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556章

官途-第556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副部长说:“电视台长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人。他这个人我了解,经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前,我们也曾想过要对电视台进行整改,他也表示拥护,但是,背后却反对,通过方方面面进行阻止,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杨晓丽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你们搞不下去,是因为你们对电视台的情况不熟,所以,你们不知该从哪下手。以前,你们更多考虑怎么控制电视台,怎么掌握他们的人权财权,所以,才遇到种种阻力。”
    她说,我这次整改,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电视台的整体水平,通过提高他们的水平,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你们那种思想,他们当然不接受,电视台长当然不授受,我的是为他们着想,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他会不拥护不支持吗?
    她说,我知道,你是出于好心,不想我再重蹈覆辙,但是,你请放心,只要你好好配合我,这次整改一定成功。
    她说,这次整改,我亲自挂帅,你和小明作为宣传部派出领导,具体检查督促电视台进行整改,及时向我汇报整改情况,好的应该总结表扬的,我们总结表扬。不当之处,应该矫正的地方,绝不能姑息,严厉要求矫正,有困难,有阻力,我亲自出面解决。
    陆副部长再一次哑然。这次哑然与上一次不一样。上次,只是希望杨晓丽碰壁后,能改变对电视台长的看法,这一次,他倒希望杨晓丽和电视台长干起来!
    
    第九一零章逼上火拼的绝路
    
    杨晓丽对电视台进行整改是必然的。这是杨晓丽到江边市后干的第二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组织开展庆典活动。在庆典活动中,她虽然遇到种种困难,种种阻力,但还是成功了。在这成功中,杨晓丽很有些陶醉,很有些飘飘然,不自不觉中,便助长了她的某种傲气,强烈了她不服输的心态。因此,陆副部长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第二件事,她绝不会允许自己失败。
    陆副部长也清楚,电视台长并不像杨晓丽说的那样拥护她对电视台进行整改,如果真要整改,他也是希望按他的路子进行整改,绝对不会按你杨晓丽的路子走。目前,他还在忍让,能躲避就躲避,没到非常时期,他还不想与你杨晓丽闹翻脸。
    陆副部长希望杨晓丽按计划实施她的整改,而且,他要以宣传部派出的领导坚决督促电视台实施杨晓丽的整改,他要把电视台长逼得无退路可走,逼得他不得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杨晓丽翻脸。
    一边是不服输的气焰嚣张,一边是不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两者翻脸火拼起来,定会刀光剑影,飞沙走石。
    这电视台长可不是好欺负的角色,其实,每一个实力部门的一把手都不是好欺负的角色。他们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能坐上那个位子的。要知道,能当一把手的人,不管单位大小,都不简单,但是,能当实力单位的一把手就更不简单了。
    杨晓丽也不是吃醋的,她丈夫李向东是市县市委书记,老江书记也要给她几分薄面。
    火拼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杨晓丽妥协,要么电视台长倒霉。
    杨晓丽妥协,对他陆副部长并没有任何伤害,他只是执行市委常委的决定,他依然还当他的副部长。
    电视台长倒霉,却会给他带来一线希望,完全有可能让他以宣传部派出的领导接任电视台。如果,他以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兼任电视台长,很明显对杨晓丽是非常有利的,她可以完全掌控电视台,包括人权和财权。当然,这已经是第二步棋了。
    现在,陆副部长先要走好第一步棋,协助杨晓丽把电视台长逼上火拼的绝路。
    他想,要把电视台长逼上火拼的绝路,只是参观、开会、部署还不能,还要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且要越具体越好。他就可以拿着这个具体方案要求电视台长一件件落实。
    他认为,只是提高人的素质水平,干一些虚的东西,还不能把电视台长逼上火拼的绝路,只有改变他的财权,侵害他原来的利益才会激得他跳起来,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要他增添新的设备,挖空他的浮动资产。明确规定,每一年必须向宣传部上调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收回审核各部门单位利用电视台进行宣传的审核权等等。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杨晓丽。当然,他从另一个角度,杨晓丽关心的角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他说,他一直担心整改是否能落到实处,怀疑电视台长是否真心拥护整改,主要是因为,他本人对这次整改寄予太高的期望,或者说,更多地从宣传部的角度去考虑这次整改,想通过这次整改,建立宣传部对电视台的绝对领导权。
    他说,这种作法必然会改变电视台现在的利益布局,直接说,会干扰了电视台一直沿用的管理方式,削弱了电视台长的权限,侵害了他的利益。从这种种考虑,因此,他怎么也不相信电视台长会与我们一致。
    他说,但是,我们不这么整改,那整改就会流于一种形式,不痛不痒地走走过场,反而会让人以为我们是虚张声势,好大喜功的做做秀。电视台长更加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不说,各部门单位也会对我们宣传部有看法。
    陆副部长把后一句说得特别重。他要引起杨晓丽的注意,她最忌讳的就是别人对她这个异地来的市委常委华而不实的看法。
    杨晓丽问:“你认为,我这次整改,会华而不实吗?”
    她说,我杨晓丽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就实实在在去做,从不玩虚的。在庆典活动中,我做的哪一件事是虚的,哪一件事没有落在实处?
    她说,我们共事的时间还不长,你对我还不了解,以后,你会慢慢知道我杨晓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陆副部长“嘿嘿”笑,想他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于是,他说,对电视台进行整改,要打破常规,要有具体要求,要他们按照具体要求一项项落实。杨晓丽说,你怎么就知道我没有具体要求呢?怎么就知道我没有任务指标呢?这么说了,她又觉得陆副部长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你杨晓丽自己有具体要求,有任务指标还不行,光是在会上说说还不行,应该形成文字,让大家有个参照依据。
    她随手拿起电话,又把小明叫了回来。
    小明进来,见陆副部长还在,就对他点点头,问杨晓丽:“找我有事?”
    杨晓丽说:“说吧。”
    陆副部长已经坐在杨晓丽办公桌前那边椅子上,小明要坐,就能坐离得较远的沙发了。犹豫着,杨晓丽从她的大班椅上站起来,手里拿着那位副台长写的材料,也往沙发这边走来。陆副部长便也从办公桌前那张椅子移到沙发这边来了。
    杨晓丽坐下来,作状地翻看一下手里的材料,说:“刚才我跟陆部长谈了一下,觉得我们要对电视台进行整改,不能只强调虚的,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我想,由你起草一个整改方案。”
    她说,事先,我已经叫其他人弄过一个方案,思路基本没问题,但还不够大胆,还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图,特别对一些重要部门的整改,动作不大,力度不够。
    她把手里那个方案递给小明,又说,这次整改,要把提高人员的素质放在第一位,设备的更新,也不能忽视,当然,我们不能要求电视台一下子把所有的设备都进行一次大更新,我们要一步步来,要抓主要问题,解决重点问题。更多一点管理,也要规范。等等。
    杨晓丽便开始谈她的整改构思。她谈得很细,谈得很具体,具体到电视台记者工作人员出外勤的言行举止。然而,她的内行却让陆副部长和小明都惊讶。陆副部长想,或许,电视台长也没她了解得那么清楚。
    离开杨晓丽办公室,陆副部长认为,如果能够按杨晓丽的整改构思一件件落实,那电视台长定急得虾样跳,想要不跟杨晓丽火拼似乎也不行了。
    他拍拍小明的肩说:“辛苦你了。”
    小明说:“没什么!”
    陆副部长说:“还有一条要加进去。
    他说,为了确保这次整改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在宣传部的督促下,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逐一予以实施,不能讨价还价,更不能强调客观。
    他说,这有利于我和你以后开展工作,电视台对我们的态度怎么样?你也清楚,如果不把这条加进去,什么事都要杨常委出面,不仅杨常委忙不过来,就是我们也不好向杨常委交代。
    小明说:“我按杨常委的意图起草好这个方案后,先交给你把把关吧!”
    陆副部长说:“可以。”
    他又问,什么时候能赶出来?
    小明说:“明天吧!”
    陆副部长说:“你晚上加加班,明天一早上班给我,我把把关,争取下午前交给杨常委。你知道,这事杨常委非常重视,也抓得很紧,昨天才参观回来,今天就赶着要起草方案了,所以,我们也要抓紧。没问题吧?”
    小明说:“没问题。”
    他信心足足的。这种实施方案式的材料,不同于其他材料,只要有碗数碗,有碟数碟,并不用刻意加入什么政治术语,只要有个基本思中,把领导的意图写进去就行了。对于小明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小菜一碟。
    
    第九一一章如坐针毡
    
    从市县参观回来的第五天,电视台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召开了一个整改动员会。由于参加的人数不多,又是圆桌会议,这个动员会便不仅仅是动员会,还增加了大家谈前往市县电视台参观的认识和体会。会议地点在电视台大楼的顶层。杨晓丽还是第一次来这个会议室,感觉地板墙壁桌椅太陈旧,想可能电视台大楼启用后,这里就再没翻新装修过,少说也有十几年了。
    会议由电视台长主持。
    陆副部长却认为,电视台长并不愿意主持参加这个会,如果,不是上次找借口拒绝了一回,这次再不参加就太不给杨晓丽面子,他肯定还能找到更充足的理由不参加这个会。
    电视台长做了一番开场白后,环视了一眼在坐各位,说:“这是一个座谈式的会议,是一个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充分发挥民主的会议,希望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参观市县的认识和体会,既要看到兄弟市(县)的长处,又要查找自己的不足,更要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般情况下,这种座谈式的会议,要下面发言,总是比较静场的,不点名要谁发言,大都不想发言,然而,在电视台却大不一样,大家争先发言,也不管职务大小排名先后,似乎谁先发言谁就占了先机。
    电视台长话音落未,有人就争先了,说,我先说说。且还举起了手。好几个抢得慢的,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人便像被一口气噎着了,直了直腰杆,让那气顺下去。
    抢先发言的人对杨常委点点头,先一字一顿地自报门户,仿佛杨常委记不住他的姓名,他这话就白说了。
    他说:“这次参观使我大开眼界,更加认识到杨常委组织这次参观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让我们看到了兄弟市(县)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我们的不足。”
    他说,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的工作环境根本无法与市县相比,我们电视台的主楼,是二十多年前建的,以后,就再没有能力增加新的建筑。市县却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二十年前,他们的主楼还不如我们,现在已经退出主导位置,只设为行政中心这么一个部门。电台、电视台、电视节目临控中心……这些技术部门,都迁进了新建筑。
    他说,二十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他们得益于什么?得益于发挥华侨乡亲的大力支持。市县是著名的侨乡,有着“海内外两个市县”的美誉。他们积极发动海外乡亲的支持,捐资兴建了一幢幢新建筑,捐资购置了一套套先进的设备。这些,我们江边市是望尘莫及的。参观回来后,我与几个人交流过,大家都觉得,我们无法学,也学不来。
    他说,但是,我们参观学习不能仅是学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我们更要学人家的一种精神,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一种善于发挥自身优势的精神。我们江边市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要怎么发挥好我们的优势?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他说:“我暂时就想到这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杨常委,请陆部长,请各位领导多多批评指正。”
    杨晓丽低声问电视台长,刚才发言这人一直都在你们电视台工作吗?电视台长笑笑说,刚从外单位调来的,对电视台的情况还不熟悉,只能泛泛而谈。杨晓丽却说,我觉得他说得不错,谈到了本质。
    陆副部长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