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874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74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就是一个个沉重的包袱。

    即便以大夏之能,一下增加如此负担,兼且在自身播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也必定会出现缺粮。

    真到了那时,情况就未必能在朝廷掌控之下。

    因此,如果选在开春时发动战争,就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其三,非洲战事正酣,随时可能出现变故。

    这种时候,为了保住非洲战事不出现意外,本土就必须要有能随时支援非洲战区的保障能力,此时在本土发动大战,也是不明智的。

    基于以上几点,大夏的这一场大战,必须延后。

    虽然这么做会给四国联盟一个喘息之机,但却是最稳妥的选择。

    …………

    蒙古帝国,哈拉和林。

    就在中原大地忙着开垦耕地时,蒙古帝国终于有了新动作。


………………………………

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蒙古西征

    中原王朝能春耕,蒙古帝国却只能靠天吃饭。

    在刚结束的凛冬,蒙古大草原哀嚎遍野,饿死的牛羊数以千万计,牧民的日子已经接近极限,再不有所改善的话,怕是要出大事。

    对蒙古人而言,所谓的改善,就是再次劫掠。

    去年帝国攻打西夏,最终闹得灰头土脸,让帝国上下清醒意识到,盘踞中原的大夏是何等强大的一个王朝,轻易招惹不得。

    因此,帝国准备将目标转向西面。

    在西面,跟窝阔台汗国接壤的,正是波斯帝国。

    对波斯帝国,蒙古人一点都不陌生,历史上蒙古四大汗国之二的钦察汗国跟伊利汗国,共同瓜分了广袤的波斯帝国疆域。

    因此,此番蒙古帝国西征,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

    三月十五日,打着“收回旧地”的旗号,六十万蒙古铁骑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西征旅途,必将在华夏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眼下之波斯帝国不可跟历史同日而语,兵强马壮,疆域辽阔,但成吉思汗还是非常有信心,在庞大的波斯帝国身上咬下一块肥肉来。

    两大帝国之间的战争,由此揭开帷幕。

    …………

    三月十八日,京师。

    听闻蒙古西征,欧阳朔还是有些意外的。

    据黑蛇卫搜集到的情报显示,游戏世界波斯帝国的疆域无比广阔,囊括整个中亚地区、一半的西亚地区以及南亚的巴基斯坦地区,横跨三个亚洲板块。

    如果不算海外领地,大夏目前的疆域跟波斯帝国基本相当,仅此一点,就可稍稍窥视,波斯帝国是何等的强大。

    整个中亚地区,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全部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南部。

    至于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地区,则被罗曼诺夫王朝占据。

    西亚地区,则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以及巴林十六国。

    除阿富汗跟伊朗归属波斯帝国,剩下的十四国均属于阿拉伯帝国。

    无论是波斯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他们的诞生,不是因为某个霸主一扫群撩,通过不断灭国来实现疆域扩大,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联盟。

    因此在帝国的建立过程中,被灭之国少之又少,九成以上的玩家得以保留下来,王城禁军也比较顺利地一一转化为帝国军队。

    国与国之间,更多的是通过宗教跟文化纽带,互相糅合在一起。

    无论是波斯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实施的都是类似古希腊的城邦制,在推举一位帝国之主的前提下,诸城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阿拉伯帝国拥有玩家两千万,帝国军队总和达两百七十万。波斯帝国就更夸张了,拥有三千余万玩家,帝国军队总和接近四百万之巨。

    如果不是因为波斯帝国实施的是城邦制,成吉思汗根本不敢发兵波斯。

    据悉,鉴于全球形势日渐恶化,世界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两大帝国内部也在加紧磨合,争取建成一个完整帝国。

    否则的话,必然要在未来被淘汰,或者成为炮灰。

    欧阳朔判断,随着蒙古西征,在外力作用下,波斯帝国内部一定会加速磨合,先阿拉伯帝国一步,完成内部重组。

    此番蒙古帝国为了生存,不得不发动西征,国内必然防御空虚,按理来说,这是大夏攻打蒙古帝国的绝佳机会,毕竟不用考虑破坏春耕的问题。

    已经有将领向朝廷上奏,请求出征蒙古。

    比如镇守辽金行动的凤翔军统领郭子仪,就上奏朝廷,请求趁蒙古帝国边境防御薄弱之时,主动发起进攻。

    就算不能灭掉蒙古帝国,也能削弱敌人实力。

    欧阳朔也一直视蒙古为劲敌,蒙古帝国更是大夏皇朝一统华夏区的最大障碍之一,虽如此,欧阳朔还是忍住了这个巨大的诱惑。

    不管怎么说,蒙古帝国都是华夏的一部分,如此乘人之危,实在有损大夏形象,而且也太过短视。

    无论是蒙古帝国,还是波斯帝国,都是大夏劲敌,这一对死磕在一起,互相消耗,正是大夏坐山观虎斗的良机。

    欧阳朔实在没理由说,这时介入其中。

    如果此时大夏向蒙古帝国宣战,只会让蒙古西征之路半途而废,最大的受益者是波斯帝国。

    而蒙古帝国西征失败,等于是被逼入绝境,唯有将兵锋指向中原大地,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一群没有退路的草原之狼,是非常恐怖的。

    如此,等于是损人不利己。

    鉴于此,欧阳朔这才下定决心,在蒙古帝国跟波斯帝国暂未分出胜负之前,对蒙古帝国采取守势,作壁上观。

    虽如此,蒙古帝国西征,还是给大夏创造了战争机会。

    蒙古西征,等于暂时放弃了对吐蕃王朝的压迫,这却是大夏攻克吐蕃的一个绝佳机会。

    一方面,蒙古西征,大大减轻了大夏北境防守压力;二则如果此时大夏攻打吐蕃,蒙古绝不可能参和其中,没了后顾之忧。

    兼且吐蕃王朝跟蒙古帝国一样,以放牧为主,农耕为辅,此时发起进攻,也不影响春播,没有什么顾忌。

    凡此种种,给大夏出征吐蕃王朝,创造了绝佳机会。

    在西夏国归附大夏之后,吐蕃王朝一直端着,既不向蒙古帝国低头,也不向大夏低头,想夹在两者之间,玩平衡之术。

    如此作为,早就让欧阳朔不满。

    眼下所谓的平衡缺失,看吐蕃王朝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想到这,欧阳朔不再犹豫,传令西北战区,着李靖亲率飞熊军出征吐蕃王朝,李牧率鹰扬军驻守,随时准备策应。

    吐蕃王朝仅四十万大军,根本不是飞熊军的对手,能依仗的便是高原地形,容易给大夏军造成障碍。

    这却难不倒大夏。

    历史上,李靖就曾率部远征吐谷浑,有类似的作战经验,兼且李靖率部驻扎蜀地边境两年有余,早就将吐蕃王朝情况摸的烂熟。

    此时出征,可谓天时地利人合。


………………………………

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惊天大案

    盖亚七年三月二十日,李靖率飞熊军出征吐蕃。

    直到此时,一直作壁上观的吐蕃王朝才真正慌了神,急急忙忙地派遣使者,赶往大夏京师,商议认大夏为宗主国一事。

    可惜,为时已晚。

    大夏军既出,就不可能无功而返。

    …………

    大周王朝,邯郸城。

    虽然最难熬的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开始复苏,大周王宫内外,还是弥漫着化不开的黑色阴云,压抑无比。

    这是一个王朝即将走向没落的征召。

    过去的一个冬天,帝尘一次朝会都没召开,上传下达的奏章,基本都是由绝代风华裁定,颁行下去,这才没引发朝局混乱。

    面对如山岳一样的压力,帝尘终于垮了。

    御花园内,春光烂漫。

    帝尘坐在凉亭之中,胡子邋遢,喝得醉醺醺,自嘲说道:“看呐,大夏已经开始动手了,今天是吐蕃,明天就是我们大周。”

    “只要四国联盟还在,就还有希望。”绝代风华安慰道。

    “四国联盟?”

    帝尘看似喝醉,其实清醒的很,眼中说不出的讽刺,“我们就是油锅中的青蛙,砧板上的肉,只剩下任人宰割了。”

    绝代风华默然,叹了一口气,试探着说道:“实在不行,就归附大夏吧,雄霸跟战狼不是已经带头了吗?未必就活不下去。”

    帝尘怒目一瞪,大声说道:“让我向老狐狸投降?门都没有!”

    “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以帝尘之骄傲,以帝式一族之骄傲,根本不能接受投降选项。

    “那就备战吧!”

    绝代风华语气中,说不出的寂寥与无奈。

    …………

    转眼之间,时间就进入四月。

    春的气息越发浓郁了,中原大地,到处是春播的繁忙景象,无论是远在非洲大陆的战争,还是边境吐蕃之战,对中原都没什么影响。

    可就在四月五日,大夏发生一件惊天大案。

    这天下午,闽南行省一个叫【小刀会】的武林门派,麾下十三位弟子,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洗劫了城中一位朱姓商人富户。

    朱府十五口人,包括一位三岁女童,悉数殒命。

    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这是大夏开朝立国以来,第一次出现江湖人士作案,悍然挑衅大夏律法。

    欧阳朔得报,震怒不已,责令闽南总督雄霸,亲自督办此案,务必将一干犯案人员缉拿归案,绳之于法。

    “一周之内,闽南衙门破不了案,就由内政院介入。”

    雄霸虽然上任不到半年,对治下出现这样的大案,也是感到颜面无存,亲自上奏朝廷,直言:“如果五天破不了案,微臣甘愿引咎辞职。”

    为此,雄霸直接调遣闽南警备师团,配合三百余名精干衙役,直接奔赴【小刀会】门派驻地拿人。

    如果敢反抗,雄霸自然是不惜动用铁血手段。

    在朝廷势力面前,像【小刀会】这样的小型门派,跟土鸡瓦狗也没什么区别。此番犯案,也是极个别弟子鬼迷心窍,走向邪路。

    为了不招来灭顶之灾,【小刀会】不敢怠慢,派出两百余名弟子,配合朝廷缉拿凶犯,仅仅三天,十三位犯案弟子就全部落网。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经闽南总督衙门内政署审理,直接判处十三位犯人死刑,于此同时,追究【小刀会】管教不严之职以及相关连带责任。

    按律,直接将【小刀会】这一门派取缔,消失在江湖之中。

    直到四月中旬,这一件被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案,才算尘埃落定。在处决人犯之后,闽南总督雄霸亲自赶往朱府吊唁,告慰亡灵。

    事情虽然过去,余波却还在继续。

    大夏尚武,民间武馆、门派不计其数,遵纪守法还好,可一旦贪心四起,就对郡县治安构成巨大威胁,随时都可能爆炸。

    侠以武犯禁,可不是说说而已。

    因此,在“四五大案”爆发之后,欧阳朔意识到,必须在朝廷层面组建一个机构,来监管天下武林,使得这股力量不越界。

    这当然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但凡武者,或者是江湖侠客,向往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剑江湖”潇洒生活,最是不愿受约束。

    历朝历代,这样的机构公职人员,都被武林人士称之为“朝廷鹰犬”。

    如果欧阳朔是一位侠客,怕也不愿朝廷干涉江湖,可站的阵营不同,想法自然就不一样,欧阳朔绝不允许治下,有这样一股不受约束的力量。

    监管,势在必行。

    “四五大案”就是一个绝佳契机,正好堵住江湖人士的嘴。

    欧阳朔行事向来雷厉风行,既然打定主意,就不会有任何迟疑,当即下诏,组建武运司,设指挥使,负责监管天下武林。

    跟山海卫等机构一样,武运司直接听命于欧阳朔,虽然只是一个司级机构,指挥使也不过正五品,却是真正的位高权重。

    尤其是对武林人士而言,更是梦寐以求的职位。

    说白了,一旦武运司在朝廷的支持下运作起来,武运司指挥使也就跟武林盟主一般无二,在江湖上的地位至高无上,可谓无冕之王。

    武运司指挥使,就是欧阳朔在江湖上的代言人。

    因此,在朝廷组建武运司的消息流出去之后,对此职位感兴趣者不知凡几,就连一些超级门派的首领都毛遂自荐。

    欧阳朔当然清楚,武运司就是一柄出鞘的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