要求。
    丈夫的出现让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女人,一个非常孱弱的女人。她其实更需要他的支持,别人的需要根本算不上是支持。她站了起来,她想说,你带我回家,我要回家!
    然而,丈夫却说:“你跑到这来干什么?你丢人不要脸没关系,把我的脸也丢得努尽了。”
    他一扬手,给了她两个响亮的耳光。她还没反应过来,丈夫便揪着她的头发,拖死猪似地要把她拖出去。她身边的人“哄”一声围上来。
    有人问:“你为什么打人?”
    有人指着他鼻子,很有些威胁地说:“放开她,你立即放开她!”
    台商说:“我不放开又怎么样?她是我老婆,我想打她就打!”
    台商夫人“呼”一声站起来,拦在台商身前,对那些责问他的人说,你们不许碰他!你们不许碰他!她嘴角挂着一丝血,头发蓬松,却一点也不含糊。那些人全被镇住了,怎么也想不到,这时候,她还那么袒护这个男人。
    副市长对台商老板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什么事不能说清楚吗?非要动手打老婆?”
    台商说:“这不关你们政府的事,这是我的家庭私事。”
    他指着那些学生家长和记者说,也不关你们的事!
    相机的闪光灯又不停地闪,他用手拦住自己的脸,说,不要照,不要照,你们不准照。记者哪听他的话,还是不停的照,他便手一抡,把近前的两部相机拍打到地上了。这还得?记者们抓住他不放,问他是谁派来的?为什么干扰他们采访,为什么阻止新闻采访自由?
    台商是好欺负的?
    他说,你们这是什么采访?什么新闻自由?你们只要你们的自由,为什么不问问我的自由?你们侵略我的肖像权,干涉了我的个人隐私?
    他说,你们这些学生家长都看见了,他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擅自拍照我和我老婆的相片,擅自拍照我打老婆的镜头。
    他说,市长局长你们也看到了,你们不但要保护我们这些投资商的投资权益,也要保护我们最根本的人权权利!
    跟他台商耍无赖,他还从没怕过谁!你们这些记者可以为难老董,为难政府,但你们别想在我面前耍无赖!他指着那些记者说,你们一个都不准离开,凡是拍照到刚才镜头的,都必须给我删除掉。
    有人说:“你打人对吗?你打老婆也是犯法的!”
    台商说:“这事轮不到你说话。我老婆不告我,你们没权告我。”
    他问老婆,你告我吗?老婆摇头。他便笑着说,你们都看见了,我们两老婆打打闹闹是一种情趣,与你们外人无关,但是,你们在没有征得我们同意的情况下,拍摄我们的照片,是犯法的,我们完全可以把你们告上法庭。
    台商这一搅和,风向便转了,矛头直指那些记者。要知道,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外商,是台湾投资商,那些不可一世的记者们知道他的身份后,知道自己闯了祸,脸色都变了。再也没人去想学生家长讨回公道的事,只想着快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刚才还有些后悔自己没能挤到前面去,没能与当事人零距离接触的记者们,这会儿倒庆幸自己好在离得远,相机没被台商拨拉到地上。
    
    第1266章潜藏的奥秘
    
    老董听说教育局那边的事件是这么平息的,不禁“哈哈”大笑,想自己真是歪打正着,把那台商*急了,竟干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不仅遣散了那些聚集的学生家长,还让那些记者落荒而逃。
    他打电话给台商,说:“你这家伙搞什么鬼,怎么能当众打老婆呢?”
    台商说:“老董书记,老婆不打不行,不打她不听话,不打她去干什么都不说。这一打,她就不敢乱来了,以后再不会听那些人乱嚷嚷,去找你麻烦找政府麻烦了。”
    老董说:“你觉得,你那么对待记者就对吗?”
    台商说:“我并没觉得有什么错。他们敢骑在你们头上说三道四,但别想在我这耍威风,我可不卖他们的帐。”
    他说,我也不是真要告他们,我只是吓吓他们,他们向我认了错,我也不会太为难他们,那两部相机我赔,一分钱不少地赔。
    他说,这好像不公吧?我这一闹,帮你把事情摆平了,那些学生家长没法闹了,那些记者也无话可说了,你不表扬我,也不该批评我吧?
    他说,你说句心里话,你不希望有这结果吗?我担保你应该偷着乐了好几回了。
    老董在电话里板着脸说:“你可别乱说话,我怎么就偷着乐了好几回了?你看见了吗?我一回也没乐!你打老婆,我是坚决反对的。你那么对待记者,我也是坚决反对的。”
    台商便“哈哈”地笑,说:“老董书记也变得狡猾和奸诈了。”
    然而,整个事件并不会因为当事人撤出就完全平息了,学生家长还会抓住绑架案要求学校要求教育部门进行整改,你不整改一天,他们都不放心,他们觉得他们的孩子都不安全。因此,老董布置下去,要求各部门单位管好自己的人,把那些在职的学生家长控制起来,不准再参与到这个事件中。否则,哪个单位有人参与,他老董就追究哪个单位领导的责任。
    记者虽然在台商那吃了一点亏,但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会专门追究这个事,甚至于,变本加厉,把在台商那受的气发泄到政府身上。老董召集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和教育局的局长们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最后决定,必须在短时间内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向记者们公布学校教育部门的态度。
    老董说,学校教育部门要正视绑架案这个事实,该承担的责任还是要承担,该改进了地方还是要改进。他说,也就是向记者们表个态,拍拍??口说几句响亮话。他说,我就不相信那些记者真心关心学校教育部门有没有整改行动。隔三几个月,风头过了,这件事没有炒作价值了,他们会到二河市来?会热心跟踪会上承诺的话是否兑现?
    他要求教育部门迅速收集各方面的情况,揣测记者们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什么问题,组织专人草拟一个答记者问的准备稿。他说,你们要多费心,要把工作做细!
    工作布置下去后,老董还是秉承一贯的工作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放在招商引资上。在新闻发布会筹备阶段,他见了几个投资商,为企业解决了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副市长和局长们向他汇报工作时,他并没太往心里去,他说,还是以你们为主,我坐在主席台上,只是充充门面做做样子。他说,记者们问来问去也就那么些问题,也不要太紧张。你们一个个都是从教育部门滚爬摸打出来的,思想上重视,做足充分准备,还怕应付不了他们?
    对付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李向东来说,是一件轻车熟路的事。如果,老董不是太放心,不是觉得二河市的事不能总让你李向东觉得放心不下,详细地向李向东汇报准备情况,希望李向东参与进来,许多问题会在准备阶段就考虑到了,就事先解决了。
    然而,老董总对他说,你放心,都安排好了。学生家长的事都平息了,这几个记者也闹不到哪去。李向东见他那么有把握,就也不太往心里去,想一个市(县)不可能开不好一个新闻发布会,想一个市(县)委书记不可能应付不了几个记者,自己问得太琐碎,反倒有点不相信人家怀疑人家的能力了。
    在与老董的接触中,他能明显感觉到,老董对他是很有些不以为然的,如果自己再不知趣,件件事都跟在他??后面问长问短,说这说那,他这个常务市长就太事无巨细,管得太具体了。
    那天的新闻发布会,李向东也参加了,他是做为一个听众参加的。二河市的事情,应该由二河市的人来管,有老董挂帅,你李向东根本没必要出面。他早早到了会场,坐在观众席二排一张靠边的位子,二河市政府办一位副主任忙走了过来,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董书记安排我来陪你。他说,其他领导都不方便露面,老董书记又坐主席台,只好要我来陪你。
    李向东说:“没关系,只要会议能顺利进行,能达到预期效果就行了,礼节上的事情并不不重要。”
    副主任便在李向东身边坐下来。
    李向东翻看会议议程。他问:“这个新闻发布会计划开多长时间?”
    副主任说:“两个小时。”
    李向东的眉头就皱了。这种新闻发布会,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有一个小时就足够了,时间越长,场面越难控制。
    他问:“领导讲话的时间多长?”
    他很清楚,领导讲话主要是向记者通告事件的来龙去脉,可长可短,如果按两个小时的会议时间计算,至少也要半个小时。
    副主任却说:“十五分钟左右。”
    李向东问:“剩下的时间都是记者提问?这时间也太长了吧?”
    副主任说:“这种新闻发布会还是以解决记者的疑难问题为主,所以,就多安排些提问的时间。”
    李向东问:“安排了几个记者提问?”
    副主任似乎没有这根弦,好一会没回答上来?
    李向东心里一跳,问:“不会是敞开来,由记者自由提问吧?”
    副主任说:“是这么安排的。”
    李向东急了,说:“这控制吗?”
    副主任说:“应该不成问题吧!会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把记者们可能提的问题都预测到了。”
    李向东摇摇头,这能预测吗?你根本不可能知道记者们会提什么问题。有许多问题,就是记者本人在参加会议前,也不知道会提什么问题,那都是暂时发挥的。
    他想,这老董,怎么那么粗心大意?事先怎么不细致安排?这召开新闻发布会不同于召开普通会议,你面前的可不是你的手下,回答的可不是你手下提出的问题,记者们一个个都挖空心思地想办法为难你,他们才不会按正常思维提问题,他们会找一些刁钻的问题向你发难!
    老董真是太大意了,把一个新闻发布会看得太简单,不要以为一个新闻发布会只是回答记者提问那么简单,其中还潜藏了许多奥秘。
    新闻发布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会传达政府的意图,记者提问,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幌子,许多问题貌似是记者提出来的,但都是事先安排的,那些提问的记者都是平时关系比较好的记者,回答他们的问题,其实也是政府需要向新闻媒体向社会说的话,只是巧妙地用这么一种形式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