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列侯 >

第131章

大汉列侯-第131章

小说: 大汉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柏至侯许昌长叹一声:“我就说过,你们不可能让少府低头的,你们太小看他的性格棱角了,告辞!”
    “今天我们已经越过底线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请不要再来找我们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告辞!”卫尉武强侯庄青翟拱手离开。
    “告辞!”太仆安国侯王辟方连话都懒得说,一拱手就走了。
    北平侯张预迟疑下也拱拱手离开,列侯们稀稀拉拉走的一干二净,宗正红侯刘嘉也早早的上马车走人,他能出来说一句已经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作出的让步了,再大的动作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立的上卿们一脸懊恼,没想到敲打不成反而撕破脸,掌管国库税收的大农令惠愁的几乎想撞墙,本来和少府合作非常愉快的,现在这事一闹再想合作是千难万难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得到谅解。
    丞相卫绾脸色苍白,手脚颤抖着几乎要背过气,意外的结局让他的心里又气又急,完全想不到太皇太后的力挺之下,依然拿不下性格强硬的曹时。
    他实在太强硬了,他都不知道以后该怎么相处了。
    直不疑一脸茫然无措:“我们该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总之比什么都办不了更好,什么都不做肯定要完蛋!”卫绾罕见的向老友直不疑发火,他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刚才自信满满的心情完全崩溃,再也没有往日的淡定从容。
    这不同于以往的理念冲突,这次是正式的撕破脸,曹时的冷漠态度像一封无声的檄文,向他们这群老牌官僚开战。
    卫绾并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他还天真的以为可以压服少府曹时,让他接受老派官僚们的洗脑,逐步强化相权的独立性,坚决遏制天子的**,做皇帝要以汉文帝和汉景帝为好榜样。
    在回去的路上,曹时挑起窗帘看向远方。
    过了许久,只听马车里曹时的冷笑声:“什么都不做也叫黄老无为?我看你们和那些纯儒一样锈蚀了脑袋,骨子里和那帮儒生是一丘之貉!教育皇帝该怎么样做优秀的皇帝,不这样做就不是合格的皇帝云云,真是胆大包天活的不耐烦了!难怪历史上黄老学派一败涂地,食古不化与纯儒不相上下的人,没有资格在朝堂上立足。”
    帘子放下来,他心中的火苗越烧越旺盛,黄老学派的老不修成为阻拦他前进的绊脚石,已经到了他必须一脚踢开的地步。(未完待续。。)

第161章 这就是长安(一更5000字)
    ps:  曹时决定刚正面了,刚过易折也无所谓了,再忍下去就真的不是穿越者了,硬碰硬决一胜负吧!求订阅!
    “平阳侯,对不住了!碍于三公九卿的规矩,我们不得不趟一次浑水,这次实属无奈请多包涵。”太常柏至侯许昌、卫尉武强侯庄青翟、太仆安国侯王辟方、将作大匠北平侯张预联袂造访平阳侯府表达歉意,同时也在撇清和丞相卫绾的牵连。
    见风使舵临阵变脸毫无节操,但是这样恰恰是官场的生存法则。
    他没有想过苛责几个列侯不守立场的行为,他的对手毕竟是三公九卿整个集体,触动相权的特权引来众怒,四位列侯是军功爵的领袖,更是三公九卿为首的上卿官僚成员,不能轻易放纵破坏秩序者,或许他们从没有翻脸的念头,但是突然给他一个警告,让他知道谨守规矩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警告不成立刻收手道歉,列侯们再一次确认自己的立场,用歉意表达自己的意志,相比之下,军功爵的利益远高于相权独立的利益。
    曹时眼皮一翻淡淡地说道:“此事无碍,只不过对几位突然易帜保持中立有点不太理解,诸位想表达什么就直接找我商量着办,何必与那些不识抬举的货色沆瀣一气对付自家兄弟呢?”
    “平阳侯说的是,我们脑袋发昏给忘个一干二净了。”
    “请放心,咱们下次绝不会这么搞,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平阳侯宅心仁厚,不计较咱们脑门发热的冲动行为。咱们也不能蹬鼻子上脸,以后绝不会有第二次了。”
    “多谢平阳侯的谅解。这么做实在不好意思,下次再有情况一定提前通知。”
    四个人很快走了,没过多久又来一拨人,他们是来侯府打探消息的中小官僚,未央宫外的动静瞒不过京师的耳目,少府和三公九卿撕破脸是天大的消息,表面上曹时处在绝对劣势,可若结合他的所作所为,过来稍冷灶的络绎不绝。
    曹时没心情和那帮官僚迎来送往。打发胡遂带着侯府的家吏处理,过来说话的就打太极推出去,送礼的不管轻重全部退回去。
    第二天,曹时一大早被招入宫中议事。
    刘彻铁青着脸说道:“你需要拿出成绩来证明自己,更要证明朕的眼光没有看错人。”
    “臣明白,赛马场会让所有人闭嘴。”
    “不!朕要让他们接受一场惨败,朕要让皇祖母明白,朕才是皇帝,朕才是主导天下的至尊人皇!”小皇帝目光灼灼。犹如滚烫的火焰在燃烧,那是赤果果的野心之火,在这把火焰下一切都将烧成虚无。
    曹时眉头一挑郑重的点点头,他的肩膀上负担者一代明君的期待。战胜三公九卿的阻挠,击溃太皇太后大权独揽的野心,把属于皇帝的权力还给他。
    皇权具有排他性。皇帝不可能与任何人分享至高无上的权力,哪怕是亲父子亲兄弟也不行。
    他熟知的历史里为了权力。有多少人反目成仇,前一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下一刻大义灭亲挥刀相向,争的无非是那把象征无上权力的龙椅。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汉景帝被迫容忍母亲窦漪房的一次次刁难,那也是迫于汉家以孝治天下的祖训,换做当今天子刘彻登基称帝,窦漪房和刘彻隔了一代人,本来不多的亲情在权力的侵蚀下越来越少。
    刘家皇帝天性凉薄的很,刘彻从小就不喜欢老祖母窦漪房,以前没底气没资本去翻脸,现在有资本有能力又要为建元新政忍气吞声,眼看局势慢慢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刘彻终于决定动手了。
    “少府!”
    回头往后看,只见丞相卫绾提着长袍快步走过来:“少府等一等!你要清楚你的身份和位置,一味的依靠皇权违反了上卿的本意,我们不是皇权的依附者,你这样执迷不悟下去,早晚是要后悔的!”
    曹时冷淡地瞥了一眼道:“多谢丞相提醒。”
    “亡羊补牢尤为未晚,趁现在还来得及悬崖勒马走回正道上,我这是为你好……”
    “您不累吗?”
    卫绾愣住,不太理解他的话,下意识的重复道:“少府,老夫这是为……”
    “您难道不累吗?我都替您感到累,一大把年纪为了维护这个,维护那个,真累!”曹时冷着脸说道:“您应该回乡养老,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何必在这朝堂上斗的你死我活。”
    年级一大把的丞相怒声质问道:“少府,平阳侯曹时!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您难道还不清楚天子的志向吗?抱残守缺当个太平丞相不符合天子的志向,更不符合我汉家的方向,您已经落后这个时代了。”
    “放屁!老夫怎么会落后这个时代!”
    曹时瞥见宫中的内侍躲躲闪闪的目光,冷笑一声:“您从政三十多年贵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叱咤风云,您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要多,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要多,论资排辈我应该老老实实的屈服在您的威光之下甘附骥尾,但是我想问一句,凭什么?”
    卫绾到退一步惊讶的抬起头,面前站着年纪轻轻的少府再过几个月才年满十七周岁,嘴角稚嫩的胡须无声的告诉别人,他只是个没长大的大男孩。
    老丞相年近六旬,论年纪比他父亲曹奇还要大,一把年纪对待曹时更像对待自己的子侄一般,他没想到曹时会这么告诉他,凭什么要我听你的话做个乖孩子。
    可是他没想过,曹时根本没把他当作指引前路的长辈。他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无法容忍暗自排辈苦等二十年再当上丞相。他早就已经等不及要把老家伙们踢下台大展身手了。
    “老夫凭什么让你听我的,那么你考虑清楚要和老夫为敌了?”
    曹时大袖一摆。面朝未央宫的方向一拱手:“陛下难万古难遇的大有为之君,继承先帝的遗志只为开疆拓土打击匈奴,以雪汉家六十载的冤仇,您的黄老无为之治优点再多也如那束之高阁的老古董,可以退出时代了,为敌之类的话出自您的金口玉言,我从没说过也绝不会说。”
    “好好好!老夫和黄老无为之治都落后时代了,你和陛下都是年轻气盛之人,一门心思想干出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老夫无能无用之徒,你是这个意思吧!”
    曹时眼神锐利入刀:“抱歉了,我无意伤害您的好心情,可是我还是要说出来,我心爱的大汉帝国在逐渐腐朽堕落,因为论资排辈之风越来越强大,托关系走后门的人充斥中小官僚阶层,汉家的耕战外向战争制度,生生被衮衮诸公变成内向治国制度。黄老无为三十年国力恢复,黄老无为六十年日益繁盛,无为到一百年人口翻两番人多地少,天灾**一起将是天崩地裂。难不成让黔首百姓去要饭为生吗?您何止是落后了!这是在误国!”
    误国!
    卫绾没料到自己被骂成误国,他一向为官清廉洁身自好,既然不贪渎也不爱多生是非。可就是这样标准的好官清官竟然被骂做误国,老头怒道:“我从没贪过朝廷一文钱。对待家里的佃户仆役也很和善,体恤百姓困难常常给一些力所能及的补贴。一日三餐极少见肉食,唯有豆腐是比较爱吃的一口,我怎么会误国!你不说清楚今天不能走!”
    曹时的胳膊被扯住,本来想走也走不成了。
    不让走,他也不打算硬甩开胳膊,立在原地道:“贪官误国在于一个贪字,因为他们一门心思贪渎国帑,不思报国反为一己之私牟个人利益,这种人可耻可杀!清官误国在于一个清,因为他们自诩廉洁真君子,行的正坐得直说话理直气壮,这种人通常是为人方正不懂变通的死硬派,做个博士教书育人还勉强可以,治理国家就暴露出满脑子想当然的理想主义色彩,以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荣,喜欢斥责不符合自己的人是走上歧路,走自己的路才是正道,殊不知大道三千取其一可通神国,你的大道凭什么要成为普天之下的大道?所以,清官误国就坏在这个清的过头了。”
    清官也能误国?
    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也是错的?
    卫绾气的浑身发抖:“满口歪理邪说!清官怎能误国!我看你是疯魔入脑魔障了!”
    “您虽秉持黄老无为之道,骨子里却和那些纯儒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清廉守制的仁人君子为志向,喜好以己度人,把自己的道德思想执政理念定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符合您思想的都是好苗子,不符合您思想的要加以改造,如果三令五申不予配合的朽木要坚决打击,搞学术垄断,搞执政垄断,哪怕出发点是好的,办的事也都是坏事,教出来的徒子徒孙都像您这般,岂不是我汉家之大不幸!”
    “你……你好一张利嘴!骂过儒生,还要连老夫一并骂吗?”
    “在下不敢!更没想过要骂您一个不字,您是道德高尚品行优良的好人,您做个御史大夫纠察百官会非常合适,总揽朝政治国有方对您太难,黄老无为之道太古旧了,已经不适合大汉帝国的发展,我的黄老新学革除旧弊吸取百家的优点,以黄老为基更善于灵活变通,这才是黄老学派的新出路,您要明白学术之争是理念之争,您和我都没有退路,劝我不如劝自己早点退下去享享清福,大汉帝国势如朝阳,圣天子与在下也势如朝阳,真的不需要您继续操劳国事了。”
    卫绾脸色灰败踉跄几步气喘吁吁,他忽然发现自己真的老了,老到跟不上眼前的年轻人,那些闻所未闻的犀利言辞,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描述。相信任何一个年轻书生听到都会抚掌赞叹,果然是国士无双的平阳侯。连他自己都差点被说服了。
    他想骂人又不知道从何处骂起,倘若骂曹时是个黄口竖子。那么他岂不是个老匹夫?
    卫绾面色涨红,恐吓道:“平阳侯曹时!你赌错了,胜利者一定是属于老夫,属于太皇太后,你注定将会失败,你要为你的顽固和愚蠢付出代价!届时,老夫将会袖手旁观,你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的!”
    “我从不会赌错,我会胜利而你们将会失败。”
    曹时深深的看了老丞相一眼。掉转过身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了。
    就在刚才,他仅剩的那一丝耐心消磨殆尽,对这个食古不化的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