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165章

矿工雄风-第165章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甲车队欢腾了半个来小时,补给就收集完毕了。只是补给有些太多了,不少装甲里面装不下,不得不用绳子绑在车顶上。装甲车开动起来,摇摇摆摆的有点像老爷车。
    
    整好队型,装甲车继续出发。
    
    此时,天空是中华帝国的大片飞艇,地面是威风凛凛的装甲车,空地一体,好不威风。
    
    只有那个圆脸战士觉得有点奇怪,因为他发现不少飞艇返回了,猜测着这些飞艇回去的目的。
    
    “难道,后面还有部队?飞艇承担着后面部队的补给任务?”
    
    ……
    
    装甲车每加满一次油可以行驶300公里。每当装甲车上的油快用完时,就在地上围成一个圈,接收飞艇丢下的补给。当第四次接收补给时,时间已过去了二天,距德黑兰仅30公里的路程了。
    
    为了养足精神,装甲车队在此处休息了一夜。
    
    当黎明降临的时候,装甲车内的广播响起,混编装甲车队司令的战争动员:“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你们好,经过二天一夜的长途奔袭,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又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休息了一夜,最后战略决战的时候到了。
    
    在这二天二夜的时间里,中华帝国的铁血军创造了无数奇迹!
    
    在这二天二夜里,铁血军东北集群已将号称坚不可摧的伊朗防线,给肢解包围了;在这二天二夜里,铁血军的第一飞行师将号称欧洲最强的英国飞行部队给全歼了;在这二天二夜里,太平洋舰队陆战军以及第三坦克师所组成的登陆部队,已经从波斯湾登陆,攻占了巴格达。
    
    现在轮到我们再创奇迹了,只要再攻占前面的城市,那么我们就可以为整个中东战役划上圆满的句号!
    
    铁血军前进!
    
    前进!为了胜利!
    
    前进!铁血军的首长们正看着我们!
    
    前进!全国人民正盼着他的子弟兵凯旋归来!
    
    ……
    
    话音刚落,300装甲车和几十艘飞艇就隆隆开动了。他们向着德黑兰,向着英法在伊朗的最后据点,前进!
    
    英法对这个总后勤基地的防卫不可不重,足足驻扎了一个师的部队。但这儿距伊朗防线实在是太远了,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儿会被中华帝国突袭。而且这支突袭的部队仅仅在二天内就兵临城下了。
    
    伊朗防线被突破的当天,英法驻德黑兰的部队,就收到了中华帝国会突袭德黑兰的电报。英法联军为此,紧急修建了大量的简易工事。但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英法草草修建的简易工事,挡不住装甲车和飞艇的联合突袭,无数的英法士兵在刀枪不入的装甲车面前,东奔西跑,鬼哭狼嚎,吓破了胆。
    
    一些站在高处,装甲车打不到的敌人,则由第一飞行师解决,二百多架飞机,轮流出动,用密集的弹雨收割着英法士兵的生命。
    
    在巷战中,装甲车借用二战时的经验,不走巷道,专门从德黑兰的土坯房屋中穿过,突然出现在敌人街垒的侧面或是后方。惊慌失措的英法士兵,不是投降就是在逃跑途中被子弹追上打倒在地。
    
    车载步兵们,忽然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仗打得也太容易了。自己呆在装甲车的闷罐子里,受过了二天一夜的颠簸煎熬,好不容易来到德黑兰,盼着有场大仗可打,结果仗没捞着,反成了俘虏看管员。
    
    这些步兵们的任务就是跟在装甲车的后面,不断的接收着英法联军的俘虏!
    
    西方人,当俘虏,当得绝对优秀!你既使只用一个人,看管一百个俘虏,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逃跑或者攻击看守。“绅士”一样的俘虏,让战士们省了很多事,同时也让英法士兵们的伤亡大大减少。因为任何人都不好意思,向着这些乖得像小白兔一样的“绅士”们开枪。
    
    日中时,装甲车队已全线冲到了德黑兰的市中心,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大片残垣断壁。残余的英法士兵,终于崩溃了,开始大股大股的逃跑,跑不掉的大队大队的投降。
    
    日落时分,枪声远去,德黑兰这颗“山脚下”的“明珠”,在被西方列强奴役二百年后,终于被中华帝国铁血军给解放了。
    
    四天后,骑兵军气喘吁吁,满身尘土的跑来了。
    
    骑兵军代理军长白一辉,看着眼前装甲师的士兵们正悠闲的围坐在波斯地毯上,横眉一张,骂道:“日!残渣也不给我留一点?”
    
    看来他头上的那个代理二字,暂时去不掉了。
    
    在得到德黑兰已失的确切消息之后,在伊朗防线的一些负隅顽抗的英法士兵,绝望的放下了手中的枪。
    
    此次中东战役,中华帝国重拳出击,同时打出了二张王牌,飞行师和装甲师,仅三个小时就摧毁了伊朗防线,仅二天就攻占了巴格达,仅三天就攻占了德黑兰,仅一个星期就全歼了英法十五万大军,打死三万俘虏了十二万。为中华帝国修筑塔巴线(即从塔什干经德黑兰到巴格达的铁路线。)提供了十几万青壮劳力。
    
    此次会战在世界军事史上,俱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将陆战变成了,由装甲师和飞机主导的现代化战争。
    
    中华帝国的军队打得顺风顺水,仅一个星期就结束的了战斗,但俄国就没那么幸运了。先期打了敌人一个突袭之后,奥斯曼帝国各邦联合起来,在英法的帮助下,集结了十万左右的兵力,成功的阻住了俄军的进攻。特别是法国的飞艇部队给了俄国以极大的伤害。
    
    伊朗会战给束后,摆在中华帝国面前的有二种选择,一是西进攻打土耳其,二是南下出兵埃及攻打苏伊士。
    
    按照《中俄友好互助条约》土耳其归俄国攻打,战后划进俄国领土,中华帝国如果西进的话,难免有些和俄国朋友抢食的味道。看到俄国在敌人的战壕面前损失惨重,进展缓慢,我“于心不忍”,善意的发报给尼古拉,问他是不是要中华帝国出兵,进军士耳其,减轻俄国正面的压力。尼古拉可不想大片的土地落入中华帝国的手中,当即拒绝了。
    
    我对尼古拉的拒绝早有心理准备,命令部队南下,准备抢占西奈半岛,控制苏伊士。
    
    在中华帝国突袭伊朗防线的当天,英国女王签署了全国总动员令,从那一天起,全国上下,所有人都为了战争服务。全国的男子从十六岁到五十岁全部转入现役。
    
    同一天法国也进行了战争动员。
    
    据情报部分析英国实行总动员之后,将有三百万左右的军队可以拿出来打。
    
    “三百万!”这个绝对庞大的数字,乍听之下,倒可吓人一大跳,不过,现代战争打的是技术和装备,或者说是一次齐射火力投放的数量。将一些未经过多少训练的平民拉到军队来,只会给中华帝国增加活靶子。
    
    英国人的效率很高,仅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总动员。不过,此时中东战役早已结束,英国再派人来,显得毫无意义。不得不把兵力投到苏伊士或者防卫俄国的进攻。
    
    中华帝国的效率比英国更高,到8月底中华帝国兵力集结完毕,9月1日以装甲师为先锋,百万大军发起了对西奈半岛的英法联军的总攻。
    
    一个星期后,英法联军全线后退。
    
    9月15日,法国顶不住压力,与中华帝国缔结了和约,《中法和约》规定,法军退出英法联盟,法国士兵全部撤走。中华帝国承诺,法军撤走之后,释放法国的全部战俘。
    
    法军的撒走,让英国觉得势单力孤,不得不将驻埃及的兵力全部撤出。于是埃及的塞得港上演了一回“敦克尔刻”大撤退。
    
    10月1日,在中华帝国国庆日那天,中华帝国取得了埃及会战的胜利,数万来不及撤走的英军,成为中华帝国的俘虏。
    
    此时的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已进入了尾声,中华帝国占领埃及之后,接下了英国未竟的伟业,继续开凿苏伊士。与英国开凿苏伊士不同的是,现在的运河里劳工多了无数的英军战俘。
    
    中华帝国科技发达,工程机械众多,开凿苏伊士远比英国效率要高,接手后仅一年,即1851年10月1日,苏伊士运河就全线通航了。为中华帝国的国庆日献上了一份重礼。
    
    此时,俄国和欧洲各国已打得筋疲力尽了,中华帝国遵照俄国沙皇尼古拉的“旨意”,绝不染指士耳其,这使得土耳其可以将全部精力用来对付俄国。
    
    战争打到现在,俄国所要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英法土意联军。根据《中法和约》法国要撤出是与中华帝国作战的部队,所以他可以将全部兵力用来防卫俄罗斯。英国在埃及战败,塞得港大撤退之后,这些精锐之兵也全部投入到与俄国的战争中去了。
    
    俄国在吃够了法国飞艇轰炸的苦头之后,终于下绝心购买中华帝国昂贵的飞艇了。对于俄国老毛子,中华帝国当然不会客气,以比成本价高出十倍的价格,将飞艇大批卖给了俄国。俄国在得到中华帝国的飞艇后,又打起了空中堡垒和坦克师的主意。我权衡再三后,决定将第一飞行师以雇佣军的名义,租借给俄国使用。至于坦克师则以俄国无法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为由拒绝了。
    
    呵呵,我的想法是让俄国和欧洲各国,在黑海一带进行一场添油式的长期战争,消耗所有欧洲国家的实力。将第一飞行师租借给俄国,目的是为了平衡双方的实力,如果再将坦克师也租借给俄国用的话,以坦克师的巨大作战能力,必定打破双方的平衡,这样的傻事我是绝对不去做的。
    
    PS:有票请砸在《重生之金钱美女权力》上,老龙这几天被某些恶意马甲给害惨了。一反击,竟然ID都被起点封了,我现在无法给大家留言回话。请兄弟们多支持啊。
    
    第七部 世界大战 第一百二十一章 美国内战
    
    (更新时间:2006…4…30 18:56:00  本章字数:6937)
    
    时间越长,中华帝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的优势显示得越明显。
    
    欧洲各国为了中亚一带的战争,都进行了战争动员,有的甚至作了全国总动员,比如英俄两国。这些国家的百姓在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每天工作至少十六个小时,拼命的生产战争物资。
    
    而中华帝国呢,在中东的战役早早结束了,既使是在战役进行的时候,百姓仍然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中东的战局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
    
    二百万铁血军仅占中华帝国全部兵力的百分之五,既使这百分之五也没有用全,仅用了其中的一半。
    
    这在中华帝国眼中,不过是百分之二点五的微小兵力,在欧洲各国面前却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兵力,中华帝国用这百万大军,先是扫荡了中东然后又扫荡了北非的一切欧洲势力。为中华帝国拓展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成了对欧洲半包围的战略格局。
    
    提到非洲我不得不提一下南非。
    
    南非在未来人的带领下,不断的反抗着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英国在中华帝国的不断打击下,实力大减,无力派出大军去镇压,不得不放弃了南非这块殖民地。
    
    南非共和国于1845年成立,定都比勒陀利亚,南非自由军未来人领袖曼德拉,当选为第一届总统。随后曼德拉又不断的联任。
    
    曼德拉见欧洲各国在非洲的实力不断的减弱,趁虚而入,指挥着他的独立军,打出“解放全非洲”,“一切为了不再做奴隶”,“为了黑人兄弟”等口号,不断的挥师北上,现在已将势力范围伸到了中部非洲,其国土面积已达531万平方公里,俨然成为世界大国。
    
    南非高原是世界著名的矿产带。这里蕴藏着除石油以外的几乎所有的工业矿产。煤、铁、金、铂、铬、钒、锰、铅、锌、锑、镍、金刚石、铀、石棉和石墨等矿产,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黄金储量丰富,约占世界1/5,居世界第1位。铜储藏量世界前列。金刚石约占40%,钒占53%,铂占40%,铬占30%,钴占63%,锑占24%。
    
    南非共和国依靠其丰富的矿产,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撑着他越来越大的战争。欧洲殖民国家,在南非的打击下节节败退。
    
    不断的胜利,让曼德拉野心不断的膨胀,于1849年8月向全世界宣布了他要整个非洲的雄心。
    
    南非的扩张离不开中华帝国的帮助,现在他实力壮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