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274章

苏联1991-第274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作愉快,马里奥总统。”德米雷尔笑着说道。
  “合作愉快?”马里奥总统眯起了眼睛,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他稍稍靠近了德米雷尔总统,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难道德米雷尔总统不想拿回土耳其海峡吗?”
  马里奥总统说完这句话,汽车刚好停在了土耳其总统府的门口,随即车门被打开,马里奥总统回过头,脸上的表情带着不可明说的意义。脸上的轮廓在镁光灯的闪烁之下,忽明忽暗。


第五百一十一章 国际仲裁
  美国的反导系统部署一直针对着两个国家,一是准备部署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形成一道维护西欧领空安全的“钢铁苍穹”,防止苏联洲际导弹的打击。另一方面是在南海周边国家带动军备竞赛,同样部署反导系统,形成遏制中方海军突破南海的岛链,将中方的军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马里奥总统也将这两个目标作为自己任期内的重要任务来进行。遏制社会主义势力的崛起是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部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因为自己而两个走的越来越紧密的社会主义国家。
  白宫幕僚长莱昂·帕内塔之前一直强调美国应该拉拢中方共同牵制和遏制苏联的复苏,不过他的这份提案却因为1996年的台海危机而宣告破产,美国方面和中国关系彻底的走入了死胡同,虽然经济上保持着交流,但是政治上却在设计关卡,发动壁垒。而在1997年换届之后,新上任的白宫幕僚长厄斯金·鲍尔斯更是为了遏制中苏崛起,对外宣布哪怕整个世界重归两极格局,美国也丝毫不在乎,只要能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压下社会主义大国崛起的苗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里奥总统跟德米雷尔在总统府书房内部的讲话就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这是一间不超过二十平方米的房间,地板上镶嵌着白色大理石的地砖,房间里挂着几幅油画,房间里面只有几张沙发,还有一个木制的古朴书架,放置着一些政治类的书籍,马里奥甚至在上面看到一本土耳其版本的《独立宣言》,英文版本的《古兰经》。真是黑色幽默的搭配。
  德米雷尔坐在马里奥总统的对面,他开口说道,“我想知道现在土耳其海峡还有什么方法摆脱苏联的控制,别忘了当初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可是你们美国最先放弃了我们。”
  马里奥总统反唇相讥的回答道,“如果不是当初土耳其军方擅自击落了苏联的战斗机,也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硬要说推卸责任的话,德米雷尔总统说出来的这番话反而更让人觉得是借口吧,难道不是吗?”
  德米雷尔想反驳却又找不到漏洞,只能将不满压在自己心头。
  不过这次马里奥总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丝毫不担心与土耳其之间的讨价还价,“土耳其和美国作对可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如果土耳其同时跟美国和苏联作对的话,那么卡扎菲可能就是土耳其的下场。”
  “这算是威胁吗?”德米雷尔握紧了拳头,看着马里奥总统那张城府极深的脸,随即又松开了手,现在土耳其还不是能够拒绝和美国合作的时候。
  “这是美国盟友温馨的忠告。”马里奥总统不紧不慢的回答道,“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来强调一下土耳其海峡的问题吧,德米雷尔总统。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可是都有苏联军队的驻扎,现在他们已经在海峡问题上打通了缺口,我想接下来就是关于整个马尔马拉海的问题了,甚至波及到了欧洲的战略安全。德米雷尔总统,土耳其的安危并不是你个人的安危,而是关系到这个欧洲,整个地中海的战略安全,你们的国家越不容易引发动乱,那么苏联就越没有机会往西欧踏出一步。”
  失去了土耳其海峡这个关口之后,黑海舰队将会由此进入爱琴海,这样一来黑海就真的成为了苏联海军的后花园游泳池。当初苏联和土耳其签订条约的时候,美国考虑到战略问题而没有选择支持土耳其,现在跑回来假惺惺的表态,也是趁着苏联还没完全站稳脚跟,先捞便宜。
  “然后呢?”德米雷尔静静的等候着下文。
  “我只想知道美国要怎么帮助土耳其夺回了一半的海峡控制权,难道马里奥总统认为凭借我们的实力可以跟一决高下?光是黑海舰队就是无法阻拦的存在啊。”
  “但是海峡两岸都是土耳其的领土,这就够了。”马里奥总统说道,“虽然我们短时间内不可能取消海峡共同托管的条约,但是我们可以逐步的缩小苏联在土耳其海峡的管辖权利,包括挑起事端。只要你们能在土耳其海峡制造一场冲突,然后引入国际仲裁,美国和北约自然会站在你们这边,替你们把关好这件事,这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制裁计划,实际上这次美国特地准备了两道保险,一是反导系统,而是国际仲裁。”
  德米雷尔楞了一下,这还可以这么玩?
  马里奥总统解释道,“国际仲裁一般适用于解决两国间关于法律性质的争端,通常由当事国根据事先或事后签订的仲裁协定或某些条约中的仲裁条款,将争端交由双方选定的仲裁人所组成的仲裁法庭依照一定的程序审理,裁决的结果最后决定,你也好,苏联也罢,都均应服从。因为土耳其海峡本来就是土耳其国土的一部分,只要你反对苏联的海峡托管条约,我们就能帮助你赢得仲裁。”
  “你的意思是,只要我们赢得了仲裁结果,那么我们就能赢得海峡的所有权。”德米雷尔眼神一亮,其实之前也有想过申请仲裁,只是面对一个超级大国的时候,势力单薄的土耳其完全不是亚纳耶夫的对手。
  “是的,只要你们能赢得仲裁的结果,我们将会为土耳其开绿灯。国际法庭的执行是强制性的,相信我,德米雷尔总统,很快你将赢回海峡的所有权。”
  德米雷尔心动了,马里奥总统描绘的蓝图的确很美,只要重新拿回海峡所有归属权,苏联的黑海舰队只能像被扼住了咽喉的巨熊,在黑海里玩水就好了。如果可以不用荒废一兵一卒完全收复海峡的话,土耳其也不用看着苏联的脸来过日子。
  “好的,马里奥总统。”德米雷尔此时的心情起伏波动的厉害,就好像自己已经在仲裁法院里完成了胜诉苏联的壮举一般。不过德米雷尔全然没有留意到马里奥总统嘴角微微勾起的嘲讽,以及美国在背后酝酿着的阴谋。
  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就是利用其他国家当炮灰,去试探敌人的底线。这种做法马里奥总统可是屡试不爽,即便如此,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当炮灰的国家还是前仆后继的为美利坚人民的利益而牺牲。
  “当然,不过我希望土耳其能在美国和土耳其发表建立反导系统的时候再来宣布土耳其海峡仲裁的消息。这样一来,苏联的局面就会变得非常微妙。”马里奥总统面容和煦,轻笑着说道。就像在讲述一场即将举办的野餐一样的无所谓。但是德米雷尔却被马里奥提出的建议所震慑,久久不能平静。
  看到对方陷入了沉思的模样,马里奥知道自己的第二张牌已经稳稳的打下去了。在利益面前,土耳其会成为美国最忠实的一条狗,毫不犹豫的执行白宫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计划。到时候克里姆林宫将会面对一堆乱七八糟的烂摊子。
  马里奥总统看了一下手表,心里默算了一下时差,心想着现在国务卿玛德琳也应该动身前往欧洲了,这样一来苏联不单面对内忧,还有一大堆的外患需要解决。这可是给亚纳耶夫出了一道大难题啊。
  自从印古什事件之后克里姆林宫就一直悄然无声,现在马里奥总统想看看亚纳耶夫手中到底还有多少张牌能拦在自己一波接着一波的政治进攻。
  让苏联见鬼去吧。
  马里奥心里暗暗发誓,之前美国输掉的博弈,都会在这场反攻之中一口气全部拿回来。


第五百一十二章 罗马尼亚
  在1991年的时候,美国和北约一直扮演着东欧的解救者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前共产主义势力的国家,自从搭上了九十年代初期之前恰逢全球油价低迷的时期,凭借着廉价的“黑水”,欧洲经济一路高歌迈进。人民生活稳定,福利优越,隐约有跑步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的趋向。咳咳,不好意思拿错了剧本,以上时间线仅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实际上自从亚纳耶夫改变了苏联解体的局面之后,继任布什总统位置的领导人马里奥非但没能改善经济低迷的局面。反而坚持认为只要将濒临死亡的苏联肢解之后,欧美无可撼动的霸权地位将会在苏联的尸体上再次延续一个世纪。所以这几年马里奥总统在国际社会上所做的动作远远比里根时代和布什时代加起来都要多。舆论的宣传攻势,欧洲的战略威胁,甚至是经济制裁手段统统用上,苏联就是凭着一口气从1991年坚持到了1997年,并且隐约有起死回生的趋势。
  不单单是马里奥,整个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没有了九十年代初期时的乐观态度,他们能够感受到相隔了白令海峡的敌人从快要盖上的棺椁里怕了出来,尽管全身上下正在腐烂,爬满了蛆虫,但是手中锋利的刀却没有锈蚀,眼神里复仇的渴望也没有停歇。
  “红色巨熊只会冬眠,当它再次重临世界之时,将会让整个世界感受到血腥与恐惧。”
  这句话摘自1994年亚纳耶夫在代表大会上的演讲,这段演讲在当时也引起了美国方面的恐慌,他们认为亚纳耶夫将向西欧和美国复仇定义为苏联的目标,美国国防部甚至准备了一份战争冲突的预案,一旦苏联不顾一切的发动战争,美国将会如何反击。
  越是遏制苏联,苏联的崛起就越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等到了1997年,苏联再次发射中断了四年之久的卫星计划之后,西欧才真正意识到苏联现在真的重新崛起了。而且崛起的因素居然仅仅是一位夺权篡位的领导人。
  “这是继斯大林和列宁之后第三位最可怕的苏共领导人,它的存在就是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共产主义重新崛起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布什在位的后半段时间一直在跟亚纳耶夫交手,所以他很清醒的知道亚纳耶夫到底是怎样可怕的角色。
  面容和煦仁慈的中年男人,手段强硬残忍的恶魔。褒义和贬义都能用在这个男人的身上。
  也正是东欧带着对亚纳耶夫的惊恐,还有对苏维埃的畏惧。推翻了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这位共产主义皇帝的统治之后,整个罗马尼亚都将社会主义视为最大的敌人。所以国务卿玛德琳才会选择在这个时期造访罗马尼亚,为他们带来普世价值观的福音。
  现在的罗马尼亚还不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甚至还没有搭上欧洲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不过按照亚纳耶夫的手段,他也会阻拦欧洲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国家油价方面做文章。
  外交部长蒂图斯·科尔勒采恩到机场迎接玛德琳的到来,这也是新上任的国务卿第一次造访外国。她礼貌的向外交部长蒂图斯表达了来自美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并且强调了罗马尼亚和美利坚之间牢不可破的盟友友谊。
  不过按照国际通用的说法,美国人民的盟友都活不长久。不是死在反对派的手中,就是被人民从原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
  在蒂图斯的带领下,玛德琳国务卿参观了罗马尼亚议会宫,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第二大行政建筑。在气势恢宏的白色大理石建筑面前,玛德琳第一次感受到布朗城堡带来的那种莫名的感受。
  而蒂图斯除了向玛德琳展现罗马尼亚的骄傲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要给这位美国国务卿留下良好的印象,以后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免不了需要这位同盟表现的态度。
  两人一边走在议会宫手织红地毯铺垫的走廊上,蒂图斯一边讲述着这座宫殿的历史,而玛德琳则静静的听着他的讲述。
  “1989年12月齐政权刚刚被推翻之时,曾有人提议将整栋大楼一炸了之,以便使齐奥塞斯库利用这一宏伟建筑为自己树碑立传的美梦彻底破灭,但如今议会宫却被视作罗马尼亚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被认为是这个国家二十世纪中最伟大的建筑。真是讽刺啊,齐奥塞斯库想建立一个北朝鲜式的共产主义国家,最终却被自己的人民送上了断头台。”
  玛德琳国务卿停下了脚步,他望着上面璀璨闪耀的水晶吊灯,不由自主的感慨一句,“可惜了齐奥塞斯库亲手打造了一座这样的宫殿,最终自己却被送上了绞刑架。”
  “他背叛了人民,也背叛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蒂图斯在她身后轻声说道。
  “是历史选择了罗马尼亚人民,而且很明显罗马尼亚人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