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无限之单机霸主 >

第384章

无限之单机霸主-第384章

小说: 无限之单机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正常情况,这些暗哨兵卒,才不会理会林川要见项羽的“无理要求”,但不知怎的,林川淡然平静的言语中,仿佛夹杂了某种奇异神秘的力量,让这些兵卒,下意识地照做。

    见几个报信兵卒离开,林川也没多做什么,只是伸手一招,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把精致藤椅,以及鲜果糕点,玉漱小月见状,捂嘴轻笑一声,便和往常一样,开始伺候起来……

    威严肃杀的楚军大营前,林川小月玉漱三人的另类行径,显得尤为醒目,将三人围在中央的数十个兵卒,本想上前呵斥教训,可刚一上前,就被林川的一个眼神吓得双膝酥软,站立不稳。

    剩下的数十个暗哨兵卒们,只好战战兢兢的将林川围在中央,勉强算作“监视”!!

    不过一盏茶不到的功夫,魁梧霸气的项羽,便率领几个贴身随从,快步从军营中迎了出来,看到熟悉的林川身影,项羽顿时脸露狂喜之色,大声呼喊道“林先生,久违了!”

    一番热闹迎接之后,林川说明来意,便在项羽军营中住下,等待几日后的鸿门宴,说起林川和项羽的交情,就要从当初的举贤堂见面说起。

    昔日举贤堂大会之后,扶苏公子名声大损,但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为了探听秦朝虚实,依旧选择留在举贤堂,林川对于未来的西楚霸王,颇有兴趣,而项羽叔侄,更对林川这位神通广大的国师至尊,尊崇备至。

    彼此皆有结识之意,你来我往,将近一年的功夫,林川便与项羽、项梁叔侄俩,建立起颇为深厚的交情,……此番前来鸿门,一方面是为了以防万一,暗中布局,另一方面,林川也希望能帮项羽打压刘邦,说不定能让历史改写。

    至于,当场击杀刘邦?林川倒是没有这个不打算,毕竟天地大势,实非人力所能及,此时楚汉争霸还未开始,按照天地大势的规则,如果项羽突然暴毙,必会有另一位绝世霸王横空出世,顶替项羽身份,与刘邦相斗。

    同理,若刘邦身死,在天地法则的影响下,世间也将出现新的雄主,与项羽抗衡僵持……所以,林川的想法是顺应楚汉争霸的过程,仅仅只是在最后结局上,试图,略加改写。

    比如,楚汉相争,汉灭楚立,……届时南赡部洲的历史进程,按照西楚,东楚,楚末三国,魏晋南北朝,慢慢发展下去,直到大唐皇朝的诞生,西游剧情的展开。

    当然,这一设想可能性不大,即使有林川暗中相助,以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也很难成就大业,更何况改写朝代,其中的因果业力,实在太强。

    所以,林川今次的主要目的,还是在设局谋划方面!不过当晚,心情豪爽的项羽,拉着多年未见的林川,喝酒谈心,促膝长谈,……

    鸿门宴当天

    如丧考妣的刘邦,在易小川的陪同下,来到鸿门军营,以刘邦的城府心机,如何看不住项羽此番宴会的杀意,双方刚一见面,刘邦立刻全心全意的道歉赔罪。

    只是项羽,始终没有与刘邦多说什么,反倒拉着结义兄弟易小川,贵客林川,东扯西扯,相谈甚欢……

    众人来到军中大营,摆上酒席,项羽、项伯坐于东座,范增、林川坐于南座,刘邦和易小川,坐于北座,而张良则孤零零的坐在末座!

    此次宴会的座位安排,极为讲究,东边为上座,自然由项羽占据,而项伯作为此次宴会的发起人之一,同时又是项羽的叔父长辈,因此与项羽并座。

    范增在军中地位尊贵,被项羽尊为亚父,自然坐在南边,林川身为项羽挚友,又是手段通天的神仙中人,与范增同列,合情合理,剩下刘邦、易小川受制于人,又是宾客,自然再次之,至于刘邦的谋士张良?

    要不是张良和项伯私交甚好,今日之宴,张良恐怕连末座的资格也没有……

    众人就坐,除林川神色如常外,剩下的所有人,皆各怀心事,全场鸦雀无声,刘邦一脸惧怕的看了看上座的项羽,忐忑的举起酒杯,道“项兄、易贤弟,上次咱们畅饮,那是在会稽,真是酣畅淋漓,项兄还借兵三千,解了刘邦的燃眉之急!来,刘邦敬项兄一杯。”

    项羽缓缓举起酒杯,见刘邦饮酒,却并没有对饮的意思,只见他无视刘邦,转头向易小川笑道“贤弟啊!听说你兵不血刃,一夕之间,就破了函谷关的天堑,真是让为兄佩服,来,你我兄弟两个喝一杯!”

    尴尬不已的刘邦,趁机举起酒杯,道“来,易贤弟,我也来敬你一杯。”但项羽面露不悦,猛地将手中酒杯顿在桌上,任凭酒水四溅,冷冷说道:“刘兄你可别忘记,派人守住函谷关的人正是你。”

    刘邦假意长叹一声,无奈道“我的确是派人守住了函谷关,但我这是怕强盗贼寇入关闹事,只是我的那些将校,不明事由,挡住了我的贤弟,还好,贤弟你帮我教训了这帮蠢材。”

    “哈哈……刘兄啊!你倒是说的滴水不漏,这诡辩之才,项羽是远不及你刘兄啊!”

    “项兄,你笑话了,刘邦只是道出实情而已。”刘邦赶紧抓住机会,缓和现场气氛,“来,诸位,我刘邦在这里,敬各位一杯。”……

正文 第四百二十九章 釜底抽薪

    第四百二十九章釜底抽薪

    “唉!如果喝酒,真不痛快!”项羽轻叹一声,召唤出守候在一旁的项庄,道“项庄,军中无以为乐,不如你来舞剑助兴?”

    说着项羽将桌上长剑抓起,随手抛给项庄,项庄接剑,抱拳道,“是!”话音刚落,长剑蹭地出鞘,项庄乃是项羽的堂弟,更是楚国大将军项燕的第三个孙子,项庄这些年,一直跟着项羽南征北战,直到最后的乌江战死,也没有退后一步。

    项庄,可谓是项羽,亲信中的亲信!!

    但见项庄,长剑纵横,寒光吞吐,一招一式,看似华丽缥缈,实则杀机四伏,凌厉无比,看着大营之中,舞剑助兴的项庄,项伯、张良、易小川、以及刘邦,皆心中畏惧。

    今日鸿门之宴,项羽本就不怀好意,如今命麾下武将,舞剑助兴,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不过项羽本人、范增、林川倒是面色从容。

    项庄舞剑,渐入佳境,原本虚浮华丽的招式,杀气渐盛,项庄剑尖慢慢的朝刘邦靠拢,刷刷刷!只见项庄剑花一抖,三道寒芒剑锋,直指刘邦心口。

    好在刘邦早有防备,忙不迭的左躲右闪,但依旧被项庄的凌厉攻势,吓得屁滚尿流,别看刘邦现在统兵打仗,风光无限,但他早已过了从军习武的年纪,每次战场厮杀,刘邦从不亲自出面,一直都是交给麾下的夏侯婴、张良、韩信做主!!

    原本的楚汉第二猛将,刘邦麾下的樊哙大将,早在几年前,胡亥上位之时,便归于林川麾下,这会儿,樊哙正在倚天世界的大明军方与白起、李牧、廉颇、王翦四位战国名将,领兵学习。

    “好剑法!”项羽忽然举起酒杯,大声赞道。

    听到项羽此言,项庄顿时会意,剑锋一改,原本华丽变幻的剑招,彻底转为攻杀铁血的搏命剑招,一招一式,皆朝刘邦浑身要害攻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看着险象环生的刘邦,张良、项伯、易小川纷纷色变,只见易小川桌上长剑出鞘,挺剑而起,笑道“项庄将军,一人舞剑,有些无味,不如我与将军对舞?”

    项庄被易小川一剑荡开剑锋,面色有些凝重的回道“如此,便请将军多多指教……”心思各异的两人,顿时开始激烈激战,经过多年的修炼,易小川已经从昔日的结丹武者,修炼到合体初期境界,而对面的项庄,同样是身经百战的合体武者。

    两大合体武者,剑锋飒飒,寒光凛然,看得人连连叫好!

    好在两人顾及现场,纯以剑术、速度对拼,否则两大合体武者的功力施展出来,项羽的这座军中大营,是别想要了……

    碰碰碰!!

    刀剑相碰,发出铿锵脆响,易小川在功力经验方面,与项庄难分高下,但他多年来精修武学,剑术造诣上,略高项庄,因此略占上风,只是要分心在项庄剑下,保护刘邦,就有些力不从心。

    “贤弟!”项羽奇招突出,在易小川全心迎敌之时,忽然叫住对方,易小川下意识的眼神一偏,项庄抓住机会,越过易小川身侧,奋力一剑。

    可易小川反应极快,居然顺势将身子往后一倒,将另一手的剑鞘,猛地送了上去,电光火石之后,易小川的剑鞘,正巧套住项庄剑尖,而项庄的宝剑,已经刺中刘邦胸口。

    千钧一发,若非易小川机警,此时击中刘邦的,可就不是剑鞘,而是森然剑锋了……看到项庄突袭,功亏一篑,项羽脸上闪过一丝怒气。

    项羽很清楚易小川今日的意思,他是想保住刘邦性命,但刘邦这个无耻之徒,与他和易小川约定在先,以诡计阻拦两人入关在后,更想妄自称王,如此阴险小人,项羽怎么会轻易放过。

    看到如今的场面,项羽已经知道项庄舞剑之计,已经彻底暴露,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场面将会彻底失控,如非必要,项羽实在不愿意和易小川这个好兄弟,刀剑相见。

    “项庄,你下去吧!”

    项庄抱剑一礼,对易小川说道“将军,项庄得罪了!”

    这时,张良终于站了出来,解围道“今日沛公来此鸿门,是有一事,禀告项王!!”

    “何事?”项羽用一种不屑的鄙夷眼神,扫了刘邦一眼,淡淡问道,“刘兄你这那三寸不烂之舌的伎俩,对我项羽可是没什么作用。”

    刘邦见张良擅自站起,心中同样疑惑,但想起张良平日里足智多谋的表情,只好顺势说道“张良,你将我等今日前来的目的,快快说来吧!”

    “喏!”

    “不久前,沛公侥幸攻破咸阳,灭亡秦朝,但在沛公看来,能够灭亡大秦,皆是项王与易将军的功劳,因此,沛公左思右想,终于决定,即日起率众返回泗水,不再理会中原的种种征战。”

    张良此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对项羽、易小川说,刘邦认怂,不敢再争权争霸,图谋天下,只想保证性命,返回家乡,安度晚年!!

    “哦?此言当真?”说着项羽将目光放在刘邦身上,项羽虽然行事鲁莽,但也是聪慧之士,看到张良突兀的发言,已经刘邦慌乱不安的神色,已经明白这般“告老还乡”之举,乃是张良的突发奇想。

    换作林川、或是刘邦,如果知道对手举白旗投降,并退隐不出,绝不会就此罢手,正所谓“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斩草除根,才能一劳永逸。

    但项羽却是讲义气、讲信义的勇武之人,一诺千金,不屑小人行径,这既是项羽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陷,站良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说出这话。

    看到项羽“如狼似虎”的狰狞眼神,刘邦虽然野心勃勃,但在身家性命面前,还是选择退让,只见他缓缓起身,无奈的说道“确是如此,三日之内,刘邦必起程回归。”

    “好!”项羽本就因为易小川的干预,心中犹豫,听到刘邦承诺隐退,不再与自己为敌,眉目舒展,不过林川身旁的范增却一脸不满,洞悉人性的范增,哪里看不出这是张良布下的缓兵之计。

    有朝一日,待刘邦势力大增,强势崛起之时,此时此刻许下的诺言,将瞬间化为泡影,届时刘邦这个心腹大患,更加难以对付,然后,就在范增准备出言劝阻的时候,林川暗中按住范增。

    只见林川豁然起身,道“既然沛公有心隐退,那你麾下的一万兵马,以及这一众将领,……带回沛县,恐怕也无处安放吧?”

    听到林川有意无意的暗示,范增顿时喜笑颜开,如果刘邦按照林川的意思,交出兵权,甚至是将麾下的将领,一股脑的交付出来,到时候,即便刘邦贼心不死,也再无根基,不足为虑。

    为保全性命,将麾下忠心将领、一干兵马,全部交付出去,这样的主公统帅,从今往后,还有谁敢给他卖命?不愧是大秦国师,这番手段,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原本项羽还没想到夺取兵权的一层,但经过林川的提点,顿时明白,“若刘邦率众返回故乡,表面上隐居归田,暗中招揽人马,积聚实力,有朝一日,必成心头大患!”

    与项羽霸道勇猛的统兵方式不同,刘邦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弱势,论领兵打仗,哪怕他有韩信这样的大将之才辅佐,也绝对比不过项羽、易小川这样的绝世帅才。

    所以刘邦采取吕雉的建议,全力以赴,用尽一切办法,宣扬自己是仁义之师,天命所归,……于是刘邦所到之处,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