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1991 >

第196章

苏联1991-第196章

小说: 苏联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妇女押送到安全区域之后就将她们看押起来,避免破坏普~京的计划,同时内务部也开始行动,身穿白色防化服的士兵打开了密封的潘多拉盒子。
  普~京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对于那些挑战中央权威的该死教徒,只有一个结局在等待着他们。
  毒气清场。


第三百五十六章 全境封锁(4)
  攻入斯特凡营的暴徒们意外的这只是一座空营而已,没有严阵以待的士兵,没有戒备的装甲车和机枪阵地,甚至连戒备塔上面的哨兵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悄悄地撤离出去。整座军营就这样孤零零的静立在暴风雪之中。
  面对空无一人的军营,原本情绪高昂的掩盖过这场风雪的瓦哈比暴徒们瞬间失去了目标,好像原本要在这里针对非瓦哈比人员进行一场大屠杀的他们反而拿着手中的屠刀不知所措。按照先前的计划,先将战斗人员消灭之后,就去将庇护所里那些背叛教义的女人抓回去,逼迫她们做出选择,要么重新穿上遮掩全身的黑袍,要么依照教义的惩罚被乱石砸死。
  他们以为那些在几个月前焚毁他们的经书,强迫他们改变教义的内务部士兵已经趁着风雪离开了这座边城,一时之间忘乎所以的高呼起阿拉胡阿克巴,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斯特凡营这个词的真正意义。
  斯特凡大公,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罗马尼亚皇帝。
  屠杀奥斯曼异教徒的英雄。
  梅尔切夫斯基上校以这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这座军营,就是让士兵们知道一件事。苏联也如同斯特凡一样,从来不会在民族问题,国家的意识形态问题方面后退一步,你们要么选择城府,要么选择逃离,要么选择死亡。
  普京和梅尔切夫斯基同志两个人接手过士兵递过来的卡拉什尼柯夫步枪,就在其中一位士兵准备跟普京讲解怎么使用的时候,对方温和的打断了他的话,“谢谢,这位同志。我在跟你一样年轻的时候,就在东德的阵线上阻拦西方国家的间谍入侵和渗透了。”
  “但是东德已经没有了。”士兵一边整理着自己的防毒面具,一边认真的纠正道,“我们的主义在东欧遭到了惨败,除了我们在坚持之外,还有人愿意相信吗?”
  “我的同志,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不会湮灭,总有一天我们的旗帜还会飘扬在柏林大厦的上空,就像五十年前那样。”普京笑着说道。他集合了身边所有的士兵,也不过一百来人,三千多人都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地点进行战斗,他们在暴风雪中被围困,得不到支援。但是在面对疯狂和凶残的暴徒时,却没有一个人选择后退。
  一个年轻的士兵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之后,从掩体里爬出来,他在枪的前端装上了刺刀,亲吻了一下胸前佩戴的徽章。他转过头对身边惊慌且不知所措的同伴说道,“如果还能活着回去的话,告诉梅尔切夫斯基上校,我已经尽力了。还有,如果到时候有空的话能麻烦你写一封遗书给我的母亲吗?请告诉她,她的儿子很荣幸能够为国捐躯,告诉她,我爱她。”
  连姓名都未曾留下的年轻侧脸转过头,义无反顾的朝着向庇护所逼近的人群冲过去。哪里还有内务部士兵疏散的老弱妇孺,他绝对不会让这群暴徒鲜血淋漓的屠刀推向那些还未满十岁的孩子。虽然他也是还是一个孩子。
  普京召集了所有的能够找到的人手,甚至连后勤部门的人都拿起了KS23霰弹枪,他们知道这是最后的决战时刻,大部分的普通居民已经疏散到庇护所,只有暴徒还在大街上游荡,寻找下手的目标。
  他们穿上了严实的防化服,佩戴了GP7防毒面具。这些跟随着普京一起过来的防化装备是他为那些宗教教徒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密封的毒气罐被抬了出来,下一刻便会释放到人群的中央,他们会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什么叫做生不如死的痛苦。
  “所有的人准备好了吗?”普京环顾了一下四周,因为人手不够的关系,有不少人是从后勤部门调过来的,许多甚至没有实战的经验。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上可怕的暴乱人群。
  吹刮了一整夜的暴风雪终于停止了,然而黎明依旧未曾到来,所幸发电厂未曾被疯狂的宗教分子占领,已经能运转使用。
  “没有时间给我们准备和克服心理的恐惧,现在暴徒就在外面,他们准备冲进身后的难民庇护所,将屠刀挥向无辜的妇女,我们站在这里,就是为了阻止这一切,我们就是最后一道防线,身后已经没有人可以保护他们了。”
  整个大厅变得寂静,只有佩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散发的粗喘呼吸声,他们透过两片圆孔的镜片,注视着抬上的弗拉基米尔,还有自己的领导梅尔切夫斯基上校。不知为什么,他们慢慢变得平静下来,相信面前的两个人会带着他们走出危险和困境。
  “就算我们死在这里,也是以烈士,苏联英雄的身份牺牲,而不是以懦夫的名义送死。”
  “难道我们现在不上,要人民上?”
  梅尔切夫斯基上校拉动了卡拉什尼柯夫步枪的枪栓,防化服的橡胶手套让的手指显得粗大厚重,塞进扳机有些困难,但是他依旧举起步枪,大声呼喊道,“今天,就要让他们的血,染红这座城市,乌拉!”
  继续深入斯特凡营的暴徒们终于见识到了最可怕的一幕,一群身穿防化服和佩戴防毒面具的士兵朝他们汹涌而来,不少人的背上都有骷髅头标志的罐子,他们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依旧往前冲击。
  在他们快要到士兵面前的时候,那些人打开了手中的喷阀,一股黄色的气体从喷阀口中涌出,跑在最前面的暴徒与这些致命性的毒气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先是双眼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两只眼睛全部失去了光明。然后他们全身上下的皮肤开始出现水泡和溃烂,他们拼命的抓扯喉咙,想要呼吸空气,然而肺泡的每一次扩张与收缩,都让他们与死神更接近一分。
  终于糜烂的不成人样的扭曲尸体倒在了内务部士兵的面前,几乎没有花费多大的力气,这种似乎将糜烂性和神经性相结合起来的化学武器成为比这群暴徒还要可怕的玩意。
  对待人民的敌人,苏联士兵从来不会同情和怜悯!
  拥有化学武器的士兵跨过脚下的尸体,步伐整齐的继续前进,忠实的执行来自高层的命令。
  将他们统统杀光!


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境封锁(5)
  恐惧开始在这座城市蔓延,街道上倒下了无数的尸体,那些都是被毒气折磨致死的暴徒,还有一层萦绕在脚下的黄褐色气体。哪怕是投放了二十分钟之后,毒气依旧没有挥发干净。同时兼顾了芥子的糜烂和梭曼的致命,也让普京第一次意识到这种新型化学武器的稳定性和危害性。
  没有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哪怕是在庇护所内,为了防止毒气的渗透还是准备了大量的阿托品和防毒面具。美苏之间几十年来的对峙让苏联生产的防毒面具能堆出一座厄尔布鲁士山的高度。
  共青团边城从一座死气沉沉的集中营,变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屠杀场,瓦哈比的教徒们已经为自己伟大的事业而献身,去追随他们真猪的步伐。事后身穿防化服的士兵将那些尸体抬起来,拖向焚尸炉的方向,这座原址本来就是肃反时期建造的集中营还有一座专门用来焚烧尸体的焚化炉。这些被毒气杀死的教徒们会跟着屠宰场内那些死猪一起丢进焚化炉里燃烧成骨灰,当然,斯特凡营的内务部士兵还会特地的加上一些调制的猪油。
  “按照你的所愿,这场动乱几乎涉及到瓦哈比教派中绝大多数的青壮年男性,死在大街上的那些人都已经统计过身份了。基本上都是那些对教义抱着同情和支持的人,普京同志,恭喜你,利用这场动乱清扫掉了绝大多数不安全的因素,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清扫。你这样心思缜密的家伙,放在契卡肃反时期可是非常受领导重视的人物。”
  “我们损失了多少人?”普京并没有理会暴徒的死亡人数,而是直接询问起损失的人数。
  “死了五个人,还有十几个重伤,几乎都是弹尽粮绝的时候被那群暴徒给包围了,没来得及撤离,其中一个还是刚刚入伍没几个月的孩子。”梅尔切夫斯基上校内疚的说道,“我和他逝世的父亲也算是战友,当初在征兆时曾保证过他的母亲,一定会把他平安的带回去。”
  说到这里,一向强硬的梅尔切夫斯基上校捂住了眼睛。坐在他身边的普京拍拍这位老朋友的肩膀,安慰道,“他是一个勇敢的士兵,应该受到隆重的待遇。”
  第四天之后,暴风雪已经停歇,而那条唯一的通路也开始能够通车,梅尔切夫斯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牺牲的两位士兵尸体运送出去。
  覆盖着苏联红色国旗的棺椁被抬上一辆卡车,在行动中死去的士兵将会运回他们的家乡进行安葬,整座军营的士兵站成一排,在棺椁运往卡车的必经之路,所有士兵注视着鲜艳的红旗,缓缓抬起手敬了一个军礼。从汽车发动开始,一直目送着那辆卡车消失在地平线之外。
  “他们都是保卫国家的苏联英雄。”
  普京望了一眼身后铁丝网包围的城市,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这次的共青团边城事件无异于让他在自己的履历上添上漂亮的一笔,虽然这场暴乱是在自己的操作之下发生的,但是无论怎么讲,十万人的死亡换来普京今后一路平稳上升,这笔买卖还是非常划算的。他甚至开始怀疑这次的事件是不是亚纳耶夫在背后的一手安排。
  而坐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的亚纳耶夫在收到普京发送的讯息之后,总算松了一口气。他苦心孤诣设下这样的格局,终于有人为自己实施了最阴暗的一部分,集中营屠杀。他甚至命令化学工业部门将最新的实验成果用在一座城的人身上,死亡人数大概在十万人左右,足够为这种新型毒气提供足够的实验素材。
  此时他甚至想等到普京回来之后开香槟庆祝一下,为苏联的民族团结做出如此重大的牺牲和贡献,足以让弗拉基米尔同志在往上攀爬一级。
  以至于莫斯科政治局高层都认为,这个手段强硬的年轻人已经能遥遥看见部长会议主席的位置了。
  “普京那个家伙倒是给苏尔科夫添了一道不小的麻烦,一座城市十万人的死亡数据换在哪里都是足够可怕的东西了。不过倒是我们给西方的各位圣母们做了一个良好的表现,看看苏维埃是怎么对付那些想要染指政府的宗教。”
  亚纳耶夫开始对普京的手段有些刮目相看,让对方先是站在暴乱的立场,拥有光明正大收拾他们的理由。起码在国内已经是无可指责,至于在国际社会上会引起怎样的舆论征讨或者阿拉伯世界震惊,那就交给宣传部门去应付了。
  起码现在的西欧已经开始意识到难民带来的可怕下场,在波黑动乱结束之后,那些逃难过来的穆族非但没有回到自己的家园,反而开始在德国,在法国安居下来,成为了大大小小的宗教人群自治区。在福利社会不工作还有吃有喝习惯了的绿大爷们怎么可能愿意回到以前贫穷的生活。
  于是自从抗议食物不够清蒸之后,他们又重新走上了大街,这次他们抗议西欧政权违反人权规定,强行驱逐一群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在记者的屏幕面前痛哭流泪,抗议政府的不人道行为。同时那些看热闹不嫌乱的圣母也开始站出来添油加醋,控诉政府的不人道行为。
  这样一来西欧国家反而束手束脚,原本入侵的难民摇身一变,借助人权的问题反而成为了惹人同情的弱势群体,原本义正言辞的政府反而成为左翼圣母们讨伐的对象,仿佛谁施行了驱逐计划,谁就会被“政治正确”的群体冠上魔鬼希特勒的恶名。
  再这么闹腾下去,欧罗巴迟早药丸。
  当然在瓦涅河以东的那个红色大国却浑然不畏惧任何反人类和反人道的罪名,坚持将那些不愿意合作的宗教群体驱逐出境,或者像瓦哈比一样驱赶到偏远的西伯利亚。
  政府强硬的态度说明一切,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任何事情只有共产党说了算!


第三百五十八章 美国政治大嘴巴
  共青团边城事件虽然做了秘密处理,但还是通过被所美国的中情局所察觉,当然这样重要的情报怎么可能会被放过,通过中情局的运转,一夜之间几乎所有报道的头条都直指苏联的共青团边城。当然这场镇压事件在美国别有用心之下换了一个名字,叫做种族大屠杀。报纸头条指责苏联政权的残暴,利用屠杀来稳定所谓的民族大团结。
  当然口水仗这种东西一向是你来我往的,苏联也立马站出来指责美国,没看到我们是在维护欧洲的稳定吗?看看现在的西欧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