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740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740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如此,大夏为何要将远征军分作两批运往安南,又为何下令第一批远征军在援军未准备就绪时就在安南掀起大战,继而激怒整个安南,引发安南的报复,掀起三场无比血腥的复仇之战?

    这一场大战实在存在太多疑点。

    “完全不像大夏的作战风格!”有人给这场大战下了这么一个定义。

    玩家对大夏远征军统帅白起也不无质疑,认为这位大夏“战神”怕是有些飘了,有负欧阳朔之重托,将一场生死大战给生生指挥砸了。

    更有人联想到,前几日欧阳朔任命“新人”李靖为上将军,跟白起并列,“这是否意味着欧阳朔已经对白起不满,以此提出警告?”

    除了对白起的质疑,也有对大夏,对安南之战深深的担忧。

    一时之间牛鬼蛇神遍布,论坛上是议论纷纷,其中不乏对大夏冷嘲热讽者,认为大夏终于要品尝一次苦果。

    “这就是穷兵黩武的结果!”有人这样讥讽大夏。

    帝尘等人也是暗爽不已,他们虽然没再像以前那样,傻不拉几地跳出来说大夏的风凉话,私下跟亲信闲聊时可没少得意。

    在攻打西楚的关键时刻被大夏摆了一道,帝尘对欧阳朔的恨达到一个新的顶峰,两人之间再无和解余地。

    更可恶的是,大夏轻飘飘的一击,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帝尘他们策划了数月之久的行动成果付诸东流。

    甚至连Z计划都受到牵连,效果大打折扣。

    如此,帝尘怎能不恨欧阳朔。

    眼见大夏在安南战场吃瘪,帝尘怎能不幸灾乐祸,他现在巴不得大夏五十万远征军就此葬送在安南。

    “老天有眼啊!”帝尘如是说。

    除了帝尘,还有一群人暗自高兴不已,那就是东瀛玩家,他们深知大夏是未来国战的劲敌,自然也时刻关注着安南之战。

    眼见大夏形势不利,本田圭佑焦躁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

    不怪中国区玩家议论,实在是安南之战不仅关系到大夏利益,也关系到整个中国区的利益。

    大夏胜,自然最好,可为即将到来的国战添一分助力;可大夏要是征战安南失败,损兵折将,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如果在安南战场折戟沉沙,大夏不仅无法遏制【炎黄盟】的再次崛起,六月的国战前景也将堪忧。

    大夏已经是中国区毫无争议的支柱,支柱一倒,问题可就严重了!

    事关国战荣辱,像帝尘那样的幸灾乐祸之人毕竟只在少数。

    忧心忡忡的中国区玩家主动请缨,申请加入大夏军,协助大夏攻打安南,以稳定中国区大局。

    甚至连谢思韵、血色浪漫这样的行会巨头都坐不住,先后赶到山海城,面见欧阳朔,表示可以在安南战场助大夏一臂之力。

    欧阳朔热情地见了他们,只是对他们的好意委婉拒绝了。

    “小朔,你不用不好意思,没有谁是百战百胜的,一场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殇雪玫瑰】别的没有,十万战斗玩家还是能凑齐的。”

    林靖也赶到山海城,亲自劝说欧阳朔。

    她认为欧阳朔拒绝盟友的支援,纯属年轻人好面子。

    欧阳朔苦笑不已,摇头说道:“小姨,你认为我是那般不知轻重之人?”

    “不是!”

    林靖摇头,欧阳朔真要不知轻重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地位。

    “放心吧,安南之战完全在我们掌控之中,为了这一场大战,我们可是准备了大半年,又岂会犯那些低价错误。”

    论坛上对大夏用兵方略的诋毁,欧阳朔自然是一清二楚。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林靖还是有些不放心。

    欧阳朔神情一肃,认真说道:“战争不是儿戏,更不是冒险玩家之间的对抗。局外人是很难真正看清形势的,他们以为的劣势,有时不过是障眼法而已。”

    林靖就不乐意了,以为欧阳朔在敷衍她,“你可别蒙我,论坛上说仅仅这三四天,大夏军就阵亡近十万精锐部队,这个总不会是假的吧?”

    “差不多吧!”

    欧阳朔没有否认,实际伤亡数字比论坛上统计的还要大一点。

    说实话,就连欧阳朔都没想到,安南疯狂起来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想起阵亡的十万大军,欧阳朔也是心疼不已。

    “心都在滴血啊!”

    除了在战役地图,大夏从未有过这么大的伤亡。

    林靖双眼一瞪,“那你还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欧阳朔心中一暖,知道小姨是真的关心他,解释道:“有些时候,为了全局的胜利,局部的一些牺牲也是迫不得已。”

    “你的意思是说,你们早就预料到今天的局面?”林靖诧异,“我知道大夏卧虎藏龙,猛将谋士都是第一流的,可也没这么邪乎吧?”

    欧阳朔一笑,军事上的很多事情,外行人实在是理解不了,“不是我们有多么神奇,可以神机妙算,那都是骗人的。”

    “那你还说!”林靖不满。

    “不能神机妙算,不等于不能在暗中引导敌人,只要懂得利用大势,看穿敌军的心思跟底牌,他们自然就会按照我们的期望去行事。”欧阳朔稍加解释。

    “真有那么神奇?”

    “八九不离十吧,虽然细节上算不准,但大势是一定的。”

    表面上看,安南兵分三路讨伐大夏军是出于理性的判断,可有些情报本就是大夏故意露出的破绽。

    比如三路大军的“不安分”,正是要让安南意识到,大夏就是想通过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然后在王城河内会师。

    又比如所谓又一批商船离港,看似装载的是大夏远征军,实际上不过是在船头甲板布置了一些兵卒。

    这批商船不过是为大军运送补给的。

    其目的,自然是要引动安南大军主动进攻,彻底卷入大战之中。

    而这一切的布置,不过是为最终的后手做的准备。

    欧阳朔微微一笑,“小姨你放心吧,最迟后天,安南之战就会迎来转机,等到那时,一切谜底就将全部揭晓。”

    因为事关军事机密,欧阳朔也不便跟小姨透露太多。

    林靖深深看了欧阳朔一眼,道:“好吧,你不便细说,我就不问了。我也挺期待,大夏这次又要怎样惊艳全球,顺便打一打帝尘等人的脸。”

    在核心玩家圈子中,帝尘等人的“异常”表现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欧阳朔畅快一笑,“放心吧,绝对够劲爆!”


………………………………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河内告急

    四月三十日,安南西北边境。

    孟得城是一座西北小城,北郊十里处就是岩石山脉,早在一周前就被大夏北路军扫荡,连同周边的几座小城一同沦陷。

    昨天上午,孟得城开始全城戒严,驿站、城门、官道等要害之地均被大夏城卫军把守,严防任何人靠近。

    整座城池许进不许出。

    当地百姓意识到,可能有大事要发生,他们却不敢,也无法向主城传递信息,一切可能的通讯渠道都被大夏切断。

    负责安南情报侦查的黑蛇卫更是配合军情司,对孟得城周边进行一级情报封锁,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一切迹象都显示,在这座远离三大战场的边陲小城即将发生大事。

    就在昨天夜里,孟得城北面,原本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岩石山脉,就像被施了法术一般,凭空出现一条黑漆漆的隧道,直接连通云南行省。

    很快,隧道内就亮起一盏盏火把,将整个隧道照的灯火通明,云南行省孟定郡边境,早已准备就绪的大夏远征军通过隧道,神奇地出现在安南境内。

    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三十日下午,隧道内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浩浩大军不分昼夜,迅速而又有序地通过隧道,在安南荒野集结。

    这支远征军包括龙骧军的五个军团,禁卫军第四军团,飞熊军第一军团以及第二军团,合计七十二万大军。

    现在出现的不过是先头部队,后续还源源不断地有部队从隧道走出,而在大部队后面,还跟着一支更为庞大的后勤补给辅军,人数也达五十万之众。

    傍晚时分,大夏远征军统帅白起在来护儿、张辽等一众将领簇拥下,缓缓走出隧道,正式踏上安南领地。

    “大帅!”

    龙骧军第一军团军团长赵破奴被白起委派为先锋官,率领第一军团最先踏上安南领土,见白起赶到,立即过来拜见。

    白起身穿一身玄铁铠甲,神情肃然,“周围可已警戒?”

    “还请大帅放心,末将已经派出五路哨岗,方圆千里之内,包括孟得城都在警戒范围之内,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就能察觉。”

    赵破奴作为历史上霍去病麾下的得力干将,擅长追踪与预警,故而被白起任命为先锋官,看来他做的还不错。

    白起点了点头,自然没有赞赏之语。

    赵破奴却是悄悄松了一口气,能得大帅点头,已是莫大殊荣。

    “晚上要加强警戒,不可掉以轻心。”白起吩咐。

    “诺!”

    赵破奴点头应下,转身下去布置了。

    白起则领着一众大将来到临时指挥部,商议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除先锋官赵破奴之外,来护儿、张辽、罗士信、萧朝贵、恶来、陈汤以及裴仁基七位军团长悉数在列。

    白起用秦人独有的三角眼,默默扫了一圈将领,将一众猛将看的心中发毛,方才肃然说道:“这几天,敌军反击之凌厉,大大出乎我们战前的预料,眼下三路大军正在苦苦坚持,每天都有两三万人阵亡,形势并不乐观。”

    堂下将领听了,一个个神情肃穆。

    他们当然知道,三路大军的牺牲,目的就是为他们这支奇兵创造机会,将敌军调离王城,好让他们一举斩首。

    “我们要快!”白起下结论,“不能再等下去了。明天一早,已经抵达的部队先行出发,争取四天之内赶到河内。”

    “谨遵帅令!”

    诸位大将齐声应下。

    因为部队规模实在太大,白起事先也是有安排的,步兵优先通过隧道,骑兵落后一步。如此,后续抵达的骑兵就能后来居上,确保各路大军差不多同时出现在河内郊外。

    于此同时,为了降低目标,同时也是合理分配官道,避免“堵车”,就算是先锋部队也得兵分几路,齐头并进,再在河内郊外会师。

    具体如何布置,就得白起这位统帅统一安排。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军议才告一段落。作为统帅,白起并未入睡,而是起身来到营帐之外,叫上卫队,开始一个个营地巡查。

    这一场大战关系王朝国运,容不得白起不谨慎。

    就是在历史上的秦国,白起也没指挥过如此规模的大军,压在他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外人是难以理解的。

    …………

    时间悄然进入五月。

    自开战始,大夏军已经在安南鏖战一月之久,眼瞅着还有一个月就是万众瞩目的国战月,安南之战成了亚洲焦点。

    就连还在缠斗的西楚之战,都不如此战引人注目。

    安南西北边境,大夏军驻地。

    清晨,天刚蒙蒙亮,睡了不足三个时辰的白起就亲领一军,拔营起程,按照预定的行军路线朝河内奔去。

    从这一刻起,安南之战迎来最终一战。

    五月二日下午,大夏军突破北路军控制区,正式出现在安南视野之中。等于是说,北路军、黑蛇卫跟军情司的前期努力,为大军争取到两天时间。

    这几乎是扭转一场大战的关键所在。

    当浩浩大军突然出现在河内附近时,可想而知,这对安南玩家,对安南王室造成了怎样的心里冲击。

    “天啊,是大夏军队,他们从哪冒出来的?”

    没人能给出答案,西北边境是延绵不绝的岩石山脉,按理来说不可能有军队能越过此等天堑,出现在安南境内。

    对西北,安南几乎不设防。

    可事情偏偏就这么不可思议地发生了,任凭安南朝廷的一众文臣武将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大夏第二批远征军是通过海路来的吗?”

    说这话的人脸色很不好看,显然他已经意识到,所谓的海路不过是大夏故意放出的烟雾弹,骗了他们所有人。

    一时间王城大乱,人心惶惶。

    有人推测,“或许岩石山脉有哪个溶洞连通中国云南。”

    一些地理学家也跟着发声,根据地理构造与地理运动学推测,在山脉中出现这样一条密道也是有可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