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列侯 >

第230章

大汉列侯-第230章

小说: 大汉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裨小王一看情况不对也纷纷下令逃走,一时间战场的局势陡然来个一百八十度逆转,前一刻还信心满满的扳回劣势自信能来个五五开,下一刻就士气崩溃全员逃离。
    可是汉军又这么能放他们逃走呢?
    “追!分兵三路追出去!一路在黄河渡口懒猪白羊王所部,坚决不许他们渡河到河南地,一路追着楼烦王不许其所部举族向西逃窜,一路追击四散本套的匈奴裨小王,找到他们的部落草场快速扫荡不能给他们逃走的机会!”
    赵君育一马当先:“我去追渡河的白羊王,保证不让白羊王逃过去。”
    “我去追四散奔逃的匈奴各部,带着重骑兵去就足够了。”周左车与灌强齐声说道。
    卫青跳起来:“那我们去追楼烦王,坚决不让楼烦王所部逃到右贤王庭区域。”
    “你?你不能去。”
    卫青急了:“姊夫,为什么我就不能去?我今年十五岁了,可以开一石二斗战弓。”
    “你还太年轻,你姊姊把你送到我这里锻炼,不是让你去莽撞的统兵打仗,先跟着我练两年在独自带兵,跟上我该去追击楼烦王亦谷烈那条老狐狸去了。”
    白羊王几支追兵里最先被追上的,也是他的运气太差,恰好碰上渡口的船只不足的当口,白羊王忙着搜罗船只砍树为筏,结果就在这个当口被赵君育率领的羽林骑追上。
    赵君育只带着七千余羽林骑,白羊王部众被斩杀两千一百多人依然有一万左右的败兵,双方的兵力差距并不大,但士气可就差的太远。白羊王部骑兵见到汉军就害怕,连应战的勇气都全部丧失掉。一万多人拼命朝渡口拥挤,都想挤上那为数不多的十几艘民船。
    近万人拥挤在一起根本不能动。黑甲骑兵很轻松的一个突击就把人群冲的人仰马翻,几乎是待在的羔羊眼睁睁看着汉军挥刀斩杀,他们哭喊着请求船上的白羊王帮帮自己,可是白羊王自己都自顾不暇,哪里会管岸边的人,砍断缆绳拼命向南岸逃离。
    自己的王抛弃他们逃走,白羊部骑兵瞬间士气大溃,残存的九千多名白羊部落骑兵全员投降,独霸河南地白羊部落几乎崩溃掉大半。
    赵君育并未就此满足。派出五千黑甲骑兵押解俘虏返回阴山大营,自己带着两千名体力最充沛的黑甲骑兵搜罗船只渡河追击,此时河南地的白羊部落近乎是个空寨,年轻力壮的匈奴人几乎都被留在黄河北岸,成功坐船逃走的人三百多人,这三百多人全是白羊部落的贵族和亲卫。
    渡过黄河。
    赵君育马不停蹄追上白羊王巴拉图仑,捕捉到他的时候非常有趣,这个老家伙根本没想到汉军会继续追击,满心以为渡过黄河就安枕无忧。下船就慢慢悠悠的往回走,没走回大营就被捉个正着做了俘虏。
    “白羊王带路吧!我们想去你的营寨看看,你这个做主人的得尽地主之谊。”
    “哈哈哈,我听说匈奴人非常好客。白羊王想想怎么招待我们这群远方的客人。”
    白羊王巴拉图仑神情沮丧,苦着脸被五花大绑捆着带路,这大概是他有生以来最痛苦的一次带客人回家。
    另一边。
    周左车与灌强冰粉两路。各自率领四千名重骑兵沿着阳山的山麓追击,眼看秋天到来。漠南的匈奴部落不会到阳山以北扎营,因为北方的寒冷空气会冻坏部落的牛羊牲畜。普通部落民也受不了北方的寒冬。
    阳山与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是最佳的越冬圣地,有山峦阻隔下大部分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至少冬天不会再冰冷和雪灾里痛苦挣扎,最初左右贤王的矛盾之一就是阴山与阳山的地域划分,冒顿单于裁定包括阴山在内大部分河套平原属于右贤王,这才给左右之争买下隐患。
    八千重骑兵,人人背着沉重的骑枪与两把锋利的钢刀,他们是非常纯粹的近战杀手,只要被近身接触凭借战马与骑士结合的强大的爆发力瞬间撕碎敌人,尤其对匈奴的轻甲、无甲骑兵效果异常明显,碰到重骑兵通常是一刀拦腰砍断。
    匈奴小部落骑兵犹如见到梦魇,看到黑甲骑兵闻风丧胆拼命奔逃,可是他们逃跑的方向不可能是阳山以北的冰冷原野,只会往自家部落里拼命逃窜,无形中引狼入室还不知道,当他们发觉情况的严重性为时已晚。
    大多数小部落几乎没抵抗就放下武器头像,少部分负隅顽抗被重骑兵屠杀一空,重骑兵近距离冲锋时用弓箭还击是很愚蠢,每一次单方面碾压都会给反抗的部落带来深重的心理阴影。
    “不堪一击!匈奴人简直不堪一击!”
    陈何拔出钢刀,殷红的血渍顺着刀刃往下流,跪在地上的匈奴人战栗着像只遇到天敌的惊慌田鼠,他们在瑟瑟发抖。
    与此同时,楼烦王被堵在营寨里死活不愿意出来。
    营寨外是七千多名羽林骑,还有一千多私人部曲的黑骑兵在叫阵。
    曹时大喝道:“楼烦王还不出来投降,我给你一刻钟的时间考虑清楚,再不出来我就要冲进去大开杀戒了,不要妄想那几根木桩和栅栏能挡住汉军的脚步。”
    “别!千万别杀,我们投降。”
    操着拗口汉地语言的匈奴贵族举起双手:“我们大王决定投降,请您绕过我们的子民吧!”
    楼烦王用绳索捆着自己走出来投降,楼烦王的亲眷部属哭喊着也跟随走出来,楼烦王亦谷烈抬头望天发出绝望的呐喊:“完了!楼烦部落完了!”(未完待续。。)

第269章 怎么是他
    九月的长安沉浸在深秋的喜悦中,经历去年的寒冬暴雪洗礼,入春以来关中风调雨顺,偶有关东传来内涝洪水也不算大麻烦,初秋收获的粮食堆满谷仓。
    播下黑麦,南庄村民终于可以闲下来渡过安稳的秋天,自从改种黑麦以来,近两年经历痛苦的适应期,从最初不熟悉黑麦的习性闹出减产,解决习性又遇到黑麦叶锈病、黑粉病的袭击,大农令府的官僚蹲在田间地头忙活一整年,根据传统杀虫去病的技术开发出许多土办法才初见起色。
    “4级不更张安,四十一岁,七尺五寸,面黑,户籍载人四口,田籍所载水浇上田二顷四十亩,亩产黑麦四石二斗一升,大豆二石七升,已完税。”
    穑夫站在南庄中充当告示板的影壁前,宣读当年每个丁户亩产与过税的向西情况,每年八月过人头税并代表一年税收结束,汉家还有一份刍藁税按照亩产计算,虽然这笔税负非常轻也非常少,但过税就是要明确记录公告百姓。
    因此,每年九月年末,百姓们都会再秋收后迎来当年的计税纳税告示,穑夫会在这时候告诉闾里的乡民们,汉家朝廷收了你们多少税,为什么要收那么多税,为什么要废除某些免税特权,让每个乡民心中有数,有问题可以当场提出来,穑夫不但负责收税,还要负责普及税收知识。
    某种意义上说,大汉帝国所处的时代更接近先秦的封建时代,先秦封建时代的最大特点是有国人。国人居住在闾里中向领主纳税,向领主服役。领主必须要维护国人的利益,告诉他们收税的用处。以及领主退出的新政策有哪些具体含义,当领主得不到国人的谅解时,就必须慎重考虑是否一意孤行。
    最著名的例子是西周的“共和行政”时期。
    周厉王强行富布山林川泽为王有,不许平民入内樵采渔猎,在上古时代这是巨大的错误,触犯上至贵族下至国人的重要利益,纯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却引起全天下的强烈不满,周厉王蛮横的拒绝任何劝谏。并参保的杀死所有不满者,导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逃到彘。
    那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贵族集团与广大国人联合起来,将周厉王驱逐出王都,因此这段历史被称作彘之乱,西周时代的国人,正是南庄里围观听取穑夫告示的乡民,他们的祖先参与驱逐周厉王的国人暴动。他们的后裔世世代代居住在闾里中的国人。
    随着时代变化进入战国时代,国人与野人的说法渐渐不在提起,但并不意味着国人与野人从我们的文明中抹去,国人的地位和意义依然不变。野人被改称为闾左浮浪人口,或者更干脆称之为贱民的人群,国人与野人的称呼变了。内容并没有变化。
    手工业的货殖者,农业的农民。经商的商人,纯技术的工匠。以及打渔的砍柴的挖矿开山凿石等等,各行各业都必须居住在闾里中,上古传下来的规矩不住在闾里的就是野人,任何国家都不允许百姓允许散居在野外。
    所有开拓建立定居点都必须经过皇帝或领主的特许,没有得到特许私自迁徙居住是不被允许的,被视作逃税、逃徭役、逃兵役的恶劣行为,抓到就要受到严厉惩罚,这一点和500年前或者1000年前没有任何区别。
    讲解进入尾声。
    南庄百姓七嘴八舌说起来,忽然有人说道:“我说丁穑夫,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北边的战争,我们平阳侯在北边打退匈奴人了没?”
    “呵呵,你们运气真好,车骑将军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上个月阴山西边爆发一场大战,车骑将军以两万敌五万,斩敌六千余,俘虏四万三千多人,还附带俘虏十几个部落三十二万人口,牛羊六百多万只,解救汉人俘虏二万余,其中还有两个大号匈奴王,一个叫白羊王,一个角楼烦王,消息传到长安城,听说连天子都震动了。”
    年轻的孩子们睁大眼睛一瞬不瞬:“我们汉军损失的多不多呀?”
    穑夫得意地说道:“实话告诉你们汉军的损失很少,战报上说死了六百多,伤一千五百多,匈奴人派出几十个神射手,杀了咱们汉军不少人,最后是车骑将军亲自出马,杀光匈奴神射手,要不是那帮人阻碍损失会更少。”
    “打赢那个什么王,就得了六百多万只牛羊?匈奴人真有钱。”
    “你这么说可就错了,你要知道草原上的牛羊就和咱们的粮食差不多,你把六百万只羊想成六百万石粮食,你还觉得多吗?”
    南庄百姓掰着手指头算半天,心说南庄每家亩产四石二斗多黑麦,还有二石多的大豆,平阳侯府有2300顷地辖下也就十几个庄子,别说这点田地在关中排不上号,实际控制的土地只有三个乡而已,根据大小一个县至少有六到十二个乡,通常一个郡有六到十二个县,只有乡辖下的闾里不好计算。
    平阳侯府2300顷耕地,每年粮食总产量在140万石左右波动,这么点粮食放在五年前是个大数目,但放在当今根本不算大数,秦川八百里有耕地51万顷,开发程度较高的有三十万顷左右,关中年粮食产量至少有一亿二千万石,比五年前粮食提高百分之四十以上。
    农业大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也促使新一波婴儿潮出现,最近四年关中人口增速大幅度提高,适龄的夫妇选择在富裕的时候多生子女传宗接代,朝廷废黜7到14岁每年缴纳20钱的口赋又是一重利好消息,多重影响导致关中人口增速保持百分之四,意味着一年增加23万个新生婴儿,关东的人口增速也有所提高,近两年保持包分之二的增速,正常情况应该是百分之一增速,百分之二是高速增长,百分之四的增速只能用一婴儿潮形容。
    南庄村民日渐富裕,购买耕地的需求大增,然而买卖土地并非你情我愿的交易,还需要根据爵位大小决定土地购买额度。
    郑老的爵位是军功爵体系内,只是他的孙子郑通还没有那么高的爵位,买卖土地也始终保持谨慎,不愿意多买土地日后还要按照汉律卖掉,最好的办法是上阵立功获得更高爵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合法占田限额。
    “我听说,上次雁门之战,汉军全体提升3级爵位,羽林骑提升4级爵位。”
    “天子封了好多关内侯,好多人羡慕的不行,我听说上谷郡太守李广赖着不愿意去陇西,就是想在汉匈战争立个大功擢升列侯。”
    “咱们君侯最厉害,灭国立功益封受赏,名满天下威震四方。”
    南庄的壮丁眼馋极了,女人们微笑着没有丝毫担心的念头,男人出去打仗立功是天经地义的事,百姓们参军的热情就是靠立功受赏激发,要不然每人每年都要负担沉重的徭役,社会早就陷入动荡的战火之中难以自拔。
    长安城。
    刘陵满心疲惫的回到自己的小宅院,愕然发现房间里坐着两名不速之客。
    经历最初的惊讶迅速冷静下来:“你们是谁?来我的宅院什么事?”
    黑衣女子身材高挑气质冷艳,美中不足是漂亮的面庞带着冷厉之色,审视的目光扫过刘陵的全身上下:“你的反应很快,从进门到现在只愣了两个呼吸,难怪你能纠缠住平阳侯不放手。”
    “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叫季娇,这是我的兄长季应。”
    坐在另一边的黑衣男子冷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