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列侯 >

第114章

大汉列侯-第114章

小说: 大汉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利勒告诫道:“一路行进很危险,你们只有三百多人要多带上箭矢和伤药,还有要记住占星术非常重要,睡前对着星相面朝你们前进的方向安营扎寨,避免走到半路迷失方向,走中线以最快的速度穿越死亡之海,当心右贤王的追兵很快会赶上来,还要小心猎骄靡的拦截,中间不要做任何停留,快走吧!”
    山谷外,甘父甘父几次欲言又止,默默的一拱手:“要小心右贤王的追责,多多珍重!”
    “你放心吧!草原上匈奴人可称最强,死亡之海附近他们就差多了,居犁摸不清死亡之海的草场分布,更不敢轻易涉及死亡之海,以我的耳目可以轻松掌握死亡之海的动向,右贤王抓不到我,送走你们我就带着部族四处迁徙去了,你们快走吧!”
    沙利勒挥鞭抽在坐骑的屁股上,1600多匹马背着部分行李迅速离去。
    出了山谷沿着河川一路疾行,一路上遇到不少迁徙的部落,沿途的牧民看到帕格玛和迦呼罗纷纷脱帽致意,两个人在月氏人的地位很高,手下的月氏勇士个个趾高气昂,仿佛在说在自家地盘从来不怕任何人。
    这条路直通车师前国的所在地(吐鲁番),这儿句如同几千年后著名的火盆地那样奇特,每年夏天气温高的惊人无比,但是早晨和傍晚却非常凉爽,这里的奇特气候早就了车师人白天不出门,上午睡懒觉的有趣风俗。
    车师国是个小国,因为继承权的原因被分成前后之分,他们名义上隶属于匈奴名下,实际情形和小月氏人相同,车师前国只有几千户人口,合计约一万五千户人,战兵只有一千多人,半耕半牧定居在狭小的盆地和附近的绿洲,人口增长慢生活相对安定,典型的没野心也没能力的小部落。
    背靠天山山脉的小盆地是非常奇特的地方,尹吾盛产爽口的哈密瓜,车师则盛产美味的葡萄。用羊肚包裹着羊肉埋在火堆下烘熟的饮食习惯,让初来乍到的汉人们大开眼界,原以为西北只是一片风沙包围的恶劣地方。西域的富庶和繁荣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商队暂时解散,按照分队一小组为单位各自去寻找有趣的东西报告回来。
    吕横和冯寿分在一队,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直奔烤羊肉的摊子,一大一小两个人盯着烤肉摊子馋的直流口水,他们无奈的发现西域人用金子做货币,用汉地的布帛和盐巴作为货币,用马匹作为货币。唯一不用的只有铜钱,西域商人不用铜钱,以前不用现在也不用。
    摸摸口袋里张骞发给的几两黄金。两人出了狂咽口水毫无办法。
    司马谈是商队的书记官,他最博学字写的也最好最快,几十部厚厚的日记本是为他准备做记录用的,普通毛笔不能满足他的使用。就换成鹰隼的羽毛蘸着墨水书写。凭借他在宫中参与绘图和制作沙盘的丰富经验,很容易就描绘出商队所行进的路径,包括时间记录发生简单事情都包括在其内。
    张骞走到水果摊子前,好奇的打量着奇怪的水果。
    “你尝尝,这的葡萄干很好吃。”
    “这是葡萄干?还挺甜的。”
    卖葡萄干的车师商人得意道:“几位去附近问问,我家的葡萄远近闻名,连国王和王后都吃过我们家的葡萄,要不要来一点带在路上当个零嘴吃吃?”
    张骞抓起一捧葡萄干。想起曹时对他的嘱咐,便问道:“你们这的葡萄那么好。在其他地方也能栽种吗?”
    “可以,把葡萄籽取出来种下去就行了,只不过其他地方的葡萄没我们车师国的好吃,得天独厚的气候是车师葡萄的法宝,尹吾种葡萄比不过我们才改种哈密瓜的。”
    “种葡萄有什么讲究吗?”
    “您到底买不买我家的葡萄干?不买别耽误的做生意啊!”
    张骞笑着摇摇头,不出点血这个商人不会说实话:“买买买,你给我包下30石葡萄干,用盐巴交易可不可以?”
    “啊?30石葡萄干?好大一笔生意,盐巴交易再好不过,你们等着我去提货来。”
    车师商人向他的小儿子交代几句,急匆匆的往后院走,不大会儿功夫冒出一个学白胡子的老头,操着半生不熟的匈奴语说道:“尊贵的客人,我们家有50石上好的葡萄干,如果您愿意把这些葡萄干买走,老朽就把种植葡萄的所有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原原本本的交代清楚。”
    “老人家此话当真?”
    “老朽活了七十六年从不说谎,阿胡拉玛兹达不允许信众说谎。”老头摆出琐罗亚斯德教徒的标准动作,依照古波斯人信仰风俗禁止撒谎是严令,老头贪婪不代表会作出言而无信的事。
    “那就买下吧!两石盐巴有问题吗?”
    “两石盐巴?您真是个慷慨的人!多谢!”老头高兴的要死。
    葡萄干在西域并不算稀罕物,各地都有种葡萄的牧民,只不过他们车师人种的最好罢了,50石葡萄干花不了多少本钱,可2石盐巴可就不一样了,在西域盐巴非常之昂贵,说盐巴和黄金等价相当绝对是吹牛,但是在西域二十石盐等于一石金(60市斤)不成问题。
    司马谈闷着头记录,他真怕自己憋不住笑出声来,幸好应付车师老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张骞,要换做他一定会忍不住搞砸交易。
    原本出塞时,商队里是没有准备多少盐巴的。
    去年上了趟青藏高原发现咸水湖沼非常多,人畜稍不小心就会被咸水给齁的受不了,于是张骞立刻想到就地取材晒盐。
    曹时记录的晒盐法在汉地才刚开始推广,去年他们离开陇西之前,听说河东盐池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工艺改造,齐国和会稽的天然晒盐场也在改进新的晒盐工艺,估摸着到今年夏天改造工程可以宣告完成,张骞从日记本里直接照搬没有丝毫压力。
    晒盐法很简单,简单的说是挖坑暴晒得到不可使用的盐卤,兑水过滤继续暴晒反复澄清去掉杂质,得出来的便是上好的雪盐。
    去年在高原上耽误那么久时间,一方面是想尽量多拉拢点生戎羌人下山,另一方面就是弄点青海骢和数不尽的盐巴。
    到了尹吾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西域多的是咸水河与咸水湖,就在死亡之海上穿行的几条大河含盐量都不算小,毕竟是每年蒸发量惊人的西域,除去一些长流活水的湖泊是淡水湖,大部分小湖泊都是咸水的,包括楼兰过东北部的罗布泊也是咸水湖。
    在司马谈看来,西域人非常有意思。
    眼巴眼望的瞅着咸水不能用,一天到晚去求购外地运来的天价食盐,以至于早就25石食盐兑换1石黄金的离谱价格,偏偏他们手里就掌握着晒盐技巧,
    这年头,西域最不缺的是河流绿洲和牛马羊骆驼之类的牲畜,最缺的是食盐和布帛之类的硬通货。
    “等等,我们要你的葡萄干是有条件的,栽培技术给我仔细的说清楚,倘若有半点谎话当心阿胡拉玛兹达的愤怒。”
    白发老人被唬的面无人色,慌忙把葡萄栽培技术原原本本的讲出来,包括栽培时气温日照浇灌,以及用那种牲畜的粪便做肥料,越说越急竟慌不择路的把葡萄干的制作技术也给说出来。
    回来的路上,司马谈每次想起那老头想保守商业秘密,偏偏又不敢撒谎的滑稽表情,都会忍不住笑的前仰后合。
    “笑什么呢那么开心?”甘延逯身后十几个人赶着几十匹马走来,甘父让他围着车师购买合适的母马,马队的扩张是提高大漠生存力的办法,只要不走沙漠用马作为交通工具的速度最快,骆驼完全比不上战马。
    “看到后面的葡萄干没?2石食盐换了50石葡萄干,以后咱们的零嘴是不缺了。”
    张骞虎着脸说道:“那能叫零嘴吗?那是贸易品,只能适当吃一点。”
    “对对!咱们吃30石,留下20石做贸易品。”
    甘延逯从马背的包裹里掏了一把塞进嘴里,嘴巴鼓的圆圆的眉飞色舞:“唔唔,真好吃,甜甜的比哈密瓜干好吃,吃了一冬天哈密瓜干,吃的我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
    “你行啦,有的吃就很不错了。”司马谈打开布包,给身后的马队成员均分葡萄干,莽汉们两三口吃个干净,抹掉口水盯着布包发呆。
    葡萄干是甜品!
    在石蜜的价格炒到九霄云外的天价时代,葡萄就是最宝贵的甜品,贵族妇人们最爱吃甜蜜的食物,造型古朴的苹果梨无法满足贵族们的猎奇需求,假若汉地可以种植葡萄,带来的经济价值是无法预计的。
    张骞感叹道:“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趟西域之行将会名垂青史,或许将会改变整个时代,改变汉家的命运!”(未完待续。。)

第146章 比生命还重要(二更5000字)
    一个月后,流淌在大漠的湍急河流旁绿树成荫,成群结队的野生黄羊聚集在河边饮水。
    忽然,黄羊们竖起耳朵,惊慌的打量四周,动物的本能告诉它们,即将有不可预知的危险正在靠近,空气里回荡着令人不安的信号。
    刹那间,大地轰鸣,雷声四起。
    黄羊们夺路奔逃,湿地旁成片的鸟类扑棱棱飞起。
    一支由千人组成的匈奴骑兵缓缓出现在视野的尽头,他们一人双马身披皮甲,挎刀背弓全副武装,带头的千骑长身披铁甲,手握锋利的铁刀,相隔甚远就让动物受惊逃窜。
    巴图森,右贤王帐下排名第一的千骑长,身高八尺五,身体魁梧力量惊人。
    二十岁时,以菜鸟百骑长的身份挑战并击败头上的千骑长,随后名声鹊起成为右贤王帐下众多千骑长之一,其后五年的时间,巴图森把右贤王帐下的所有千骑长全击败,气焰嚣张到跑到左贤王帐下挑战,被左贤王帐下的万骑长虐一了顿狼狈回来,这几年老实许多。
    他的弓术并不出色,刨掉万骑长不算,在右贤王帐下的千骑长里只能排在前五名,若在整个匈奴计算排名只怕连前一百名都挤不进去。主要特点是近战非常强大,仗着身强体壮只要被近身就难逃他的长刀,许多箭术强大的千骑长都被他近身放倒在地。
    “你说什么?车师王用500匹健壮的母马换了100石食盐?已经离开整整一个月了?”
    匈奴武士铁打不动的脸色略微一沉。
    从祁连山脚下的尹吾山谷折返右贤王庭。再从右贤王庭发兵追击而来,一来一回耽误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假如对方以轻骑逃窜,想追上那支商队可就不太容易了。
    “他们怎么走的那么快?难道全部换成战马前进。”
    “之前的线报,说他们行动迟缓,从河西走到尹吾用了半年的时间,突然加速有点异乎寻常。”
    “好用说,小月氏王沙利勒在背后指点。他们把坐骑换成母马毫不奇怪。”
    “又是那只大漠之狐!自从小月氏连死两个王,那只狡诈的狐狸登位以来,就和咱们玩了十几年捉迷藏。去年龙城大会上被左贤王帐下的混球嘲讽,想想我就忍不住捏死那群废物。”
    “哼!左贤王有什么了不起的,坐拥十二万骑却连残废的鲜卑、乌桓都受不了,弓卢水的草场年年被乌桓人骚扰。我要是左贤王早就一头撞死了。”
    巴图森一抬手立即噤声。他在队伍里就是绝对的权威,一千人就是任他驱策的狼犬,纵横捭阖于草原大漠上称雄一时。
    上古时代,满足最崇拜强者,只有强者才能带领部族活下去。
    巴图森就是匈奴冉冉升起的新星,右贤王最器重的勇士,给他配备的一千人队精挑细选个个战力非凡,气势惊人。
    无论训练装备士气还是战力都要甩开普通匈奴骑兵几条街。只有这群骑兵才配的上匈奴的百战精锐的威名。
    匈奴骑士们怀着敬畏之心望着还不到三十岁的强者,他才刚刚触摸到巅峰的边角而已。以匈奴最精妙的保养术至少可以维持十五年巅峰期,越往后体力不衰技艺磨练的更加精湛,草原上能斗过他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巴图森沉吟道:“通知乌孙昆莫,就告诉他右贤王希望他协助拦截匈奴的叛徒,我们只需要带走人,战马和物资全部给乌孙昆莫,务必要把人抓到。”
    “明白!”
    “追上去,把他们擒住带回王庭,右贤王对那个万骑长很感兴趣,记住右贤王吩咐一定要抓活的!”
    “是!”
    匈奴骑士士气大振。
    管他相差一个月还是两个月,相隔一千里还是两千里,在大匈奴的狼旗之下,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目标抓回来。
    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可以在马背上吃饭、睡觉甚至行房,不用说精锐骑兵对日夜不停的追击毫无压力,普通匈奴牧民也可以一日一夜行进150里。
    一千余精锐的匈奴骑兵稍作休整,就沿着车师古道直奔西南方向追击。
    与此同时,黄沙漫漫的的戈壁沙漠,这里就是最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