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冒牌书生 >

第73章

冒牌书生-第73章

小说: 冒牌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娘子笑道:“摇树,你笨啊,谁叫你光明正大地去袭营,你可以穿上清兵的服装啊,优哉游哉地晃过去,然后……”

    辛遥夙眼睛一亮,扭头看我。我微笑着点头:“红娘子说的意思,正是我心中所想。我有两种方案,一是赌大点,咱们派六七千人,全换上清兵服装,然后你们去袭中军大营,他们在外接应,这种方案容易打草惊蛇,但如果运气好,就可能会搞得清兵营大乱,自相残杀;运气不好的话,则这七千人就白白送命了。另一种方案嘛,就是我刚才提的,你们一两百人去碰碰运气,咱们赌把小的,赢了固然好,输了也不伤元气,能承受得了。”

    如果是以前,我只会提出前一种方案,而根本不会考虑让辛遥夙带一两百人去冒这么大的险,但是现在,随着战事的深入,我发现自己的心越来越硬了,任何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这场战事的一颗棋子,只要能达到最大程度打击清兵的效果,我就可以牺牲那一部分人。

    辛遥夙听到我最后这句话,脸上一黯,却昂起头来:“好,我去。”

    我看着辛遥夙的表情,不由笑道:“别失望,我陪你去,咱哥俩,要死也得一块儿死。”

    我自己既然是棋子之一,当然也要把自己投入这场战事,冒险,是我最大的乐趣。当然,如果我自己去,就是六七千人一起去了,一两百人是必死,我还不至于把自己的命看得那么轻。其实早在红娘子开口之前,我就作了这番打算,之所以提只去一两百人,是想看看辛遥夙的反应,看他是否够狠够忠,结局当然令我有些意外,不愧是久经沙场的杀手,对自己够狠。

    众人听了一惊,齐齐出声阻拦。

    小雅正好来给红娘子送汤,听了这话,脸都有些白了,忽然开口道:“李总督,你不能去,你是一军主帅,怎么能轻身涉险?再说,你的伤才好不久……”

    我转头看着小雅,有些吃惊,她的语气十分焦急,她什么时候变得对我这么关心了?

    辛遥夙冷哼道:“小雅,这里都是将领在议事,你别乱插言。”

    小雅悻悻地哼了一声:“轮得着你管?再说了,你也不是将领嘛。”

    我笑道:“小雅和红娘子一起,也学得牙尖嘴利了。咱们的摇树,现在可是参将了。你告诉厨娘小翠一声,让她今后每天给摇树加餐,多来一份肉夹馍。”在我的军队中,将领们和士兵们吃得基本一样,只是为了加强营养,每餐能多一份肉夹馍,算是个小特殊待遇吧。

    辛遥夙叹了口气:“不必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到明天的早饭。”

    我笑道:“一定能的。咱们把六七千人都带去,杀清兵一个落花流水。”

    辛遥夙脸上顿时现出了喜色:“毒蛇连死不足惜,就恐起不了作用、达不到目的。如果有数千人同去,定能搅它个天翻地覆,就算死,也是值得的。”

    小雅在一旁欲言又止,半晌才道:“遥夙哥,你也要小心。”

    红娘子轻轻推了推她,笑道:“傻丫头,别在这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了,快去找老神仙来,我们找他有事。”

    小雅的脸红了一红,掉头跑了。

    辛遥夙痴痴地看着小雅的身影,我哈哈一笑:“还不追上去道别一番?”

    辛遥夙无奈地瞅了我一眼,转头使劲吃饭,筷子在半空的碗里顿得冬冬响,似乎和大白菜有仇。

    红娘子瞪了我一眼,扯了扯我的衣袖,扭头就走向一个僻静地方。

    我赶紧跟红娘子走开了二十多步,想听听辛遥夙和小雅的最新八卦消息,不料红娘子意味深长地看着我,叹道:“我看小雅对你很上心呢,难道你没看出来?”

    我心中一惊:“别胡说,小雅的心上人,其实是福王。摇树挺喜欢小雅,小雅却好象不是真心对摇树,我正在为这事伤神呢,你怎么把这事扯我身上来了,这不是越扯越乱吗?”

    红娘子微喟道:“小雅怎么会喜欢福王呢?她对福王,就象对父亲一样地尊敬。小雅的遭遇很可怜,所以她其实很痛恨官府和朝廷,听说你造反和放粮赈灾,她就很仰慕你,在洛阳见了你后,一颗心就放在你身上了。我多次试探,都没探出来,后来小雅喝醉了,才无意中透露出来的。你上个月受伤后,小雅可是陪在你身边,半步都没离开过,背地里还哭了好几回。”

    我叹道:“玉儿,你可真够八卦的,这种事也那么大兴趣。可是,我上次在路上问摇树,小雅是不是喜欢福王,摇树好象默认了……”

    话说到这里,我顿时想起,辛遥夙的脸当时铁青,双拳紧握,却没有明说小雅到底喜欢谁。如果他已经知道小雅可能是喜欢我,那么以他的自尊心,自然不会说出来;而且小雅也未必肯对辛遥夙明说她喜欢谁,只是嫁拒辛遥夙罢了,辛遥夙则猜想错了。那么,红娘子所说的一切,倒确是有可能的。

    “默认?”红娘子嘿嘿一笑,“小雅如果真是喜欢福王,早就作了福王的小妾了,再说,她又怎么可能跟着咱们出来打清兵,而不留在王宫里享福?我看小雅可真是个多情女,你可别负了她。”

    我的头又有地球那么大了:“即使是这样,我和小雅也是不可能的。摇树是我的生死兄弟,兄弟妻,不可欺,我怎么能夺人之美?如果小雅真有这份心思,你该劝劝她,让她死了这条心,摇树喜欢她,是个好男人,她应该和摇树在一起才对。”

    红娘子冷笑一声:“姓李的,亏你还是个总督,居然说出这种话来。咱们女人又不是货物,能送来送去吗?她若心思放在你心上,又怎么会肯和辛遥夙在一起?还有,你是有了香香,才不敢要小雅吧?”

    我讪讪地说:“既有香香的原因,也有你的原因。”

    红娘子皱了皱眉:“得,你就别把我绕这里面去了,你这个贾宝玉,我可没福消受。”

    我一愣:“你知道贾宝玉?”

    红娘子吐了吐舌头:“贾宝玉的故事,是疯丫头告诉我的,她说是从一本**里看到的。那贾宝玉和你一样,是个多情种子。”

    。。



第三卷惊涛拍岸第一百零六章守沟待兔     我疑惑地瞅了红娘子半晌:“什么书名?这贾宝玉,又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红娘子笑道:“疯丫头没告诉我书名,只跟我讲过这个故事,说咱们明朝曾有一个叫贾宝玉的公子哥儿,成天和一群姑娘们厮混,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女人爱得不新鲜了,又去爱孪童,直混得倾家荡产,玩得丧心丧志,功名都没考上。后来贾宝玉娶了个很有心计的姑娘,叫什么钗来着,把贾宝玉管得死去活来,再也偷不了腥,最后贾宝玉一气之下当了和尚,却色心不改,和一个叫妙玉的尼姑打得火热……”

    “停停停,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听得苦笑不已,这疯丫头也不知道怎么看名著的,尽胡编瞎扯,曹老若地下有知,一定会高举他的龙头拐杖,和疯丫头来个爱拼才是赢。

    不过,这个故事倒提醒了我:“那个疯丫头,怎么还没找到?红梅真去找了吗?”

    红娘子微微一笑:“谁知道疯丫头这会死哪去了?天底下这么大,上哪去找?红梅倒是尽心尽力去找了一阵,却没下落。你一会打开封,一会打清兵,从没个停歇的时候,红梅跟着咱们打仗,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找,你就别指望她了。”

    我眉头一皱:“敢情你们都把我的令箭当鸡毛,阳奉阴违着。”

    红娘子做了个鬼脸:“咋了?咱们的贾宝玉,真连一个疯丫头都不肯放过?”

    我鼻子都快气歪了:“你们就把总督大人想得这么不堪?我说过,是为了军事机密,明白吗?”

    红娘子嘴角一勾:“我明白得很,你和美女之间,都是机密。”

    我懒得再和红娘子斗嘴,于是把话题扯到打仗上去:“今天清军大约死了一两万人,咱们算是打了大胜仗啊。”

    红娘子笑道:“是啊,听说某位总督见了大股清兵,跑得比兔子还快。可惜我来晚了,没瞧着。”

    我本来想在红娘子面前夸耀一下战绩的,却得了这句评语,不禁有点泄气:“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既然是上策,该用时就一定要用,犯不上作无谓的牺牲。晚上袭营,你一块去吗?”

    红娘子笑着摆了摆手:“罢了,我压阵。”

    我斜着眼瞅了瞅红娘子,心里有些疑惑起来:“你以前不是挺喜欢打打杀杀的吗?怎么现在却畏首畏尾了?”

    红娘子忽然叹了口气:“老了。”

    我被逗得哈哈大笑:“在我面前称老,是不是想遭到我的毒打?”

    红娘子却很认真地说:“以前觉得打仗很新鲜很热闹,后来觉得挺没意思的。人这辈子,太清静了,就象杯白开水似的没味;太热闹了,又象个菜市场,令人厌烦。”

    我皱了皱眉:“你这不是厌战情绪吗?这可是大大不利于军心稳定的。和你一样想法的女兵,还有多少人?”

    红娘子深吸一口气,微笑道:“没有谁了。我也就这么随口一说,说着好玩呢。”

    我吁了口气:“这可一点都不好玩,你这话吓得我心肝乱颤,以为要兵变了。我可警告你,如果你要投降清军,那我可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红娘子瞪了我一眼:“你这人越来越没情趣了,和你闲扯几句,开个玩笑,你居然说得这般严重。我是那种人吗?”

    我笑道:“我也是开玩笑的。你不想打仗了,那一定是想成家了,对不对?”

    红娘子斜眼瞧着我,哼道:“我想成家,也得有人肯给我家啊。”

    我心中一动,笑道:“红娘子,其实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咱们和香香凑合着一起过,不好吗?”

    红娘子扭头就走:“想都别想,你找小雅、疯丫头一起过吧,我可不凑合。”

    我叹了口气,跟着红娘子慢慢地走回去,心想这红娘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倔强,连香香公主的面子都不给。

    一抬头,洪承畴正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我脸上一红,顺口说:“刚才和红娘子扯了一阵袭营的事,很有启发。”

    洪承畴的面色立刻庄重起来:“此话怎讲?”

    我沉吟了一会,心中已有了计较:“这几千人冒冒失失地奔过去,难免不被清兵疑心,进不了清军营帐就得打起来。如果洪大人所料没错,清兵会来袭营,那么,我们先做好防备,再把七千人马派在外围,等清兵动手时,趁人慌马乱之际,假意回驰清军营帐,或许可奏奇功。等得手后,再内外夹攻来袭营的清军,如何?”

    洪承畴眼睛一亮:“不错不错,这个主意好。这是红娘子的主意?”

    我点了点头:“是。不过如果清兵不来,我们这个计划就废了。”

    洪承畴坚定地说:“以我对多尔衮和范文程的了解,清军一定会来的。范文程熟知咱们汉人的兵法,对三十六计也颇有心得,咱们立足未稳,喘息未定,这个天纵良机,范文程一定不会放过,定会唆使他的主子来袭营。”

    “范文程?好象是皇太极的什么狗屁谋士。”我对范文程还是很有印象的,他是清朝的重臣,开国元勋,记得我在网络文章中看到,此人本是汉人,却非被俘投降,而是年少时就“仗剑谒军门”,自愿投效清军,然后成为皇太极的主要谋士,深受倚赖,为清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范文程的这些功劳大部分是建立在汉人的痛苦上的,他帮着皇太极,把一个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明朝拖入了亡国的深渊,让中国从此在世界列强中抬不起头来。

    这就叫天生奴骨的汉奸,也不知这范文程为什么对汉人这么大的仇恨,用这样的方式来回报生他养他的祖国。至于后世给他的贤臣名头也罢,后世宣扬的大民族精神也好,都掩盖不了他汉奸的本来面目,所谓大民族,很多时候都是阿Q似的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罢了,亡国了就说民族同化、敌我一家,那岳飞和戚继光难道还是阻碍民族同化的败类不成?想到这里,我义愤难平。

    洪承畴点了点头:“正是他。范文程今年四十有三,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卫人,出身于明朝官宦之家,自称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后裔。范文程其先人在明初自江西谪沈阳,居抚顺所。曾祖范鏓,明正德进士,嘉靖时官至兵部尚书,以伉直忤严嵩离任,贬至辽东居住。祖父范沉为沈阳卫指挥同知。父范楠,有两子,名文采、文程。范文程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自愿投效满清人后,逐渐成为皇太极的主要谋士之一,深受倚赖,凡犯明的策略、争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