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860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60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除寻龙点穴跟情丝扣外,在座诸位都在大夏任职,算是自己人,欧阳朔却也不能让大家吃亏,权衡之后,给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回购价。

    因为四海钱庄根本没上市,没有股价之说,欧阳朔拍板,定下一个标准,就是当初他们出资多少,现在退出时,可领到五倍于出资额的资金。

    比如说当时投资一百万,现在就能拿到五百万。

    算上这三年的通货膨胀,以及预期的合理收益,这个倍数是比较合理的。别看大夏财政收入每年上一个大台阶,因为游戏以金币为统一货币,通胀率其实并不高,金币的价值也一直很坚挺。

    此番撤出,血色浪漫等人都可大赚一笔。

    至于说不想撤资的,在座诸位还没有谁敢这么不识趣。

    就连跟欧阳朔结下嫌隙的寻龙点穴,也不敢仗着股东身份,死活也不退出。以大夏如今之威势,甚至都不用欧阳朔出面,孟致达就能让寻龙点穴屈服。

    好在寻龙点穴也没这么不识趣。

    随着隋朝归附大夏,一直在泉州生活的寻龙点穴,如今也算是大夏百姓。

    欧阳朔也早忘了当年的那点不快,虽然不至于重新启用寻龙点穴,但也不会主动找寻龙点穴的麻烦就是,大可安心在大夏生活下去。

    这也算是“相忘于江湖吧”。

    上午十时,在欧阳朔的见证下,一一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为此,四海钱庄需一次性拿出三千五百万真金白银。

    好在这笔资金走的是四海钱庄的账,否则的话,财政院可担不起。

    签完协议,领到一笔丰厚资金,血色浪漫等人一一告辞。这笔钱可不是他们的私人财产,而是要分配到行会成员手中的,否则也算是巨富了。

    欧阳朔留了下来,跟孟致达商议接下来的拆分事宜。

    基本原则是,将四海钱庄总部改造为大夏银行,作为王朝央行,掌货币发行等事宜,不再开展储蓄、贷款等银行业务。

    说起来,大夏早就印刷了纸币,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推行。这一次,欧阳朔是彻底下定决心,要借大夏银行之手,将大夏币推广开来。

    散布各地的四海钱庄分部,拆分为大夏商业银行跟大夏农业银行这两家商业银行,一家专注于工商业领域,一家用于扶持王朝农业发展。

    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央行权威,又进一步促进王朝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王朝财政,是一剂再好不过的强心剂,是治本之策。

    鉴于四海钱庄庞大的体量,拆分工作将十分繁杂。欧阳朔给孟致达下达的命令是,必须赶在大典之前完成拆分事项。

    拆分完毕,孟致达就将出任大夏银行第一任行长。

    除此之外,欧阳朔还传令行政院,借着拆分四海钱庄的契机,从玩家群体中大肆招揽金融人才,进入三大银行任职。

    华夏区地杰人灵,金融发达,根本不缺这样的人才。

    现在大夏主动放开限制,敞开大门,相信会有一大批在冒险领域混得不如意的玩家,重新回归本职,到三大行任职。

    而这,也必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冒险玩家群体,即将迎来又一次的分工,不再混为一体。


………………………………

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怪兽研究院

    趁着难得的休战期,欧阳朔坐镇都城,根据王朝发展需要,对朝廷架构作一次局部调整。组建大夏银行,只是机构调整的第一步。

    十月十日,大夏交通署跟资产管理署,相继设立。

    两大机构均不在四大院之列,而是跟工业署并列,由内阁垂直管理。如此安排,既是出于实际需要,也是对四大院的一种权利平衡。

    四大院掌朝廷大权,一旦过于臃肿,就可能对内阁形成掣肘,以下压上,严重一点,甚至可能导致政令不畅。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两大署才没被划入四大院管辖。

    交通署下设路桥司,漕运司,海运司以及铁路司,主管王朝一样交通运输设施,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路桥、铁路、河道以及航运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

    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铁路司。

    随着王朝工业化加速推进,铁路建设正式被搬上议程,首期规划,就是建设一条北起落凤城,南至山海城的凤山线。

    凤山线横贯河东、中原、荆楚、湘南以及川南五大行省,打通王朝南北货运通道,加强朝廷对行省的掌控。

    虽然荆楚行省还在大宋治下,但是想要建成这样一条横贯南北的铁路,对眼下之大夏而言,同样是一项浩大工程,难度不下于修筑万里长城。

    朝廷规划,三年全线通车。

    正是因为要上马凤山线铁路项目,朝廷才要单独设立铁路司。

    资产管理署,顾名思义,就是负责集中统一管理,王朝设立的诸集团企业。这一职责,之前是由财政院下设的产业与发展规划署代管。

    此番单独拎了出来,倒不是要削财政院的权,而是随着集团规模迅速扩大,需要设立一个专门、专业的机构,统一管理。

    【蜀山钢铁集团】、【华夏纺织集团】、【华夏建工集团】、【苍龙军工集团】以及【山鹰牌自行车厂】等企业,均纳入资产管理管辖范围。

    只有【华夏航运集团】,划归交通署对口管辖。

    借着组建资产管理署的契机,朝廷还将对商会进行改制,引导商会进行公司制改革,设定行业准入机制,审查经营资质。

    此项工作,由财政院下设商业署负责组织实施。

    大夏经贸繁荣,经商气氛也相对自由,商业发达,据商业署核算,在大夏注册登记的大小商会,不下五千家之多。

    其中的商会巨头,像【白氏商社】、【崔氏商会】、【宋氏商会】以及【一丝缕商社】,经营范围几乎囊括各行各业。

    只要不是朝廷明令禁止准入的,这些超级商会都经营。

    商会势力已然成为潜伏在海面之下的巨兽,对王朝而言,这是一股潜在的风险,随时可能露出水面,影响朝廷政策。

    这不得不让欧阳朔警惕。

    随着工业化加剧,资本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强,越来越肆无忌惮。

    欧阳朔能做的,或者说大夏朝廷能做的,不是动用暴力去横加干涉,那只会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业环境,搞得两败俱伤。

    真正的治本之策,是在这头怪兽还没露出水面时,通过政策引导,对起进行规范跟约束,实现双赢。

    公司制改制,就是朝廷推出的第一项利器。

    通过公司制改制,建立工商登记制度,使得商会经营变得更加透明,更加易于监管。

    设立企业经营资质审查制度,则可剔除次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同样有利于监管,不至于让商会一窝蜂地上,什么赚钱做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利于提高税收,最大限度地避免商会偷税漏税。

    凡此种种,让欧阳朔坚定决心,要商业署下大力气推进此事,务必在盖亚七年之前,完成相关的改制、审查工作。

    如果哪个商会敢阳奉阴违,就被怪欧阳朔心狠手辣。

    短期来看,这确实会打击商会的积极性,削弱一些商会实力,但是从长远看,只见进一步规范大夏经商环境,为下一次商业大繁荣埋下伏笔。

    经济建设,已然成为领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

    十一日,欧阳朔来到枢密院衙门,出席一个揭牌仪式。

    即日起,枢密院就将设立“怪兽研究院”,负责研究怪兽作战技法以及研发有针对性的武器装备,研究如何将怪兽肉制作成高级军粮等事宜。

    进入十月,各地兽灾丝毫没有减弱趋势,而且愈演愈烈,据枢密院统计,设在怪兽巢穴附近的营地,士卒伤亡正在逐步扩大。

    这不得不引起欧阳朔的重视。

    盖亚这次真不是玩过家家,兽潮已然成为领地大患,比之荒野时期的流寇、盗匪还要凶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眼下还只是兽潮来袭的第一年,明年是否会有新变化?

    欧阳朔无从得知,只有加强防范。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欧阳朔决定设立“怪兽研究院”,化被动为主动。因为怪兽高度拟真,研究成果对希望星球也是有帮助的。

    …………

    十月十二日,山海城。

    御书房内,欧阳朔正召见科教文卫署长欧阳修,商议即将启动的教育改制。这也是诸项改制中,欧阳朔最重视的一项,事关王朝根基。

    教育改制,向钱庄改制跟商会改制看齐,都是要加快现代化进程。

    随着王朝疆域不断扩大,仅靠【西南大学堂】跟【陆军讲武堂】这一文一武两大学堂,已经支撑不起对高等人才的培养需求。

    改制,势在必行。

    欧阳朔决定,将【西南大学堂】更名为【京师大学】,【陆军讲武堂】更名为【陆军大学】,【水师学堂】更名为【海军大学】。

    不仅是更名,【京师大学】跟【陆军大学】还将从王城迁出,另择一地,建设占地更广、规模更大的大学校园,以满足办学规模扩张的需求。

    王城显得太拘束了,不适合大学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除此之外,欧阳朔还决定在三所大学之外,再建一所【帝都师范大学】,专门用来培养师资人才,为教育改制输血。

    未来,还将陆续组建其他专业大学,比如【帝都艺术学院】。

    再长远一点的规划,则是未来在合适的时候,还将在地方的一些中心城池,比如洛阳、泉州、成都等地,设立地方大学,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

    如此,才能满足王朝对人才的渴求。

    就在欧阳朔跟欧阳修商谈教育规划时,一名卫士突然跑了进来,“启禀王上,山海卫驻蒙古帝国情报站,发来红色急件。”

    欧阳朔心中一惊,知道一定有大事发生。


………………………………

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天灾降临

    很多年以后,人们依然对盖亚六年的这一场天灾记忆犹新。

    十月十日,蒙古大草原,北部边境。

    秋天的草原,没过膝盖的野草渐次枯黄,身穿白色衣裳的牧民们正忙着收割牧草,以备牛羊马等牲畜度过漫漫冬季。

    磨盘粗的圆柱草垛,散落在茫茫大草原上,就像一个个卫士,默默守卫着这片亘古而存的大草原,守护着牧民的神圣之地。

    对蒙古牧民而言,这是一个丰收之年。

    上半年波及中原大地的洪涝灾难,对北方草原丝毫没有影响,野草丰茂,牛羊健壮,结队的羊群就像嵌在草原的云彩,让人心中欢喜。

    紧接着帝国又在西面打了胜仗,一举吞并西突厥汗国,大汗一高兴,免了牧民下半年的赋税,实在是天恩浩荡。

    双喜临门,准能过个好年。

    牧民们脸色红润,干劲十足,抢在入冬之前,将牧草收割完毕。

    就在此时,远方的天际,突然传来嗡嗡的声响,有牧民直起腰,举目远眺,但见天际线上,突然出现一片黑云。

    那黑云像两侧绵延,一眼看不到边际,“嗡嗡”之声,正是由黑云中传来。

    “奇怪了,云朵为何有声,是要下雨了吗?”

    草原天气变化莫测,突然下雨那是常有之事。

    牧民正奇怪呢,就见那黑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他们奔袭而来,越是靠近,声音就越大,汇聚在一起,自让人头皮发麻。

    这时,所有的牧民都被黑云吸引,举目远眺。

    近了,更近了。

    “那,那不是黑云。”

    有眼尖的牧民,望着席卷而来的云团,声音都在打颤。

    “乌勒大叔,不是黑云,那能是什么嘞~~~”年轻的牧民听了,笑着打趣说道,并不以为意,显然还没意识到危机降临。

    转眼之间,黑云已经压了过来。

    “蝗虫,是蝗虫,蝗灾降临了~~~”

    望着那黑云,乌勒大叔喃喃自语,回忆起儿时遭遇的蝗灾,满是皱纹的脸上,竟然开始泛起白色,显然是想起什么不好的回忆。

    草原,本就是蝗灾多发地带。

    年轻牧民们早已笑不出声来,因为他们也看清了,那所谓的黑云,不过是无法计数的蝗虫组成的虫群,在空中漫天飞舞。

    虫群过处,寸草不留。

    明朝诗人郭敦在《咏飞蝗》中,这样描述蝗灾发生时的情景:“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

    眼前的场景,只会比诗词中描述的还要恐怖。

    因为这蝗虫的规模实在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