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251章

苏联1991-第251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用这次的亚太危机,来挽救苏联岌岌可危的造船厂吧。


第四百六十四章 西欧裁撤军备
  整个军备购买计划都在亚纳耶夫的预料之中,中方提出了关于购买未建造完成的捷尔任斯基号,同时还有光荣级巡洋舰的购买计划。这次中方采购苏联的舰艇尤其是强调反舰和防空能力,中方在这次的危机中感受到了来自尼米兹级航母的震撼,所以在没有与之匹敌的航母舰队情况下,采取向苏联一样的饱和式进攻是最好的方法。
  一艘捷尔任斯基号和两艘光荣级巡洋舰的建造订单极大地刺激了黑海造船厂的活力,原本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之后就没有建造过大型舰艇的黑海造船厂终于能够重新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现在苏联海军就处于大量裁撤装备的时代,并且红海军司令斯米尔叶夫还表示在近几年苏联不会大规模的建造任何舰艇,反而还会加快舰艇的淘汰,减轻海军的预算负担。
  所以目前为止苏联的海军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海军装备并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然而按照亚纳耶夫的海军发展思路,海上的舰队现在不需要形成强大的作战能力,它们只需要保护好苏联的战略核潜艇到达指定的发射位置。所以对于大规模淘汰红海军舰艇,他并不感到担忧。
  反正现在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已经服役黑海,北方和太平洋三支舰队,可以说苏联的航母战斗群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接下来就只需要围绕着航母战斗群发展防空和反舰能力,基本上这就足够苏联应付任何一片海域的突发状况。
  学着美国人去建造好几个航母战斗群维护庞大的海外利益?苏联才没傻到这种程度,经历过一次星球大战的骗局,苏联可不会再跟美国人来一次海上军备竞赛。吃一堑长一智是正常人。
  不过苏联裁撤军备的消息反而引起了另外几个西欧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海军的继承者,饱受着经济危机,军费开支和社会福利的三重困扰。常务次官特伦斯·伯恩斯爵士急匆匆的前往唐宁街,就关于苏联最近大规模的裁撤舰艇,向约翰·梅杰提出自己的建议。
  英国第一财务大臣往往由英国首相兼任,所以作为常务次官的特伦斯爵士往往才是英国财政部的实际领导人,欧洲的经济危机已经让大不列颠不堪重负,何况爱尔兰那边还有一群整天闹分裂的叛党。
  特伦斯将关于苏联大规模裁撤军备的情报摆在约翰·梅杰面前,忙碌的首相停下笔,抬起头问道,“怎么回事?特伦斯阁下。”
  “这是一个机会,约翰首相。”特伦斯兴奋的在总统办公室来回踱步,他激动地指着报纸上所拍摄的苏联退役巡洋舰的照片,“这是一个机会,挽救我们大不列颠的机会。既然苏联已经开始裁撤军备,也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这么多舰艇来提防社会主义的进攻了。这样英国每年都会省出一大笔的经费,减轻政府的财政赤字。”
  想想那些对于特伦斯来讲属于天文数字的经费开支,他就感到非常的头疼。
  特伦斯继续向约翰·梅杰首相描绘着自己的宏图,“从经费中节省出来的开支可以用来刺激英国的经济和民众的消费,摆脱经济疲软的困境。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没有了外部的忧患之后,我们就能更好的说服国会将预算投放到民众的经济发展中。”
  “话是这么说,特伦斯大臣。”望着兴奋的财政部长,约翰·梅杰首相非常冷静的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万一以后苏联突然增加军费预算,我们怎么办?要知道国会那帮人一旦收紧了口袋,就很难再从他们手里拿出钱了。”
  约翰·梅杰的潜台词是他认为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因为他觉得目前最好的方法是保证英国皇家海军的绝大部分军事实力,从而有能力应付来自东欧的威胁,而且约翰·梅杰首相暂时还不想跟军方弄得关系僵硬,因为英国的保命王牌就是一支庞大的舰队。
  约翰·梅杰突然醒悟过来,难道是国会内部已经有人开始向自己内阁施压了?虽然不确定是哪方面势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希望借助苏联的这场变动,削弱支持海军建设政治派系的力量。
  这样一来,约翰·梅杰的处境就有些危险了,特伦斯的建议要是开了头,就意味着接下来还有一系列动作等待着自己。
  不过心里只想着发展经济的特伦斯部长哪有心情听约翰·梅杰首相的看法,他直截了当的说道,“特伦斯部长,我只想问是我们的经济发展重要还是应对来自苏联的外部危机重要?前者现在是最直观的威胁,威胁我们整个大不列颠的领土完整,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已经出现了岌岌可危的分裂势头,如果我们不能用经济的发展堵住那些人的嘴,我想铁娘子的历史还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重演一遍。”
  铁娘子当然指的是撒切尔夫人关于爱尔兰共和军的镇压,这支独立武装力量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而是在欧洲经历了政治和社会的双重危机之后,反而隐约有发展壮大的趋势。当然这一切都少不了苏联的克格勃势力在背后的煽风点火和间接支援。
  听到爱尔兰危机的威胁之后,约翰梅杰首相的表情变得非常凝重,他当然知道目前英国的内部危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按照他的看法,苏联不过是在刺激疗法之下回光返照的病人,坚持不了多久,但是英国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这场灾难的噩梦。
  考虑到这一点,约翰·梅杰首相呼了一口气,暂时放下海军经费之间的恩怨,对特伦斯说道,“那么特伦斯部长最好能给出一份详细的裁军计划,我需要保证英国舰队的最大作战能力,注意,我们的部队应该是变得更加的精简,而不是变得更加的没用。”
  约翰·梅杰只是让特伦斯给出一份方案,他需要根据这份方案来衡量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之间的矛盾,找到平衡点。
  “是的,约翰·梅杰首相,我将会给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就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之内。”
  见自己终于说服了顽固的上级,特伦斯的暗中松了一口气,他相信这是自己挽救英国政策的第一步,只要将海军的开支给踢开,接下来的大刀阔斧经济改革就好办多了。
  就在特伦斯爵士准备返身离开总统办公室的时候,约翰·梅杰叫住了他。
  “等一下,特伦斯部长,我还有话要问你。”
  特伦斯停下了脚步,有些不解的望向约翰·梅杰首相,看着对方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知道他想对自己说什么。
  约翰·梅杰首相扬了扬手头上的另外一篇报告,他对特伦斯说道,“最近英国的接纳的难民越来越多,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骚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特伦斯爵士?”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话题,约翰·梅杰非常期待特伦斯会如何回答,并且这关系到约翰·梅杰接下来某些政策的实施。


第四百六十五章 去他的人权问题
  不单单是英国,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如何应对大量涌入的北非难民,而且还是跟英国的国教格格不入的难民。
  原本做惯了优雅贵族的法德两国想将祸水东引,将所有的难民丢给苏联去处理,让苏联来承担接纳难民的代价。他们试图将苏联描述成一个高度发达的福利社会国家,并且鼓动那些难民前往莫斯科。
  不过喜欢伏特加和培根的斯拉夫民族可不欢迎这群大爷,而且苏联简单粗暴的做法直接断了法德的念头,总理帕夫洛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苏联将不会接受任何一个信仰宗教的难民,如果他们敢偷渡进来,冲击苏联边境,那么苏联边防部队将毫不犹豫的对他们开枪,他们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驱逐,还么击毙。
  “他们尽管可以试试,我们库存的弹药远比难民的数量多得多。”
  难民们纳闷了,这跟西欧国家描述的天堂千差万别啊?于是部分向往着社会主义国家福利的难民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人权大过天的西欧更适合成为这些宗教寄生虫扎根发展的土壤。
  帕夫洛夫的一句话顶过欧洲所有国家的努力,当从北非过来的利比亚难民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不警告就直接开枪射杀的场面之后,他们终于相信,苏联并没有在说笑,他们是认真的。从法国迁徙到东欧的难民又重新回到法兰西的回报,这让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愁眉苦脸了好几天。
  而且苏联从来不在意西欧谴责自己没有人权,既然大家都撕破脸皮相见,亚纳耶夫又何必在意加上一道残暴的罪名,反到是优柔寡断的西欧,难民问题开始像社会毒瘤一样扎根发展。
  在英国引发了威斯敏斯特的斋月抗议事件,在法国巴黎的引发了三月暴乱事件,德国慕尼黑的极端右翼与难民在啤酒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其中偏向纳粹主义的团体刺伤了三名在啤酒馆闹事的难民。在闹事群众领袖被逮捕了之后,身材略微矮小的他朝着记者的镜头愤怒的咆哮,“我要履行我五年前在医院暂时双目失明时所立下的誓言:要不倦不休地努力奋斗,直到现在软弱无能的政府被推翻,直到在今天德国的悲惨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自由的光荣的德意志,难民滚出慕尼黑,德意志高于一切!”
  特伦斯说道,“难道欧洲所有国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吗?当然不是,法国和德国同样因为这个问题而犯难,我真希望法国总统那头蠢货能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己犯下的错误,想建立一个地中海小圈子而向卡扎菲发动定点清除计划,现在倒过来让整个欧洲为他们的错误买单。”
  希拉克总统的确没有想到原本想摆北非一道的他最后反而被美苏联合起来摆了一道,原本想敲山震虎让前法国殖民地地区安静点,没想到最后反过头来自己被美苏来了一次瓮中捉鳖。建立地中海政治合作圈的计划失败之后,法国倒是比之前还安静了点。
  特伦斯继续向约翰·梅杰抱怨,“如果要说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尽快稳定利比亚的局势,然后将所有安置在难民营的难民给送回去,当然利比亚局势的稳定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美国的能源公司,法国的石油企业,苏联的燃气部门,这些被他们各自的国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才时阻拦利比亚统一的最大障碍,他们都希望能在四分五裂的利比亚获得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利比亚众多势力归根到底就是在外国势力控制之下的军阀武装力量,任何想要脱离外国势力而实现本国统一的政治势力都会被联合打压,反正现在利比亚已经是代理人时代了,比起之前撕开面皮的掠夺,欧洲国家文明的冠上了经济贸易合作的标签。
  “所以英国真的要整治难民,首先我们就必须修改关于警察执法的法案,从上个月的威斯敏斯特示威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苏格兰场的警察很难对付人数众多的难民,所以必须每一位都要随身携带射击武器,当然会有人权代表的混蛋们站出来指责我们,但是如果整治治安的话,携带手枪的警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才会出动特别行动部门。”
  “接下来是关闭英国接受难民的渠道,像苏联一样理直气壮拒绝所有的难民入境,不管他们是妇女,儿童还是老人,青年,统统拒绝。英国的国教是新教,不是这群伊斯蓝信徒的天堂。在这里我不得不强调一句,对待伊斯蓝教徒全欧洲都得像苏联一样,敢直接动手清除祸患。”
  一开始西欧国家还对苏联在高加索地区对宗教的高压统治幸灾乐祸,认为苏联迟早会步入南斯拉夫的后尘。后来非但镇压了反政府的瓦哈比派系,还将苏菲派培育成为莫斯科中央的鹰犬,这一系列的雷厉风行的手段让其他碍于面皮的国家是又惊又佩服。
  “我们是自由和人权的国家,特伦斯部长。不是残暴独裁的苏联政府。”约翰·梅杰特地咳嗽了一下,让特伦斯部长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辞。
  “但是政治正确才是最大的不正确,梅杰首相。”反正已经说开了,特伦斯也不介意将心里所想的话全部说出来,他反驳梅杰首相,“我们就是纵容这群寄生虫太久了,他们才会变得得寸进尺,在黑奴贸易的时代,难道我们的先祖关心过那些黑鬼的死活?相反,现在我们凭什么要关心这群‘侵略者’的死活,他们死在沙滩也好,死在地中海也罢,总之,别待在英国就行。他们敢在我们的土地上胡作非为,那么就像苏联一样,将他们驱逐出境,甚至是送进毒气室,让他们感到害怕,感到恐惧,才会对我们真正的服从。”
  特伦斯将隐藏在心里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