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深宫嫡女 >

第156章

重生之深宫嫡女-第156章

小说: 重生之深宫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嬷嬷手里提着一个红漆小食盒,端正放到了床边小几上,笑道:“蓝姨娘不必客气,老奴此来只是送几碟点心,怎敢劳烦您迎接。恕老奴多句嘴,姨娘这病还是少生气为好,早些养好了才能伺候王爷,否则空担个虚名,没的让底下人看轻。老奴从侯府接了您过来,与您亲近才说这些,您仔细琢磨吧。”

蓝如璇连喘了几口气,勉强维持着笑容,咬牙道:“多谢嬷嬷提醒。”

“不必客气。”赵嬷嬷将食盒打开,端出几碟花样精巧的糕点一一摆放在小几上,“这是王妃特意赏给诸位侧妃姨娘的,因您新来,别人都是两碟,唯有您赏了双倍,是王妃疼惜您的意思。”

蓝如璇露出感激谦卑的神色:“替我多谢王妃关怀,待我病好了,一定亲自前去谢恩。”

赵嬷嬷点点头,转身径自去了,剩下蓝如璇坐在床上咬碎了银牙,瞅着那几碟点心只觉刺目,探起身来一甩手将它们全都挥到了地上。

正在努力擦拭锦垫的品霜吓了一跳,慌忙侧身躲开洒落的糕点,跪在一边不敢再动。地上铺着垫子,碗碟落下去没有多大声响,也不破碎,只是里面盛放的点心俱都摔碎了,渣子溅了一地。

蓝如璇厌恶地喝道:“滚出去,好好地守好了门户,再让人这么闯进来小心我揭你的皮!”

品霜慌忙应了一声,连地上狼藉也顾不得收拾,匆匆躲出门外去了。余下蓝如璇瘫靠在水红湘绣金香枕上,咬着嘴唇,慢慢红了眼圈。

进门好几天了,第一晚开始她就没见着永安王的面,新婚之夜独守空房不说,到得次日本该去给主母敬茶,宋王妃直接以她养病为由未让她出房门,这一关就关了好几日,半步也不让她出去。本是七分的病痛,到现在也关出了十分来,加之气闷惶恐,这几天她只觉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越发连床都起不来。

尤其是,曾经在蓝府里侍过疾的两个老嬷嬷总是过来找她,今日送东西,明日传话,其余都是假,像方才那样夹枪带棒的数落她才是真。两人都是宋王妃跟前的人,因此便也能看出当家主母对她是个什么态度了。

蓝如璇万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期盼了这么多天,进得王府却是这样的局面,一颗热乎乎的心几乎冷透冻了冰,委屈气苦处真是无人可诉。房中独坐时她便对着枕屏发怔,左思右想不知自己因何会落得这般田地。

“王爷,难道不是你看重我么,不是你非要娶我么?连死了都要抬进尸首来,为何我活生生的进来你却不见我一面?我是病着,但也没有病到不能见人的地步啊!”

枕屏上一对比翼彩羽雀儿亲昵交颈,蓝如璇含泪看着,越看越是心凉,喃喃对着虚空中想象出来的永安王说话。

正暗自垂泪的时候,外间砰的一声响,还有嗡嗡的声音,将她思绪打断。蓝如璇不禁立了眉毛喝骂:“做什么笨手笨脚的,又是摔了什么?!”

品霜小心翼翼隔着帘子回禀:“是……是不小心碰翻了琴箱子,没有碰坏,奴婢这就收拾。”

“蠢材。”蓝如璇近日脾气越发暴躁,骂了丫鬟一句,却猛然想起了什么,立刻道,“把琴给我搬到屋里放好,快些!”

于是这个晚上,将要到了就寝时候,蓝如璇房间里便传出了叮叮咚咚的琴声,顺着夜风悠扬飘散到大半个王府后园。为了让琴声传的远些,蓝如璇将琴放在了窗口,还开了窗子。初冬冷风透进来着实难耐,然而却也顾不得了,她裹了厚厚的毯子对窗奏曲。

宋王妃刚刚换了寝衣,正在镜前卸钗环,隐约听了一两声在耳里,不免皱眉,“这么晚了还在弹琴,不像话了,去提醒王爷一声吧,不然传出去会被人误会他纵情。”

婢女匆匆出去,没一会回来禀报说:“不是王爷和穆妃那里,是蓝姨娘院子里传出来的。”

“蓝姨娘?”宋王妃稍微愣了一下。永安王今夜在穆侧妃那边留宿,她只道是二人兴起品琴,未想却是另有其人。刚要吩咐人去告诉蓝如璇收敛,一旁乳母悄声提醒道:“王妃莫管此事,她要弹就让她弹去,您只安心睡觉便是,自有人不高兴她。”

宋王妃自来信服自己的乳母,闻言便去睡觉,总之她这里距离蓝如璇院子较远,琴声不是很明显,吵不到她。然而第二日早晨却有府中另一位姜姨娘来抱怨,说夜里琴声吵着了小县主,害的孩子哭了大半夜,今早就喂不下饭去了。

小县主未满周岁,是永安王唯一的孩子,也是当今皇帝第一个孙女,所以倍受珍爱,即便是庶出也在一出生就被赐了县主,封号琼灵。姜姨娘是县主生母,不是很受宠,满心都扑在孩子身上,一早听得乳母说了孩子的情况,心如刀割,借着请安的时节就跟宋王妃告状。

宋王妃推说不知此事,让她去找穆侧妃提醒,姜姨娘蹙着眉说道:“您不知道,并非穆侧妃弹琴,是那新来的蓝姨娘,她院子离县主住处近,弹了半夜,县主就哭了半夜。”

“这……”宋王妃面有难色,“这我却不好管了,她是太子殿下送来的。”

“殿下送来的更应该知礼才是。”姜姨娘看宋王妃不管,匆匆告辞去往了穆侧妃那边。永安王正在那边吃早饭,姜姨娘顾念孩子,也不管规矩了,直接闯进院子里去。

穆侧妃的婢女问明情由,不但没拦着,反而引着人进了屋中厅堂。于是姜姨娘一边哭着一边将小县主的事情说了出来,听得永安王放了筷子。

“去叫御医来看看,将蓝姨娘的琴收了,告诉她日后安分些。”永安王面色如常,但是亲近人都知道,他不笑便是动怒了。

穆侧妃一身蜜合色纱缎长裙,薄施脂粉,安静陪坐在永安王身侧。见永安王语气不好,她亦放了筷子,轻盈起身走到他身边,劝道:“王爷莫气,姨娘也别哭了,赶紧吩咐人去请御医要紧,有什么事回头再说。”

姜姨娘状告完了,惦记着孩子,匆匆行礼作别。跟前没了旁人,穆侧妃搂了永安王的脖子,说道:“小县主身子向来康健,这次应该也没什么事,许是梦中受惊。一会我陪王爷去看看她,见了父亲她定会好了。”

永安王颔首,穆侧妃又嘻嘻笑道:“王爷也别怪人家蓝姨娘,谁受了冷落不难受,夜里弹琴也是为了吸引王爷眷顾,说起来她是个可怜人,王爷得空去安抚一下才好。”

说到后来语气中带了明显的酸意,永安王拿起筷子敲了她额头一下:“好生吃饭,别说怪话了。”

“王爷迎了新人进门,便宜占大了,我偶尔说句怪话都不行么。”穆侧妃杏眼一眨,抿着嘴笑。

永安王将她按到了椅上坐好,只低眉道,“别再提她,扫兴之极。”

于是早饭时辰过了没多久,赵嬷嬷两个又去了蓝如璇房间,这次没带东西过去,反而搜罗了房中两张古琴出去,将墙上纯作装饰用的一管玉笛也带走了。蓝如璇临窗吹了半夜冷风,此时仍躺在床上半梦半醒的迷糊着,猛然被人闯进去拿了东西,惊醒之后强撑着坐起来喊叫

“做什么你们?为什么抢我东西?”

赵嬷嬷温和笑道:“老奴们在王府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不至于抢姨娘的物件。不瞒姨娘说,这些东西是王爷特意吩咐要拿走的,免得姨娘日后又要夜半吵人安眠,乱生事端。”

“你……你胡说……”蓝如璇目瞪口呆,没料到自己辛苦了半夜施展的琴技竟换来这个结果。

------题外话------

感谢郭海燕0508,Cyy990226和dreamsharon投票。感谢ruoruo送花。

129 府门乱事

赵嬷嬷吩咐小丫鬟抱了琴笛出门,一点不留情,急得蓝如璇掀被走下地追讨,“还给我,那是我的嫁妆,岂是你们这些奴才说拿就拿的!”

“姨娘说话注意着些,是王爷吩咐收了您的琴笛,您一口一个奴才的叫谁呢?”赵嬷嬷伸手拦住她,沉下脸道,“咱们王府从没有夜半笙歌的习惯,王爷是清净君子,蓝姨娘来了却要给王爷抹黑,真不知襄国侯府怎地教出了你这样的人。昨夜惊扰了小县主,若是让宫里知道了姨娘所为,您可自求多福吧。”

一番话将蓝如璇惊得不轻,顾不得自己价值不菲的两张古琴了,白着脸呆愣在当地。赵嬷嬷冷笑一声带人离去,临走时将门扇摔得重重闷响。

“……惊扰县主,怎会?我的琴声怎会是惊扰?”蓝如璇喃喃自语,愣了一会,高声喊叫丫鬟,“来人!来人!”

品霜乍着胆子蹑手蹑脚走进来,小心翼翼的模样看得蓝如璇心头冒火,两步上前照她脸上给了几耳光,“鬼鬼祟祟的做什么,我很可怕么!我哪里吓人了,哪里惊扰人了?”

病了许多天,蓝如璇身上没力气,打人并不疼,品霜却吓得够呛,立时跪在了地上告罪:“姑娘息怒,都是奴婢的错,奴婢不好……”

“你给我起来!窝囊样子只让我生气。”蓝如璇体力不支,顺势倒在了一旁椅子上,直瞅着品霜发问,“你说,我弹琴不好听么?”

品霜缩着身子依言站起来,低声道:“姑娘弹琴很好听。”

“真的?”

“真的真的!”

蓝如璇咬牙道:“诗书上比不过蓝如瑾那个丫头,琴技我绝不输给她,到了这里竟然说我扰人,真真可笑。哼,可笑!”

紧紧握着镂雕丁香四方椅的扶手,她皱着眉头想了半日,最终恨恨说道:“定是有人故意在王爷跟前陷害我,一定是……对,是王妃。未曾进府她就百般刁难于我,生恐我抢了她的王爷,使这些下三滥的手段,真是笑死人了。”

她忽然从椅上站了起来,自己走出外间拿了银吊子里熬得药倒进碗里,一边急火火的吹气一边说道,“我要赶快好起来,到时候看她还拿什么理由关我,等我见了王爷的面,这些日子的账都要跟她算一算。”

汤药一直在火上温着,还十分烫人,蓝如璇吹了几口气就忍着烫喝进口中,烫得舌头发麻。品霜也不敢提醒她未到用药时辰,跟在后头收拾吊子炭火。正在此时如意从外头进来,蓝如璇皱眉道:“又去哪里了,这几日总不见你在跟前,还不快来帮我更衣。”

如意答应着上前,解释说:“奴婢去外头找洒扫的小丫鬟收拾院子,走了一圈未曾找到,都说不是咱们院子的人,不管咱们。”

来了几日,因未曾见过主母王妃,蓝如璇的院子里除了品霜如意两个再无别人,一个杂役都没给分派。蓝如璇闻言恨道:“这般欺我,日后要她好看!”

……

明玉榭中层层幔帐逶迤垂地,屋角小巧炭炉燃了几块上好银炭,并有香料碎屑洒入其中,甜软清芬随着暖意散了满室。如瑾穿着一身暖碧色水绸斜襟褙子在窗前站了一会,回身轻声道:“这里临水太近,夏日倒是凉快,这时节便比别处风大了些,紧闭着窗子也觉凉寒,明日叫人做几挂薄毡帘子出来,母亲晚上入寝时便挂在窗上遮风,必定是暖和的。”

秦氏正靠在床头做小儿软袜,浅玫瑰色的上等棉布被她拿在手中比了又比,半日才决定了下针的地方。听得女儿言语,秦氏抬头朝屋角的小炭炉指了指,“虽然过了立冬但其实并不怎么冷,有了炭炉在屋里已经足够,等数九天的时候再琢磨毡帘吧,就这样午间我还觉着热呢。”

“先叫人预备着,万一哪天突然冷了好立时用上。”如瑾叫了丫鬟过来商量毡帘的颜色花样,寒芳主动接了绣外罩的活计,几人又商谈该绣什么图案。秦氏见她们说得高兴,也跟着商量起来,一时屋子里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

自从蓝如璇嫁进了王府,家里再没什么太要紧的事情,气氛反而轻松下来。蓝老太太和蓝泽身子都不好,想管事也是有心无力,东府那边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偶尔过来给老太太请个安,除了炫耀一下亦没有别的伎俩,不理会便罢了。

原本担心着搬家,担心着蓝如璇出嫁,现在两件事都尘埃落定,如瑾再不作他想,打了走一步看一步的主意,安安稳稳守着母亲度日。经了进京之后的各种事情之后,她明白外间事非她能够左右,一旦皇权压下来,以她的力量尚不足以与之抗衡。于是索性稳住了心态,一边继续留意着外间动向的同时,全心全意伺候母亲养身安胎,将母亲放在了首位。

心态一松下来,便觉日子飘然而过了。每日里陪着母亲谈天说地打发时光,时时做些针线,若无外间那些隐忧,也称得上是岁月恬淡。这日母女两个和丫鬟们商量着做毡帘子,正说得热闹,去外头厨房里吩咐事情的孙妈妈回来,禀过了晚间的吃食,随口说道:“方才听人说府外又来了商号里要账的人,这次比上次人还多呢,纠缠半日了怎么赶也赶不走。”

如瑾问道:“不是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期限么,时候未到又来闹什么,吕管事着人打回去便是。”

“说是不顶用呢,一打他们就跑,等不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