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途 >

第1197章

官途-第1197章

小说: 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掺假的还不是普通人。三鹿奶粉是普通人研制出来的吗?瘦肉精是农民研制出来的吗?许多大型食品企业,用死猪病猪腌制腊肉腊肠,肉丸肉肠不断地掺非肉制品,这些都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也并非只是企业本身想干就可以干的事。
    他说,政府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至少监管不到位,甚至于根本就没有监管。比如地沟油,那是什么成本的经营,几乎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事,只要你不是明目张胆,躲在某一个角落里干,谁又会找你麻烦?
    副职领导说:“现在,不是说要建设幸福东江吗?我想,把这一块抓好,东江的幸福指数就可以提高一大截。”
    当然,这些话是在往回走的路上单独与方明说的。
    一路上,方明都在沉默。他很清楚,仅靠自己的能力,这股邪风是刹不下去的,如果,要李向东牵头,他会出这个风头吗?食品问题似乎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时候了,但为什么还那么平静?三鹿奶粉、苏丹红,以及层出不穷的食品问题,大家深痛恶绝却又不能说都麻木不仁。
    老实说,道德底线的丧失已经不只是生意场的事情,政府部门也昏昏欲睡,大家都在想这事与自己无关,都在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在想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把经济发展起来,一好遮百丑。
    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讲了许多年,但真正落实了吗?每个地区投入这方面的经费是多少?成天喊喊着抓好青少年教育,但道德的丧失仅仅是青少年的问题吗?还有太多太多领域了。
    提高人的道德还不仅仅是倡导的问题,还必须有相应的措施跟进,但那些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的人,又得到多大的惩罚呢?当没有惩罚,就不可能没有人去干?铤而走险还大有人在,不冒一点风险,蜂拥而上的人就更多了。方明想,这些问题,李向东,一个市委书记也未必能解决。
    李向东笑着说:“你的社会责任感太重了。”
    方明说:“有时候,真让人哭笑不得!好人要夹起尾巴,一些不法分子却大行其道。”
    李向东说:“我们要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三汇集团出了问题,不说他为地方创造的利益,只是说,从集团减员的员工,就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方明说:“我也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还是希望能听听你的指示。”
    李向东说:“这样吧!我们先开个征询会,先听一听瘦肉精的危害,先看一看整个大环境,别人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这是不是一种心照不宣?”
    方明说:“我去准备吧!”
    李向东说:“工作要做细一点,东江市不是孤立的,我们还要考虑到其他影响。”
    许多事,不是你下决心想去做就可以的,你还要考虑到对企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倒台,如果,别人也那么经营,你却做掉了自己的企业,无异,你就是三汇竞争对手的帮凶,就会成为东江市共认的罪人。
    李向东要政绩,也知道利用这个事件可以提高东江市的幸福指数,实现自己建设东江市的发展思路,但是,你别忘了,人家会扣你一顶只想着自己往上爬的帽子。有些问题危害还没达成共识的时候,大家看到的并不是你阻止了有害食品上市,更多瞪着你怎么为难自己的企业为自己创造政绩!
    他不得不慎重,而这种慎重又是不是丧失道德底线的体现呢?
    很多事情,不是三两句话就得清楚的。
    质询会还没召开,李向东犹豫的时候,三汇出事了。某地食品监管部门对超市食品进行检查,在货架上查出了三汇的生猪有瘦肉精成分。对方并没第一时间通知三汇集团,而是利用媒体一下子宣传出去了,闻风而动的记者也在倾刻间涌入东江市。
    
    第1973章瘦肉精事件
    
    李向东很清楚,三汇成了出头鸟,而且,他也清楚,这是一个阴谋。以三汇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不可能只是与东江市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与它的产品所流通的各地政府的关系会很好。然而,你的线太长,地域太广,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如果,再有哪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想搞臭你的名声,从而做掉你,占据你占据的市场,你就有点防不胜防了。
    方明说:“还是那个养桂花鱼的老板有隐患意识。”
    这仅仅是没有隐患意识吗?应该说,同行间有人破坏了某种默契,打破了河水不犯井水的相安无事,背信弃义,从背后捅了你一刀。
    朱老板说:“江湖险恶啊!”
    曾经老谋深算的他也始料不及。
    李向东笑了笑,说:“你的感觉太良好了。”
    朱老板也笑着说:“就象当初在临市一样,总觉得自己太优势,总觉得别人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朱老板说:“先下手为强,人家先下手了!”
    另一个老板说:“我们没人家那么狠,让人家先下手为台了。”
    还有一位老板就分析会是哪一个竞争对手使阴招?他说了好几个在省内乃至国外都很有名气的食品集团的名称,似乎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有可能出此阴招。
    这是在李向东办公室的小型会议桌前。朱老板说,现在分析谁是竞争对手并没有现实意义,当务之急是如何应付这场灾难。
    目前这种状况,即使知道是谁不仁,你想不义也没机会了。你的事件一败露,其他公司即使有问题,也已经采取了措施,第一,立即通过各地的经销商与当地检验部门沟通联系,延迟他们可能要在近期检验本公司的商品。第二,马上组织力量撤换那些不合格的商品。就算不能及时补上,也宁愿超市的货架暂时空着。
    而且,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同行进行报复,更会让人发现你的丑陋,消费者更加卑鄙你。目前,三汇被同行暗算,声誉已经够伤了,如果,自己再像跳梁小丑似地指责同行,立时会声誉扫地。
    一个商标要打造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有好的声誉,但要毁掉它太容易了。
    挽救目前的状况,重塑自己的声誉唯一的办法是错,向所有消费者认错,并拿出整改的诚意。
    为了表示诚意,必须向消费者承诺收回所有售出的商品。
    为了表示诚意,必须让涌入东江市的新闻记者看到三汇集团整改的行动。
    为了表示诚意,还希望东江市有关部门及时监督三汇,重新检验三汇商品的合格率。
    责无旁贷地,李向东把政府协助三汇的工作交给了方明。当天,方明便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表明了政府对三汇事件的关注,并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组织一个检查检验组,督促三汇抓好整改,按规定要求对三汇的产品进行严格检验。
    第二天上午,市政府组织记者前往三汇集团了解有关整改的情况。下午,组织召开了一个关于食品卫生的研究会,邀请有关专家剖析三汇现象。由于准备研讨会的时间比较仓促,邀请的嘉宾都东江市的专家学者,有东江大学的教授,人大代表,职能部门领导。
    研讨会先谈三汇的现象,再谈这种现象有形成,查找企业本身也原因,更谈滋长这种现象的大环境,谈着谈着,就把话题引开了,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各个领域了,让大家都意识到,这种现象非三汇特有,非食品行业特有,这已经是全国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了。
    李向东坐在电视前看研讨会的直播,不得不佩服方明处理事件的冷静,佩服他把引导大家跳出东江市这个点,放眼全国。方明的总结更让李向东赞不绝口。
    他说,三汇集团必须汲取这次沉重的教训,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以人民身体建设为重,认真抓好整改。就是倾家荡产,也要让消费者满意。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肩负起督促的作用,同时,还希望各新闻媒体也参与进来,检查我们的工作。
    他说,东江市政府也会以此事件为契机,举一反三,对全市各食品行业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检验检查,特别是对食品制造行业的检验检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他说,目前,我们要把坏事变好事,以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目标,以治理食品卫生为突破点,加快建设幸福东江的步伐!
    洪常委的电话打了进来。他说,如果,能在短期内把出售瘦肉精的家伙揪出来,一则体现东江市委市政府从根源上杜绝食品卫生的问题。一则再可以转移社会的观注度,把义愤转移到制造瘦肉精的不法分子身上。
    他说:“如果,那家伙不是本地人,我们东江市的瘦肉精是从外地购进的,我们把的责任还可以减轻一半。”
    李向东连连点头,说:“这个主意好。”
    他又不假思索地说,这事就还由你负责。
    洪常委忙说:“这样不好吧?还是让常委局长负责更合适。”
    李向东问:“你是担心他误会?”
    洪常委也不忌讳,说:“是有这方面的担心。”
    自从李向东担任东江市委书记后,公安的一些重大事件几乎都交给洪常委负责处理,常委局长已经有些不满意的言论了。
    李向东说:“这事特殊嘛!”
    洪常委说:“希望你能理解我的难处,总让我负责那边的工作,确实有点那个。”
    李向东笑了笑,说:“这不像你洪常委的性格吗?”
    洪常委说:“你就让我喘口气,休息一下吧!”
    李向东对常委局长有一点说不出的不放心。一个常委且是正职,竟约束不了强哥,可想而知,他的能力能去到哪里?或许,他也能把那个家伙揪出来,但关键是时间,时间拖长了,揪出来的意义就不大了。
    他说:“再让强哥搭你的档。一个星期之内,把那家伙揪出来。”
    强哥也愿接受任务。他不得不顾虑自己再这么抢风头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常委局长一个不高兴,跟你强哥作对,谁知会出什么大事?以前,不知道娱乐城那些龌龊事,自己还无后顾之忧,争取机会,想着法子表现自己,现在可不一样了,你强哥太多不干净,不得不多些儿考虑。他说,我还是同意洪常委的意见,别什么事都让我和洪常委包了,常委局长很有意见。他说,前两天,在公安局的班子会上,他还批评我了,说我总越级汇报,越级接受任务。这话还没落地,我又我行我素,他意见就更大了。
    强哥还有一个想法,如果,常委局长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李向东不是更清楚谁更适合坐常委局长的位子吗?从不想激怒常委局长的角度说,他不想接这任务,从比试谁更有能力的角度说,他也不想接这任务。
    李向东不得不改变主意。
    常委局长很有信心地接受了任务,便马上采取了行动,然而,过去了两天,一点进展也没有进展。
    李向东问:“怎么回事?”
    常委局长说:“动静那么大,那家伙早收到风声,躲得一点踪影没有了。”
    李向东认为,决不可能躲得一点踪影也没有,至少,知道他发货的地方吧?至少知道他是何许人吧?常委局长说,那家伙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所以,反侦察能力很强,虽然向东江市的饲养户供货好些年,却从没露过面。
    这可能吗?
    
    第1974章不行就换人
    
    三汇集团饲养的生猪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由集团属下的饲养场饲养,二是由分散的各小饲养场饲养。然而,即使是属下的饲养场也是以承包的形式进行管理的。因此,这两种形式几乎是同一种模式。集团只是以收购的形式收集生猪,而并不直接参与饲养的管理。有人给生猪喂食瘦肉精,收购时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每个饲养户从哪弄来的瘦肉精却不知道。
    常委局长也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掌握了一些小饲养户是从几个大饲养户那进的货,但那几个大饲养户却说不清他们的上线是谁?也就是说,制造瘦肉精的源头一点线索也没有。
    一直以来,那几个饲养大户都是以电话的形式与货主联系的,然后,货主又通过货运公司发货给他们,彼此并没有直接联系。自从三汇事件暴光后,货主停机或弃手机卡不再使用,整条线就断了。
    常委局长曾派人前往发货的那座城市,向货运公司了解发货人的情况,然而,货运公司也说不清发货人是谁?发货人的身份证是假的,货运公司的职员依稀记得有那么几次发货都是上门取的货,人到了,却见不到发货人,于是,打电话与货主联系,货主就用手机指示他们去哪去哪提货。货提了,还是连人也看不见。
    常委局长派出的人在货运公司的员工引领下,找遍了那几个提货地点,大多是城郊的城中村里某一间出租屋,要么已经另住了人,要么就还空着没人住。询问屋主,曾有什么人来租住过?屋主也说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