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账房 >

第44章

极品账房-第44章

小说: 极品账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宁王爷在归隐江南前,将钱峰扶上了湖北巡抚一职。多年来,二人常有书信往来,不干不净的。

身为太子一派,在江宁的眼线。苏广义当然知道这些。只是没想到,这俩人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如此勾结。实在是太可恶了。

丢了前途,又丢了钱财的苏广义,在听到钱峰这个王八蛋如此的敷衍后,心疼之下,再次吐血昏死了过去。

连续吐血两次,对身体的伤害可想而知。不过,苏广义此时仍然能出现在百姓们眼前,做出一副我很好,好的不得了的样子。意志之坚定,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对于苏倩倩被山贼劫走一事,吕恒却是不大相信的。

因为之前,常听武宁远说起钱峰这个当年的得力下属,说他能力如何如何的强,手腕如何如何的强悍。

这样一个人,岂能容忍治下有山贼这种事情出现。这不是正好给圣上罢免自己的借口吗?

只是,虽然不相信是山贼作乱,不过,即便吕恒是曾经的一代策划高手,一时间也难以想清楚这其中的蹊跷之处。

想起那日,苏倩倩鼓起勇气,看着自己,问出那句:“吕公子此话可是真心?”

吕恒心里便有些内疚。

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能说出那番话,不知她心里下了多大的决心才有这般的勇气。或许自己当初应该帮她一把的。

吕恒轻声叹了一口气,看着台上面无表情的苏广义,心里如此想着。

“叔叔在想些什么?”身旁的柳青青,虽然是在看戏,不过注意力,却又很长时间都停留在身边的吕恒身上。

此时,见吕恒微微叹息。眉宇间带着一丝无奈。心里疑惑之下,便揪着吕恒的袖子,轻声问道。

从台上的苏广义身上收回目光,转过头,刚好对上了柳青青那带着一抹担忧之色的美眸。此时见柳青青明亮的眼睛里,那浓浓的关切之意。吕恒心里一暖。微笑着道:“呵呵,只是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感觉到,人和人的差距咋这么大捏?”

见柳青青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吕恒心里顿起作怪之意。最后一句,不经意间用上了后世看过的一个小品里的口音。

婉转的声音,怪异的口音。顿时让眼前的女子,神色一愣。不过,在她反应过来后,扑哧一笑,美眸白了吕恒一眼,嗔怪道:“作怪!”

软软的声音,像是甜甜的月饼一样。让人从心里感觉到甜蜜。

随着女子那清新的微笑,心中那一抹淡淡的愁绪,便在这拂面而过的夜风中,吹散殆尽。

听完唱戏后,聚集在一起的百姓们并没有回家,而是朝着秦淮河岸边而去了。

在这个时代,赏月不仅是文人雅士的必须要做的事情,更是一种风俗习惯。虽然没有文人雅士聚会时的浓浓的酸味,不过,百姓们还是喜欢看倒影在河面上的那一轮明月。无关乎文学和情调,只是单纯的喜欢。

路上的时候,吕恒花钱买了两个灯笼。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凑巧。灯笼上一只画着后羿,一只画着嫦娥。

于是,一路上,便见柳青青俏脸微红,低着头拎着灯笼,俏颜含羞的朝着前方走着。

走在后面的吕恒,仰着头,看着天空的明月。一副风轻云淡的清高摸样。只是,偶尔低下头的那一刻,却看到他的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

呃,好像是故意的!

第七十五章 官场

晚风吹拂着柳枝沙沙作响,柔软的枝条划过河面,带起一圈圈的涟漪。皎洁的圆月高挂夜空,洒下万道银辉。月亮倒影在秦淮河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在这浓浓的夜色中,天地静静的融为了一体。

河边,行人如织。人们手中提着各种关于月亮传说的灯笼。灯上画着栩栩如生的月宫,里面有玉兔,也有嫦娥。

吕恒带着柳青青静静的走在这河边小路上,吕恒面带微笑地说着一些古怪的趣事,身旁,柳青青低着头,静静的倾听着。

在讲到情节发展的时候,吕恒偶尔会故意停下来,看看柳青青的反应。而这时,柳青青总是会抬起头,看着面带微笑的叔叔,见吕恒一脸的笑意,她便会像是置气一般,很是凶狠的瞪着吕恒。然后低下头,声音低微地问道:“然后呢?”

许久听不到吕恒的回答,女子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美眸中带着稚气,看着吕恒。

银色的月光洒在女子绝美的脸颊上,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梦幻的感觉。那双带着江南灵秀的眼睛,清澈无比。

不过,在看到吕恒仍然是一脸笑眯眯的样子。女子脸红了一下,然后撇过头,一副我很生气的样子。

之后,吕恒无奈投降。乖乖的将完美的结局,呈献给柳青青。

……

秦淮河边,除了摆戏台与民同乐。官府还让秦淮河边的青楼,在这不眠之夜,在河边摆下台子,给江宁城中的百姓们,献上一台精彩的活动。

而且,在这中秋之夜,秦淮河中有名的花魁,红人都会登台献艺。这么做,一是可以让自己的名气更进一层楼。二来也可以与官府交好关系。免得以后被官府找麻烦。

看着秦淮河边竖起的那个巨大的台子,吕恒不禁赞叹。这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无差别的对待江宁城所有的百姓。更不存在什么失足妇女之类的称号。

官府的这一举措,能够让平日里家境贫寒的百姓们也能欣赏到花魁门的表演。这要搁在平日里,上花船逛一圈,就得花上不少的银钱。

此时,在江边搭建上一个高高的舞台,百姓们坐在自己携带的小板凳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月光皎洁,夜色撩人。

吕恒和柳青青找了一个人比较少的地方,坐了下来。

出前世于看电影的习惯。吕恒在离开家的时候特意带上一些瓜子,栗子之类的东西。此时,他大大方方的坐在石头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煞有兴趣地看着台上正在唱歌的美丽女子。

柳青青先前还有些放不开,毕竟,大庭广众之下吃东西,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了。不过,无奈与吕恒的百般引诱,最后,一不小心就上了贼船。

于是,叔嫂二人便坐在一起,旁若无人的嗑着瓜子。吕恒还是大大方方的,而柳青青则是低着头,俏脸微红的样子。

她吃东西的时候,像是一只机灵的松鼠一样。只要有人经过,她都会第一时间将手里的零食收好,略有慌乱的收拾好神情,做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而身旁,吕恒则是脸皮超厚。看到别人对他指指点点,他还是目不斜视地看着台上的表演。一本正经的样子,根本没把别人的窃窃私语放在心上。

一旁的柳青青则是有些羞赧的,偷偷伸出手拉拉吕恒的袖子,提醒他稍稍注意点形象。岂料吕恒却像是在大梦初醒一样,转过头,将手里的瓜子递过来,含糊不清地道:“哦,我这儿还有呢!”

柳青青闹了个大红脸,急忙转过头,装作不认识他的样子。

……

此时,舞台上表演的是,一个叫做素兰的女子,听说是最近风头强劲的花魁。这个叫素兰的女子,身穿着一件粉红色的长裙,浓妆艳抹,在台上翩翩起舞。

随着女子不断做出各种轻柔的动作,下面则是爆发出一阵阵的喝彩声。喝彩声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才子们称赞,宛若仙子。百姓们则是赞叹,好一个苗条的女子。

在素兰姑娘表演完毕后,便是另一个女子抱着琵琶上台,在丝竹声中,唱着一首曲调婉转的歌曲。

不过,让吕恒郁闷的是。

曲子的名字,仍然是他之前抄的那首《锦瑟》。只是曲调有些不同罢了。

正摇头感叹间,便听到一声粗狂的声音穿过人群,这声音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中气十足。显得格外的清楚。

“嘿,你这小子倒是会享受!别人都挤得像糖葫芦一样,你倒是这边宽松!”

吕恒转过头一看,只见身着一身便装的武宁远,带着展护卫,朝着这边走了过来。见到吕恒悠闲的看节目,吃东西,这老头心里觉得有趣,哈哈大笑道。

“也罢,今日反正无事。既然你小子这里有这么多好吃的,老夫就受些委屈,跟你在这里一起看吧!”武宁远大言不惭地说着,一屁股坐下来,连声谢都没说,就从吕恒手里的袋子,抓了一把栗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吕恒愕然地看着这个老头,如此的厚脸皮。腮帮子急斗几下,最后也只能摇头苦笑。

一旁站立的展护卫,趁着宁王爷不注意,和手下偷偷一笑。然后对吕恒抱拳,笑着打了个招呼。

随后,便给柳青青介绍了一下,这个性子好爽的老头。

“这位就是青青姑娘吧!”武宁远转过头,笑呵呵的对吕恒身边,神色有些紧张的柳青青道。

“见过宁王爷!”柳青青急忙站起身来,神色间有些紧张的对宁王爷曲身行礼。

宁王爷摇头笑笑,一摆手道:“哎,坐下坐下。我与永正乃是忘年交。青青姑娘不必这么客气。你叫我宁远公就行了!”

不过,虽然听宁王爷这么说。不过,柳青青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眼前这位,可是大周的传奇名将。皇室重臣,大名鼎鼎的淮南王。虽然这位老人家面色和蔼。笑容满面,不过,举手投足间的气势,的确是让人有些心惊的。

见柳青青紧张兮兮的样子,吕恒摇头笑笑。然后附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便见她抿嘴轻笑了两声,抬起头美眸中带着笑意,瞪了吕恒一眼。

一旁,偷偷看着这边情况的宁王爷,脸上去升起了一丝老奸巨猾的笑容。

“怎么不见张老?”以往这俩人都是形影不离的,今天是中秋佳节,倒是没看到张老头出来,吕恒心里倒是有些狐疑。

武宁远笑了笑捋着胡子道:“那老头,前些日子偶感风寒。这几天一直呆在家里养病呢!”

偶感风寒?

吕恒转过头来,看着一本正经的武宁远。

骗谁呢,貌似那老头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怎么会突然偶感风寒呢。这倒是太偶然了。

武宁远原本还想都个圈子的,不过看到吕恒这家伙此时,眼里满是笑意地看着自己。苦笑着摇摇头,这小子,实在是太精明了。

然后,他便四下里扫了一眼,发现没有可疑的人物后。便压低声音对吕恒道:“东京来信了,说是要重新启用文山,文山这人,嗨,你也知道。典型的倔驴脾气。推着不走,打着倒退!”

吕恒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应该是上边给张老的官儿太小了吧!毕竟,以他的能力,即便做宰相都是没问题的。”

武宁远一脸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他愕然地看着,正注视着舞台上表演的吕恒,压低的声音,难掩心中的诧异:“你怎么知道?”

这还用猜吗?

张文山这个人,心中有大抱负。这在平日里谈话的时候便能看得出来。

吕恒摇头笑了笑,很是随意的语气道:“猜得!”

武宁远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

“正如你说的,文山还真是这么想的!”武宁远压低声音,将上面的话说了一遍后。叹气道,“文山久居江南,韬光养晦几十年了。如今正是厚积薄发的时候,怎么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府尹,便舍弃一片茂林?”

吕恒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对武宁远的这番评价很是肯定。

虽然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但这句话是对那些眼高手低之人说的。而张文山则是真正拥有大才的人。如果非要他去扫那成都一间屋子,那就是浪费人才。

“永正以为上面会如何看待文山的这般推辞?”台上的节目并不是十分精彩,此时,武宁远索性摆下龙门阵,和吕恒谈起了张文山的这件事情。

吕恒转过头,笑眯眯地看着武宁远,然后见对方嘿嘿笑了笑,便摇头笑着说:“宁远公今日过来,不光是为了嗑瓜子的吧?”

被揭穿目的,武宁远一点都不脸红。他此时大大方方的点头,坦然承认道:“的确,家人们对文山一事,各有说辞。不过,却说不到正点上。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毕竟,文山这一招,风险很大啊。”

见武宁远脸色肃然的样子,吕恒也不好意思在开玩笑。

转过头,目光悠远地看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想了想后,才开口道:“毫无疑问,上面会让步的!不过,也是在一定范围内让步。”

第七十六章 损招

“哦?永正为何如此说?”武宁远心里十分诧异,吕恒的这番说法,他之前也想过,只是认为可能性不大。

他想的是,皇帝有可能将张文山的推辞置之不理。毕竟,已经放任了几十年了,不在乎再多两年。在皇帝的眼里,皇家的威严可比一个臣子重要得多。

“很简单,最近,川蜀一带的苗人作乱,俨然有星火燎原的势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当地官员横行无忌,导致地区民不聊生。二来,也是缺乏有能力有手腕的官员。这才使得事情越来越严重!如果皇帝有合适的人选,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