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759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759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欧阳修跟岳飞两人,崖山之战的余波才算真正告一段落。至于两人的职务安排,包括宋末三杰,都得等到欧阳朔跟内阁商议之后,才能有定论。

    崖山之战历时二十余天,欧阳朔回到山海城时,已经是盖亚五年二十一日上午。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下午。

    下午三时,一则消息突然传遍荒野。

    就在崖山之战刚一结束,春申君的丹阳城、雄霸的霸王城、战狼的赤血城以及被【炎黄盟】占领的皖南行省、鲁东行省,悉数并入邯郸城。

    如此,刚晋升为都城的邯郸城,一跃成为据有近六个行省之地的巨无霸。

    欧阳朔猜想,怕是在邯郸城晋级的那一刻,春申君等人已经准备并入邯郸城了,只是考虑到战役地图多带一些部队,才将兼并延迟到战役结束。

    到了此时,【炎黄盟】一直谋划的Z计划才算真正浮出水面,他们就是要依托邯郸城的晋级,共同组建一个超级王朝,以期跟大夏分庭抗衡。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跟大夏盘踞的南疆不同,归入邯郸城的五大行省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富庶之地,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中枢所在,含金量远高于南疆诸行省。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到了明朝,南疆诸行省都算是半个蛮荒之地。

    因此虽然在疆域上邯郸城比不上大夏,但是在底蕴与潜力上邯郸城跟大夏是不相上下的,某些方面甚至还要超过大夏。

    据悉,帝尘已经顺利申请了开朝立国任务,一旦立国任务完成,一个新生的王朝就将屹立在中原大地,成为荒野新的一极。

    随着此次兼并,一个惊人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存在了四年之久,在荒野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炎黄盟】,至今日始正式解体,彻底成为历史。

    这一刻,华夏玩家有些恍惚。

    自游戏一开始,【山海盟】跟【炎黄盟】两大联盟的对抗就是荒野主流,不到五年时间,这一格局就被彻底打破。

    五年时间,荒野由一开始的数千名领主共存,到眼下仅剩欧阳朔、帝尘以及凤囚凰三位领主,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仅以玩家领地论,大夏、邯郸城以及落凤城勉强可称之为三足鼎立。


………………………………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秘文阁的变动

    五月二十二日,夏宫。

    邯郸城一事被欧阳朔轻轻放下,因为那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御书房内,欧阳朔正在跟内阁首辅商议对欧阳修、陆秀夫以及文天祥三位文臣的安排。至于岳飞跟张世杰两位武将,按例,他们将先在陆军讲武堂进修一个月,再安排到禁卫军挂职,待下次军队整编时再安排合适的岗位。

    年前,吏治署安排的年度考评中,有五位郡守的考评只是勉强及格,被欧阳朔列入随时撤换名单之中。

    奈何因为没有合适的接任者,就一直耽搁下来。

    姜尚的意思是,可以安排三人接任郡守之职。欧阳朔想了一下,并未完全采纳姜尚的意见,只同意下放陆秀夫跟文天祥两人。

    “欧阳修还是放在朝中吧,正可发挥其在宋朝的影响力。”欧阳朔说道。

    姜尚一怔,他却没想这么多,惭愧说道:“王上思虑周祥,老臣惭愧。”

    欧阳朔摆了摆手,“阁老以为,将欧阳修放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此人名气虽大,却也难堪大任,需选一个合适岗位。”

    这也就是君臣之间的密谈,搁外面欧阳朔可不会说的这般直白。

    姜尚对朝堂的掌控已经颇为精到,诸般人事了然于心,略一想,便开口说道:“老臣斗胆启奏,可授予欧阳修科教文卫署署长一职。”

    欧阳朔略微想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王朝的科教文卫工作在苏辙的主持下已经走上正轨,无需再大刀阔斧地革新,正合适欧阳修这位文坛盟主。

    姜尚用人确实有一套。

    “对苏辙,又该如何安排?”欧阳朔问。

    苏辙执掌科教文卫署,劳苦功高,自然不能就这样一脚踢开。倘若将苏辙下放到地方,按苏辙从三品的品级,除了总督就都是降级使用。

    这就有些犯难。

    姜尚却是早已盘算清楚,回道:“老臣建议将苏辙调入秘文阁,出任秘文阁学士,虽然品级降了半级,可也算进了中枢,实为明降暗升。”

    欧阳朔眼前一亮,姜尚的这个提议很是符合他的心思。

    随着王朝事务日渐繁重,压在秘文阁学士青衣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虽说秘文阁前后增补了四位秘书郎协助青衣,可依然忙不过来。

    调苏辙进入秘文阁无疑是一步妙棋。

    苏辙在文采上虽不及乃兄大文豪苏轼,可在政见上很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务实的举措,非常适合秘文阁。

    有苏辙协理,青衣就能轻松很多。

    想了一下,欧阳朔突然问道:“风清月在蜀地行省的表现如何?”

    距离风清月协助蜀地总督田文镜肃清蜀地隐患,已经过去大半年的时间,欧阳朔在想,对风清月的考验也该告一段落了。

    风家这条线,欧阳朔并不想就这么扯断了。

    姜尚回道:“据蜀地总督田文镜每月传来的邸报看,他对风清月还是非常满意的,字里行间不吝溢美之词,前段时间田文镜还提请朝廷,希望朝廷正式任命风清月为总督衙门属官。”

    “哦?”

    欧阳朔还真有些诧异。

    田文镜是位冷面总督,既然主动提及此事,就足以证明,风清月这大半年的工作很是得到田文镜的认可。

    说起来风清月也真能忍,这大半年来,欧阳朔几乎对她不管不问,风清月竟然也不闹情绪,而是默默地在蜀地尽职尽责。

    真是一位奇女子。

    欧阳朔开玩笑说道:“看来我们的冷面总督是面冷心热啊。”

    姜尚僵硬一笑,他听不出王上话中的意思到底是褒还是贬,因而不敢正面回应,小心翼翼地问道:“王上的意思是?”

    欧阳朔收敛笑容,淡淡说道:“既然风清月得到上司认可,那确实不能就这么挂着,即刻下旨,将风清月调入秘文阁,暂且担任秘书郎一职。”

    对风清月,欧阳朔还是准备再考察一下,不急着下结论。风清月毕竟出身六大家族,对这样一位身份敏感之人,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当然一旦用对了此人,对大夏而言将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诺!”

    姜尚点头,他这才明白王上为何突然问起风清月来。

    借着增补苏辙跟风清月的机会,欧阳朔对秘文阁做了一次小的调整,正式任命青衣为秘文阁掌印学士,明确为秘文阁诸学士之首,相当于是机构堂官。

    当然,青衣的品级依然是正四品。

    秘文阁的性质,注定了欧阳朔不能赐予其过高的品级。

    除此之外,欧阳朔还下旨进一步扩充秘文阁,一次性增补六位秘书郎,除协理秘文阁学士之外,每位内阁阁老配备一位专职秘书郎,挂在秘文阁。

    跟四大院不同,内阁除了三位阁老,底下并无处理文案的文员,内阁一应事务都需要三位阁老亲力亲为。

    奈何阁老们都已到了耄耋之年,精力难免不济。

    欧阳朔此番给内阁配备秘书郎,正是要为阁老分忧,协助阁老们处理文书,同时将秘书郎挂在秘文阁,又等于变相地加强了对内阁的掌控。

    可谓一举两得。

    姜尚对此自然不好发表任何看法,只是不住地叩谢王恩。

    …………

    当天下午,朝廷就颁布了一系列任免。

    任命欧阳修为科教文卫署署长,任命陆秀夫为安南行省总督衙门行政署长,任命文天祥为北疆行省奉天郡郡守。

    陆秀夫下安南,足以证明欧阳朔对其重视程度。

    此番借着调整郡守的契机,将文天祥排入北疆行省,除了信任文天祥的才干,也有欧阳朔意欲平衡碔砆在北疆行省影响力的意图在里面。

    自寻龙点穴一事发生以来,欧阳朔就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人心都是会变的。要让麾下之人不变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给他变心的机会。

    在诱惑还没露出苗头之前,果断掐断。

    以碔砆为例,作为前顽石城领主,碔砆在北疆行省耕耘了四年之久,早已将影响力渗透到北疆的方方面面。

    倘若欧阳朔不加以制衡,就算碔砆原本没那个心思,久而久之,在下属以及亲戚朋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渐渐也会在北疆行省造成尾大不掉之势。

    等到那时,对大夏,甚至是对碔砆本人,都不算是好事。

    此番将文天祥调入北疆行省,既是对碔砆的制衡,也是对碔砆一种变相的保护。欧阳朔相信,以碔砆之聪慧,当能揣摩明白这其中的意味。

    除了三位新来的文官,朝廷还有其他任免。

    擢升秘文阁学士青衣为秘文阁掌印学士,解除苏辙科教文卫署署长职务,转任秘文阁学士,正式调任风清月为秘文阁秘书郎。

    于此同时,应王上之命,内阁还将组织一次内部选拔,一次性为秘文阁挑选六位德才兼备的秘书郎。

    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作为最接近王上的中枢机构,秘文阁虽然品级不高,却是青年官吏晋升的天梯。能被选调进秘文阁担任秘书郎,意味着得到王上与内阁的双重认可。

    再加上秘文阁特殊的职能,在此任职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接触朝堂核心机要,而且还有大把的机会跟朝中大臣接触。

    但凡能在秘文阁历练个一两年,外放郡守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此一来,怎能不在朝野引起轰动,一时间,无数青年才俊各显神通,就像八仙过海一般,四处打探消息,托人说情,以谋取一个职位。

    对于此事,欧阳朔却是全权交由内阁,不再过问。

    下午三时。

    签发任免旨意之后,欧阳朔在御书房召见资政阁大学士张良。

    随着秘文阁的变动,御书房的格局也将跟着调整,青衣作为秘文阁堂官,将不再直接在御书房办公,而是在御书房旁边另行安排一个房间。

    那片区域同时也将是秘文阁的衙门,拥有独立进出的大门。

    两个区域之间留着一扇门,欧阳朔既可以从正门进入御书房,也能穿过这扇门进入秘文阁的办公区,再从那里离开。

    如此即保证了青衣等人能随传随到,也保证了御书房的隐私。

    眼下,诺大的御书房除了欧阳朔本人,就只有一位跟在欧阳朔身边服侍他饮食起居的女官。

    门外则站着一队神武卫,随时候命。

    原本卫将军许褚执意要亲自站岗,被欧阳朔否决了,许褚现在好歹是正四品大将,天天站岗是怎么个道理。

    虽如此,直性子的许褚还是在御书房偏院设了一个校场,亲自在那坐镇。一旦有什么情况,许褚可带着神武卫在五分钟内赶到御书房。

    因为欧阳朔习惯在御书房跟大臣们议事,所谈之事又往往牵扯到朝廷最高机密,服侍的女官作为在场唯一的“外人”,就必须对欧阳朔有着绝对的忠诚。

    而且嘴巴还要格外的严,不能对外泄露半个字。

    眼下还没找到合适人选,只能由紫苏亲自在御书房伺候着。

    欧阳朔收回思绪,放下茶杯,对坐在堂下的张良说道:“秘文阁有调整,资政阁这边也要动一动。”

    谁也没想到,欧阳朔为何调整两个中枢。


………………………………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轩辕丘请剑

    欧阳朔召见张良有两件事。

    其一,安排张良以资政阁掌印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兼职。

    “资政阁即名资政,就需深入参与朝政决策,时时观政。我知道子房对具体朝政并无太大兴致,进入内阁不是要你争权,而是观摩。”欧阳朔如此解释。

    张良闻言,颔首说道:“微臣明白!”

    张良跟在刘邦身边当谋士时,大汉王朝尚未建立完善的朝廷架构,张良近水楼台,得以一一知悉汉王朝最高决策。

    大夏不同,有着完备的体系与制度,臣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虽说资政阁能收到朝廷邸报,到底不如进入内阁来的直观。

    对这一点张良是深有体会,故而爽快答应下来。

    还是一直说的那个观点,欧阳朔希望投效大夏的文臣武将能不断进取,而非墨守成规,即便是谋圣张良也同样有进步空间。

    其二,在资政阁设立咨文研究中心。

    眼下的资政阁确实是阵容豪华,可成员单一,全部都是谋士出身。倘若是在打江山时,这当然是无数主君求之不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