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历十八年 >

第203章

万历十八年-第203章

小说: 万历十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刘掌柜的说的对,回头我把这京师四九城的城防图拿给刘掌柜看一看,这攻城的时候也是好下手。”
  “那就多谢了。”
  &&&&
  和平静的通州城不一样,京师中此时却是喧闹起来。京师中好歹也是朝中各色大佬的主要聚集地,而且除了当官的,各种贵人也是多。现下整个京师一下子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络,这些大佬贵人们此时都是着急起来。这事情变化的太快,他们实在没有想到,这从山东闹起来的乱民,竟然不在本地闹,反倒是跑到了京师这边来,还口口声声的说要把朱家皇帝拉下马,要把贪官们都扫平。把皇帝拉下马这种事,说起来他们也是想做的,但是把贪官都扫平,这就是在坏他们的好事了。大明打从成祖皇帝后,这天下就是士大夫和皇帝一块管着的。而且随着士大夫掌握的权利越来越多,皇帝渐渐的都是被架了起来,士大夫们可以随意的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一旦遇到和他们争权夺利的皇帝,他们总是会用各种手段来让皇帝妥协。在他们看来,皇帝可以随便换,但是他们手中的权利,却是不能随便丢掉的。
  而现下这些反贼,天知道他们最后到底要干什么。再没有弄明白对方的意图之前,他们这些官员,又暂时性的和皇帝站到了同一个战壕里。于是各家的家丁都是被动员了起来,平素在京师大街小巷闹事的地痞无赖也都是被用上了。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也在这城中四处安插眼线,盯着那些大官们的反应。至于万历皇帝自己,则是把紫禁城中的太监们都武装了起来。可惜,当年他要搞那个御马监,因为大臣们的劝阻,被迫流产,现下再要弄,却是连趁手的兵刃都没有。很多太监手里根本没有刀剑,只是拿着木头棒子。万历皇帝也是心急,便又马上让人在城中四处搜集铁器,就在紫禁城中开起了铁匠铺子,让京师中的铁匠到这里来打造刀剑。至于朝中的府库,能拿出的兵刃早就拿出来了,可惜大多数都是充数用的,不是锈掉了,就是不好用。万历皇帝此时也顾不得生气了,马上让人回炉重新打造。反正现在紫禁城中算是忙活起来了,都是全力的在备战。
  “田义,你什么时候发的消息,这都多长时间了,大同那边的兵马应该过来了,这怎么还不过来。难道等到这些反贼打到这紫禁城中,他们才能来吗。”
  “皇上,山西那边来消息了,说是那边有鞑子犯边,现下已然突破了边墙,整日里在宣府大同那边闹腾呢。那边的值守太监也是劝了马家,可是马家的人说,他们要先顾着这大同和宣府,不能让鞑子骑兵祸害当地百姓。”
  “混蛋,一群混蛋,什么祸害百姓,他们是怕自家的产业让鞑子给祸害了吧。调辽镇的魏和尚进京,十万火急,让他越快越好!”
  第二百九十七章要配合好
  第二百九十七章要配合好
  通州城中,一处大宅院中,此时这里便是那民变的头领老刘的大营所在了。一个屋子里,灯火不是很亮,屋里只有两个人,便是老刘和他的管家刘明了。
  “刘明,这个沙帮主到底是个什么性子,你上次不是说打探的清楚了吗。可是白日里这番谈话,却是让我举得的这家伙有些不一般。对于他们,咱们就是利用,可别最后给人家做了嫁衣。”
  “老爷放心,老爷不瞒你说,这老沙就是这个样。小的我刚开始和他接触,也是觉得这家伙城府很深。可是处的时间长了,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家伙就是会装腔作势,不知底细的都是会被骗了。其实这家伙还是挺实在的,关键时候,他是没那份狠心思的。老爷放心,他那边小的老早就打探明白了。这次攻城,就是让他们打头阵,马壮领着咱们的人跟在后边。咱们肯定不能吃亏,到时候就是遇到麻烦了,小的也是早就想好了退路。”
  “嗯,这样就好。这白日里,我试探这家伙几句话,还以为这家伙脑子里有玩意呢。不过不管他是个什么心性,总是要小心为上。俺们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用了那么多银钱,可就是为了现下。这眼瞅着就能打进去了,怎么样也不能出了纰漏。要是能报了祖爷爷们的仇,那俺便是死了,也甘心了。”
  “老爷,您这是说的什么话,莫要想的那么悲伤。老爷,只要咱们把朱家皇帝掀翻了,那这皇帝您就可以做了。咱们手里头现下也是有人马的,那些当官的,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都一样,只要老爷把一些好处许给他们,小的估计他们保准都会跟老爷妥协的。”
  “嘿嘿,刘明啊,你这小子,这心思还不小啊,想的也是周全。那些当官的是什么德行我又何尝不知。不过啊,这事可不是像你想的那么简单的,这能当皇帝,那都是要祖坟冒青烟的。呵呵,俺祖宗现下尸骨都不知在何处,祖坟又怎么能冒青烟呢。先报了俺家祖宗的仇,这事等以后再说。明日,就让那沙大牙去攻城,俺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让马壮打起精神来,跟上这些人。去年他们不是还打败了蓟镇的兵马吗,看看他们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和咱们家这些人比强在哪里。”
  “哦,小的知道了,小的这就去吩咐马壮。”刘明一听老刘是这个口吻,便不再敢说那当皇帝的事情了。毕竟,他就是一个家奴,即便是管家,他也是个家奴,主家的想法,他是不敢忤逆的。
  就在老刘和刘明商量事情的时候,在京师的郑国舅家里,现任国舅郑国泰也在和自己的管家商量者事情。还别说,打从太医来给郑国泰看病后,郑国泰的病却是一天好过一天。就在半个月前,郑国泰竟然能下地行走了,身子也是强壮很多了。原本他还打算把管家叫来,再次谋划那大事。可是等到他从管家那里知道了了现下京师左近的情况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这情况变化的也是太快,他想的那些招数,都是不好用了。现下不光是京师当中,便是紫禁城中,都是各处人手加倍。这个时候,他在想玩那突袭,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局势是怎么变化的,怎么我这一病,竟然成了这个样子?”
  “老爷,其实小的也是想跟您说这事来着,可是您这身子骨也是不好啊,我就是说了,您也没办法啊。小的又怕您因为这事耽搁了身子的将养,便没有对您说。小的以为,凡事都是要老爷有个好身子的,若是没了这身子,那做什么都是白费。”
  “哎,真真是老天不开眼啊。怎么这时候出了这事。我来问你,咱们家那些训练好的家丁现下可都是在城外吧,他们现下该不是被那些乱贼给围歼了吧。我听别人说,很多大户人家在城外的庄园现下都是被那些乱民给攻破了,财货抢了一空不说,护院的家丁都是被打死了。咱们家的也是如此吗?”
  “这个小的现下不知道,不过两天前,小的还是接到了从城外庄园发来的消息,说是一切正常。小的以为就这两天功夫,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事的。再说,小的也是把一些家丁给集中到了咱们现下的府里头了,城外庄园的情况,现下还真是不知道。”
  “嗯,这倒是个好消息。也不知道这些乱民最后会弄成什么样,咱们现下可是一点也不敢动弹,前天宫里一样过来了消息,说是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这些天可是活动的很厉害的。他们那是怕那些乱民打进紫禁城,同时还害怕各个勋贵家里出了叛徒。”郑国泰对于现下锦衣卫的行动,倒是知道的很多。
  “哎,这个大明朝啊,要说起来,还真是该亡了。下边人要是认真做事,怕是要被皇帝怀疑。若是不认真做事,大概便要被另外一些人在背地里诟病。传到皇上耳朵里,那可就不是好玩的了。”
  “闭嘴,这事还轮不到咱们来说。咱们现下只有以不变应万变。嗯,让下边的人做好准备,一旦城破,咱们要先做好自家防御。我就不信,这紫禁城是纸糊的吗,那么容易就会被攻破。”
  “老爷,是小的多嘴了。小的这就下去办事。”
  看着管家出了屋子,郑国泰摇了摇头,自己又重新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反贼便是反贼,能聚到北京城外头,那都是不容易了,想要攻破这北京城,那可是差远了。打从成祖皇帝把京师从南边迁到北边,这北京城还没有被人攻破过呢。便是鞑靼和瓦刺强盛的时候,也就是在京城外头转悠一些时日,攻城,他们可是差的远了。
  郑国泰的智商,能想到这里已经算是不错了的。现下若是说做买卖,他倒是能说上一些,但是说到这谋国谋天下,他可是差了不止十条街。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魏刚当初让人先把这郑国舅弄到床上,那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可是知道这郑国泰没那本事的,而且当时他还要靠着这郑国舅的名声在大明内陆做买卖,所以这种大事,他可不能让这郑国舅脑袋一热就开始干。
  郑国泰觉着这京师高大的城墙不好攻破,可是他却不知道,再坚固的城墙,能挡得住大炮,却是挡不住来自城内部的攻击。所谓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便是如此了。
  于此同时,已经从归化城回到辽镇的魏刚,也是接到了李豹送过来的消息。看着这一切都是按照他计划那样行进的,他高兴地翘起了嘴。当然,这也就是他一瞬间的表情。现下这般年纪,他已经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了。
  “小铁,马上我就要领着人出山海关了,这辽镇上下,包括更北边的吉林黑龙江,还有归化城以及榆木川这边的事,我就交给你了。做好你的事,帮我考察考察这许多人,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咱们这家业以后可是越来越大了。这人一多,光是凭着我对他们的恩情,怕是就不好用了。明面上我这边有些制度,但是执行制度的总归要有人,这些人你可是要给我盯好了的。”
  “老爷,小铁明白了。”简单又明了,刘铁这些年锻炼的,全然没有了当初的稚嫩。
  “呵呵,咱们总是要配合好这万历皇帝的,也是要配合好那老刘的。要不然,别人一看,怕是要说咱们这是蓄谋已久的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辛寅事变(一)
  第二百九十八章辛寅事变(一)
  三月二十八这天,大连港码头,几乎停满了各色大帆船。有西洋盖伦战斗型的战舰,也有大连造船厂新出的飞剪快速帆船。除了远在南洋的南太平洋舰队外,魏刚麾下剩下的船,现下都是集中到了这里,就连一直在北海道岛那边执行任务的舰队都回到了这大连港。
  若是有心一点,在这码头上数一数,便可知道,这次码头上足足停靠了十四艘盖伦战斗船,四艘飞剪船,要是再加上大明传统样式的福船,那就一共有三十条船了。
  这么多船,这次自然不是用来拉货物的了,而是用来运人。要说起来,魏刚麾下的舰队,除了上次在山东那边聚集往大员岛运人外,还真是没有这么大规模集结过。
  “三连集合,全体都有了,向左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各班检查自己装备,然后汇报,五分钟后登船,各班必须遵守上船纪律,一旦遇到喧哗者,以军法论处。”
  随着一声声的命令,码头上原本还在休息的士兵纷纷从地上站起来,整理起自己的随身行李,然后排起队来,跟着连长开始往指定的船上去。
  曾阿牛便是这些整装待发的士兵当中的一员。今年也不知道怎么得了,这魏大帅从刚开春就开始四处用兵。曾阿牛身上有个哥哥,现在说话那可是最早一批火枪队的队员了,曾经到朝鲜打过仗。后来跟着现下的魏大帅回来后,又在队伍里呆了几年,便退役了。退役后除了享受退役士兵津贴外,还在魏大帅麾下的工厂里有了一份工作。他们曾家在辽镇那就是个寻常人家,但是自打他哥哥当了这火枪队队员之后,这好运就跟着来了。他哥哥当时的军饷是一个月十两银子,这些银子他哥哥自己是用不了的,自然全都是给了家里。家里原本就是军户,有些田地。现下有了这些银子后,生活自然是好了很多。他哥哥在朝鲜又是获得了一些军功,上边又是奖励一些。这家里的日子就是更好过了。他哥哥是家里的老大,身下有三个妹妹,到了这曾阿牛这里,便是老小了,哥俩差了十岁。要说起来,这曾阿牛刚生下来哪会,他家还不怎么样,倒是因为他哥哥被选上了那火枪兵,他家才好起来的。跟他哥哥比起来,曾阿牛的童年,相对就要好上一些。他哥哥时常跟他说起这事,算是感叹,也是激励。
  后来他哥哥退役之后,便用军功和军饷,在辽镇以北,现下说话就是那叫吉林的所在买了一块地,又从人市上买了许多蒙古奴仆,这边他爹爹亲自领着这些人到那边开荒了。过去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