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因果大师 >

第30章

红楼之因果大师-第30章

小说: 红楼之因果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处别苑建在京郊以北的一处风景秀丽的半山腰上,山下有水,山上则满满地一片桃花林,而今这时节,正式桃花含苞待放之时。近看是粉嫩的花苞,远看就是满上星星点点的粉色,的确别有春意。马车到了山脚下,便上不去了,接下来需要徒步登山。上山的石阶刚清洗过,还有未干的痕迹,每一个石阶的边缘还刻着一长条精致的蝠纹,单这一点就可彰显其非凡的富贵了。
    晏良当即就生出怀疑,这种需要花巨资才能认为造就的意境之处,不像是杨斐栝所有的,也更不像是那个乌敏。晏良也查过乌敏的底细,没什么深厚的家世,他就算私下贪钱,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
    晏良到半山腰的时候,便见通往别苑的小路上左右两侧立了两排翠衣丫鬟,共十二名。请安后,其中两名出列,引晏良前往别苑。
    晏良打量这些丫鬟的衣着,个个不俗,料子要比一般家的小姐还好。
    晏良心里越加确定这次‘小聚’并不小。
    到了地方后,晏良听见有人悄声提齐大人。果然不一会儿,齐绅高就带着乌敏和杨斐栝俩人现身。齐绅高乐呵呵地跟众人寒暄,还特意介绍了新上任的吏部郎中晏良给大家。
    晏良转瞬间成了所有人的注视焦点,却丝毫没有表现出受宠的荣幸,只是温温的微笑,略带拱手跟众人道好,一切出于礼节,也止于礼节。
    “他刚来,还有些生疏,”齐绅高像是特意帮晏良说话,便招呼大家先去赏春景,吟诗作对。
    晏良看出陪伴在齐绅高身边的杨斐栝表情有些不自然,猜测他应该是和自己一样,是被有心人的可以隐瞒给骗了。晏良故意放慢脚步,走在最后。杨斐栝不多时,就找借口脱身,来到晏良身边。
    杨斐栝质问:“他来的事儿你知道?”
    “邀请我的人是你,你不知情,我如何知道。”晏良微微蹙眉,有些反感杨斐栝不动脑子的质问。
    杨斐栝愣了下,有些无奈地叹口气,“我也是受乌敏所邀,以为就是几个聊得来的同僚凑一起放松一下,谁想到姓齐的碰巧听话所,也要来。这下大家都拘谨了。”
    “杨大人是觉得这处别苑,会是乌敏所有?”
    晏良的话令杨斐栝突然怔住,他恍然大悟,“咱俩都被乌敏给骗了?”
    晏良看他一眼,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他已经没必要回答了 。
    杨斐栝气呼呼地转身,这就去找乌敏问清楚。
    待众人吃酒瞧戏,喝到午后,都觉得乏了,互相扶持,各自告辞。杨斐栝全程脸色不好,终于熬到这会儿,立马撩袍子走了。乌敏见状似乎生怕得罪他,急急忙忙去搀扶,非厚着脸皮坚持要把杨斐栝亲自送回府。杨斐栝看乌敏的脸色这才好一些,由着他搀扶去了。
    晏良自然是盼着早走,却被齐绅高给硬留了下来。
    “你也没怎么喝酒,晚些回去无碍的。正好留下来陪我聊聊天,解解闷。”齐绅高眯着眼睛,身在歪在罗汉榻上,有些慵懒。
    晏良垂头喝着茶,完全不回应齐绅高的话,齐绅高也识趣儿的没再说话。两厢末了半晌,晏良抬眸冷冷地看他:“齐大人有什么话,直说。”
    “你什么意思?我因何要有话和你说?”齐绅高不服气的反驳。
    晏良笑了,忙起身作揖告辞。“既然无话可怜,请容下官告辞。”他说罢,就转身去。
    齐绅高没想到晏良敢在他面前这样造次,别说他只是区区五品小官,就是朝廷一二品大员在他面前,也都跟一只温顺听话的小绵羊似得乖巧听话。
    这一愣,突然地意外,令齐绅高一时没反应过来,晏良已经快步走出门,离开了。
    齐绅高端着面子,没法叫人去追,可心里却给晏良狠狠地记上一笔。第二天在上朝路上,他就一直盘算着自己今天该怎么教训这厮,让他晓得得罪自己的下场。
    “对于工部侍郎的人选,爱卿们可有话说?”皇帝在朝堂上发问。
    “郁州知府孙谦和兰台寺大夫林海皆政绩斐然,难分伯仲。不过非要比的话,臣觉得孙谦的能力更强一些,毕竟当年郁州府大喊轰动全国,都是由他一人办理,且处置得当,可见其能成大事,有逸群才华。”吏部侍郎杨斐栝第一个发表了意见。
    齐绅高听他举荐孙谦,冷冷地眨了下眼睛,在心里呵呵笑了几声。
    接着工部侍郎乌敏就站出来,建议林如海。此之后,纷纷有官员表示支持选林如海。理由也充分,世禄书香,探花出身,为人耿直,且还有如此斐然的政绩,当工部侍郎一职十分合适。
    皇帝觉得各有道理,很难下抉择,遂决定这件事稍后处理。
    下朝后,皇帝单独留下了齐绅高,问他谁更合适一些。齐绅高却回答圆滑,说哪一个都很好。皇帝怨齐绅高不能给他意见,但心里却很高兴,至少他宠幸的大臣没有拉帮结派之嫌。皇帝想了想,,正准备开口说“孙”,齐绅高忽然又开口了。
    “皇上何不试一试贾敬呢,臣可是听说他选人的眼力很准。”
    这话忽然勾起皇帝对晏良“看相”能耐的好奇。
    “这厮现在在朕的后宫名头很响亮,前两日他帮老太后选人,被老太后夸得天上地下。连朕自己都怀疑,给他一个区区吏部郎中的官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到底是不是材,多用一用才知道。”齐绅高建议道。
    皇帝当即吩咐齐绅高负责此事,让他准备五名候选官员,让晏良去挑。皇帝知道晏良在选侍卫挑宫女方面挺有能耐,倒要看看,他在大事上是否也能有作为。
    齐绅高得偿所愿,告退后立刻去找晏良的麻烦。
    “我可是好心在皇上面前,帮你揽下了一个挑人的活儿。不过我告诉你,皇上心里可有数,这五人之中你要是选错了人,保你吃不了兜着走。”
    晏良一点没受吓,反而只提了一个要求。要这五人,都务必到京城,到他面前来。
    这事很简单,齐绅高当即就叫人着手办理此时。
    两天后,齐绅高叫人进京的消息,还在传达的路上。
    林如海的回信已经到了。
    信先送的荣国府,送信人穿了两口气儿之后,便要去宁国府,被王夫人的人给拦下了。她挑唆贾母派周瑞家的过去,直接请晏良来荣国府看信。
    显然贾母等人对于林如海特意写信给晏良,十分好奇,想知道答案,她们自然就需要晏良当着她们的面儿拆信。
    贾母先迫不及待的打开贾敏写给自己的信,得知林如海某可能会高升调到京城,她非常高兴。但她高兴不过片刻,就从字里行间得知贾晏良早就给扬州去信问候过。
    贾母一想自己迟了一个月才去回信,除了一方面愧疚之外,更恨贾晏良多管闲事。
    林女婿要升入京城做大官了,那晏良在吏部可利用职务之便早得到消息,定然存着趁早巴结讨好她乖女婿的鬼心思。
    今儿个,她就好好教训晏良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材。还想沾她们家出息女婿的光?没门!妄想!

  ☆、第39章 JJ

晏良过来取信,转身就要告辞。贾母笑眯眯地叫住他,让他喝杯贡茶再走,还把老太妃赐来得点心特意端一份儿出来给晏良用。
    晏良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看来太妃那里的东西也不见得样样都好,这点心做得味道还可以,细品起来却不够精致,尚不如广源楼的有滋味。看起来这位老太妃在宫里的风头不过是面上做样子,内里恐怕不是很受待见,否则她饮食所用的食材便不会选用次一等得了。
    “这宫里的东西和我们外面人吃的就不一样。你运气好,赶巧赶着了,就是宝玉那边我也只舍得给他这些。”贾母看眼晏良手边的点心盘子,乐呵呵笑。她眼角情不自禁的上扬,有几分得意之色。
    王夫人也扯着嘴角,看晏良。
    晏良完全不明白这两个女人是从何而来的得意,就因为一块点心?无不无聊,再者说,一个刚死了孙子,一个刚死了儿子,这会子咧嘴扯笑,哪怕是得意的笑,也有些不太合适吧。
    “茶也喝了,点心也吃了,家中还有事,容我先行告辞。”晏良是没办法跟这两个女人继续待下去。
    “且等等,刚好我们都在,林女婿又特意来信给你,你就拆开看看他写了些什么。可是有什么难处不愿麻烦我,非要求你?总知不知道这信中的内容,我这心里难安。”
    晏良至此才听明白贾母的目的,无奈地浅笑:“这是他给我的信,自是我的事,老太太何苦因这个操心难受。”
    “敬老爷不如就看看吧,老太太毕竟是做母亲的人,担心她远在扬州的小女儿,难免的事儿。”屋里有位体面的婆子,站出来说话。
    晏良冷冷扫他一样,全然当做没听见。主子们说话,何曾有他贸然插嘴的份儿。这一家子的礼节他算是见识了,明面上看着像是个规矩人家,实则出处透着无礼,先是因为‘施舍’几块点心就得意洋洋,随后还把他吃点心谓之‘幸运’,去跟一小娃娃宝玉比较,再之后就是逼迫人当众拆信,还敢大发个婆子叫他跟前来游说。
    林林总总,厚颜无耻。
    “我只想我问你们一句,凭什么?”晏良冷着脸举起手中的信,冲贾母微微晃了下,让她看清楚信封上那几个字,写明了收信人是他。
    贾母当然明白晏良的意思,脸黑下来,十分不爽快。拿一种打量白眼狼的眼神儿看晏良,就好像她拯救了晏良一条人命,结果却反过来被他捅了一刀受到背叛了一样。
    晏良冷笑一声,只道了句“一块点心罢了”,便负手而去。
    气得贾母足足愣了大半晌,才反应过来晏良好像在讽刺她没见过世面,一块点心施舍出去都以为能做恩情。贾母恨得不行,她是什么出身,正经侯爷家的千金,会没见过世面?侮辱她什么都行,就这点不行!贾母猛地拍桌起身,好一通咒骂。
    傍晚的时候,荣国府西角门就来了一群人,领头的敲响门,就报了敬老爷的名号,让身后跟着的人上前,打开食盒给他们看。
    看门的婆子本来不想算搭理,可见那食盒里晶莹如玉的糕点,闻到其散发着的诱人留口水的香味儿。婆子便忍不住了,不禁想多闻两口香味儿。她再想想不过是送点心的小事儿,一边打发下丫鬟跑腿去回禀,一边就擅自做主让广源楼的人进来了。
    等王夫人打发周瑞家的要来为难这些人的时候,人家早已经走了。
    周瑞家的狠狠训了那婆子一顿。
    婆子还惦记着点心。
    周瑞家的气道:“留这些做什么,丢出去喂狗!”
    婆子欢喜应承,心下想自己捞下个好活儿,拿去喂狗不如把这点心拿回去自己吃。婆子不禁将盖打开一条缝,咽口水的看了一眼。
    周瑞家的眼睛忽然放大,接着冲过来,直接掀盖了。里面放着的都是些萝卜糕芸豆糕之类精致的点心,比老太太厨房里的厨子做得好十倍,味道怎么会这么香?据她所知点心做好了之后,便不会散发什么太大的香味儿。
    周瑞家的提起食盒,往下一摸,是暖的。怪不得了,原来他们在食盒下面放了可以保温的暖炉。
    倒是够用心。
    周瑞家的以为是东府那位老爷要致歉,倒觉得蛮有诚意,至少哪过去给太太和老太太瞧,她们心气儿会舒畅些。遂提着食盒直奔贾母院去了,倒叫那个看门婆子白白高兴了一场。
    点心端到贾母的面前,还有这热气,跟刚出炉的一样。
    王夫人叹了声:“的确香,这下我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达官贵人挤破头也要去广源楼吃饭。”
    贾母点点头,捻了一块点心放进嘴里,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最妙的是吃过之后不齁嗓子,还唇齿留香。
    “这芸豆糕精致的只怕比宫里头的还好。”王夫人也忍不住用了一块,赞叹道。
    贾母手里还剩下被咬过的大半块,当她听说这话,立刻变脸,丢了手里的点心。
    王夫人忙咽下嘴里的东西,起身问贾母如何。
    贾母胸口气得起起伏伏,恼怒至极,“我说他怎么这样好心,原来是在讽刺我们!”
    “母亲?”王夫人茫然的望着贾母。
    “白天他怎么说,‘不就一块点心么’,现在他送了味道更好的点心给我们,就是讽刺我们这些人没见过世面,吃着次等货还捧上天,何等难堪!”
    王夫人听贾母这样一讲,脸色也难堪了,忙叫人将点心撤下去丢了。
    “东府老爷听说老太太收了点心,又送了十盒过来。”传话的丫鬟不明情况,笑嘻嘻的进门回报。
    贾母斜眸瞪那丫鬟一眼,气得身子直发抖。这贾晏良讽刺他一回还不够,竟然又来一波,摆明了是要和她对着干,想把她气死!
    王夫人忙抚慰贾母,口里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