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560章

官途-第560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一上班,陆副部长就过来杨晓丽的办公室,问什么时候去向老江书记汇报?杨晓丽说,四点吧!老江书记有个短会,完会后,我们再向他汇报。陆副部长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并不宽敞,又二分为一,就更显得窄小了。
    本来,宣传部还设了一个常务副部长,就把这副部长室分成两段,常务副部长在里面办公,两位副部长在外面办公,后来不设常务副部长了,但办公室的格局还没变,资历最老的副部长就搬进了常务副部长办公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三个副部长还是在一个办公室,每人桌上的有一个电话,每人都有各自分管的工作,三个电话便轮番响,经常就电话不断。陆副部长原想回来后再认真想一想,向老江书记汇报的内容,想一想,如何才能把汇报说得婉转一点,说得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但三部电话总响个不停,总打断他的思路,无奈,只好躲到会议室去了。
    杨晓丽准备去向老江书记汇报时,路过副部长室,没看见陆副部长,就问,陆副部长呢?坐外面那位说,出去了。杨晓丽便到宣传部办公室问小明,知道陆副部长上哪去了吗?小明说,刚才还见的。就打陆副部长的手机。陆副部长从会议室推门出来,杨晓丽问,你怎么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陆副部长无奈地说,想静一静!杨晓丽笑了笑。这种办公环境她也改变不了。其他部门副职都是共用办公室的,比如纪委几个副书记、市委办、市政府办副主任、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
    他们来到老江书记办公室,开门的却是某局的局长,门一开,便见五六个人坐在里面,烟雾腾腾,显然,短会还没结束。杨晓丽对那局长说,我们在外面等吧!那局长犹豫了一下,不知该把门关上,还是就这么敞开着,最后,折中了,虽也关门,却没关严实,留下一条缝。
    这样,里面的说话声便隐隐约约传过来,杨晓丽和陆副部长那还好意思呆在那走廊,落一个窥探的嫌疑,就挪了好几步离得远一点。
    
    第九一六章弦外之音
    
    老江书记的短会一直开到五点才结束。没结束前,总以为就要结束了吧?就要结束了吧?等到结束了,才知道在门外等了一个小时。不等又怎么样?能走开吗?能说另约时间吗?你这么做,老江书记会怎么看?他也不知道会让你们等一个小时!他会想,这一会儿都等到不吗?你们等我市委书记一会儿都不行吗?里面开会的人又会怎么看?你们另约时间什么意思?是嫌我们碍误了你们的时间,故意暗示我们快点离开吗?
    唯一的办法就是等,不等还不行!
    老江书记听完陆副部长的汇报,也没要杨晓丽补充,就问他,这都是杨常委的想法吗?陆副部长笑着点头,杨常委一到我们江边市工作,就很关心电视台的发展。她也很熟悉电视台的业务,带我们去市县参观回来后,就亲自主持起草和修改了一个整改方案。这个方案就是电视台那些业务骨干都认为,很专业,对电视台没有一定的了解,是无法制订出来的。他想,杨晓丽听了心里一定喜滋滋的。这可是把功劳都推到她一个人身上了。哪还闹得清他这是把责任推给她?
    果然,杨晓丽摇头说:“这是大家集体讨论制订的,也有陆副部长的功劳,大家的功劳。”
    老江书记脸上挂着笑,很让人难于揣摩地看着陆副部长说:“我也觉得这是集体的结晶。比如,凡各部门单位需要在电视进行各种宣传,必须由宣传部统一审批,方能进行。这一条,应该是你的建议吧?”
    陆副部长不知是福是祸,还是往外推,说:“这是宣传部多年的共识,都觉得这审批权应该移交给宣传部。当时,是哪位副部长提出来的?我也记不清了。”
    老江书记出乎意料地说:“这一条说到点子上了。我对电视台拥有这个审批权,一直都不放心。电视台那些人,有水平审批政治性这么强的东西吗?这种政治性宣传本来就应该由宣传部严格把关。这些年没有出重大失误,已经是万幸了。”
    他说,老实说,我对电视台这些年的表现,是很不满意的,在地级市,我们江边市也算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地级市前列,偏偏电视台这一块,却几乎跌落倒数第一。
    他说,前两年,我就想对电视台进行整改,也曾向前任宣传部长提过这个事,但他一直都没有行动。这也不能怪他,就要退休了,工作热情锐减,也是可以原谅的。所以,前两天,听说,你们要对电视台进行整改,我感到非常欣慰!
    他说,我非常希望这次整改能够让电视台向前跨出一大步,在短时间内,能够摘掉落后帽子,经过一两年努力,进入先进行列,争取三到五年,在地级市一枝独秀。我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毗邻珠??中心地区,完全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陆副部长听着听着有点不对味,原以为老江书记会批评这次整改,没想到却评价那么高。于是,便怀疑自己的判断,想自己是不是太有点惊弓之鸟了,其实,杨晓丽向老江书记汇报工作也是很正常很应该的。他又燃起了希望,想杨晓丽得到老江书记的支持,这整改还有什么阻力,这整改定会一往无前,而电视台长一定要维护他的利益,不管他的后台是谁,结果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他后悔起来,早知这样,真应该好好汇报自己在这次整改中的重要位置。现在,这功劳都被杨晓丽独占了!
    他说:“听老江书记这一席话,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他说,这次整改,杨常委委托我全权负责。前两天,我们已经召开了动员大会,昨天,我专门跟电视台长交换了意见,今天,又赶着向老江书记你汇报。”
    他说,下一步,我准备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下功夫,在电视台掀起一个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政治学习的热潮,紧接着将结合电视台的实际,制定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管理人。最后阶段就是把整改推向??,提高电视台节目制作的水平。
    他发现自己太有才了,这话一转,又把刚才推干干净净的功劳捞了回来。
    老江书记点头笑了笑,这才问杨晓丽:“你觉得怎么样?”
    杨晓丽说:“陆部长说得很具体,整改主要是这三大内容,当然,我们虽然分为三个阶段,但工作都是同时开展的,各项工作贯穿始终。比如,提高节目制作水平,与提高员工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光想着增添新设备,但人的素质上不去,节目制作水平也不可能提高。”
    老江书记说:“整改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是提高节目制作水平。我非常同意你们的观点。一个地区的电视台,是否走进先进行列,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节目制作的水平高不高,老百姓喜不喜欢。”
    他对陆副部长说,你的责任非常重大,整改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你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事,杨常委挂帅,但具体事还是你去处理,所以,你必须尽快了解熟悉电视台的情况,必须多与电视台长沟通,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进行这次整改。
    他说,我有一点担心,整改是件好事,但如果,我们好高骛远,步子迈大了,反而会好事变坏事,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怎么把握好?我想主要还是靠你和电视台长共同协商。
    陆副部长心里“咚”地一跳,有一种钻进圈套里的感觉。本来,他已把自己洗脱干净了,又糊里糊涂地沾了一身泥,老江书记这一点,就点中了他的死穴,明明白白告诉他,他要与电视台长共同商议,要把握好度,步子不要迈得太大。
    杨晓丽还在那连连点头,在笔记本上一字一句地记录着老江书记的话。她发现老江书记的指示非常正确,发现老江书记说得那个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并不是单纯指增添新设备的问题。她想,老江书记说的那个步子不要迈得太大,是对整个整改说的。不整改不创新不是实事求是,但是,步子迈大了,走快了,也不是实事求是。
    临出门时,老江书记问杨晓丽:“你今天不回市县吗?”
    杨晓丽说:“今天星期几?”
    老江书记说:“你还问我?星期五。”
    杨晓丽笑了,说:“你不说我真忘了。”
    老江书记笑着说:“你可别搞得李书记又来找我要人。”
    杨晓丽“咯咯”笑,说:“他会找你要人?他还怕你把我拐了?他还恨不得我就丢了。”
    陆副部长哭笑不得。
    刚才,他还大惑不解,想你老江书记兜了那么大个圈子,说那么一大堆话只让他明白,杨晓丽却不明白有什么用?他是在执行她的决定,她不明白,还不一样要督促他执行?
    现在他才恍然大悟,老江书记也像电视台长那样,不想与杨晓丽闹僵,电视台长不想闹僵是因为她是市委常委,老江书记不想闹僵是因为她丈夫是市县的市委书记。
    谁都在做好人,那他陆副部长在这夹缝中,又应该怎么扮演自己的角色?
    杨晓丽一离开老江书记办公室,就开了手机,很快,李向东的信息发进来了。她看了一眼,李向东问,你回不回来?她便知道李向东打过电话给她,见她关了机,才发信息过来的。
    她没急着复他电话,只是对陆副部长说:“你对整改信心更足了吧?”
    陆副部长不能直接把老江书记的意思告诉她。她都没听出那意思呢,你怎么就听出来了?难道你的水平比她还高不成?他当然不能让她觉得他在卖弄他的水平比她高。他只是说:“老江书记说的很对,我们应该多与电视台长沟通。”
    杨晓丽说:“我早就提醒你了,要多和他沟通,不多和他沟通,怎么解决他的思想问题?他的思想问题不解决,即使有老江书记支持,有我支持,你的工作开展也不顺畅。”
    陆副部长心里想,现在貌似要解决思想问题的应该是你吧?
    他想,他要与电视台长沟通以后,重新制定一个新的整改方案。拿着那个新的整改方案再慢慢向杨晓丽说清楚。到时候,他可以说,老江书记曾给他电话,授意他这么做的。
    
    第九一七章公事家事
    
    杨晓丽回到办公室便给李向东电话,然而,他的电话却占线。其实,李向东正跟老江书记通电话,杨晓丽一离开他的办公室,他就拨打电话给李向东。李向东听老江书记东南西北很不得要领地扯了一轮,见他还没完没了的,只好打断他的话说:“有事你直说。”
    老江书记“哈哈”大笑说:“有事想要你帮忙呢!”
    李向东说:“你们江边市是先进发达地区,还要我们这些贫困地区帮忙吗?”
    老江书记说:“到底谁是贫困地区啊?你们每年的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都比我们多好大一截。”
    李向东说:“别跟我摆官方数字?我们讲人平,人平总收入,人平财政收入,你们倒是比我们多了好大一截。”
    老江书记说:“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好,小地方有小地方的难。比如说电视台的建设吧,你们大地方市场大,有线电视的户数多,每年固定收入比我们多好几倍,敢向银行贷款搞投资建设,我们江边市敢向银行贷款吗?每年收的那点有线电视费,也不够还利息。”
    李向东听出老江书记话里的意思了,问:“杨晓丽找你麻烦了?”
    老江书记说:“我可没这么说,这是你的曲解。”
    李向东一口回绝了她,说:“正解也好,曲解也好,这种工作上的事我帮不了你。你是市委书记,你对她不满意,可以直接向她提。别来找我麻烦,不要破坏我们夫妻感情。”
    老江书记说:“没那么严重吧?”
    李向东说:“我们之间有约定,谁都不能过问对方工作上的事,更不能干涉对方工作上的事。”
    老江书记说:“这怎么可能呢?以前,在市县的时候,你们在一起也不谈工作?她是在枕头边向你汇报工作的时候更多一些吧?”
    李向东说:“自从,她调到你们江边市,我们就很少谈了,准确地说。根本不谈了。她说,每一个单位都有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东西,你们江边市也有,说我是外人,不能知道得太多。”
    老江书记忍不住好一阵大笑,像是眼泪也笑出来了,说:“我相信,我绝对相信你的话!”
    他说,李书记,我对你的遭遇深表十二万分的同情。你们家的杨常委同志完全能够做得到,这一点,我对她是绝对放心的,如果,你李书记掌握了我们江边市的秘密,我绝对相信不是她泄的密。
    他说,但是,你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