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398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398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场之后,林启荣丢下部将,独自离开,之后就得到他溺水而亡的消息。

    最终,曾天养也只能将此事归于巧合。

    “真是荒唐!”

    曾天养对林启荣的不争气,感到十分的不忿。

    眼见大事可期,却无故损失了一位盟友,如何不让曾天养气愤。更让曾天养气愤的是,昨天夜里他再次去试探石镇吉的口风。

    这一次,石镇吉竟然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让曾天养错愕不已。

    “狼心狗肺之徒!”

    在曾天养看来,石镇吉的拒绝,就是对天王的背叛。

    曾天养一边诅咒石镇吉,一边对那位君侯的忌惮,也是深了一层。仅仅一场简单的会面,就改变了石镇吉的立场,如何不让曾天养心惊。

    “可惜,我已是没有退路,此生绝不负天王之恩。”

    曾天养独自一人,对着空气长叹,神情竟然出奇地有些寂寥。

    也许,每一位“坏人”,都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吧。其实换个角度,在洪秀全看来,曾天养可不正是最忠诚可靠的臣子吗?

    往往立场不同,对人的评价,也会走向两个极端。

    **********

    林凤祥府邸,欧阳朔书房。

    在接连处理好天王宫和太平军两大棘手的问题之后,欧阳朔终于有时间,来考察、接见天京城的一众文官。

    而其中最受欧阳朔器重的,自然就是苏辙了。

    相比其兄苏轼的豪放,苏辙则是沉稳内敛和镇定若素。正是这一性格,让苏辙在官场之上,比其兄苏轼走得更远。

    当然,在骨子里,兄弟二人又有共同之处。

    一代大文豪苏轼,曾经这样评价他这位弟弟。

    “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由此,可见苏辙之低调内敛。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着称,尤其擅长政论和史论。正是这一特长,被当时担任宰相,一心想要变法的王安石相中,调入三司条例司。

    对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等变革,苏辙都有极深的见地。可惜,苏辙之论,跟彼时雄心勃勃的王安石思想相悖,走向了变法的对立面。

    不久,苏辙就因跟王安石意见相左,而被贬出京,官路坎坷。

    直到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意图废除王安石时期的新法,苏辙才再次得到重用,最终一路官至宰相。

    其后,宋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相应的,属于支持废除新法一派的苏辙,自然是连遭贬谪,至此之后,再无起复之机。

    由苏辙一生的官场经,也可略一窥见,北宋时期党争之频繁。

    由于宋代官僚制度的原因,宋代文人的地位较高,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政治生活的黄金时期,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而北宋的政治特点,则以积弱积贫、党争频繁为主要特点。

    自从范仲淹以后,北宋的着名文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党争漩涡,**影响、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也许,正是深受党争之毒害,现身荒野之后,苏辙对于太平天国的党争,是敬而远之。在天王和其他各派之间,一直保持中立,低调地处理政务。

    即便是在石达开和杨秀清博弈期间,苏辙作为天国文官之首,也是一直保持沉默。欧阳朔入主天京城,苏辙则干脆就是闭门不出。

    直到这一天上午,苏辙得到欧阳朔的亲自召见。

    此前,在圈定浔州郡等三位郡守之时,欧阳朔并未考虑苏辙。倒并不是欧阳朔对苏辙有偏见,或者说是质疑苏辙的能力。

    实际上,以苏辙官居宋朝宰相之能,治理一郡之地,并无不妥。而且北宋时期,官僚制度已是极为完善,对官吏的练更甚。

    北宋时期,衙门事务繁杂,对官吏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比之鲍叔牙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臣,在能力上,苏辙实则不遑多让。

    实际上,早在得知苏辙在太平天国为官之时,欧阳朔就想到一个职位,最是适合于苏辙,那便是行政署下属的科教文卫署署长一职。

    随着范仲淹调任梧州郡郡守,萧何就任行政署长。此前由萧何兼任的科教文卫署,一直还是由萧何兼顾着。

    四大署当中,行政署本就政务繁重。

    对萧何而言,身兼多职,实在是极为不便。萧何一直通过公函,提请君侯,早日拟定新一任的科教文卫署长。

    问题是,科教文卫署,实则关系到欧阳朔来年领地变革之根基,干系重大,欧阳朔又岂能匆匆拟定其主官人选。

    而身兼文学家和宰相两大职务的苏辙,兼且家学渊源,为人又正派,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欧阳朔的视野,是科教文卫署长的合适人选。

    除此之外,科教文卫署服务的是公共基础事业,跟党争无缘,偏偏又急需有见地之人主导,跟苏辙的秉性,实在是极为契合。

    正是如此,欧阳朔才有信心说服苏辙再次出山。

    欧阳朔选择在书房,而不是正堂,召见苏辙,也是表示亲近之意。

    两人的见面,可谓波澜不惊。

    对苏辙而言,君侯之名,实则没有太大的概念。山海城能吸引到苏辙的,反倒是因为范仲淹的存在。

    在北宋,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文坛,范公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君侯能够得到范公的效忠,对苏辙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尤其是在听完君侯对科教文卫署的介绍,苏辙刚刚平复的心情,又一次起了波澜。但凡出身北宋的文人,就没有不热心投身官场的。

    对他们而言,为官,不是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为民效力,一展所学。

    正如范公在《岳阳楼记》中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一言,正是北宋文人,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百姓疾苦,愿意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下万民出力的最为生动的写照。

    苏辙,自然也不例外。

    能够执掌科教文卫署,对苏辙而言,可不正是一次为民效力的机会。

    “微臣拜见君侯!”

    就在这一刻,苏辙正式效忠于欧阳朔。

    【姓名】:苏辙(王级)

    【封号】:唐宋八大家之一

    【朝代】:北宋

    【身份】:山海城官吏

    【职业】:文官

    【忠诚】:70点

    【统帅】:35【武力】:25【智力】:75【政治】:80

    【特长】:文定(提升领地行政效率15%,提升领地文化指数5%,提升领地廉洁水平15%)

    【评价】: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宰相。具官某天材颖茂,儒学纯备。敏于事而慎于言,志于道而辅以术。早繇方闻之举,藉甚士林之誉。粤自谏垣,进陟词掖。倜傥正论,启沃者非一;润色王猷,灏噩乎吹万。(未完待续……)
………………………………

第五百四十四章 离开天京城

    【PS:补一更。】

    苏辙的臣服,代表天京城的文官集团,基本上被欧阳朔拿下。

    正是因为苏辙在太平天国任职期间,不想卷入党争,一心勤勉政务,在前朝文官集团中,反而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真正的才学之士,都愿跟苏辙结交。

    因此,苏辙对山海城的认可,自然会带动一批文官。

    就在当天下午,欧阳朔颁发了他坐镇天京城之后的第三道敕令。

    敕令内容,针对的就是两郡之地的文官。

    前朝的百官,除了被两大情报机构标记上,上了黑名单的,其他的都能在即将组建的郡衙中,找到一席之地。

    当然,两郡之地的所有官吏,都将参照梧州郡的做法,全部先统一解聘,再重新经由行政署应聘。以此对原有的官场,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

    桂林郡的沦陷,唯一的好处,估计就是萧何再也不用“滥竽充数”。行政署准备的一千官吏,足以将浔州郡和镇安郡运作起来。

    十二月三日,十万太平军悉数离开天京城。

    随着太平军的离去,天京城的局势越发的明朗。至少在表面上,已经没有哪股势力,敢于公然违抗山海城的政令。

    杨秀清见此,也是非常识趣地,逐步自天京城的政务中脱身,将一切权利移交给君侯。杨秀清开始隐身于府邸,打点行装,随时准备到雷州郡赴任。

    就在同一天,龙骧军正式完成对镇安郡全郡的扫荡。次日,白起就开始着手选定龙骧军新的总部驻地,同时配合军务署组建集团军统帅部。

    于此同时,白起将作为欧阳朔的特使,跟白桦的特使张辽接洽,商议两地之间的共同防御问题,期望以此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

    双方会晤,同时也是消除误解,避免双方军队在边境擦枪走火。

    龙骧军进驻镇安郡,对尚在组建当中的【云南城邦】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谁也不会认为,山海城在镇安郡驻军,是来防范盟友灵犀城的。

    其兵锋所指,自然就不言而喻。

    此前,山海城和灵犀城的一番联手,短短三天之内,就让昆明郡彻底易帜。现在,解决了太平天国的两大巨头,再次联手,实在是让人害怕。

    次日,【云南城邦】就宣告组建完毕,其效率,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虽然说,桂林郡的意外沦陷,对山海城在中国区的威望,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再次吞并两郡的山海城,已是中国区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其地位,已是无人能够撼动。

    没听说吗?

    川北行省此役虽然联合【湘南城邦】,联手拿下桂林郡。西门大官人回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却是联络川北行省的诸位领主,商议组建城邦之事。

    尤其是随着韩信大军进驻凋零要塞,对川北行省而言,仅仅是一个桂林郡,已是让他们无法赶到心安。

    组建【川北城邦】,已是迫在眉睫。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如此一来,山海城周围,由西自东,就被【云南城邦】、【川北城邦】、【湘南城邦】以及【岭南城邦】四大城邦,团团围住。

    如此阵势,舍山海城其谁。

    一时之间,西南地区,成为整个中国区最受瞩目的存在。

    山海城将如何在重重包围中,突围而出,一时成为诸位玩家津津乐道的大新闻。一些所谓的专家,耐不住寂寞,纷纷在论坛上撰文,阐述他们的高论。

    最被大家接受的看法,就是山海城必将西进。

    意思就是说,山海城会联合灵犀城这位铁杆盟友,先将【云南城邦】给收拾了,稳故住其西面的阵地,再腾出来手来,收拾其他城邦。

    这样的论调,再加上龙骧军的强势驻扎,如何不让【云南城邦】心惊胆战。接下来的这个新年,他们这些领主,怕是要过不安稳了。

    **********

    十二月四日,天王宫拆除完毕。

    偌大的天王宫,就此被夷为平地,彻底成为过去。而就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新规划的浔州郡郡衙,正式开建。

    新和旧的交替,代表着新旧政权的交接。

    至此,太平天国才算是真正地落下帷幕,彻底退出荒野争霸之路。

    当天下午,商业司就在天王宫前的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拍卖会。不到一个时辰,所有的拍品就被拍卖一空,收拢资金十一万金币。

    这其中,既有真正贩卖木材的商人,也有正好需要修建府邸的百姓,当然还有洪秀全的死忠分子,不一而足。

    军情司和黑蛇卫将互相配合,对这些购买者进行逐一摸排,争取不放过任何一只漏网之鱼,彻底肃清太平天国在两郡的影响。

    于此同时,黑蛇卫已经在两郡,成千上万座村落,一一展开排查。彻底肃清偷偷祭祀天王的行为,对犯案之人,严惩不贷。

    而这一切,自然都是在为山海城的统治,铺平道路。

    对于拍卖所得资金,欧阳朔没有再投入到浔州郡和镇安郡的建设当中,而是充当此次领地扩军的军费开支,包括战争期间的阵亡抚恤金。

    如此一来,攻陷两郡之地,甚至包括此前的梧州郡,都没有对领地的财政造成额外的负担,也算是得天之幸。

    随着拍卖会落幕,黑蛇卫开始在天京城内,进行秘密清洗工作。但凡是此前上了黑名单的,无论是士绅官吏,还是贩夫走卒,都将一一死于非命。

    仅仅一天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