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469章

官途-第469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晓明笑了笑,说:“我们当老师的,工作都很呆板,说忙也忙,说不忙也不忙,反正就那么回事。”
    李向东问:“当了多少年老师了?”
    杨晓明说:“快十年了。大学毕业就一直当老师。”
    李向东说:“真想不到,你们姐弟俩都是大学毕业的。在这条小巷里,一家人竟然出了两个大学生,很不简单。”
    他想起自己以前住的那条小巷,出了他这个大学生,整条巷都沸腾了,几年毕业后,巷里人还成天挂在嘴边叨叨。
    杨晓明告诉李向东,说老妈子以前也当老师,对他姐和他的学习都抓得很紧,也抓得很对路子。他还告诉李向东,说他爸爸是校工,是在学校食堂做饭的。这么说,嘴角挂一丝轻蔑的笑。许是也觉得父母这种组合有点可笑。这个李向东也听杨晓丽说过,当时曾问,你妈妈怎么就愿意嫁给你爸?他们那个年代,当老师是非常高尚的,虽然现在也高尚。你妈怎么就会嫁给一个普通校工呢?杨晓丽却不答她,说你别管我父母的事!
    因此,李向东心里一直有个迷。见过她父母,心里的迷就更深重了,他们还不止这种职业上的差异,长相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杨晓丽长得像她妈妈,可想而知,当时她妈妈也很漂亮。然而,她爸爸却只有她妈妈半个头高,小眉小眼的。
    杨晓明告诉李向东,那时候,每人每月的粮食是定量分配的。他妈妈,每个月的粮食都不够吃,他爸爸就经常从食堂弄些吃的给她妈妈。当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弄,常常就背着别人往他妈妈的宿舍里送,这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李向东想笑却没敢笑,说:“看来你爸还真有办法。”
    杨晓明说:“不就手里有点实权吗?”
    李向东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对,对。是有点实权。你姐一直不敢跟你说。”
    杨晓明说:“她这个人,当了官,就怕家里人坏了她名声。”
    李向东说:“没那么严重吧?”
    杨晓明说:“有些事,我都不想说她。”
    李向东问:“你对她好像很有意见?”
    杨晓明说:“她要不是怕家里人影响她当官,肯出面帮帮我,我现在就不用那么窝囊了。”
    李向东似乎有点儿明白了,杨晓明可能埋怨杨晓丽在市县当副市长的时候,没有给过他任何好处。他问:“你现在在学校算什么职务?”
    杨晓明说:“什么职务也没有,只是普通老师。”
    李向东笑了笑,说:“一辈子都当普通老师的大有人在!”
    杨晓明说:“如果,她不是当副市长,我当一辈子普通老师,一句怨言也没有,但是,她不是当了几年的副市长吗?听说还是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别说学校校长了,就是教育局长也要听她的。你想想,我还只是一个普通老师,人家会怎么看我?”
    他说,人家不说她,更不会夸她大公无私。人家说我无能,骂我这人糟糕,有个姐姐当副市长都不能把我扶起来。
    李向东承认,现在有人对腐败、对一人当官,鸡犬升天深痛恶绝,但是,对那些没有利用手中权利谋取私利的人又很看不起。他说:“朝中有人当官当然好办事,但是,自己还要有能耐,不然,扶上来也没用,迟早要摔跟头,而且会摔得更惨!”
    杨晓明说:“她又没扶我,怎么就知道我扶不起来?”
    李向东问:“那你说说,你有什么能耐?”
    杨晓明说:“那年,我们学校要在老师中推荐一个人当副教务主任,好多人都推荐我,上面也有人来考察了,总共考察两个人,那个人听说只是市政府一个小科长的亲戚,但是,人家那小科长肯帮忙,又找校长,又找教育局长。我姐呢,教育局长主动问她,你猜她怎么说,她说,你们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这个事我不管。”
    他说,你听听,到了这种时候,一句话的事,她竟然就不帮说一说,不用她说,点点头这事也成了,她竟说不管这事。她不管这事,谁还管?她不管这事,人家正盼着呢,就一点顾虑也没有了,大胆把那个职位给那个人了。
    他说,我知道,她是怕我连累她,怕人家说她的闲话,影响她。她只想自己当官往上爬。
    李向东笑着说:“如果,哪一天,你也遇到这样的事,是不是也会说我这当姐夫的没帮你?”
    他说,很多事,你未必清楚。
    他说,你怎么就知道你姐说了那些话?你是听别人说的吧?那些人可能根本就没告诉你姐姐。你姐姐也根本不知道这个事。
    杨晓明不服气,说:“她怎么不知道?我问她了,她也承认了。”
    李向东说:“她承认也不能证明她就知道这个事。”
    杨晓明就不再说什么了,想你当然向着她了,你们这是官官相护!
    这时候,杨晓丽走了出来,靠着李向东问,说什么呢?好像说得很投机呀!杨晓明忙说,没说什么,没说什么?李向东看他那神情,就知道他心里是很怯怕杨晓丽,心里憋着这么大的委屈,竟然大气也不敢出。就想,这个家庭,看来是阴盛阳衰。
    回家后,李向东问起这个事,杨晓丽却说,她不是不知道,她是不放心杨晓明,说那些人为什么推荐他?还不是因为她这个副市长。
    李向东问:“真是这么回事吗?如果不是这么回事,你不是冤枉他了吗?”
    杨晓丽说:“他是我弟弟,我还不了解他?见了蟑螂都吓得半死,还能当教务主任?他管好自己就不错了,能当好班主任就不错了。在家里,还被老婆管得团团转呢!”
    李向东说:“这是你们家的光荣传统。”
    杨晓丽说:“你这是什么话?”
    说完,却又像是承认了,说,我想要继承都继承不下去呢!李向东笑着说,继承得也够可以了。她说,这是你说的呀!别怪我欺负你。她就推李向东,一边推,一边说,她要洗澡了,叫李向东去放水给她洗澡。
    
    第七七四章工作缘份
    
    星期一上午,李向东回到办公室,黄就跟了进来。李向东问,有事吗?黄知道,他问的是公事,犹豫了一下,说,没什么事。他还不想现在就把绮红的事告诉李向东。他问,你有什么吩咐的吗?每个星期一上午,总是要有点儿事的,这似乎是一种惯例,毕竟经过了两天的休息,也经过了两天的沉淀和思考,李向东总会有一些想法。
    李向东问:“市长选举后,大家有什么反映?”
    黄知道他是想知道老邝的反映,就说:“我跟他谈过,他也理解你那么做,不过有些情绪还是不可避免的。”
    李向东说:“等一会,我再找他谈谈。”
    他说,最近几天,你组织去搞一个调研,从市委办抽一些人组成几个小组,每个镇都要去,了解一下各个镇的经济情况。
    他说,要了解好的,也要了解存在的不足,更要寻找各个镇有哪些独特的、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向。
    他说,下个星期吧,星期一或者星期二,召集所有参加研讨人员开个会,我要亲自听汇报。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我要听口头发言,不要整理过的文字材料。
    李向东知道,只要形成文字材料,那都是经过修辞的。市委办这些人,最精通的就是玩文字游戏,而且,干得越久,职务越高,就玩得越有水平。他不要听那种修辞过的东西,也不能只听那些科长主任的发言,越是职务低的人,经事浅的人,他们越能说出真东西。
    他要黄一定转告所有参加研讨的人,他要听每一个人发言。他知道,这对于很少机会发言的人来说,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哪个人不想在市委书记面前表现自己?有这个鼓励,他们一定会认真研讨,通过表面现象努力去寻找一些本质的东西,挖掘一些新的观点,让市委书记感兴趣?
    尤其是那些年青的、职务低的公务员,他们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很多时候,他们新发现的一些观点,会被事故的老科长主任们抵制和盗用。因为,你没有机会与市委书记直接接触,老科长主任综合了你们的意见,说得再精彩,那也是老科长主任的东西。
    这是李向东着手制定强镇富民的一步棋。虽然,他曾去过一些镇,但是,他毕竟不能把全市县二十多个镇都跑一趟,而且,他如果在下面镇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参加座谈的人,也未必会向他如实反映情况。
    黄离开后,李向东便着手办第二件事,他打电话给常委宣传部长,叫他过来一下。李向东要向他布置一项任务,要他在市县掀起一个强化市县人拼搏创业精神的活动。
    李向东要告诉他,改革开放这么些年,市县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是,也要查找一下自己的主观原因,首先,市县人的拼搏创业精神就不如人家。
    李向东要告诉他,他希望宣传部门想想办法,在一段时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种拼搏创业精神。具体用什么形式?由他们研究决定,但是,一定要让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接受一次深刻的教育。
    等了十多分钟,那宣传部长还没到,李向东心里很不高兴,想这宣传部到他办公室也就五分钟的距离,怎么迟迟不见人?于是又打电话问那宣传部长,还要等多久太能到?那宣传部长说,就到了,就到了。说再有二十分钟吧!说电视台这边出了点事,过来处理一下,可能又担心李向东问是什么事?忙又补充道,也不是什么大事!
    李向东想,就到了,竟要二十分钟?这也够就的了,想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要你一个常委亲自去处理吗?派个副部长派个科长去也绰绰有余了吧?
    放下电话,李向东就打电话给老邝。他先打他办公室的电话,想老邝如果在办公室,就亲自过去坐一坐,主动上门跟他谈,也不定要谈多长时间,投机多谈一会,不投机就小谈一会,如果那宣传部长来了,就让他在门口等一等。他是决意要让那宣传部长吃闭门羹了。
    然而,老邝却不在办公室,只得打他的手机。手机响了好一会,老邝才接电话,李向东“哈哈”笑着说,我以为你不接我电话了。老邝说,我敢不接你电话吗?这话换在平时,是一句玩笑话,但现在说出来,虽然也带着笑,李向东听了却觉得很有别的味道。
    他只能装糊涂,问:“你什么时候回办公室?我去你那坐坐。”
    老邝说:“我这几天都不回去了。正想跟你请假呢?你电话就打过来了。身体有点不舒服。”
    李向东知道,如果,自己不打电话给老邝,他是不会打电话向他请假的。也知道,他那应该不是身体的问题。却不戳穿他,表现得很关心地问:“去医院检查了吗?”
    老邝说:“老毛病了,在家躺几天就没事了。”
    李向东也就不跟他说什么了,反正老邝也明白他想说什么,电话里也曾经说过了,再在电话里说,也没多大意思。他说:“那你在家好好休息吧!”
    和老邝通了电话,李向东想不想,便去黄的办公室。
    黄的办公室就在走廊拐弯处,一拐弯,却见那宣传部长手忙脚乱地从电梯口跑过来,李向东看了他一眼,感觉他也看到自己了,便移开目光装没看见,推开黄办公室的门进去了。
    黄正坐在那阅读文件,见有人竟不敲门进来,想要说来人几句,一抬头看,却是李向东。就“嘿嘿”笑,说:“你这是检查督促工作呀?看我没有偷懒。”
    虽然,李向东和黄的办公室离得近,但有事总是打电话给黄,叫他去他的办公室,自己很少到黄的办公室来,只是偶尔经过,又见黄办公室开着门,才进来晃一晃。
    黄的办公室与李向东的相比,显得窄小许多,即使,不算李向东扩大的那个小会议室,也比黄的大三分之一。黄的办公室里只摆一张办公桌,一套沙发,那沙发和办公桌之间就没多少空间了。
    黄说:“你刚才布置调研的事,我已经安排了,十点集中开会,下午就开始行动。”
    李向东说:“你真以为我检查督促你工作呀?”
    黄说,那你是没事来闲聊天?李向东说,还真点这个意思。他坐在沙发上,说,那个宣传部长,也太不像话了,竟要我等了他大半个小时,我现在让他站门外吃闭门羹。黄笑了起来,问,要不要泡茶?李向东说,为什么不?喝一阵茶再说。黄就也坐在沙发上,开了烧水的壶,接着把那些茶壶、茶杯一一摆开。
    李向东见那些茶壶茶杯还干干净净的,就问:“你这一早还没泡过茶吗?”
    黄笑了笑,说:“这一回来就忙到现在,喘口气都没时间。”
    李向东当过市政府秘书长,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