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252章

官途-第252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志东说:“就这么说,不过,谈前面的时候,要真实,不能让他觉得,我是为了谈后面的事,才去跟他谈感触的。这戏要演就演得像一点。”
    他说,明天还不能急着找他,否则,他会以为我听了班长的劝告才去找他的,这样显得没有诚意。
    他说,先做好准备,遇到什么别的事了,再主动找他谈,先谈事,这样,有一个铺垫,有一个过程,感觉会顺一些。
    他对李向东说:“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看看谈感触时,我应该谈些什么,即要让他感觉到真,又不能把自己都告诉他了。”
    李向东心里“咚”地一声,想这也要找帮手,也要打初稿?嘴上却不敢显半点不悦,说:“我回去想一想。”
    张志东说:“这方面你也很有感触嘛!”
    李向东笑了笑,心里却说,我的感触和你的感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把我的感触当成你的感触,那水平也太低了。
    张志东说:“你辛苦一下,明天一早交给我。”
    李向东只有执行的份了,即使忙通宵也要完成。
    回宿舍的路上,他打电话给陈小雨,连拨了几次,陈小雨的手机总占线,无奈之下,李向东只好打电话给陈局长,问陈小雨的住宅电话。陈局长说,你等等。就听见敲门声,显然,这父子都在家里。陈局长在电话里说,你在屋里干什么?李秘书长找你都找到我这了。陈小雨接过父亲的手机,对李向东说,在打电话呢,在给小倩打电话呢!李向东没兴趣听。
    他打断他的话说:“有任务,你马上到我宿舍来。”
    李向东要陈小雨过来,和他一起商量鼓捣张志东的那个感触。
    在等陈小雨的时候,李向东打电话给陈坚,打听张志东身后那个人是谁?李向东说,貌似挺有实力的,不仅班长给他几分薄面,就是地级市委书记也想跟着沾光。
    陈坚笑笑说:“像他一样,也是两把手。”
    李向东脱口而出,说:“省长?”
    陈坚在电话里笑,说:“一听你这口气,就是小地方的人,大惊小怪!”
    李向东就说:“难怪书记也想跟着沾光!有这么硬的后台,这三两年,书记这位子也有可能让他坐了。”
    陈坚又笑起来,说:“你又土气了。他有必要当你们那个地级市委书记吗?他现在也是正厅了,三两年,回来省城当厅长,或者再上个台阶也不会当什么地级市委书记。”
    李向东心里跳了跳,想张志东在这里呆个三两年,镀了层金又飞回省城了,自己却还呆在这里,那日子可就难过了。何况,这三两年,自己跟着他冲冲杀杀得罪了什么人,人家过个三两年再报复你李向东,你李向东连还手之力也没有。
    本来,李向东还想问问绮红的事,还想要陈坚想想办法把绮红弄出来的,听了这消息,竟忘得一干二净了。
    
    第四二七章赶稿的悲哀
    
    李向东和陈小雨熬了一夜,总算把那个感触起草好了。他要陈小雨在他床上睡一睡,他眼也没合,便回去上班了。因为,他宿舍没有电脑,这感触是用手写的,他要打字员马上打出来。
    感触稿洋洋万字。
    先谈地级市的全面情况,以工业发展为切入点,谈几大支柱产业,谈区市(县)、镇级经济布局。然后再从全省这个大局去考虑,鉴于这种现状,应该在全省这个大局中寻找一个什么定位,追赶什么目标?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不能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一看就知道假,但是,又不能定的太低,让人觉得信心不足,没有斗志。
    再谈党员干部队伍情况,谈文化程度架构,谈素质,谈精神面貌。对现状有什么看法,存在那些优点,有什么不足?应该从那几方面入手,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最后谈城市建设,不仅是地级市的城市建设,也包括区市(县)的城市建设,甚至于圩镇建设,要有一个梯进层次,中级城市就是中级城市,区市(县)城市就是区市(县)城市,特色要鲜明。这一部分,重点谈地级市的城市建设,谈现在最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
    这么一谈,改造旧城区的话题就水落石出了。
    有一阵,李向东苦于不知怎么表现生活上的感触,是不是另辟一段说呢?还是插入某一个部分?如果另辟一段,定是放在最后部分的,那么,城市建设那部分就隔开了,说了生活感触,再回头去说城市建设,说改造旧城区就点造作了。如果插入某一部分,又不知插进哪才合适?
    陈小雨却觉得没必要,觉得张市长把生活上的感触也说出来,显得风格不高。李向东不这么认为,他想班长不是要求摊开来说吗?不谈生活,就不算摊开来说。班长这么要求,自然有他的道理,体现了张市长把书记当成自己人一样看待了,无所不谈了。
    当然,他不能直接告诉陈小雨,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让陈小雨这个层次的人知道的,就好像班长、张志东和书记他们那个层次也有很多东西是不想让他李向东知道的一样。
    他只是对陈小雨说:“这点也很重要,也一定要说。”
    陈小雨不是傻瓜,既然李向东说重要,就有他重要的道理,于是又发挥他的想像力,想张志东会有什么生活感触。
    他说:“其实,这一段你想最容易,你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感触。”
    李向东说:“我和他的感触不一样?我是吃大食堂的,别人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感触自然多,他是吃小灶的,想要炖个鸡,煲个汤的,有人精心安排。”
    陈小雨便靠在沙发上,想张志东生活上会有什么与省城时不便利的地方?
    首先是家庭分离,夫妻分居,每天不能感受到家庭温暖。其次是不能像以前那样照顾家庭,很多家务事只能由妻子操劳,心里很感觉对不住妻子。
    陈小雨说:“有这两点就够了,不能再多了,再多就婆妈了。”
    李向东摇头,说:“这两点太泛了,太空了,没有实际的东西,一看就知道假。”
    陈小雨说:“我脑子都木了,想不出来了,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实际的东西了。”
    那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浓茶也不顶事,两人都在不停地打呵欠。
    李向东打开窗让清风吹进来,已经有晨运的人说着话从窗下经过。
    陈小雨说:“就一定要这么赶吗?”
    李向东说:“不赶我把你抓过来干什么?不赶我自己不会睡大觉?明天,不。今天上班再叫你干,我还不用跟你受这苦呢!”
    陈小雨感觉到李向东心里也很燥。
    不可能不燥,谁遇着这事都燥!
    陈小雨就说:“你等等,让我再想想。”
    李向东笑了笑说:“不要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陈小雨也笑了笑说:“有这种可能。”
    两人都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边走边小跑,仿佛真担心坐着想着就睡着了。
    陈小雨突然停下来说:“谈点单身汉的难堪,比如好多年都没有自己洗衣服了,到了这里,每天还要自己洗衣服,还要担心下雨了,晾在外面的衣服都被雨淋湿了。”
    李向东说:“对,对。类似于这些内容,这就是对生活最真实的感触。”
    陈小雨说:“把这个放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那一块吧?在那里加上一段关心照顾外地干部生活的内容。这也是提高战斗力的一项措施。”
    李向东说:“不要说得太多,一笔带过就行。”
    陈小雨把这些都补充上去后,感慨地说,好久不都没这么赶过材料了。李向东说,你得有心理准备,以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机会。陈小雨说,你说这领导怎么都喜欢这样?我总感觉,这样的领导,一点计划也没有,如果有计划,早安排下面干了,怎么也不会出现这种没日没夜的突击情况。
    李向东笑着说:“你还没当领导,你当了领导就知道了,领导不是没有计划,只是经常会发生一些自己也想不到的枝节。”
    李向东回到市政府办,把稿子交给文印室后,就到张志东办公室走了一趟,想告诉他稿子已经出来了,等文印室弄好了,就能交给他。然而,张志东不在办公室,秘书科的人说,一早去参加一个什么活动了,李向东反倒松了一口气,想这样更好,自己还可以再看看,再修改一下。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李向东不敢睡,怕这一睡,把精神睡垮了,修改时再醒来昏昏沉沉的接不上思路。
    他打电话给黄,问绮红的事,再问他能不能想办法,把绮红弄出来。昨天就想问陈坚的,一急,就把这事给忘了。黄说,让他再了解一下。他听出了黄的情绪不高,也没责怪他,自己也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会儿,陈坚把电话打过来了。李向东一看到电话号码,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一定是黄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他。
    陈坚在电话里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向东说:“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是希望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陈坚说:“你要我帮你什么事都可以,就是这个事帮不了你。”
    他说,你不是不知道,她是怎么进去的,她把整个失火事件扛起来了,要想办法,只能叫她哥她嫂出来,只能把我和黄交出来。
    他说,你是要女人还是要兄弟哥们?
    李向东就不说话了,也觉得自己那个念头确实很为难他们。
    放下陈坚的电话,他又给黄复了一个电话。他说,刚才说的那个事,就算了。尽管,他知道陈坚会告诉黄,但是,总觉得应该自己对黄说。他想,这个事,对他李向东来说,已经划上句号了,以后,就看绮红的造化了。
    他想,绮红说的一点没错。他真是一个很自私的男人!
    文印室把那份稿子送过来后,李向东做了一番修改,又要文印室拿回去打印了一份。后来,他想,也不知张志东看了满不满意,如果不满意还要修改,还这样跑文印室也太麻烦了。他就叫文印室把那份稿子存进他的电脑里,这样可以随改随的打印。
    这一天,李向东都没有见到张志东,打电话给他,他说,这一天都没时间,叫李向东把稿子放在他桌面上,他晚上回来看看。李向东心里不免嘀咕,想早知道晚上才看,就没那必要赶通宵了,赶得现在还头昏眼花的。
    晚上,李向东到张志东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一见李向东就“哈哈”大笑,说你那稿子我看了,不错嘛,写是不错嘛!他说,辛苦你了。他说,今天下午,有个事,我去书记那了,也顺便跟他谈了,他呢,已经同意你的那个改造旧城区的方案了。你就准备大干一场吧!
    李向东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问:“那这个材料呢?”
    张志东说:“已经没用了。”
    李向东只得苦笑,且是在心里苦笑,不能让张志东看见。
    
    第四二八章五千万
    
    许许多多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都各有各的不同,形式和方法,解决的问题等等,然而,启动的模式却是一样的,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草拟分工细则,然后,召开动员大会,布置任务,领导发表重要讲话,指示各有关部门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于是,这项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
    改造旧城区东的动员布置会一结束,各部门单位便行动起来了。
    千军未动,粮草先行。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这项工作时,通过了由市财政拨出五千万,各部门单位想办法解决五千万投入开展这项改造工程。市财政拨款那五千万虽然由财政局直接划拨给各部门单位,但是,必须由改造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方能批拨。
    张志东虽是领导小组组长,但做为一市之长,要管得事很多,要忙的工作一天恨不得掰成两天用,具体审核工作就交给了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主任李向东。也就是说,这五千万只要李向东同意,张志东那边补个签名,就可以了。
    在官场上混,最威风有两样,一是官大,走到哪里人家都怕你。一是手里有钱,到了哪里人家都拜你,想从你手里弄几个钱。
    开始,李向东也没想到这手里的权一下子这么大。以前在市(县),只要涉及到资金,不管开展什么工作,都要走一条很固定很僵化的程序。到了地级市,这程序就松了,有一种权力直接下放的感觉。许是地级市的资金松宽吧?许是地级市的领导不太在乎在资金方面卡得太紧吧?真有点大家风范!
    陈小雨说:“虽然那钱不是你的,你一分钱不能化,但是,没有你的审核批准,那钱就拨不下去,所以,这钱也等于是你的一样。”
    他说,如果,你是公正的,钱都批到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