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426章

官途-第426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你想要致人于死地,人家会怎么样?人家会反击,人家会在你还没查到证据的时候反击。
    他说,有这么狠的后任吗?前任和我有天大的冤仇吗?这种事说出来,谁都不会站在我这边,谁都觉得我这个人太可怕。
    他说,这事就这么点到为止了。那主任的事,只要他把钱退回来就算了。但是,我们不松这个口,我们让他们去紧张,让他们不敢招惹我们,不敢阻止我们否定北海湾。
    老邝在那边叫了起来,说:“哪一天,我老邝也贪污腐败了,你管不管?你是不是也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向东笑了,说:“你说呢?你是要我睁一只眼还是闭一只眼?”
    老邝说:“那好,我也去依法腐败。我太有理由贪污腐败了,我那一大家族子都眼巴巴等着开饭呢?等着我贪污腐败呢?我要让他们过好日子,我要把我们在非典的损失捞回来。”
    李向东说:“别说负气话?”
    老邝说:“我说的不是负气话,我真会那么干。你信不信?我真会那么干!”
    李向东说:“我知道你不心忿,我又心忿吗?
    此时,他还不能明确确定那些贪污腐败的都是些什么人,也不知道他们贪污腐败了多少,但是,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主任竟能答应退还小金库的百几十万,可见,这对他来说,只是个小数目。
    他突然想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那个复合式单元,想自己一个市委书记还住在十多年前分配的旧房里呢,想要买下那个单元还手紧呢,想那小倩,一个小女人,竟就敢开口叫他弄个套间。妈的,我李向东心忿吗!
    然而,他能查这事吗?他的力量能掌控吗?
    既然不能掌控,你就不能硬拼。
    李向东说:“好了。好了。我们不谈这个事了。”
    他说,你也别感情用事,别去捅那个麻蜂窝。哪一天,我向地级市领导反映,再听他们的指示精神。
    李向东知道老邝在想什么吗?他真的只是说说负气话吗?这时候,许多人心里都会活动,都会想,人家怎么就可以,自己怎么就不行?
    
    第七零五章明枪暗箭
    
    李向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否定北海湾的行动。那就是“明枪暗箭”双管齐下。老邝实施的是暗箭计划。这一步,不能走得太远太深入,你要致人于死地,人家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你只能点到为止,起一种震慑作用,只要他们不出面阻止你的行动就行了。
    目前,老邝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一步。
    还有一个计划就是明枪,就是如何让大讨论活动掀起***,让群众通过大讨论说出李向东想要说的话。这个计划在宣传部长的组织下已经逐渐展开,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已经发出了大讨论的消息,宣传部长还组织了几篇很有分量的文章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市县经济发展的情况。这是一个政治嗅觉很敏锐的人,一下就捕捉到了李向东开展大讨论的用意,他组织的那几篇文章既有肯定近年来市县经济发展的成绩,也有反映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像这样的文章,群众好多年都没见到了,反应很强烈,每天在网上的跟帖数成数倍增加,有人认为文章说得透彻,切中了要害,有人却说还不解恨,还没说到点子上,有好几个帖就直接谈到了北海湾的开发,说年年投入年年搞,却没有经济效益,问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眼光问题,还是存在着贪污腐败?
    李向东看了暗自高兴,打电话给宣传部长,说他干的不错,问那几个谈北海湾开发的帖子是不是他组织搞的?
    宣传部长愣了一下,忙就问:“李书记不满意吗?”
    李向东说:“很有见解!”宣传部长就“嘿嘿”笑,说:“如果李书记需要这方面的帖,还可以再组织一批。”
    这话说出来,就让李向东觉得那些帖子真是他组织的了。
    李向东说:“不用了,不必再上这种帖子,这会制造混乱。”
    宣传部长说:“我会掌握分寸的。”
    他搞了这么些年宣传,难道不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该说得大家言会,什么话却可以放开来大说特说?他说,我一天组织几个这种帖,冲一冲,让他不知不觉形成一种势,好让大家有个印象。他说,我们想靠几篇文章,几个帖让大家改变某种观念,也不现实,还要有后续行动。
    李向东想起了什么,问:“你们那个大讨论方案不是还要搞一场专家研讨会吗?组织得怎么样了?”
    宣传部长说:“已经着手安排了。”
    李向东问:“请的都是哪些专家?”
    宣传部长就说:“我到你办公室当面向你汇报吧?”
    李向东说,不必了。他还是像拒绝老邝那样拒绝了宣传部长。宣传部长就只好继续在电话里向他汇报。
    他说,他那个后续行动就是这个研讨会。
    宣传部长是靠磨嘴皮子混饭吃的,他进一步捕捉到李向东的核心意图后,便把这主题融进了研讨会的内容。
    他说,他们准备邀请三位专家,两位是地级市大学的教授,一位是省社科院的知名区域经济专家。他说,这位知名专家是一个敢说真话实话的人,近段时间,各地都邀请他参加这种类型的研讨会,他的发言都很有见地很叫好。
    他说,这个专家的水平就在于,既能让本地领导高兴,又能让老百姓服气。如果在研讨会召开前,邀请他来市县走一走,看一看,特别是让他们去北海湾走一走,再听一听你李书记的意见,他们再谈北海湾开发的利与弊,一定会非常精彩。
    他说,这次研讨会准备在电视台演播厅召开,用电视直播的形式向全市县直播,影响力一定是空前的。
    李向东听了汇报,心里还点儿虚,那些专家学者会听你一个小小市委书记的意见吗?会受你一个基层滚爬上来的土包子的左右吗?如果,他们只是胡侃一通,与他的想法大相径庭,这一直播,这一出街,就无可挽回了。
    后来,李向东才知道,他的担心是多余的,邀请的每一位教授专家来到市县,都提出要和他这个市委书记当面谈一谈,尤其是那位省的知名专家,他一说话李向东心就放下来了。
    他说,他的观点不会游离于市委市政府的构思之外,更不会与市委市政府的观点针锋相对。他说,他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既要符合市委市政府的意图,也要重视现实。他说,有的话不便于在公开场合说,他是不会说的。
    他提出的观点是,市县的发展还是应该放在海洋上。
    他说,搞北海湾开发打通海路运输并没有错,错的是这种形式。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不能再搞计划经济那一套,所有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像建造码头,这样的工程,不应该由政府部门来搞。这是企业干的事!
    他说,如何才能吸引企业来投资运作呢?这才是政府要想的事干的事。如果,政府投入的那几个亿是用来搞基础建设,修通北海湾的路,把北海湾建成真正的开发区,把工厂企业吸引进来,形成一座工业城,这才有可能把建筑码头的企业老板引进来。
    他说,市县已经失去了这个机会,失去了大搞工业园区的机会,还抓住北海湾不放,抓住投资建码头不放,是很不明智的。
    在电视直播中,他回答了一位观众的问题,使研讨会掀起了***。
    那观众是一位北海湾开发区的副职领导,他对专家提出北海湾开发是不明智之举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码头建起来,北海湾的开发就指日可待,市县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一日千里的大飞跃。
    那专家反问他,你凭什么把码头建起来?靠政府投资吗?像现在这样一年搞一点,搞到什么时候?我们把几个亿几个亿投进大海,值不值?如果把这几个亿用到别的地方,用到老百姓身上,效果又会怎么样?
    他说,我刚才说过,这不是政府干的事。这种事由企业去干!
    那观众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们的投入也是一种造势,让有意投资建码头的企业老板更有信心。
    专家说:“我们要搞清楚,企业老板的信心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不是完全建立在对政府有多少信心上。如果他那么说,就是在说假话说瞎话,他在忽悠你。他们的信心是建立在经济回报上!”
    他说,企业老板不是傻瓜,不是靠我们的嘴就能把他骗来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这种傻瓜已经死光了。他投入百多个亿要看你有没有还大的经济回报,有没有这个前景。北海湾有什么前景?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经济回报和前景吗?他建码头干什么?有什么东西可运的?
    他说,你说,码头建起来了,就能把工厂企业吸引进来。这是你的主动意识,建码头的企业老板不能拿百多个亿下这个赌注,只有你真正形成工业区了,有什么东西可运?你能力吸引货船来停泊他的码头了?他才有可能来投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既然,你什么都没有,他又为什么来投资?
    他说,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奢望企业老板会来替政府背这个包袱。我并不否定打通海路运输这个战略构想,但我们的作法使这个机会失去了,就要承认,就要敢于否定自己,这才是实事求是,才是科学发展!
    专家的话博得一片掌声。
    这可是李向东想说都不敢说的话,那专家帮他都说出来了!
    直播结束后,李向东对那专家说,说得好,说得太精彩了。他对宣传部长说,不错,这个研讨会办得非常成功!他对老邝说,你还要什么呢?我们的明枪暗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老邝“哈哈”笑,说:“痛快,痛快!”
    李向东开玩笑地说:“你还要继续你那个暗箭计划吗?”
    老邝说:“不了,不了。我们要社会稳定,要发展经济,不要精力转移,不要把内部矛盾扩大化。”
    李向东问:“这是你的心里话吗?”
    老邝说:“别以为我一点觉悟也没有?和市委书记保持一致,这是最起码的党性。”
    李向东“哈哈”地笑,很友好地拍了拍他的肩。
    
    第七零六章又死过一回
    
    李向东好久没有那么开心了,非典让他一直提心吊胆,非典让钟市长威信一天天提高,也让他威风扫地,因此,他不得不另辟蹊径与钟市长一较高下。他不得不选择北海湾这个突破口,却艰难得如履薄冰,一步一个小心。
    他太知道否定北海湾的重要了,一则市县的发展必须否定北海湾,一则只有否定北海湾这种大动作,才能让他的风头盖过钟市长。
    然而,他又太清楚否定北海湾有多难,会遇到多少阻力。
    现在一下子都释怀了。
    既使明天,他在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否定北海湾,就不再只是他的意图了,他是采纳了专家的意见,沿着专家的思路,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他就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专家的号召力影响力太大了,尽管一些人心里还不服,许多人却是迷信专家的,信服他的判断力的。
    此时,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杨晓丽了。
    一连几天,李向东都为这个事忐忑不安,开始,他仿佛坐在定时炸弹上,仿佛那炸弹随时都会爆炸。当杨晓丽的化验结果出来的时候,他会深深地舒一口气,然而,很快,他又会为下一次化验担心。
    他担心的还不只是杨晓丽,还担心自己,担心自己有没有出现不适,那天,他在杨晓丽的观察室外守了一夜,感觉喉干口涩的,很是吓了一跳,以为自己身体出现了什么症状。
    他还注视着其他人,那些曾与杨晓丽接触过的人,与他接触过的人。虽然,杨晓丽的化验一次次呈阴性,但是,谁知道哪一次就呈阳性了,非典的潜伏期是难以预测的,更让李向东放心不下的是杨晓丽的发烧感冒总断断续续,眼看着那烧退下去了,隔三几个小时却又烧了起来。
    有时候,杨晓丽的脸都烧得喷红喷红,自己对自己也没信心了,喃喃道,从没这么麻烦过,从没这么反反复复的。李向东只能安慰她,只能想尽办法说好话。那几天,什么安慰话没说过,说得李向东也感觉自己假了,心里很恐怖地想,不会就真是非典呢?
    他咨询过医生,医生也不能给他明确答复,医生只能说,普通的发烧感冒也会有这种反反复复的现象。
    可以说,那几天,李向东的情绪跌入了最低点。
    当然,这个最低点是相对于今天才这么说的。
    在今天之前,你敢说是最低点吗?敢肯定就不会出现更麻烦的事?
    这种最高点或最低点的结论往往是事情过后才比较出来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