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545章

官途-第545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你不喜欢我吗?我一点也不相信。其实,你心里是喜欢我的,只是不敢靠近我,担心我可能会给你招惹麻烦,担心我跟你有了某种关系后,会变本加厉,在生意上要求你给予更多的照顾。担心我会破坏你的家庭,影响你和杨市长的感情。
    枝子说:“到现在,你还看不清楚吗?还有必要有这些顾虑吗?”
    她说,在市县,关心我的人很多,这次住院,让我更看清楚了,原来有那么多人关心我。其实,我也知道他们为什么关心我,不过,我觉得,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的确确关心我。因此,我在市县做生意,只能是一帆风顺,或者说,只要我能想到怎么做,他们都会附合我配合我。当然,这大半年来,你也知道我是正经做生意,并没偷工减料,欺蒙拐骗。也就是说,你怎么支持我,怎么给予我特殊关照,都不过份,别人都不会有什么议论。那些人,还巴不得有这么一个机会跟我合作,跟我套亲近呢!
    她说,我会不会破坏你的家庭,影响你和杨市长的关系呢?你也应该知道了吧?我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我要胡搅蛮缠,你觉得,你还能太平吗?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发生过那种关系吧?我要抓住那天晚上的事不放,一定要你给我一个交代,你能把我怎么样?而且,那天晚上,市县还是那么一种状况,你丢官的可能都有。我要胡搅蛮缠,还会不抓住这么好的机会。你太不了解我,我是一个很清楚自己的人,完全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绝对不会让你难堪,不仅不会影响你的官途,也不会因为我,影响你和杨市长的感情。杨市长是你的妻子,还是你的妻子,我最多也就想做你的红颜知己。
    她说,你真是一点不了解我。你担心我缠着你,处心积虑地想要撮合我和汪书记。这太让我哭笑不得了。我会喜欢他吗?我现在只想做生意,只想赚钱。老实跟你说吧,我想趁老爸这些年还在位,借他的光多赚点钱。我知道,这是我的优势,以前,我以为做生意只要靠自己的能力就够了,现在,我发现,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我不是副省长的女儿,就单纯是陈坚大哥介绍来的朋友,你绝对不会给予我那么多关照!
    枝子说:“我现在还不考虑婚姻的事,就算我考虑婚姻的事,我也不会喜欢汪书记,我更喜欢成熟一点的男人。在市县,我看得上眼的,一个是你,另一个可能就是钟市长了。”
    说完,她久久地看着李向东。
    李向东不敢接她的目光,虽然没有低下头去,双眼却躲开她,定定地看着窗门那一角飘曳的窗帘。
    他承认,在市县,想要巴结枝子的人很多。市一级的领导,各部委办局的领导,甚至于各镇的领导,只要枝子提出要为那个单位制作广告牌或霓虹灯,好像枝子是义务帮他们似的,大家都无二话。钟市长不也痛定思痛,千方百计地巴结枝子吗?
    他承认,她的确是正经做生意。她那公司做的广告牌、霓虹灯、各类宣传工程项目,都是高质量的。到目前为止,李向东还没听到对枝子公司的投诉意见,相反地,倒是经常听到赞扬的好话,说她那公司不仅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承接的工程项目,事后的跟踪服务也抓得很紧,只要承接的工程项目出现什么小问题小毛病,接到通知后,都能派人第一时间赶去解决问题。
    他承认,枝子没有让他太难堪。尽管,枝子并不像她说的那样,并非不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人,然而,她纠缠李向东时,从不提那天晚上的事。那是李向东的致命伤,她不提,是有意要放李向东一马,不想破坏他的官途,不想破坏他的家庭。
    他很清楚,枝子今天说这番话,多少是有点下最后通牒的意思。她向他表明她是如何对他的,她要他也表明态度,他是否愿意要她这个红颜知己?从她一到市县,她就希望能成为他的红颜知己,她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等待,这大半年来,他让她一次次失望,即使,他们也曾发生过那种关系,但他还是让她失望。
    枝子说得很清楚,在市县,她看得上眼的只有李向东,另一个可能是钟市长。这意思已经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如果,李向东不答应她,她只好另做打算。她不想再折磨自己,不想再那么傻傻地等下去。
    李向东看了枝子一眼,问:“你就不能正正经经地谈恋爱?去喜欢一个能和你结婚的男人?”
    枝子笑了笑,说:“可能是缘份没到吧?可能是要和我结婚的人还没出现吧?”
    李向东说:“那你也不能这么作践自己吧?”
    枝子说:“这怎么会是作践自己呢?难道和自己喜欢的男人在一起,是作践自己?难道和男人在一起,就一定要讲名份?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只要能和自己喜欢的男人在一起,什么都可以不在乎!”
    李向东想,这是喜欢吗?如果,你说喜欢我李向东,或许还说得过去,但我李向东不能接受你,你却又移情于钟市长,这喜欢是不是太有点儿戏了?这喜欢应该不是你说的那种什么也不在乎吧?多少还是建立在某种利益的基础上吧?
    他没想要说服枝子。
    他想,如果,自己想要说服她,她反而会得意,反而让枝子觉得他是害怕她和钟市长在一起。他说:“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无法给你意见。”
    枝子说:“我知道你会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想跟你说清楚。现在,要说的都说了,我心里也轻松了。”
    李向东很感意外,一直以来,他们谈有关感情的话题,枝子总会吵呀闹呀,跳呀蹦呀!这次,枝子却冷静得出奇,像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像是已经拿定了主意,或许,从现在开始,她再不会纠缠李向东了。
    这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八九五章不称职
    
    这天,杨晓丽去医院也扑了空,她是下午才去医院的。上午,回了一趟电视台,找电视台长谈了江边市电视台的情况,电视台长笑“哈哈”说江边市可能以为,离珠??中心地带近,离省城近,没必要大投资改造电视台的设备,说江边市是小市(县)电视用户少,收入少,大投资恐怕很难做到“以台养台”。他说,市县相对江边市来说,是边远市(县),电视台的作用会大许多,而且,也是大市(县),电视用户多,电视广告的覆盖面也大,每个月的收入不比江边市多一倍,也多三分之一,所以,搞技术更新是必要的,手里的钱也相对松动一点,当然,也有能力偿还银行的贷款。想要靠市财政拨款搞设备更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杨晓丽说,这是市县的优势,但是,江边市也有自己的优势,江边市毗临珠??中心地区,电视广告应该比市县多,如果做好了,收入不敢说超过市县,也不会少于市县。
    她心里却有一句话没有说,江边市电视台本身没有更新的要求和意识。他们只守着那点稳定的电视用户费的收入,拿着那点钱,当然,想干什么事都干不了!如果,能把设备更新,把电视广告的制作水平提高后,电视广告费会大幅增加,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情况肯定不一样。
    为什么不考虑这部分的收入呢?
    因为电视广告的收入是一项不确定的未知数,大投资后,对能不能提升广告电视费心里没底,不敢担风险。说到底,还不是没有干大事的拼搏精神!
    杨晓丽和电视台长一边说,一边就去看市县电视台的那些技术部门,看电视节目控制中心,看节目制作室,杨晓丽离开电视台这两年,电视台增加了不少新设备,杨晓丽想,她要提高江边市电视台的水平,当然不能照搬抄市县的模式,至少,江边市不能像市县这样,大投入搞电视节目控制中心,那对江边市那样的小市(县)是一种浪费,但是,可以大投入搞节目制作室。
    电视台长说:“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不是有了先进的设备马上就能提高的。”
    这个问题,杨晓丽不是没有考虑过。她想,虽然提高人的素质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江边市可以发挥毗临珠??中心地区的优势,招聘三五个想去珠??中心地区,又无法去的制作人,这样,就能在短期内起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整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可以慢慢来。
    她还和电视台长商定,近段时间,她会带江边市电视台的人过来参观市县电视台,即时,希望电视台长谈一谈市县在技术更新方面的一些作法和经验。
    下午,杨晓丽去医院看枝子时,才知道她出院了。她打电话给枝子,问她住在哪?说是要去她家里看看她。枝子说,不用麻烦她了,说她会自己照顾好自己。杨晓丽说,你还跟我客气什么?说她还有两天假,闲着也是闲着。如果上班了,回江边市,她想去看她,也没时间了。枝子还是不让她去,还是没有告诉她自己住在哪,一则她约了李向东等一会要到她这来,一则也担心杨晓丽看了她这家里的布置会起疑心,回去可能又会跟李向东吵吵闹闹。杨晓丽也听出枝子不想她去她那,所以,就没再追问下去了。
    这天下午,是杨晓丽休假这些天最无聊的,她打电话给陆副部长问这几天有什么事?陆副部长说,也没什么大事急事。参加了几个会,也领了一些任务,不过,能布置处理的,他都布置处理了,没布置处理的等她回来向她汇报后,再布置处理也不迟。既然,杨晓丽打电话回来了,他就在电话里向杨晓丽汇报了那些未处理的事,并提出了他个人的处理意见,杨晓丽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叫他就按他的意见去落实。
    和陆副部长通完电话,杨晓丽就想出去走一走,开始也没有目的,但走着走着,就走到菜市场了,突然就有一种想做顿饭给李向东吃的念头,想自己嫁给李向东后,还没正式给李向东做过饭,想自己休假这些天,说什么也得做顿饭给李向东吃吧?要不然,这老婆当得也太不称职了!
    然而,真要买菜做饭的时候,杨晓丽又不知道该买什么好了。她知道,李向东喜欢吃海鲜,就到海鲜摊档去看了看,那些海鲜摊档竟比其他摊档都热闹。
    按一般的家庭习惯,总是早上买菜的,趁还没上班的时候,把一天的菜都买好了,然后才上班。但是,海鲜当然是现买现做最好,这样海鲜才新鲜,所以,卖海鲜的反倒是越临近做饭的时间越热闹。
    这个时间段,那些买海鲜的摊主都不老实呆在自己的摊位买了,为了方便买海鲜的人,便摆地摊似的,在菜市场边摆开来,买海鲜的人也不用进菜市场,那些骑单车或开摩托的也可以不用找地方停车,顺着那些暂时摆开的海鲜摊档过来,看中了那个摊档的海鲜,便停了车,人还坐在车上,一脚支稳了车,指手划脚地要买鱼要买螃蟹要买虾。
    杨晓丽在一个摊档走了几个来回,还是没想清楚应该买什么?那是一个十几米长的摊档,因为是暂时性的,摊位其实就是摆了一溜的长凳子,上面平放着一个个铁制的托盘,那托盘一个个有二十公分左右的深度,装满了水,或把鱼放里面游,或把螃蟹虾放里面爬,还有各式螺类贝类。
    杨晓丽走过来,走过去,摊主也看出她想买海鲜,就问她,买什么?买鱼还是买螃蟹买虾,还是买螺类贝类?他说,他这里的海鲜是最齐全的,别人有的他有,别人没有的他也有。她问,什么鱼好吃?摊主说,看你怎么做了,如果你清蒸,当然是浅水鱼剌多的鱼好吃,那肉鲜嫩。如果是炸、煎、煮,就买深水鱼,深水鱼肉厚。杨晓丽便笑了笑,这些她哪懂?
    摊主看出她是不在乎价钱的主儿,就劝她买石斑鱼。他说:“当然是越贵的鱼越好吃。”
    杨晓丽就打电话问李向东:“晚饭,你想吃什么?我现在在菜市场,不知要买什么海鲜?”
    李向东很惊讶的样子,问:“你怎么跑到菜市场去了?这天气是不是要变了?”
    杨晓丽说:“你正经点好不好?”
    李向东笑着说:“我不正经吗?你自己不觉得奇怪吗?你竟有兴趣跑到菜市场去了,你说,这还不是气候反常吗?”
    杨晓丽也笑了,说:“我这不是想表现得好一点吗?想做个称职的家庭主妇吗?”
    李向东说:“算了,我认为你已经很称职了,还想表现得更称职,那不是为难我吗?要么就是饭菜做得要多难吃有多难吃,硬要我吃下去,要么就是把东西买回来了,等我回来亲自下厨。”
    杨晓丽不是轻易肯承认自己做不了事的人,然而,唯一肯承认的就是不会下厨做饭菜。这会儿,听李向东这么数落她,一点没有不高兴,反而有些撒娇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