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深宫嫡女 >

第223章

重生之深宫嫡女-第223章

小说: 重生之深宫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1 笑里藏刀

头次觐见后妃,那是要行大礼的。但地上被雨水淋得湿滑,如瑾便和适才的张六张七一样,也行福礼。而且她心里还有个念头,若然庆贵妃怪罪她失礼,借故处置,正好让她躲过选秀。

宫妃找秀女的麻烦并不是新鲜事,看哪个秀女太过出众,找个理由打压下去很正常。在选秀之前就打压的,一般处置的不会太严厉,因为此时秀女并不完全算是宫里人,还要顾及她外头的家族和旁人的议论。等入选进了宫,被拘在宫里学规矩,而册封的位份还没有定下来的时候,那才是真的步步危机,若是被妃嫔们挑到了错处,宫规压下来,丢了性命也是家常便饭。

如瑾屈身下去,很是盼着庆贵妃能在此时发难。

然而庆贵妃却一点也不在意,根本没有找麻烦的意思,在如瑾礼还没行完的时候就叫起了,态度也是十分和蔼,“果然是个标致人儿,无怪要被人看重了。”

如瑾心里纳闷,庆贵妃话里有话,自己这是被谁惦记上了,乃至惹来她的关注?

庆贵妃一招手,辇旁一个捧盒的宫女便走到了如瑾面前,将手中精致小巧的木盒打开,露出里头莹润通透的一汪白玉镯。

不是顶级材质,却也算很好的东西了。

如瑾狐疑,等着听庆贵妃的下文。

“这东西拿了去吧,你很投本宫的眼缘。”

如瑾连忙屈身:“臣女不敢。”心里腾腾乱跳,对庆贵妃这一手感到迷惑和焦虑。她今日是来走过场的,可不想这么扎眼。在场那么多贵女淑媛,庆贵妃赏谁不好,为何偏偏赏她?

庆贵妃笑:“有什么不敢的?据本宫所知,你可是个大胆的姑娘,生死关头都十分沉得住气,接本宫一个礼就说不敢了?这可真是不给本宫面子。”

面对着笑吟吟的庆贵妃,如瑾冒了冷汗。

这可是个笑里藏刀,翻脸不认人的主,上一刻还在跟你开玩笑,下一刻就可以喊了宫人动手的。曾经在宫里的那段时光,如瑾没少领教庆贵妃的厉害。

但那时候,如瑾还有恩宠作为倚仗,庆贵妃不敢明里做出太跋扈的事,但此时天上地下的身份差别,无依无靠的如瑾惹不起这尊大佛。

“贵妃娘娘息怒,臣女对娘娘满心敬重,不敢拂了娘娘的好意,只是无功不受禄,臣女没有帮过娘娘什么,平白接了娘娘的赏赐是为不敬,因此臣女不敢接。”

“嗯,不禁模样生得好,舌头也利落,很对本宫的脾气。要不是皇后娘娘有意将你指给老六或老七,本宫还真想把你留给太子呢。”庆贵妃支肘撑在步辇的扶手上,丝毫不顾自己的话引起多么大的震动,只管念叨,“说起来,静妃妹妹的老十年纪太小,不然她定也喜欢你这样的孩子。”

如瑾只觉脑子里嗡的一下,全身的血都冷掉了。

皇后有意将她指给王爷?为什么,皇后为什么会认识她,又为何要将她跟王爷连在一起?不对,庆贵妃和皇后向来不对付,这话里定有水分,不能相信,不能相信……可若不是真的的,庆贵妃又如何敢当众给皇后造谣,贵妃毕竟是贵妃,暗中和皇后角力可以,明面上不会胡乱生事……

好几个念头闪过脑海,如瑾一时想不明白其中的缘故。

被庆贵妃笑眯眯的盯着,被秀女们或惊讶或羡慕或嫉恨的看着,她却不能空站着不说话。一瞬间的呆愣过后,如瑾提裙跪在了地上。

地面铺着上好的砖石,雨水落在上头很快就会渗入,路面没有积水,然而潮湿和寒凉是挡不住的,如瑾一跪,顿时便觉阴凉透骨。京城里的春日真是冷,花开得好,亦有清寒。

可此时此刻,哪还顾得上这些呢。裙子脏了,腿脚渗凉,这些都不重要。

“臣女资质浅薄,实在当不得娘娘的打趣,听了娘娘的话只有无地自容而已。太子殿下和王爷们是天家贵胄,帝之血裔,光华如天上星月,而臣女微贱如泥土,不堪相配,求娘娘慈悲,莫要拿臣女开玩笑了。”

如瑾俯首,额头碰触在冰凉的地面上,让她想起潋华宫里的那个深秋的早晨。

春之容华,秋之萧瑟,原来她都躲不过匍匐于地的屈辱。这宫廷就像是她的禁地,不论以怎样的心情走入,都要被人拿捏性命。

涵玉宫前挤着密密麻麻几百个秀女,可却静得出奇,除了庆贵妃的笑声,再也没有人发出别的声音。

有灰衣内侍匆匆走来,在张德耳边禀报几句,然后张德便朝庆贵妃躬身,“启禀贵妃娘娘,给小主们凑的雨具准备好了,两处宫院也收拾停当,您看?”

“哦,这雨是真的大了呢。”庆贵妃抬起头看天,朱云华盖为她遮挡了雨水,她不必像秀女们一样湿了头发和脸。“本宫不过是路过而已,倒是耽误了你们这些时候,张公公,对不住了。”

“奴才不敢当。”张德身子弯得像虾子。

庆贵妃挥挥手,“你自安排吧,本宫这就走。”



“是。”张德恭敬一礼,起身吩咐手下去拿雨具,又让文武官出身的秀女们移步到旁边的宫院暂避。

十几个内侍抱了大堆的油纸伞小跑而至,于是勋贵秀女们有了遮雨的物件,不必再受雨打之苦。而那些要移步的秀女也没有立刻离开,磨磨蹭蹭在慢步走着,倒是不怕淋雨了,尽可能多的听庆贵妃说话。

庆贵妃的步辇还在原地没动,如瑾跪在辇下,被庆贵妃笑着看了半日。

“你怎地胆子变小了?被本宫几句话吓成这样,可不像你。本宫可是听说过,你曾经拎着刀子跟父亲拼命呢。”

秀女们个个惊愕,近前的张大了眼睛上下打量如瑾,后头看不见的左右挪动着往前张望,更远处的人听不清庆贵妃说话,忍不住到处打听。

“和父亲拼命,还动刀子……这是真的吗?”

“看她那样子不像是浑人,怎会做这种忤逆的事。”

“皮囊好有什么用,坏人也可以有天仙似的样貌呀,贵妃娘娘又不会说谎。”

窃窃的议论涌入耳鼓,如瑾咬紧了牙。

她从来不怕被人指摘,她在意的是,庆贵妃竟知道她的私事。

池水胡同里发生的事没办法掩盖,那里左邻右舍挨得近,约束了家里下人的口舌,也挡不住邻居们的窥探和非议,何况还有东府蓝如璇等人,也不会为了顾忌她的名声而守口如瓶。

若别人有心打听,这等事都是能打听的出来的。如瑾既然提了刀,就做好了日后被人议论的准备。

但,这议论的范围并不包括宫廷。堂堂一朝贵妃,储君的生母,盘查秀女的私事做什么?

如瑾越发觉得庆贵妃今日不是无的放矢了。

她跪在地上,身子一动不动,心里却在急速的盘算着。

庆贵妃此来,说了这些话,是什么目的?

宫妃在秀女跟前立威,展示排场?不是。

她想起了在自己之前被点到的张六和张七……是了,是了,是针对皇后的。

如瑾很明白皇后和庆贵妃之间的暗涌,今日庆贵妃句句不离“皇后的意思”,无论张六张七还是她蓝如瑾,都因皇后的话而被庆贵妃当众“打趣”。

恐怕,皇后真有那些意思也说不定,所以庆贵妃才要提前掀出来,给皇后添堵,阻碍皇后成事。若是这样……

那么庆贵妃笑里藏刀的编排就很好解释了。

“娘娘明察,臣女不曾和父亲拼命,只是略有争执。事急从权,失礼之处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非是胆大忤逆。”如瑾没有否认,只略略说了两句。庆贵妃既然想污她,自然不会将她的解释当回事,她越反驳便会招来越尖刻的针对,反而不如淡然相对。

至于在旁人看来,她的话等于自动招认,那也没什么。被不相干的人误会和非议,如瑾不是很在意。

庆贵妃笑笑,又开口说道:“本宫还听说,襄国侯在来京途中夜遇强徒的时候,你被好几个持刀匪类堵在屋子里,却胆大心细地应对支撑了半天,最后很神奇的硬生生保住了性命,这可真是厉害极了。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本宫佩服。”

满场哗然。

秀女们看向如瑾的目光,从惊愕变成了暧昧的探询,甚至有幸灾乐祸的鄙夷。

女人的嫉妒心很可怕。从如瑾站到人前开始,那出众的样貌和淡淡的神情已经让不少人看她不顺眼了,后来庆贵妃赏东西,更是惹来不少嫉恨。所以此时,这些人很乐意听见关于她的不好的事情。

被好几个持刀强徒堵在屋里,支撑半天,保住性命……这非常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事情。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子,凭什么能在刀下活命?许多人便看向如瑾匍匐在地的身子。

“不敢当娘娘的夸奖,臣女并没有和强徒对峙的能力,当时是永安和长平两位王爷到的及时,才救下了臣女全家的性命,这也是上天眷顾,皇上福泽庇佑的缘故。不知娘娘在哪里听来的谣传,以讹传讹,倒惹得娘娘误会了,臣女替传谣言的人请求娘娘宽恕。”

如瑾直起了身子,仍旧跪在地上,但挺拔的背脊和直视庆贵妃的眼眸,昭示了内心的恼怒和不屈。

庆贵妃过分了。

短短片刻之间给她扣上忤逆和失贞的名声,若是换个人,怕是自此再也没脸活在世上。

------题外话------

谢谢jjll99,rourou,xiaying~

202 小惩大诫

她凭什么这样对她?!

如瑾暗暗咬住了嘴唇。尽管不甘,尽管愤怒,但她也明白自己根本无力与之抗争。

同样的处境,同样被刁难,张六和张七却有皇后做后盾,庆贵妃顶多当面敲打两句。而对于她这个无有凭依的落魄侯门的小姐,却是尽可放宽了胆子嘲弄奚落。

就连她带怒直视,也会有宫女立刻呵斥。

“大胆,做什么直愣愣的盯着娘娘看,想挨板子么?”

如瑾闻听这声喝问,心头的火气却压住了,念头一转,冷飕飕瞥了那出声的宫女一眼,然后朝庆贵妃道:“臣女不熟宫规,既然冲撞了娘娘,还请娘娘宽宥,遣了臣女出宫,莫再在这里惹娘娘生气。”

庆贵妃挑了挑眉,“怎么,看起来你倒是很不想参选似的。”

“臣女不敢。”

“选秀是皇家大事,本宫也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赶走秀女,传扬出去,让人议论本宫不能容人呢。”庆贵妃支颐想了想,慢吞吞道,“既然你知道错了,不如就随便打上几板子以示惩戒罢了。这倒不是本宫不依不饶,本宫倒想不与你计较,不过上下尊卑的道理摆在那里,本宫做事也得按规矩来。”

一番话说得轻巧,要打板子的惩罚却是定下来了。

这也是庆贵妃为人的狠辣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被她说成了不得的大事,然后进行“薄惩”。前一世,如瑾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此类事举不胜举,低等宫嫔和宫女内侍们没少在她手下吃苦头。

“但凭娘娘处置。”如瑾回答得干脆,一脸坦然,倒让庆贵妃有些惊讶。

不过她既然打定了要“薄惩”的主意,也不会因为这点惊讶就改念头,当下便招了招手,辇后有个跟随的内侍捧了托盘出列,托盘上锦绫一揭,露出里头寸宽尺长的竹条。

如瑾认得那东西,是庆贵妃时时带在身边的,遇见谁冲撞了她,立刻要拿出来打人,这些年不知打折了多少个竹条,那竹条上也不知沾了多少人的血,比学堂里先生的教鞭厉害多了,一板子下去就是一道血印。行刑的内侍也是经过训练的,手劲可大可小,伤势可轻可重,一切但凭庆贵妃吩咐。

虽说只是用来打手板,身上别处一概不沾,但也有打死人的例子。曾经有宫嫔挨了板子,手上只是两道红印,看起来也没什么,大家都道肿一阵子便好了,谁知那宫嫔回去就发了高烧,一连三日没有下床,第四日上便没了性命。当时御医只说染了极重的风寒,可后来宫里有人传说,是那板子打得巧妙,封了重要的经络,伤了主气的穴道,致使那宫嫔体内气血淤积,毒火攻心,这才断送性命。

这等宫闱秘事,秀女们当然不知道了,见庆贵妃要动板子,许多人带着看戏的神情乐颠颠瞅着,尤其是那些没有雨具的秀女们,先前还嚷着被雨打湿了头发衣衫,现在却一个个地站着不动,也不去旁边宫殿里避雨,全都围着看起热闹来。

如瑾心里盘算了一下,依着自己的身份和之前揣摩的“皇后的意思”,推断庆贵妃应该只是虚张声势一下,打了皇后的脸即可,不会真的下重手杀手。襄国侯府再不济,怎么说也还是一家勋贵侯门,而连第一轮选秀都还没参加的她,也算不上宫里人,自然与妃嫔不一样,不能任由贵妃随意处置。庆贵妃若是将她打出个好歹,必会招人非议。太子是储君,生母对臣僚家眷太过苛刻的话,会损害他的名声,单凭这点她蓝如瑾就是安全的。

于是她不辩驳,也不惊慌,静静跪着等内侍动刑。

不过手上挨些疼而已,就此却可以换来不入选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