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账房 >

第409章

极品账房-第409章

小说: 极品账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喝着茶的吕恒听到对方问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微微有些讶然,停下茶盏,诧异地看着老人。不知道他为何会问这般话。

就连,那些吃酒的烟云卫,在听到这句话后,都不由的神情一振。目光炽热的投在了吕恒的身上。

对他们来说,公子对他们很好,不光让他们脱离了通缉令,如今也获得了军籍,而且还是大周的特种军籍。

这些个刀尖舔血的悍匪,他们内心很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比起那当年对他们不管不顾的朝廷来说,公子显然要比朝廷强得多。

至于说,公子何去何从。他们不关心。

他们只知道,自己自从走下云山,就跟定公子了。

不管是刀山火海,还是大漠狼烟。亦或是江南水乡,悠闲生活。他们都跟定了。

“如果你当皇帝的话,安家绝无二话愿意归顺!”安定国笑了笑,认真地说道。

吕恒摇了摇头,将吹进尘土的茶水倒掉。然后想着换上一盏新茶的,但抬起头,看到街上风吹过,尘土漫卷的场景。意兴阑珊的摇摇头,将茶盏推到了一旁。

“我不是那块料!”吕恒伸出手,摘取了落在长衫上的一支枯草。淡淡说道。

安定国笑了笑,似乎早就猜到了吕恒的这个答案。

他想了想,转过头来,询问吕恒道:“太子一定会君临天下,是吧?”

“是!”吕恒点点头,认真地说道。

“如果……”安定国低着头犹豫了一下,抬起头,看着吕恒,笑着询问道:“如果说,安家决定归顺朝廷。太子对安家,能够做到既往不咎吗?”

问完后,安定国端起茶站,抿了一口,然后眼里带着一抹微笑,看着吕恒。

虽然他极力的做出轻松无所谓的样子,但……

那茶水早就成了泥水了。

吕恒心中好笑,皱眉道:“这你得问太子去,或者说,看你们的诚意了!不过,我觉得如果你们的诚意足够的话。太子登基后非但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也许还会奖赏你们!”

安定国闻言,眼里闪过一抹惊喜之色。定定地看着吕恒,拱手行礼,声音有些颤抖:“还望吕大人指点一条明路!”

虽然吕恒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是让他去询问太子。但他后面的那句话,却透露出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安家如果想免罪,想保存百年基业,必须要做出些什么。

吕恒定定的坐在那里,静静的思索着。

一旁,苏倩倩转过头,看到相公沉思,目光痴痴地看着相公那棱角分明的脸,那深邃智慧的目光。心中甜丝丝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笑容。

都说男人在执着于某件事的时候,是最帅的。

果然如此呢!

远处,烟云卫聊天的声音也小了下来,生怕打扰了公子的思绪、

毕竟是冬天,气温低得很。加上现在又起了风,坐的时间长了,腿脚难免有些发麻。

吕恒伸出手,揉着腿,转过头,看了安定国一眼。淡淡道:“凉州的吐蕃人是你们放过去的吧?”

安定国点点头:“是!”

到了这个时候,也没必要隐瞒了。而且,安家也没有了这个资本。

“你们,要跟吐蕃断绝关系!”吕恒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彻底的断绝!”

“没问题!”安定国想也不想,便点头答道。

跟吐蕃人的合作,并不愉快,那些蛮子粗野无比,而且野心极度膨胀。几千号人,竟然也痴心妄想的攻占大周朝廷,号令天下,还真是一帮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想起现在仍然在安家的那个突厥使臣,每日里花天酒地,狎妓作乐。安定国心中就不由的来气,自己怎么就跟这些蛮子合作了呢。等回去,就把他们全部干掉。

“然后,你们需要封锁从青海一带,进入吐蕃的通道。严禁茶叶,丝绸,盐铁,蔬菜,粮食等物资,进入吐蕃!”吕恒想了想,一字一句的叮嘱。

“呃……,没有了这些,吐蕃人怎么吃饭?”安定国诧异道。

“那要不你去给他们送点?”吕恒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笑骂道。

“咳咳!”安定国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老脸发烫。

不过此时,安定国算是彻底明白了吕恒的意图。吕大人此举,等于是直接掐断了吐蕃人的命脉,如果这条经济封锁的政策持续三个月的话,吐蕃人将不攻自破。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吐蕃,当真是好计谋啊!

“另外!”吕恒静静地想着,手指轻轻的磕碰着桌面,淡淡道:“同时,你们需要配合朝廷,散步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安定国诧异道。

“阿弥陀佛的转世灵童在青海出现,并拉拢格鲁,萨迦等教派,在吐蕃境内大肆宣传这件事!至于说转世灵通的名字,可以定为,班禅!”吕恒靠在椅子上,仰头笑了笑。冬日温暖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很温暖。

但,这般笑容,看在安定国的眼里,却是可怕之极。

吕大人的这道计策,真是祸心包藏,哦不,是妙笔生花啊。从内部分化敌人,另立一个亲近朝廷的宗教领袖,以此削弱达赖喇嘛的权力,并且使得朝廷的权利第一次真正的进入了吐蕃的高层。从此以后,吐蕃再想造反作乱,难比登天啊。

“帝师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安定国心悦诚服的伸出大拇指,赞了吕恒一句。

吕恒笑了笑,微微沉吟片刻后,转过头来,看着安定国,淡淡道:“等吐蕃这档子事结束后,皇帝会赦免你们的罪过的!”

安定国笑了笑,低头想了想,微微点头。

不过,随后,安定国又抬起头看着吕恒,不死心地问道:“如果说,安家趁此机会,跟蜀王殿下联合,你觉得有多大的胜算?”

“一成应该是有的!”吕恒想了想,认真的回答道。

一成?

安定国闻言,差点憋死。抬起头,瞪大眼睛,看着吕恒,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你看!”吕恒笑了笑,随后伸出手,将桌子上的几个茶杯拿了过来,摆放在面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了一边,然后又将几个茶盏推到了那个起初放下的茶盏前,抬起头来,看了安定国一眼。低头自言自语道:“朝廷一支十万人的预备役大军,已经到达了兰州,想必你也知道这件事。这支部队,并不参与对突厥的围剿。而是专门用来对付你们的。另外,还有祁连山一代的武宁远所部。两支军队加起来,数量足有十五万之多。你们安家现在手里有一万精锐骑兵,哦,如果西域那个小国慷慨的话,你们最多也只能集合到五万军队。你觉得,你能用五万骑兵,攻克十万精兵把手的兰州吗?再者说了,即便你们突破兰州防线,手里还剩下几个人?从兰州到达东京有数十座城池,你准备怎么干?”

“我们可以不打兰州,直接南下!”被吕恒一通话批得一无是处的安定国,面红耳赤的辩解。

“南下?”吕恒好笑地看着安定国,不可置信的询问道:“你难道是想用那五万人马,去攻打长安?”

吕恒一脸你别闹了的样子,摇头道:“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照你这么说,哪有一成机会?一点都没有!”安定国气呼呼的收回目光,低头生闷气。

“倒是还有!”吕恒笑了笑道:“如果你们能化整为零,潜入东京刺杀皇帝成功的话,就可以引发大规模的动荡。到时候,或许还有机会!”

“得了吧!”安定国一摆手,意兴阑珊道:“东京城内有三万御林军呢!”

“呃……”吕恒愣了一下,好奇地问道:“原来你知道?”

“你当老夫是傻子吗?”安定国大怒,须发齐齐抖动,气势不凡。

吕恒愣了一下,仰起头哈哈大笑。

安定国气呼呼的盯着吕恒看了一会后,也忍俊不禁之下,摇头笑了出来。

“好了,老夫就不打扰大人了。时间紧急,老夫这就动身回家。他娘的,那帮吐蕃野人一天在家里耀武扬威的,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老子早就看他们不爽了,干!!”安定国骂骂咧咧的站起来,下意识地抓起桌子上的抹布擦了擦嘴。然后对吕恒拱手一礼:“告辞!”

吕恒点点头,拱手道:“明年开春,陛下会在桃花园中设宴,到时候,吕某希望能看到家主的身影!”

“哈哈!”安定国愣了一下,随后抱拳笑道:“一定!”

“告辞!”安定国拱手一礼后,弯腰将拴在桌腿上的土狗接下来,然后晃晃悠悠离去。

此时,太阳以升至半空。

阳光洒满古老的郑州城,大街小巷中一片明亮。

老人牵着狗,走在那喧嚣繁荣的街道上。身影逐渐消失在了街头远处,那灿烂的阳光中。

第五百五十三章 书生佩剑

安定国离去后,自有烟云卫上前结账。

几两银子扔下,不光结了帐,还给了小二几两碎银。乐的小二们,站成一排,咧嘴最,恋恋不舍的将这群人送出了很远。

随后,一行人,便套上马车,翻身上马,嗒嗒的踩过那被历史磨平的石板路,朝着郑州府衙而去。

一路上,晨雾散去,天色清亮。

吕恒也借此机会,骑在马上,兴致盎然的打量着这座千年古都。

郑州的起源,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王朝定都此地。故而,这里也被称为九州之中,华夏起始之地。

西汉时期,位于郑州境内的荥阳,因为政策的倾斜,成了当时代表着世界最高巅峰的冶铁之都。即便是如今,郑州依然承担着大周军队的大部分兵器制作。就连吕恒命令设立的大周武库,所需的钢铁材料,也是从郑州快马加鞭送到东京的。

数千年的时间,这座位于中原腹地的古都,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历史变迁。

城中,历史悠久的寺院道观数不胜数。终年香火旺盛,信徒无数。

一路行来,看着街道上的很多百姓们,手持着香烛,纷纷朝着城外走去。吕恒心中不免好奇,便要让人询问。

身旁,苏倩倩笑了笑,得意洋洋的告诉了吕恒,今天是道教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些拿着香烛的百姓,大多是道教信徒,应该是前去敬香的。

其实,说起来,苏倩倩和云山的土匪们也是半个道教信徒。

当初他们刚上云山的时候,条件贫苦。寨子里很多人,因为受不了那清苦的生活,或是离去,或是跑到其他寨子了。

苦恼的苏倩倩为了让众人的烦恼有个发泄出,便将太上老君请进了云山之中。

后来随着生活的逐渐转好,山众们拜祭太上老君变成了传统。

常年下来后,云山之中的山贼土匪们,也渐渐地变成了一群道教信徒。

虽然,他们依然在干着杀人越货的事情……

看到苏倩倩那既期待又腼腆的样子,吕恒笑了笑,索性将前往府衙的事情放在一边,大手一挥,宣布一群人先去中岳庙逛上一番。

一声令下后,烟云卫门齐齐叫好。

随后,马车掉转方向,一群人便朝着城外那号称天下第一道观的中岳庙而去了。

一路上,听着身旁,骑着白马的苏倩倩兴致勃勃的说庙会里的有趣的事情,时间也过得飞快。午时十分,一群人到达太室山下。

抬起头望去,只见一条曲折石阶,如天梯一般,直上云霄。而在那天梯尽头,一座器宇不凡,宏伟瑰丽的道观山门,半掩在浮云见,宛若仙宫一般。

一群人翻身下马,并留下一两人照看马匹后。其余人皆随着吕恒和苏倩倩,踩上了那石阶,朝着山腰处那神仙之地而去。

一路上行来,众人兴致勃勃。尤其是苏倩倩,更是欢呼雀跃。与平日里稳重的大当家作风,截然不同。

不过,苏倩倩在游玩了一阵后,却发现,身旁那些携老扶幼的郑州百姓,却是唉声叹气,满面愁容。仿佛是穿着千斤重的铁鞋一样,举步维艰。

她好奇之下,便上前询问了一番。

吕恒站在一侧,看着苏倩倩温柔乖巧的搀扶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娘,坐在路边的青石上。

然后蹲在那老大娘身前,一边帮老大娘揉着腿,一边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那老大娘眼里满是慈爱之色,端详着眼前这个美若天仙又善解人意的红裙女子。随后,听苏倩倩问出了今日为何信徒如此表情后,老大娘面容愁苦,长叹一声婉婉道来。

原来……

今日并不是苏倩倩说的什么道教吉日。

而是郑州一年一度的童男童女祭拜山神的仪式。

这五年来,每年的十二月初二,郑州城的官老爷都会与中岳庙的道长举办这样的活动。活动中,由中岳庙的道长,从郑州城中选出十对儿刚满月的男女婴儿,然后在中岳庙祭奠洗礼完毕,便由道长庇护,官府送行到中岳庙后的万丈悬崖。将那些婴儿推下山崖。以此祭奠山神,祈求风调雨顺。

老大娘是郑州人氏,老伴儿早逝。家中独子,去年三月参军,目前正在北方和突厥人打仗。儿子参军后,家中只剩下了她和儿媳妇儿相依为命。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