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439章

苏联1991-第439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职业操守。就算他的脑袋丢在波罗的海里,船上的米格战斗机和轰炸机也不敢少一颗零件。
  还有就是选择性的无视,客户的某些秘密。
  剩余资金到户之后,维克多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下来他得借道罗马尼亚返回莫斯科,海运已经联邦海军的护卫舰给被堵死了。
  乔尼什基斯非常满意好朋友维克多的效率,他甚至邀请对方到柏林喝一杯。
  维克多已经筋疲力尽,他婉拒了对方的好意,顺便好心提醒对方,“联邦德国应该要发难了,关于今天的货轮和舰艇,你们还欠对方一个解释。虽然不知道情报是怎么泄露的,但我认为东德方面应该更加警惕一些,如果不是现代级的对峙,现在那批战斗机已经到汉堡的港口了。”
  “这批军火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欠你一个人情,维克多先生。”乔尼什基斯感激的说道。
  维克多认真的纠正对方说法,“不是欠我一个人情,你们欠苏联一个人情。救了东德空军的不是我,是苏联。”
  跨入其他国家海域对峙这种事可大可小,现代级驱逐舰的越位行为让联邦德国非常恼怒,对方甚至还想试图用船撞击萨克森级护卫舰,如果不是海军选择退让,恐怕今天海面上就得漂浮一百来具尸体了。
  “干什么吃的,一艘萨克森级对上吨位相当的现代级驱逐舰居然怂了,你们到底是不是海军,打不过就让第一舰队派遣附近海域巡逻的其他舰艇支援,难道一挑二还跳不赢吗?当年单挑大不列颠舰队的气概去哪里了?你们简直是德意志联邦的叛徒!”
  科尔非常的愤怒,联邦情报局反馈的情报显示那艘船上的确有一批运往东德的武器,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很明白已经违反了国际禁运公约。
  盛怒之下的联邦海军第一舰队总司令也不敢反驳,他们比苏联更怕把事情闹大,毛子发疯起来别说两艘萨克森级,就算是三艘勃兰登堡级也能完成漂亮的三杀。君不见巴伦支海里的洛杉矶级潜艇最后是以怎样惨烈的姿态险些沉入海底的吗?
  “算了,虽然德国舰队一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这一次总算做了好事。你们起码获得了苏联红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入侵德国海域的情况,接下来联邦德国外交部会向苏联施加压力。”
  认为自己抓到把柄的科尔自然不会放过指责苏联的机会。他猛烈的抨击对方违反国际禁运公约和指使波罗的海海军入侵德国海域,联邦德国已经做好战争准备,作为报复,他们的舰艇将全面的封锁东德海域,禁止任何船只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军占据的港口通航。
  科尔信心满满的认为这次苏联和东德肯定会屈服,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他们都占据不了上风,东窗事发之后,他们已经满不下去了。德国驻莫斯科大使接连好几次与对外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会面,抗议苏联舰队的入侵行为。
  “我们强烈的反对苏联舰队未经许可入侵德国海域的恶劣事件,如果贵方没有做出准确的政治答复,我们将撕毁停火协议,派遣地面部队进行报复!”
  义正言辞的抗议最终硬来的是谢瓦尔德纳泽敷衍的在调查。
  气的大使人员除了等他一眼之外,丝毫没法拿对方怎样。
  不过事情还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波罗的海舰队宣称那是舰长的失误,理由是当时的现代级驱逐舰舰长是下灌下伏特加之后下单的命令。并不属于苏联军队直接下达的命令,德国官方的反驳纯属无理取闹。
  斯米尔叶夫还振振有词的回答,“这并不关我们苏联红海军的事,是舰长个人的问题,我们已经内部进行了严厉的处分。原本我们的现代级只是恰好从德国海域附近经过,并不是直接闯入领海进行对峙。苏联舰长已经对自己灌酒之后指挥舰队航行的事情承认无误。”
  当德国驻苏联大使询问什么停职处分时,斯米尔叶夫严肃的回答。
  “我们也给予了他停职一个月的处罚。”
  差点引发两国战争的行为最终只是以停止一个月作为处罚?科尔真的非常希望挖开那群帽子的脑袋,看看他们里面在想些什么!
  军火已经成功的运达东德境内,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之下科尔也无法告对方贩售禁运武器,除非忍无可忍的他在最后关头撕破脸皮,宣布战争。
  这无疑给克伦茨登上德国总理的位置砌好最后一块砖墙。
  亚纳耶夫算准这一步,才敢对德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势。
  科尔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第八百三十三章 危险的孤注一掷
  伴随着弥漫散尽的硝烟和惴惴不安的恐慌,德意志在政治阴云笼罩的一月,迎来了平安夜。
  1997年平安夜的钟声刚刚敲响,没有宵禁和恐慌,大街显得平静而安详。
  柏林宁静的氛围之下,是波涛暗流汹涌的政治角逐较量,大选之日的临近,双方都感到时日无多。
  德国新一任总理的选举日期将近,全世界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这里。这是一个新的信号,意味着德国将迎来伟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影响德国,甚至波及整个欧洲。
  有人野心勃勃想要成为德国新一任的领导,例如克伦茨正在试图竞选这辆列车的接班人——他用尽一切手段,目的就是成为德国的领导者。将这个国家带向伟大的复兴。
  德国需要改变,需要繁荣,更需要强盛。
  只有联邦德国政府坚持认为,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正在试图毁灭这个国家。
  “黑暗正在笼罩这片大陆,我们看不见半点荣光。阴魂不散的东德还试图用最后的手段进行反扑。明天的投票选举,我有不祥的预感。”
  科尔坐在沙发上,表情严峻。
  他对于原本同台竞争角逐的默克尔输了拉方丹丝毫不感到意外,除了履历是一方面因素之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就是默克尔的政治理念。政治正确在经济疲软的动荡时代反而没有激进的口号显得诱人。拉方丹和克伦茨提出的政治主张理念在某一方面是大相径庭。都是为了争取选票,还有拉拢选民的心。所谓的德国复兴理念和大一统理念在他看来,都不过是为了掩盖真实想法而编造出来的美好理念。
  坐在对面的是赫尔佐克,他感觉自己是德国联邦有史以来第二位倒霉的总统,东德叛乱的烂摊子,国家改旗易帜的危机,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希特勒,这绝对是他所见过的最美好的组合。太多不确定不安定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将德国的未来拉向深不见底的危机。
  他对坐在自己对面的科尔说道,“如果是拉方丹胜出还好,即便不是统一阵线的政客,起码要比野心勃勃的独裁者要好得多。克伦茨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阴谋,如果他成功竞选,我们就不得不考虑第二套方案了。”
  “刺杀和战争,这是最后的保险手段。”
  在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里,赫尔佐克透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尽管他只是国家名义上的统领,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保持着自己的发言权。
  科尔摇摇头,“刺杀的戏码应该没有希望了,经过上次难民刺杀事件之后,他们一定提高了警惕,我们再想得手就困难了。克伦茨不是蠢货,他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气氛再一次陷入了沉闷,四面无玻璃的密室让科尔送了送领带,他感到有些胸闷。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对德国未来的悲观情绪,影响着他的判断。
  “刺杀和战争……”
  科尔喃喃自语,又重复了一遍。
  “如果有必要的话……”
  科尔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一旦走向这条路就意味着联邦德国的毁灭或者新生,除非他们之间有人倒在对方的脚下,否则必定是旷日持久的内战。
  一场由苏联支持的分裂势力和德国中央政府之间的战争会成为席卷西德的危机。原本可以在事态失控之前就控制住局势的联邦政府被美国和苏联在背后阴了一刀。
  苏联出军火,美国出资金,联合将德国坑向了绝路,从之后马里奥釜底抽薪的邪恶想法就能看出,对方是鼓足劲想要了欧盟的命。至于在1991年苏德仅有的哪点友好早已经荡然无存,现在的苏联,包括民主复兴党都算是敌人的范畴。
  以柏林为中心,邪恶势力正在向四周围扩散。
  科尔需要拯救这个国家,这是他遇过的最可怕的分裂势力,不但想要将东德成为独立的国中国,甚至反客为主的打算大举侵占这个国家,在苏联背后的支持下,克伦茨所展现出来的独裁者气质一览无余。
  而民众居然心甘情愿的将选票投给这个罪恶的混蛋!
  科尔一直想不明白,联邦德国到底输在了哪里。一个发誓要将幕斯林从德国驱逐出去的暴君,一个要加强政府对国内经济控制的独裁者,居然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愿意支持他的做法。只因为他的宣传口号,他将再一次带领人民,走向胜利和辉煌。
  克伦茨不像前共产党员,反而更像纳粹的主张。这是让波恩方面最担忧的一件事,二战剧本如果重演,没人能躲过这一劫。
  “等,等到今晚的大选结果出来,如果情况真的出乎我们意料之外。”
  科尔做出抹杀的手势,他不允许有一个极端的政权,出现在柏林的土地上。
  “那就让他消失,无论是暗杀还是战争。”
  克伦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站在总理府的高层,目光凝聚在莱茵河遥远的方向。等到他上任之后,德意志联邦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名为德意志的邦联。
  这肯定不是阿登纳总理希望见到的结局,俾斯麦地下有知的话,恐怕好几个人都摁不住他的棺材板。
  所以克伦茨站了出来,共产主义已经成为随风而去的历史,但是他的战争还在继续。左翼党已经被一群白左圣母渗透到千疮百孔,变成摧毁德国的代名词。克伦茨想要竞选成功,他就必须另辟蹊径的采取激烈的竞争方式。
  口号上的浪漫激进和行为上的保守主义截然相反,既然德国在共和党的统治之下民不聊生,那么就由克伦茨来结束这一切。
  克伦茨铙有趣味地,用戏谑的笑容看着眼前的柏林,看克飘扬国旗的眼神就像藐视愚蠢而无能的政治投机者。他们只会用卑劣无耻的谎言哄骗人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克伦茨高昂着的头,他的骄傲绝对不容许自己的失败。野心勃勃的成为欧洲第二位掌控一支庞大军队,心如钢铁的征服者。
  “我会用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这个国家的走向。”
  “德意志不再无能者的重蹈覆辙。”


第八百三十四章 牵动世界的神经
  大选的日期终于临近,邦联德国总理的建立从日程表上划去。之前双方就因为选票的投票总结地点而困扰——一个波恩一个柏林,提防和戒备重重的双方领导人都警惕对方在现场投票统计动手脚,最后统一口径的决定在波茨坦举行。
  拉方丹与克伦茨,一位是社会主义党派的领导人,另外一位是前东德共产党主席,如今却走向截然相反的方向。一个坚持德国应该是人民的德国,而另一个却认为德国必须走向伟大的复兴,一个坚持向左,一个转身向右,截然相反。
  唯一相同的是双方之间都曾有过被刺杀的经历,1990年在竞选集会上为一名向他献花的妇女签名时,被对方用匕首刺中了颈部,死里逃生。
  蔡西林霍夫宫,波茨坦公告的签订地点。这次的统计将会在这片绿水环绕的庭院里进行,目的是为了避开某些不可掌控的因素,还有政治阴谋。
  这是双方第一次会面,东德合并之前拉方丹还只是萨克州的州长,政坛上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1990年成为联邦德国的候选人。
  德国萧条的冬季让湖面披上一层细碎的寒霜。
  凛冽的风吹干了仅存的一点温度。
  两个都在宣称自己拯救德意志的人在最后的统计开始之前展开了一段秘密的谈话。他有话要对克伦茨说,拉方丹打量克伦茨的目光,却像一个失望的老党员在仇视背叛革命的叛徒。
  拉方丹踩着脚下的积雪,像是要将克伦茨深深掩埋在雪堆之中。
  “真是足够的讽刺,没有想到东德共产党书记居然成为右翼政党的支持者,你还记得当初入党时的宣誓词么?看来东德不复存在之后你已经忘记了。你曾说过永远的忠诚于人民,但是现在居然跟资本家勾结在一起,不觉得可耻吗?”
  “你不配成为德国的总统,我拼上一切,也要阻止你的阴谋。”
  面对拉方丹的讽刺克伦茨没有失态,他的表现很冷静,冷静的让拉方丹捉摸不透背后的意味。脸部的肌肉都没有产生抖动,完全看不穿背后有什么阴谋和想法。
  平静到甚至在脸上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