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小地主 >

第54章

唐朝小地主-第54章

小说: 唐朝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子,乖乖服了吧。”

摸着突出的肝腩,一个小胖子心有余悸道:“就是,连我也只有撑十碗而已,你这身形……勉强喝下,肯定会吐出来。”

“……记差了,是四碗,不是十碗。”

“要你管……”

旁人好心提醒,换来的却是小胖子的瞪眼,众人哄堂大笑,厅中气氛愈加浓郁,见到李坤迟迟没有决断,贺兰楚石含笑道:“小子,考虑清楚了没有,知难而退,也没人笑话你,不过么,按照规矩,你就要……”

“过来拜见哥哥。”一帮小弟助威道,击梁弹剑,兴高采烈。

弄了半天,原来输了,只是入伙罢了,害我担心了半天,韩瑞暗暗摇头,就要劝上两句,却见李坤抿着嘴,露出倔强不服之色……

谢谢书友x5猪宝的打赏。

第一百零九章 海量

十八碗酒摆在案上,酒香浓郁,让人垂涎三尺,然而懂酒之人却知道,这酒闻着香,喝起来也爽快,但是后劲十足,自忖酒精考验,十碗八碗还是成的,但是十八碗么,根本无须考虑,直接服输即可。

然而,李坤的性格,天性之中,有种坚韧,脾气来了,才不管什么后果,在一片哄然声中,端起碗,昂首就喝,酒到喉咙,一股呛意涌了上来,强行忍耐,锁眉闭眼,把酒喝完,顿时觉得有把火在肠胃里燃烧,酒气上冲,满面通红,辣辣的,十分难受。

“好,小子,再来。”

旁边,压了几碗的纷纷喝彩,那些赌李坤知难而退的,却纷纷摇头叹惜,自认看走了眼,但是很快又振奋精神,拍案叫好,在他们的心中,图的就是刺激与痛快,至于输赢,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拂袖抹嘴,李坤傲然而笑,摇头晃脑,又端起了碗酒,放到嘴边,轻慢细饮起来,一碗下肚,脸面又涨红了几分,额头发角之间,冒出豆大的汗珠。

“小子,有种,再来……”

旁人纷纷鼓贺,贺兰楚石却稳坐居中,笑意未减,不仅是他,连韩瑞都能看出,李坤的酒量极浅,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长长吐了口酒气,李坤脚步跄踉,身体晃动,甚至要伸手支案,才勉强站稳,慢慢地,众人也有所察觉,欢喝的声音渐歇。

“还成吗,不行也别勉强,身子要紧啊。”有人关心劝道,却是压两碗的人,得到众人的鄙视。

用力闭眼再睁开,李坤又端起了碗,凑近嘴角,又喝了起来,不过速度极慢,不时有酒液洒泄,顺着下巴,流渗进胸前衣襟里。

半响,又喝了碗,李坤再也支撑不住,跌坐案旁,粗重喘息,热汗如雨,这回喝彩呐喊的人少了,只是零星响应而已。

贺兰楚石满面春风,悠悠走了过去,扔下条干净丝巾,笑嘻嘻道:“小子,别死撑了,乖乖叫声哥哥。”

“贺兰小子真是阴险,看来白马堂又添新人了。”

“就是,现在的小子,怎么那么笨,明知道是圈套却往里面掉。”

两个也是带头大哥模样的年轻人,小声的议论起来,不停谴责贺兰楚石为增进实力不择手段的行为,也暗暗犹豫着,要不要模仿学习,不然新人都给抢光了,也没法混了。

古代的少年呀,真是……不能小觑,听得两人议论,韩瑞暗暗嘀咕,所谓的盗马成功,该不会是他们故意放水,然后把人逮住,再以规矩之类的手段,名正言顺拉人入伙。

案前,李坤用丝巾抹去汗水,别头避开贺兰楚石的笑脸,吐了口气,伸手又拿起了只碗,准备缩回之时,却给人劈手夺了过去。

“还是我来吧。”韩瑞和煦轻笑,对贺兰楚石道:“你不会介意吧。”

“一伙的?”贺兰楚石侧头打量,文质彬彬,白白净净,身体单薄,弱不禁风的,怎么看也不像能喝的模样,买一赠一,添头自动送上门来,干嘛拒绝,当下笑道:“当然,可以,不过你应该知道规矩。”

“清楚。”韩瑞笑道,说不定过几天就回扬州了,以后可能没有再见面的机会,叫几声哥哥而已,又不吃亏。

“你……”李坤表情有点儿奇怪,似是迷惑,又似喜悦。

“又来个小怕死的,谁敢博。”

本来以为事情就此了解,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转机,一帮不怕热闹,就怕不热闹的少年,又围聚叫嚷起来。

“我博两碗……”

太小瞧人了,韩瑞腹诽,自扬州到长安,一个多月来,在没有药的情况下,知道哥是怎么克服晕船晕车的毛病么。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韩瑞吟诵举碗,一口下肚,脸色未变,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路行来,什么香醇烈酒没有尝过,不烈不醇的,从三五杯,到一两斤,几乎没有任何感觉了。

“还行。”扔下一个空碗,韩瑞抹了下嘴唇边的酒迹,又丢下只碗,笑道:“呵呵,味道有点淡,不及曲米春醇香。”

回席盘坐的贺兰楚石,含笑呢喃:“小子,有点意思。”

五碗了,韩瑞的脸面泛起了红晕,笑容可掬,有分醉意,休息片刻,酒气消散了些的李坤小声问道:“诶,还成么?”

“男儿贵在坚挺,敢说不行?”韩瑞笑道,神态却不怎么轻松,但是动作却没有迟缓,捧起了只碗,轻抿细咽起来,速度极为缓慢,但是旁人却没有催促,反而纷纷鼓动。

“十碗,十碗,哎,第十碗了。”

兴奋的叫声,零乱不堪的击掌拍案,交杂在一起,分外热闹。

热汗眯住了眼睛,韩瑞伸手擦抹额头,半天无果,干脆不理会了,迷迷糊糊捧起了碗,还好有两分清醒,知道嘴巴在哪。

李坤连忙伸手按住,轻声道:“韩兄,还是我来吧。”

韩瑞笑了笑,微微摆头,不敢摇啊,害怕晕上加晕,声音迟缓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放心,我没……咦。”

抿了口酒,韩瑞惊讶,下意识地望向贺兰楚石,却见他侧身轻躺,支肘撑头,浑然不在意身旁的嘈杂声,见到韩瑞看来,犹有闲情逸致,含笑示意。

“怎么了?”李坤问道。

“……算了下,你三碗,我十碗,这么说来,只剩下五碗了。”韩瑞笑道,让李坤莫明其妙,以为他喝糊涂了呢。

不等他反应,却见韩瑞昂头咽喉,一碗见空,然后左右开弓,两碗并举,一边一口,又解决两碗,在众人目瞪口呆之际,余下的两碗,也逐渐见底。

“唉,总算喝完了。”反手扣碗,韩瑞摸着肚子,轻叹道:“好久,没有这么尽兴过了,贺兰兄,谢谢了。”

不是吧,似乎接受不了韩瑞的突然发威,如有神助,众人依然傻眼,倒是贺兰楚石,却神态自若,从容站了起来,击掌道:“兄台海量,令人敬佩,请教姓名,也好让大伙铭记,观仰风采。”

谢谢书友麦-子-仲-肥的打赏。

第一百一十章 东宫

“扬州韩瑞!”韩瑞目光迷离,时而清明,晃晃站了起来,拱手笑道:“见过贺兰兄,还有诸位兄台。”

“江都,好地方呀。”

“你们南人,就是喜欢扭扭捏捏,不够利索,兄弟,还能喝否,过来与我们对杯。”

酒楼之内,尽是少年公子哥儿,仰慕游侠风范,久而久之,也有些不拘礼节,但是折服于韩瑞的酒量,纷纷予以认同,散坐开来,邀请韩瑞同席宴饮。

也并非他们不知礼节,其实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包下清雅安静的房间,而今却聚在厅堂之中,想要的就是这份毫无拘束的热闹。

“谢谢诸位好意思,真是不行了,再喝下去,也该吐血了。”韩瑞拱手婉拒,伸出手掌,轻声道:“李兄,怎样,感觉好些了么?”

迟疑了下,李坤伸手握掌,在韩瑞的扯扶下,站了起来,低声道:“谢谢。”

众人哄笑,也没有强求,贺兰楚石走了过来,微笑道:“重新认识下,贺兰楚石,见过两位兄台。”

“再次谢过贺兰兄。”韩瑞轻声道,这是真心诚意的道谢,喝到最后,才发现剩下的几碗已然掺水了。

“李坤。”依然有几分不服,李坤哼声道:“下次,我肯定能赢你。”

“好,期待李兄再来。”贺兰楚石眼睛微亮,原来还有机会。

“不过,要比射弈。”李坤也不笨,吃亏上当之后,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扬长避短。

“嘿嘿。”贺兰楚石笑而不答,习惯设套的人,绝对防范别人给自己下套。

李坤也明白,撇嘴道:“真是奸诈,怪不得才半年时间,白马堂就有如此规模。”

似贬似褒,但是贺兰楚石却全部当成好话来听,拱手笑道:“哪里,哪里,全是仰仗兄弟们的帮衬。”

“那也是由于贺兰兄的能力,还有仁义。”韩瑞笑道。

“谬赞,谬赞。”贺兰楚石拱手道,笑了下,也不愿多谈,邀请两人同席而坐。

聪明的李坤,好像也察觉出两人在打禅机,眼睛闪动片刻,有所明悟,也不说破,随行坐下,到底是年轻人,攀谈了几句,怨隙就烟消云散,称兄道弟起来。

走马、射猎、斗鸡、挟弹,很有共同语言,韩瑞也就罢了,然而李坤,对此好像也有十分陌生,缠着众人解说,那帮少年心中得意,怎会拒绝,说到兴头上,忍不住大声诵起了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一人开口,众人附和,顷刻之间,厅堂之内,尽是少年公子的声音,一篇罢了,带着无限的向往,又有人吟起了虞世南的结客少年场行:“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

一诗一酒,觥筹交错,杯盏之间,诸多少年放浪形骸,不以节制,受到影响,连同韩瑞也多喝了几杯,本来就有七分醉意,自然就变成了十分,不知不觉中,也放开矜持,微闭眼睛,随声唱和。

韩瑞醉了,浑然不知诗声已停,依然大声吟咏:“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没人附和,因为没人听过这首诗,立即歇声注目,厅中安静,只听韩瑞无意识地举杯自酌,继续吟道:“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声音起伏,抑扬顿挫,又接着高吼:“汉家君臣欢宴终,云台高议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诗篇纵横开合,意气贯通,描绘了游侠少年的昂扬意气、爱国之志、勇武精神和功业荣耀,场面宏大,场景开合有致,将豪侠意气与功业追求二而合一,寄意遥深,非是寻常咏侠诗句可以比拟的。

突然听闻,在场的少年公子,顿时惊愕起来,又觉热血沸腾,相对看了眼,借着几分醉意,大吼叫道:“新丰美酒斗十千……”

“……将军佩出明光宫。”

带着无边欣喜的心情,李坤避开层层守卫,悄无声息地从窗台之上爬回房中,看到榻上的丝衾依然隆起,显然没人动过,得意笑了下,就要上去收拾,却听角落处,传来一个温柔慈和的声音。

“乾儿回来了?”

李坤身体僵滞,缓缓回身看去,额头汗水真冒,半响才知道跪下,顿首拜道:“儿臣,参见母后。”

从屏风之中,走出来个绰约多姿的身影,金黄色的云烟衫绣着秀雅的纹饰衣衫,外面披着一层薄纱,宽大的衣摆上锈着凤凰的花纹图案,头上插着镂空飞凤金步摇,三千青丝撩了些许简单的挽了一下,其余垂在颈边,额前垂着一枚小小的红色宝石,点缀的恰到好处。

年约三十,肤色晶莹,柔美如玉,秀色容颜,举手投足之中,尽显端庄贤淑,却有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让人难以产生亵渎之心,她就是大唐天子李世民一生的挚爱,德行足以垂范千古,流传后世的长孙皇后。

相对,名为乾儿,又跪拜称之为母后的李坤,自然就是李世民即位,就被赐封为东宫太子的李承乾了,不过此时,他却没有了太子的威严,参拜之后,连头也不敢抬起,怯声道:“母后,你怎么来了?”

缓缓坐于床上,长孙皇后微笑了下,柔声道:“怎么,难道乾儿不愿意见到我么。”

“不是。”李承乾连忙辩解,大气也不敢出,小声道:“只是,没有想到……”

“只是没有想到,我会在今日过来。”长孙皇后说道,声音平静,没有丝毫怒气,却让李承乾愈加的心惊胆战。

暗暗咬牙,李承乾请罪道:“母后,儿臣错了,请你责训。”

等了半响,没有发现动静,李承乾迷惑抬头,却见长孙皇后已经不在床上,片刻从屏风之内走了出来,手中多了套衣裳。

“乾儿,快些换了吧。”长孙皇后慈声道:“身在东宫,却着庶人之衣,让你父皇,或者太子少师见了……不好。”

岂止不好,肯定又是大怒训斥,又是谆谆劝谏,让人如坐针毡,痛苦难堪,想到这个情形,李承乾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再碰及长孙皇后温柔慈祥的目光,感动欲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