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471章

苏联1991-第471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下,那么他们就还有翻盘的希望。
  “罗马尼亚人民军看来是希望一鼓作气的解决掉卢克日政权了啊。不知道对岸的家伙们准备好了没有。”
  维克多多嘴了一句,“难道你们就不担心对面的北约军队,卢克日的政权之所以能够保持到现在,不就是联合部队在边上虎视眈眈么?即便是罗马尼亚人民军队拥有绝对地面优势,但是北约的空军轰炸能够完全将地面优势消化掉,你们有考虑过这问题吗?”
  沃伊内亚没有接下他的话,其实他的心里也有疑问,明知道北越军队与卢克日集团军配合进攻,但是亚纳耶夫依旧将兵力赌在这场战役。克里姆林宫给他的消息是北约联合部队会在近期内退出罗马尼亚,所以希望对方做好全面进攻的准备。
  这些山毛榉防空导弹是为北约的空军准备的,龙卷风火箭弹是为卢克日傀儡政府军准备的,而沃伊内亚扩张军队就是希望对罗马尼亚傀儡政权发动毁灭式的进攻,彻底结束分裂的局面。
  虽然他不知道克里姆林宫为什么信心满满的认为北约军队会在近期退兵,但是他现在只能选择相信亚纳耶夫,毕竟从无到有,一路上都是亚纳耶夫支持下扶摇而上,最终成为现在的最大赢家。亚纳耶夫也不会冒着风险,去进行一场错误的赌博。
  “这些都不是你应该担心的事情,钱我已经转到了指定的账户,维克多先生,前线危险,你应该离开了。谁都不敢保证北约军队的轰炸机会在什么抵达这里。如果你受伤了,这是对我们的一笔损失。”
  沃伊内亚毫不客气的下达了逐客令,接下来的事情不应该是他一个军火商人应该知道的内幕。也在提醒对方,知道的越少越安全。
  维克多只好悻悻的打开车门,离开这片该被诅咒的阴冷之地。同时也希望罗马尼亚能够将内战越扩越大,这样他的军火生意订单才会水涨船高。
  他的背后老板是整个莫斯科最有权力的家伙,他的身份就是自己的免死金牌。
  前提是自己没有做出背叛幕后主使的行为。
  回到汽车上之后,他默默的拿出电话,拨通了国防部的负责人,告诉他们已经顺利的交接了所有的货物。
  在确认收货之后,国防部将余款打到了维克多的账户上。
  得到了应有的赏赐之后,维克多松了一口气。军用吉普载着这位罗马尼亚贵客迅速离开这片寒冷之地,返回莫斯科。
  他盯着道路两边的断壁残垣发呆,硝烟还未从这里褪去,尽管推翻了康斯坦丁内斯库的腐败政权,但是还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罗马尼亚人民军去解决。
  一方面与美国国务卿进行罗马尼亚和平谈判,另一方面又大力的支援罗马尼亚人民军队,难道和平只不过是假象?战争才是真正的意图?
  但是只有布泽乌集团军的军事力量根本不可能赢过北约军队,如果亚纳耶夫接受了和平谈判的内容,最好的结果也只有划线而治。
  看来亚纳耶夫的确还有没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可能会完全的扭转整个局势。
  剩下的疑问决定消化在肚子里,不开口透露任何一个字,等待最后谜底的揭晓。他知道的秘密越多,危险也就越大。到现在为止,乌克兰的叔叔还能为他偶尔的私活行为进行辩护,而克里姆林宫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是一旦涉及到某些核心的秘密,躲藏在总书记办公桌背后的那双手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掐死在这片肮脏泥泞的土地上,当然也不会放过远在敖德萨的叔叔。
  沉默和守信,他只要记住这两点即可。
  虽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绝对不会像总统发言人所说的华府和莫斯科已经达成一致协议这么简单。
  维克多有些幸灾乐祸的喃喃自语,“华府的蠢货们应该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接下来会面对怎样的局势。上帝保佑美利坚,希望他们不会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输的太过难看。看到这一场局,莫斯科十有八九是赢定了。”


第八百九十一章 协议的一致
  “美国白宫方面出于对局势的考虑,放弃对德国的援助计划……”
  “撤回之前与德国的所有军火项目合同,包括进行到一半的北约坦克火控系统更新项目,还有……”
  信息是从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传回,在白宫发布了第一手消息之后就立刻转载到柏林,将这个不幸的噩耗递到克伦茨的面前。
  短短几行字透露出来的政治意味却非常的浓厚,这是美国对德国的第一轮制裁。象征着他们的报复开始。除非德国完全遵循马里奥的游戏规则,否则的话他们将把制裁进行到底。
  “美国人终于出手了……而且还是毫不保留的下手,而且这些只是先兆而已,谁都不知道对方在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手段。多勃雷宁看来说对了一半,美国的确已经按耐不住了,要朝德国下手。该死的马里奥,这是给我试压,让我与苏联结盟吗?”
  克伦茨将电报丢在一边,揉了揉眼睛,长时间的阅读让他感到眼睛疼痛枯涩,闭上眼睛脑海里也是挥之不去的噩梦。他以为美国不是花费太大的精力在对付自己,顶多是旁敲侧击,口头上警告一下。
  没想到马里奥居然直接对自己进行了经济封锁,这让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感到非常的尴尬。
  美国此举与克伦茨的新政息息相关。
  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执政的第一步就是收拾主流媒体,把控舆论的权利。然后将所有的话语权收归政党之后就开始驱逐难民。克伦茨的第二个计划是复兴德国疲软的经济,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美国的援助。只有这两项计划顺利进行下去,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位置才能完全的稳固下来。
  而现在马里奥因为罗马尼亚事件彻底的断绝了几项大型贸易订单计划之后,克伦茨的立场也就变得尴尬起来,没有扭转经济局势,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所谓的“复兴”就不过是一纸空谈,他和他背后的支持党迟早会在民众的讨伐声中黯然下台。而这一切,都是苏联和美国在背后煽风点火。
  克伦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的对手多勃雷宁倒是显得有恃无恐,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在亚纳耶夫的设想之中,他应该感谢苏联的半路拦截和没有落井下石,否则德国的处境就不是小打小闹的经济手段了,而是直接进行政治施压。
  对方将经济施压当做是进攻的号角,但实际上这些就是美国的全部手段了。因为在苏联的一再强调之下,德国才躲过了真正的劫难。
  原本搁置的谈判又迅速的启动,一通电话让多勃雷宁从下榻的酒店房间出来,立刻上车前往柏林总理府。
  他暗松了一口气,克伦茨突然答应与自己见面,说明之前搁置的谈判现在有了转机。实际上他也是在四个小时前接到了美苏秘密谈判的结果,其中一条是关于惩戒德国的内容。看到那则内容之后,多伯雷宁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会议室的气氛显得沉默,德国方面在等待着多勃雷宁的到来。
  “亚纳耶夫总书记说过,德国迟早会为自己的小动作付出应有的代价,现在是到了你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克伦茨总理,现在你选择还来得及。”
  多勃雷宁的表现就如刚开始来到柏林时的淡然,他早就预料到了克伦茨的态度,所以才有恃无恐的要挟对方。
  合作,还是拒绝?
  美国还是手下留情了,这只是第一波的攻势,但是苏联落井下石的手段,可不会比马里奥总统要仁慈。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将德国牢牢的锁死在原地,不能动弹。借刀杀人这种事克里姆林宫早就轻车熟路,谁知道美苏之间的谈判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阴谋。或许只要克伦茨说错一句话,亚纳耶夫就会在背后阴他一刀。
  德国的死与生,就在克伦茨的一念之间。
  苏联大使按照之前预演好的剧本,马不停蹄的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们知道北约联合军队中大部分是德国之前的部队,如果你们退出罗马尼亚的内战争端,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动,这就是我们的要求。德国的高抬贵手,就是我们伟大胜利的开端。”
  听到对方的回答,德国代表的脸上无一例外的流露出震惊的神色,只有克伦茨的反应还算镇定。
  看来对方都已经算计到这一步了啊……这场谈判……就是为了罗马尼亚的进攻所做的准备吧……
  克伦茨苦笑着说道,“然而我们的高抬贵手,却是北约军队噩梦的开始。”
  多勃雷宁紧紧的盯着克伦茨那张脸,似乎要看穿德国的所有套路。他在向对方提议,在原来的联合作战问题上放水,变成卢克日傀儡政府军的单打独斗。
  “而且罗马尼亚人民军队也绝对不会将北约联合部队当作进攻的目标,只要双方都达成一致的协议。”
  为了阻挠卢克日政权的反扑,亚纳耶夫阴谋阳谋并进,也要阻拦住对方的反攻。只要挡住了北约军队的压力,布加勒斯特方面就有胜算的准备。
  “如果德国答应了你们的请求,苏联能够保证我们的安全么?”
  克伦茨抬起头,他想在多勃雷宁口中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现在看来德国横竖都是一死,拒绝的话苏联会煽动美国一起针对德国,还有他背后的欧盟。答应的话德国将会迎来美国人的疯狂报复,但是此时他还有一个值得托付的盟友。总的上来讲这笔交易不划算,但也不亏损。
  对方也看透了他的想法,他不希望苏联和克伦茨的利益绑在一起,亚纳耶夫也只不过是利用对方而已。
  “苏联会尽力的保障法德苏三国同盟的共同利益。”
  多勃雷宁回答的滴水不漏,他向对方强调苏联的自始至终保证的是三国之间的联盟利益,而不是为了德国的利益才站出来以身犯险。
  除了与苏联合作之外,克伦茨似乎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在想了很久之后,他终于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我答应你的请求,多勃雷宁大使。”


第八百九十二章 山雨欲来的前夕
  柏林与华府之间的最后较量密不做声的进行着,就在他们准备进攻美国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消息从柏林传出。克伦茨宣布德国退出北约联合军队,他们不再参与任何针对罗马尼亚的军事行动,以此“报复”美国之前的经济封锁。
  当然克伦茨不会光明正大的宣布将从罗马尼亚撤军,而是在背后暗中进行。比如当沃伊内亚的集团军开始进攻之时,驻罗马尼亚德军就宣布向后撤离,把卢克日的傀儡政府军完全丢给对方。
  临危抗命,克伦茨的退缩责任可是非常重大。甚至连马里奥总统都对德国迟迟不动手感到非常的不满。只是当噩耗传到白宫的时候,他怎么都不愿意相信,柏林居然背叛了自己。
  这就像是重锤狠狠地砸在马里奥的胸口,让他有些天旋地转的喘不过气来。
  布泽乌的装甲集团军往前推进之时犹如进入了无主之地,一大片被放弃的防御建筑公事呈现在他们面前,沃伊内亚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亚纳耶夫要他迅速前进的原因。原来苏联与北约军队之间早就达成了秘密的协议。
  至于这项协议出卖了谁的利益沃伊内亚就不得而知,但是他非常愿意收下对方馈赠的厚礼,扩大了沃伊内亚政权的根据地。此时他们已经不单单统一了南方地区,还开始向北方迈进。这一刻的权利真空让他迫不及待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进一步的压缩了卢克日政权的生存空间。
  在美国人扶持之下才勉强维持不到的新政权,很有可能在下一刻就灰飞烟灭。而出了这档子破事,美国方面也不可能坐视不理,否则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政权又面临被颠覆的尴尬境地。
  柏林默不作声的一夜退兵,让卢克日守军留下了一条延绵数百公里的真空阵线,布加勒斯特集团军完全能够长驱直入,将屠刀指向傀儡政权最后的根据地。
  现在的美国不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那样,投注太多的兵力进去,而是只能非常遗憾的求助于北约联合军队——伊拉克的泥潭都还没有结束,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在东欧地区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
  何况罗马尼亚的背后就站着某位战争巨人,一直在用阴冷的目光打量着东欧的局势。试图在剧变之时横插一脚,改变整个地区的局势。
  亚纳耶夫不是天真的“知识分子”,他从来都不会相信西方会全心全意的帮助自己建造一个美好的“民主”世界,并且融入欧洲一体的大家庭。卑劣的资本家们无时无刻不想着瓜分那一片地盘,并且向吸尽东欧之血一样的榨干苏联这个国家。
  突如其来的退兵让整个华府乱了阵脚。
  “混蛋,该死的家伙,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居然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