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479章

官途-第479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八九章有必要对我小心吗
    
    两个年青人一边喝茶,一边说笑,一边谈正事。陈小雨说,他是在临市的时候,开始习惯喝浓茶的,那时候,经常被李向东拉去陪喝,开始喝了夜里还睡不着觉,现在倒是不喝睡不着了。汪书记说,他倒没有陈小雨那么无奈,多少是觉得喝浓茶很有一种提神的作用,所以,就喝了,到了海边镇,每天一早,不喝几茶浓茶,就感觉这人还没有彻底从床上爬起来。
    陈小雨说:“我很佩服你,你看看你这办公室,简直就是李书记办公室的翻版,这小会议室,这茶具,一看就知道你是按着他的构思布置的。你这是在向他暗示,你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时时处处都在效仿他跟紧他。”
    汪书记笑着说:“我可没这个意思,这只是你的理解。”
    陈小雨说:“我理解错了吗?”
    汪书记说:“大错特错!”
    陈小雨说:“你这是死不承认!”
    汪书记说:“我倒是在考虑如何在内容上,实际上跟紧他的步伐。我这人命苦,和你不一样,你有先天之利,和他有一种先天缘分,我只能靠后天来补。”
    陈小雨说:“你别在我面前叫苦,我苦的时候你不知道。”
    汪书记问:“你有什么苦的?不就是跟他去临市的时候,他只是个市长,还不能完全作主的时候苦一点?回到市县,你还有什么苦的?哪一天,他调到地级市去,他还不一样把你调过去。”
    陈小雨说:“说老实话,我不想总跟着他,或者说,想换一种形式跟着他,像你这样多好,有自己的地盘,可以干自己的事。”
    汪书记笑着说:“你这就不能干自己的事?你不就来干自己的事了?”
    这么说着,他就对陈小雨说,谈谈你的事吧!
    陈小雨笑了笑,就把绮红的事说了,说绮红是他老婆的一个亲戚,刚从监狱出来,觉得没脸见人,想找个陌生的地方躲起来。说听说他在市县当副局长,以为有权有势,就找到他了。他陈小雨不帮又不好,想来想去,只能求汪书记帮忙了。他认为,能不提李向东还是不提最好。
    汪书记问:“她因什么事进去的?”
    陈小雨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做生意出了点麻烦,人家不放过她,进去蹲了几年。”
    汪书记说:“不会是经济诈骗吧?”
    陈小雨说:“没那么严重,工伤死了人而已”
    他说,你想想,一个女人,能干出什么坏事。就是办了个企业,管理不善,亏了,又出了死人的事,不能满足人家的赔偿条件,进去呆了两三年。
    他说,这事你可以不用跟其他人提。我是信得过你,又要你帮忙,才实话跟你说的。她在财会方面很有一套,所以,我想教教小学的数学应该没什么问题。
    汪书记说:“一定就要当老师吗?干点别的不可以?”
    陈小雨说:“她就想去偏僻的地方。这么跟你说吧,她本来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因为进去后,想得太多,一下子衰老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很自卑。”
    汪书记说:“现在哪还有民办老师?能转的都转了,不能转的都辞退了,就是村一级的小学,也没有民办老师了。”
    陈小雨笑着说:我又不是来检查你的教育工作,你跟我说这些假话干什么?其实,各个镇都有一些民办老师,只是藏着掖着不让人知道。”
    汪书记说:“这事有点麻烦,那些民办老师都不是新招的,他们都是一些老大难问题,要转他们,又转不了,但他们又干了那么多年,辞退又不行,征求他们意见后,才留下来的。待遇很一般。”
    陈小雨说:“待遇没问题,她不在乎。她只要避开世俗,回归大自然。”
    汪书记说:“希望你能理解我,我们不能口口声声说,要提高教育质量,却又偷偷招聘民办老师。以前招聘民办老师,是一种无奈之举。那时候,镇里的老师都是靠镇财政吃饭的,镇财政困难,就想招聘些民办老师来代课,节省教育方面的开支。现在,老师的工资由市财政统发了,谁都不想干这种事了。”
    陈小雨说:“你一个镇委书记,这点小忙也帮不了?”
    汪书记说:“真不行,我不能破这个例。”
    陈小雨也不客气了,说:“那好,你不能帮我,也就别怪我不帮你了。”
    汪书记问:“你想怎么样?”
    陈小雨说:“那三十万的事有点玄。”
    汪书记说:“你怎么能公私混在一起呢?”
    陈小雨说:“怎么不能混在一起?刚才,你不也说,这是一件事吗?”
    汪书记想了想,说:“我们干脆点,你也给我交个底,她躲起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会是藏起来逃债什么的吧?”
    陈小雨说:“你的警惕性也太高了吧?没有这些麻烦事。我骗你干什么?我要隐瞒你这些,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我为什么为帮一个不太沾边的亲戚,欺骗你汪书记,给你找麻烦,得罪你汪书记。”
    汪书记想了想说:“好吧,这事我帮你。”
    陈小雨问:“什么时候给我答复?”
    汪书记说:“你这不是欺人太甚吗?难道还想明天就上班?”
    陈小雨笑了笑,说:“为什么不?”
    汪书记手指着陈小雨说:“你是不放心我,担心我拖这事,等拿到那三十万,就不管你的事了。”
    陈小雨也不客气,说:“有这个意思。”
    汪书记说:“你这算什么?”
    陈小雨说:“其实,这点小事,对你汪书记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她又不要你多少待遇,即使,暂时不给她待遇,也没关系。先把她安排进学校,再谈其他,其他的事都好谈。”
    汪书记说:“你这也太急了吧?”
    陈小雨当然急,这事越快解决越好。汪书记说,没见过你这种人的,求别人办事,还要赶时间。陈小雨笑着说,我这是求你办事吗?本来,是求你办事的,谁叫你节外生枝?你这一节外生枝,我这事也就办得理直气壮了。汪书记沉默了好一会,突然问,你老实说,这是你的事吗?陈小雨愣了一下。
    汪书记笑了笑说:“这要是你的事,你敢这么理直气壮?敢这么要求我?”
    陈小雨不得不笑起来,想这汪书记到底曾在市委书记身边呆过,自己还想察他颜观他色呢,反到被他察颜观色了。他说:“就当是他的事吧!”
    汪书记当然知道这个“他”指谁,说:“你这陈小雨,在我面前耍滑头。你有必要跟我兜那么大的圈吗?早说实话,早把内情告诉我不行?我看你是没把我当自己人。”
    陈小雨说:“这不是替领导保密吗?”
    汪书记问:“是他吩咐你的?”
    陈小雨忙说:“那里,那里,他怎么会怀疑你,都是我一个人的主意,你可别误会了。”
    汪书记说:“我要不问你,把这想法闷在心里,你想想,我会怎么想,还不认为他不信任我?你这陈小雨,小心是对的,但也要看人,有必要对我小心吗?”
    他说,明天吧,最迟后天给你答复。回去告诉他,这事只有我知道,学校校长知道。当然,那校长也就知道有这么个人,其他一概不知。
    他说,这事落实后,我就不出面了,由你带她去找那校长报到,还把她当你的亲戚。这样不会太惊动。
    陈小雨被汪书记数落得连连点头,不过,心里想,这家伙想得比自己还周到!
    
    第七九零章提高待遇
    
    杨晓丽到江边市工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己分管的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进行一次单独谈话。这个谈话从职务高往职务低谈,分管的各个局主要和局长副局长谈,本部却是全体人员都谈,反正本部人也不多。当然,跟本部的人谈,尤其是科长主任以下的同志谈,都是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谈,且小明又是最后一个谈的。那天,把小明叫到她办公室谈话时,已经是她上任两个月以后了。
    开始,杨晓丽也没想会从他那谈到什么新问题。或许,小明刚涉足官场,还没有太多事故,或许,小明觉得杨晓丽就像大姐姐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他说,大家对杨晓丽来担任这个部长都不看好。说杨晓丽怎么也比不上前任。工作方面不好评定,待遇肯定没有前任那么能关心他们。政治上的待遇,杨晓丽是外地人,又是年青的女同志,在市委常委里哪有说话的位置?所以,大家想要在政治上再有多大进步,靠她是很难的。经济上的待遇,杨晓丽在市县一点根基也没有,能从哪弄钱?前任已经算不错了,还留给她几十万,等这几十万用完了,本部发给大家的待遇就会出现下滑,或者说,就会停止发放。
    小明说,我们的经济待遇主要分两部分,市财政发一部分,本单位自筹发一部分。他说,市财政那部分是可以向外公开的,本单位这部分叫补贴,只是内明不公开的。市府大院里的单位,自发补贴多少,主要看本部首长的能耐,能弄到钱的就多发一点,弄不到就少发,甚至不发。他说,以前,本部的补贴就发得不多,但前任到任后,每一年都往上涨。原因是他能弄钱,所以,大家干活积极性都很高。
    小明说,这次庆典活动,大家都在议论,特别是解决经费问题的分工,似乎更证明了大家的看法。
    小明说,以前,开展活动,前任布置工作时,从不谈经费的事,他总对大家说,活你们干,经费我想办法。他说,前任总是能筹到比预算还要多的钱,用剩的部分,就用来发补贴。
    小明说,你来这已经两个多月了,听说,还没有一笔经费入帐,补贴发的都是前任留下来的钱。他说,有个接待什么的,都要向市接待办打报告,吃顿饭手续繁杂,大家都很不习惯,上面有人来,或下面有人来,大家都不想出面接待。他说,现在,你又要副部长去各部门单位筹钱,副部长和科长主任都在议论,人家只给你常委面子,支持你一两万没问题,但是,他们副部长出面,人家却只是应付一下,最多也就给个三五千。
    杨晓丽苦笑了笑,说:“大家的意思是,最好还像以前那样,所有的经费都由我想办法解决?”
    小明说:“可能是这个意思吧!”
    杨晓丽说:“很好,小明,我觉得跟你谈话能谈到真实情况。”
    小明反而脸红了,说:“我只是随便说说。”
    这时候,杨晓丽才知道,那次会议,分工要那几位副部长到各部门单位筹集庆典经费时,他们为什么会有思想抵触了,开始意识到,为什么总感觉本部人员的工作热情没那么高了。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有时候,钱却能衡量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衡量一个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程度。更何况,大家已经习惯于用这把尺去衡量一个领导的能力和水平,对下属的关心,你就很难改变这种状况,你就只能也用这把尺来衡量你自己。
    大家还像以前那么干活,或者干得更多,你发放给他们的补贴与前任比较却下滑,试想想,谁还有那积极性?
    她不得不检讨自己,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你不能只想着工作,你还要多多关心大家的待遇问题,这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人家跟着你,尝不到甜头,谁还会努力去工作?
    她召开了一个部长会议,专门研究大家的待遇问题。办公室主任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她问办公室主任,按编制规定,本部还有没有可用的职数?比如,各科室的科长主任的职数是否都任命了?办公室主任说,都任命了,一个也不剩了。他又补充道,还有一个主任科员一个副主任科员的职数一直放在那里没用。
    杨晓丽感兴趣地问:“为什么一直没用?”
    办公室主任说:“机构改革的时候,规定凡是超过五十五岁的领导都要退居二线,所以,各部门都安排了两个非领导职务的职数,但是,当时,我们单位的领导层没人超过那个年龄,所以,那两个职数就一直空在那里。”
    杨晓丽问:“我们能不能利用政策,用尽这两个职数?”
    这是她没想到的状况。如果,只是科长主任的职数,那动的只是某个科室,如果,是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动的就是领导职务以下的干部了,或者说,几乎是在她的权力范围内,整个部都动起来了。杨晓丽当然希望动起来,希望那些科长主任、科员们感受到她对他们的关心,希望那些副部长们有一种被冷落的威胁。
    那位资格最老的副部长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这两个职数是不能用的?以前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那是特意安排给领导退居二线的职数,如果用了,我们这些人退居二线时怎么办?”
    办公室主任附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