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160章

矿工雄风-第160章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不是外交问题,而是关乎到大英帝国的生死存亡问题!自从中华帝国崛起之后,英国步步后退,澳洲丢了、印度丢了、加拿大丢了……现在轮到中亚了,如果英国再不拼死一搏,中华帝国将打到我们的家门口!英国将成为一座孤岛!欧洲各国必须团结一致,为了团结欧美各国,那怕英国付出一切殖民地都是值得的!”
    
    英国为了将欧美各国拧成一股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像加拿大那么大的土地,也敢暗中送人。但现实又是那么残酷,得到了好处的各国,并不怎么卖英国的账,首先是美国竟然和中国瓜分了加拿大,中国一现不妙又将魁北克卖给了俄国。
    
    俄国可不领英国的情,他说魁北克是他们用银子买的!俄国不领情到还罢,美国也不领情,说加拿大是他们靠实力抢来的。要不是美国,加拿大早落入中国人的手中了。
    
    欧洲方面,奥匈帝国迫于强大的压力,先是不得不退出侵占自德国和意大的利的大片土地。但他们损失巨大,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现在更是拼上了,与德国血战双方死伤惨重。奥匈帝国后悔了,不断的埋怨英国。
    
    普鲁士方面,由于统一进程进展顺利,和三十多个小邦联合成立了德国。德国成立之后,实力大增,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除了想收回丢去的土地之外,还想要更多。结果被奥匈帝国察觉,在南线,狠狠的敲了他一闷棍,干掉了五千德军。德国因此恼羞成怒,集中了全部兵力,摆开了架势,准备大干!
    
    英国想去调停,但德皇威廉四世竟见面的机会都不给英国使者,仅仅是回了一句,淡淡的话:“德国现在仍有部份领土在奥匈帝国的手中,在德国没有完全统一之前,德军将不会停下脚步。”
    
    法国方面,由于归还了德国的领土,法德边镜倒是非常安静。但领土少了,法国也是有损失的。当然这些损失被英国承诺共同开发苏伊士运河给弥补了。不过,野心勃勃的法国国王的路易-菲利普一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利益,又将目光又盯上了英属非洲殖民地。
    
    对于法国贪得无厌的无理要求,英国理所当然的拒绝。
    
    法国见自己的要求被拒绝,便以退出反华同盟为要挟,开始疏远和英国的关系。
    
    一时间,英国以“割肉饲鹰”的方式,苦苦维持的反华同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呵呵,其实是罗素太笨,没有毛泽东的智慧,他不明白,“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的道理。
    
    政策的失误,让罗素不得不让出了首相的位置。但英国的颓势并不会因为换了一个首相就会有所转变,结果他的继任者,德比伯爵、阿伯丁伯爵,相继下台。直到去年,罗素竞选首相成功,又重新组建内阁。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次上任,他并没有吸取教训,仍然在鼓吹“割肉饲鹰”式的外交!苦苦维持反法同盟!
    
    “相首大人,请充许我说两句!”宦海不倒翁,善于见风驶舵的外交大臣巴麦尊子爵,打断了罗素的话。用一种非常严肃的语气说道:
    
    “先生们,俄罗斯出卖了我们!尼古拉很可能已经和中华帝国结盟了!”
    
    “什么!”
    
    “这不可能吧!”
    
    “俄罗斯也是欧洲国家啊,怎么会和东方‘黄祸’结盟?”
    
    ……
    
    举坐哗然。
    
    所有人都明白,地域广阔的俄罗斯,如果站到中华帝国一边,这对欧美各国意味着什么!
    
    巴麦尊扫视了一眼,喧哗稍稍平息之后,进一步解释。
    
    “今天的帝国情报,很清楚的表明。重兵云集的中俄边境,现在不剩一兵一卒了。如果不是中俄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很难想象,中俄两国会将主战兵力,撤得一个不剩!”
    
    “一个都不剩?”陆军大臣觉得这个消息有点太耸人听闻,两国边境竟一个兵都没有,如果是真的话,唯有用结盟作为解释了。“喔,我的上帝,那是一百多万军队啊!”
    
    “巴麦尊勋爵,你知道中俄两国的军队都去了哪里吗?”首相罗素,此时表现得出奇的冷静。
    
    “首相阁下,中俄两国军队的去向,现在没有明确消息,我们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军队除了去中亚不可能再去的别的地方。俄国的军队也只有回东欧或者去黑海和高加索一带。”
    
    “我赞成巴麦尊勋爵的观点。”英国陆军大臣接着说道:“俄国对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觑视已久,一定是去了那里!而中华帝国,对波斯湾的石油志在必得,他的军队一定会从中亚穿打过去,控制波斯湾!”
    
    “上帝啊,那一带,我们加上法国的兵力总计才25万,却要面临中华帝国和俄国一百多万的进攻!”
    
    “先生们!”首相罗素脸色有些发白了,“世界大战可能提前开始了,我建议进行全国总动员!”
    
    “我赞成!”外交大臣巴麦尊第一个表示赞成。
    
    “我赞成!”陆军大臣也举起了右手。
    
    “我赞成!”内阁所有的人都举起了右手。
    
    “哦,好吧,我今天就向女皇陛下报告此事!全国进入战时状态!”首相罗素,有些紧张又无比沉重的继续说道,“大英帝国自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降临了,是生存还是毁灭,就看我们这些人的努力!愿上帝保佑我们!”
    
    “原上帝保佑我们!”所有的内阁大臣同时说出了一句无比沉重的话。
    
    第七部 世界大战 第一百一十七章 钢铁洪流
    
    (更新时间:2006…4…16 18:48:00  本章字数:6125)
    
    中亚,阿什哈巴德。
    
    为了阻止中华帝国中亚军队的进入,英法联军从1848年起,就开始沿着伊朗高原与图兰低地的交界处,修建伊朗防线。
    
    伊朗防线从里海一直延伸到阿富汉的兴都库什山脉,全长六百余公里,纵深15里。依托纵深地带内的高地修建了15个巨型堡垒群,倚为支撑点。
    
    阿什哈巴德则位于这防御带的中心,两则分别是9号和10号堡垒群。从侦察到的情报来看,这英法联军的防卫可以说是滴水不漏,试以9号主堡垒群为例。
    
    9号堡垒群(英法联军称之为第9步兵堡垒群)——位于阿什哈巴德左侧高地上,相对高度150米。该堡垒群由一大六小,共七个堡垒组成。最大的那个堡垒处于中央位置,其他六个小堡垒,如群星拱月一样,护卫着中央的主堡垒。由于其位置居英法联军主防御线的中央而被中华帝国称之为中央堡垒。
    
    在该堡垒群的前方是一片开阔地,视线良好。一旦敌军在此发动攻击也便于英法联军组织炮火反击,同时还可以得到10号堡垒群和8号堡垒群的侧射火力支援。
    
    英法联军认为中华帝国要想从视野开阔的正面突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将地面防御重点放在两翼。
    
    在堡垒群的制高点上,配有一个火炮群,可以十分便利的支援正面和两翼。火炮的俱体数量和口径不太清楚,据侦察飞艇报告说,火炮群旁边有修有炮库,平时火炮都藏在炮库内。
    
    堡垒前方的隔离带布置了大量的地雷,其中有不少是电发式的,也就是说这种地雷不可能用炮击的方式引爆。以二台发电机供电,发电机室位于该堡垒群的高地中央位置偏西。
    
    9号步兵堡垒群的四周被两道铁丝网带环绕起来,整个堡垒略呈不规则的圆形。
    
    铁丝网带的纵深宽度为10~12米,高度为2~4米。第一道铁丝网带距英法联军的前沿工事33米,防御墙的海拔高度低于英法联军的前沿工事5~6米,第二道铁丝网带距英法联军的前沿工事92米,防御墙的海拔高度低于英法联军的前沿工事7~8米。电控式防步兵地雷阵广布前沿。
    
    堡垒内还有两条深4.5米,底宽2米的深壕环绕在大型掩蔽部的两侧,并交汇于掩蔽部的门前。堡垒的最宽面朝向北方前沿。在铁丝网带的西南面有一条小路通向山下。
    
    该堡垒群的正面火线长度为600米,侧面火线长度为500米。
    
    英法联军在中央堡垒内建有一大三小的掩蔽部。大型掩蔽部为钢筋混凝土构筑,坐落在高地的南侧,整个建筑都被高地所遮盖,来自北方向的中华帝国根本看不到英法联军的掩蔽部。
    
    据从修筑堡垒的伊朗工人,逃出来的人透露,该掩蔽部非常结实,为上下两层建筑,每层为5个大房间,墙壁厚1米,每间面积约60余平方米,总面积为600余平方米,面朝南向有3门4窗布局。是英法联军前线师指挥部。
    
    在堡垒的东侧约130米处有一座小堡,墙壁厚为1米,内有房间2间,共50余平方米。在大掩蔽部的东北方向约180米处还有一座小型掩蔽部,同为半地下式建筑。该建筑的面积和门窗布局与东侧的小掩蔽部基本相同。在大型掩蔽部的身后还有一座小型地下建筑物,单间单门,面积约200平方米,用途不明,极有可能是英法联军的弹药库。
    
    此外,英法联军还在该堡的四周建有与前沿工事相通的步兵防炮掩体40处。单兵射击阵位150处。在该堡群的西侧300米处建有临时野炮阵地,配备有8门77毫米加农炮。英法联军还在该堡垒的防御工事内部署有16挺固定式马克蕊重机枪,分别扼守住堡垒的北、东、西三个方向。另外,还有5挺机动式重机枪,供随时支援。
    
    在连接中央堡垒与8号和10号堡垒群中间地段上,还建有障壁墙。障壁墙用石块彻成,可以防止,敌人从中间穿过。
    
    8、9、10三个堡垒群由英国一个步兵师防守,每个堡垒群内的常备兵力约一千人左右。该师剩余的兵力作为预备队。
    
    英法联军为了防备中华帝国,可谓不惜代价啊。如此巨大的工程,竟然会出现在伊朗边境!不过,他们的兵力也太少了一点,600余公里的防线,却只有15万人!
    
    人数虽少,但英法联军相信,依托坚固的工事,足以抵挡数倍于已的敌人!特别是当中华帝国未宣战的时候,作为与中华帝国有着良好关系的法国,甚至还以为中华帝国会顾虑到他的面子。不会进攻这条号称坚不可摧的“新马其诺防线”。
    
    1850年7月12日,凌晨,大雾。
    
    英法联军的士兵尚在睡梦中,一些中亚特有的鼹鼠,忙碌了一个晚上之后,伸着懒腰正想回去睡觉……
    
    突然!
    
    地面传来轰隆隆的震动声,鼹鼠们受到了惊吓,急匆匆的向窝里跑去,没等它钻进鼠洞,无数炮弹,穿过晨雾,愣头愣脑的落了下来,接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无数黑白或是混着血液泥土、木头碎屑、铁丝网被卷得高高的,硬生生的在白雾中破开了无数的黑洞。
    
    穿行在炮弹激起的土浪里的鼹鼠们,如同一只只在惊涛骇浪中行驶的小舟,时而被高高的抛起,时而被落下的尘土,深深的埋在地下。
    
    一只跷幸在弹浪中生存下来的鼹鼠,终于得以跑到鼠洞所在的位置,却悲哀的发现,自己祖祖辈辈,世世代代花费了无数鼠力挖掘的一个庞大鼠洞系统,被一个巨大的弹坑所取代了。母鼠、幼鼠、以及无数的亲朋鼠友消失在空气中。
    
    睡梦中的英法联军士兵突然被“轰轰隆隆”的巨大响声惊醒。接着又被从天而落的无数炮弹炸得晕头转向。
    
    好不容易,等炮火向自己身后阵地延伸时,英法联军未及清醒过来,无数绘有中华帝国黄龙标志的钢铁怪物,从大雾中冲到了自己的面前。
    
    原来,这是中华帝国雪地装甲师和沙漠装甲师,总计300辆四三式重型坦克和300辆装甲运兵车,以每平方公里一百辆的密度,排成棱形攻击阵势,趁着浓雾突击“新马其诺防线”。
    
    英法士兵,即刻被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钢铁怪物给惊呆了。
    
    他们看到,中华帝国的坦克,装甲车在英法联军的阵地上横冲直撞,犹入无人之地。壕沟、铁丝网这些对于步兵来说,是难以突破的障碍,对坦克装甲车却毫不起作用。慌乱中的英军士兵抓起枪来猛烈扫射,只听见子弹“嗖嗖”地响。打在这些钢铁怪物上面,叮当作响,火星四溅,结果是毫发无伤。
    
    中华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