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

第55章

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第55章

小说: 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着逃命,分散的小股日军见无法逃命,只得跪地求饶。

  这是抗战时期从未有过的场面。

  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日军中国战场攻势的结束。

  从此以后,日军渐渐转入战略收缩防御阶段。

  中国正面战场则从此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先后收复桂柳,反攻广州,梧州,滇西顺利取得成功。

  这里是中日战争的转折点,同时,湘西会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其他战场压力,也为芷江胜利创造了条件。

  芷江战役历时55天,日军两万余人被王耀武;王敬久;汤恩伯部予以分别围歼。

  战役以中国的军队大胜告终。

  此时,“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已经是中华民族案板上的一块肉了”,它的末日丧钟已被敲响。

  夏季的骄阳烘烤着汪伪政府和日军统治下的江南金陵古都。



  虽然天气很热,但冈村每天夜里还能睡得很好,足足8小时。

  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7时起床,上午到日军司令部听取参谋们的汇报。

  下午,如果天气好,就到池塘水边钓鱼,晚上读书或者下围棋。

  不料,他的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搅乱了。

  末日临头的命运,来得这样地突然,这样地不可抗拒。

  冈村欲哭无泪。

  8月8日,他的司令部情报课从欧洲,重庆等地的无线电广播中收听到了有关日本将要投降的消息。

  他和日本其他高级将领一样,对“无敌皇军”之类的神话深信不疑,难以接受日本宣布投降的事实。

  他在以后自己的回忆录写到:“我于1941年就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以来,继续了4年多的战场生活。

  在这期间,一次也未回国。

  因此,对于国内的事情,虽然片断地听到一些,但实际真实情况如何,既不知道,也不会让我知道。

  虽然大体上对战局的前途感到颇为暗淡,但认为还有相当的余力。”

  蓄势已久的各国反法西斯正义联合力量,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地打击法西斯。

  二.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占领莱特岛,日军一败涂地,海军几乎倾巢覆没不说,光是地面部队伤亡人数就达7万余人。

  而在一个多月后,硫磺岛的血战又是惨不忍睹,守岛的两万日军除216人被俘,其余尽数被歼。

  日本本土最后一个前卫堡垒—冲绳岛,也被美军捣了个底朝天,11万日本陆军阵亡,20万岛民葬身于火海。

  之美国飞机驾临日本本土上空,东京,横滨,神户,大阪等重要城市,在美军“超级空中堡垒”的呼啸声中,相继变成废墟和焦土,几乎全日本都是火光冲天,硝烟滚滚。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浪潮中,日本就像条破败的帆船,很快就会在风雨飘摇中沉没。 

  5月9日夜间,300多架B一29轰炸机再次光临东京,每架携带6吨燃烧弹,低空沿东京东隅田河飞行,轮番轰击两个半小时,将炸弹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区,56平方公里地面上的一切彻底烧光。

  飞机在250公里外太平洋上仍可看到冲天火光。

  有几处大火延烧4天方才熄灭。

  几万死难者都是因为燃烧耗尽氧气而窒息死亡,尤以低洼区最为悲惨,着火;缺氧者争相跳入河中求生,结果隅田河漂满如木炭一样黑的尸体。

  人们争相躲入坚固的明治座剧院,院内窒息而死的尸体互叠有2米之高。

  当时日本本土空军和防空军已被摧毁,美国飞机如入无人之境。

  再加留京的政府医务人员仅剩9名医生;11名护士,完全丧失了救护能力。

  5月26日,500架B一29再来一次“扫尾”,往北部、西部居民区投下4000吨燃烧弹。燃油引起的大火自天而降,高楼飘浮在火海之中。

  从此东京就成为了“死城”,再也没有多少好房子和健康的人可炸了,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轰炸的价值。

  陆军是战时日本的支柱,凡对外重大决策,往往以陆军意见为主导,陆军也因此而目中无人,独断专行,如不能满足其愿望,即采取暗杀手段,甚至发动兵变。

  铃木首相虑及这一点,与东乡外相私下商量;只有采取一项无先例可循的措施,才能打破僵局,就是奏请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裁决。


()
  利用天皇至高无上的威望,使陆军的首脑阿南;丰田;梅津等就范,制约住了这几个,他们的部属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东京的日本皇宫防空洞里,一群军政要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 “从目前国内外局势看,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

  东乡外相垂头丧气地说着,两手一摊,倒在沙发上。

  7月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将 

  它彻底消灭。

  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

  面对多重打击;日本终于顶不住了。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听着众人的辩论,这时他喃喃地说道:“这几天一直尽听有取胜的 自信的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

  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国军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望。”

  他把手一挥,“此时只有作这样的决定了。”
第一一七章。 大陆政策的破产
一。

  日本最终决定无条件投降是经历了一个让那些日本极端军国主义者们痛苦而又无奈的曲折过程。

  中国人民长期坚决的抗战,使日本在中国找不到出路,日本预定的大陆政策的关键因素“征服中国”不仅没有实现,反而深陷中国全民抗战的漩涡,因而注定了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的破产。

  越是到战争后期,日本越是存在日趋严重的军事,经济,政治危机。

  加上世界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日本已经走投无路,已经注定了必将失败的命运。

  在顽抗到底还是缴械投降的问题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之政府,军部,重臣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难以调和。

  曾经企图谋求有条件停战,但日本法西斯的这种幻想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日本一度试图与中国谋求“和平谈判”,但中方明确表示:在《开罗宣言》后便不存在日华的单独和平,必须放在世界和平也就是与全体盟国的共同和平,使日本中日单独议和的幻想完全破灭。

  在苏联对日作战前,日本又寄希望苏联以“中立国”的身份在日本和西方盟国之间进行调停,但苏联对之反应冷谈。

  这说明,日本的野蛮侵略行径已为全世界人民所不齿,惟有接受无条件投降。

  与此同时,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们不甘失败,不自量力叫嚣本土决战,创造了“自杀性”袭击方式的灭绝人性的“神风特攻队”。

  甚至不惜将全体日本人民拉着为之殉葬,但只是徒劳无功。

  从1944年冬,中国战区战略反攻的时机已臻成熟。

  国民政府在昆明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以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总司令。

  将西南地区的86个陆军师及特种兵团编成4个方面军、1个防守兵团和“陆总”直辖各部队。

  即:卢汉的第一方面军,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杜聿明的昆明防守兵团。

  此外,自中国远征各军击溃日军,打通中印公路;接通中印输油管道以来,盟国援华军实源源入境,每月内运物资和军火超过6万吨。

  其中以美式武器陆续装备完成之阿尔发部队已有20个陆军师,分别编入了“陆总”所属各兵团。

  “陆总”的战斗序列编成后,积极策划战略反攻,配合国内各战区的国军及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对日作战。


()好看的txt电子书
  盟军的反攻节节胜利。

  日军已从主动变为极度被动的状态,其海军舰队几被全歼,航空兵亦已残余无几。

  盟军已取得绝对的制空权及制海权。

  二。

  中国战区正面战场经过“陆总”所辖各方面军的战略反攻,迄至1945年8月上旬,已获得较大之进展。

  当面之敌我态势,自1945年4月以来,敌人大批抽调了陆军约7个师团的兵力向湖南湘西地区进犯,企图夺取芷江空军基地,以空军继续威胁陪都重庆,并破坏西南地区的反攻部署。

  经月余之战斗,第四方面军王耀武所属各部将士拼命反攻,于5月19日将进犯芷江之敌彻底击溃,歼日军2万余人,取得湘西大捷。

  从春天到夏天,从湘西到芷江,鬼子的末日真的来到了。

  芷江,一座小城,一间小屋,一面牌坊,却浓缩了一部全民顽强抗日的不屈历史。

  日本向外国投降固然是头一遭,对中国来说,在近代史中也没有受降的先例可循。

  唯一的参考是向美军借来的德国向盟国投降的记录片。

  当时的重庆国际电影院特别为参与受降仪式的少数官员放映了这部记录片。

  从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出,不管交战国双方仇恨有多深,但战胜国对战败国投降代表个人人格仍然给予充分的尊重,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了。

  既然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只有想得全面些了。

  受降典礼场地选用芷江机场空军第5大队和14中队营房,并指派专人负责会场布置,文书誊写,接待事物,交通车辆,油料供应及机场附近的治安等。

  签字典礼的会场在机场东面一排黑鱼鳞板双层木结构的西式平房里。

  每栋房子长44.1米,宽8.8米。南、北侧各有房屋五六间,为来芷江参加典礼的人的宿舍,南侧房屋的尽头为餐厅和厨房,北侧房屋的尽头房屋原为基地管理室,改为警卫、驾驶员休息室。

  东北方百米处有一栋独立的房屋,原为空军基地司令员的住处,改为供日本降使的招待所,便于隔离,警戒。

  当时的芷江县城大街小巷贴满了“庆祝胜利,巩固世界和平”,“向抗战将士致敬”、,向盟邦战友致敬”,“抗战胜利万岁”等标语和横联。

  县城东门还有一巨幅对联“庆五千年来未有之胜利,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

  ”并用松柏装饰成许多“V”字形。

  进人街道的彩楼上还有“胜利之门”4个大字。

  芷江机场临时搭建了占地近100平方米的棚舍,用石灰画出警戒范围,参观人群均站在警戒线以外。
第一一八章。 低下了罪恶的头
一。

  在细雨中,远山的轮廓依稀可见,机场里散落着几个直径两米,长三米,过去修机场时压路基用的大石碾,从那伤痕斑斑的碾身,似乎窥见到机场经历的无数次战斗洗礼。

  历史的风雨逐渐远去,战争的烟云慢慢消弥。

  今天芷江抖落战争的尘埃,站在丽日蓝天下,向世界露出了和平的微笑。

  在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的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拟在南京的中国陆军总部正式举行。

  1945年8月20日,代表侵华日军的日本降使今井武夫奉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之命,乘坐“元力”式MC号97式冈村专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起飞,当天降落在汉口。



  虽是冈村的专机但该机已是油漆剥落,弹痕累累,破旧不堪了。

  当晚,按照降机要求,机尾系上4米长的红色布条。 

  8月21日,今井武夫乘坐专机飞向湖南,按规定在上午10时进入常德上空。

  这时,他发现机舱内有一挺歪把机枪,便赶快命令士兵丢掉。

  这挺罪恶的机枪很快坠人了茫茫洞庭湖水之中。

  在湘西上空,专机由中方飞机领航,于11时10分飞抵芷江上空,先围绕机场低飞3周以示敬意后,11时15分降落。

  芷江机场的跑道停着百余架飞机,5000多人聚集在机场跑道边,成百辆吉普车以及各种各样的军车,小轿车排列在路边。

  日本降机按指挥台指示绕场滑行一周,驶向指定地点。

  中美官兵从机场四周蜂拥而至,抢着拍照留念。

  飞机停稳后,标志着投降的机尾4米长的红布条被官兵们撕碎,各自留作纪念品收藏。 

  今井武夫头戴拿破仑帽,蹬着马靴,身穿草绿色翻领军服,面带戚容走下飞机。

  中方对日军所携带的行李等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后,今井武夫才坐到一辆插有白旗的美式吉普车上。

  其他随行人员坐后面的一辆车。

  这时,媒体记者上来拍照。作为司机的中方士兵一个埋下了头,另一个则用准备好的报纸挡在了前挡风玻璃上,以示不愿和日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