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63章

老兵不死-第63章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块钱。

    上等兵陈晓海:“五月,我初到芭蕉塘雷场扫雷,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因为连续几天拉肚子导致身体十分虚弱,向山顶背运扫雷爆破筒途中晕倒,就是副班长把我背下了山的。”

    “西瓜你们先吃,我把这片雷区搜排完。”

    这是程俊辉留给上士由坚诚的最后一句话。

    回想起程俊辉牺牲前的那一刻,由坚诚哽咽着说:“俊辉知道我昨晚腰疼了一晚上,想着他自己多干点,我就可以多休息会儿。我真后悔,当时没拉住他!”

    “下面的我来讲吧。”王亮在一旁舒缓了下心情,打断了少校。

    最后的片段,王亮的印象最深,感触也最深。

    “好。”少校点点头。

    “程俊辉同志的父母从山城赶来处理后事,见到扫雷队的队长,问的第一句话是。。。。。。”

    尽管已经控制好情绪了,讲道这里,王亮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因为这一段,实在是太让人心痛了。

    王亮含着泪讲道:“程俊辉同志父亲见到扫雷队的队长,问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家庚庚(烈士的小名)有没有欠着大家的钱?要是有,不用担心,我这个做父亲的一定帮他给大家还上。”

    “那天,在场的所有排雷官兵,听到这一句话,没有一个不掉泪的。”

    战士们纷纷道:“爸!妈!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亲儿子。我替俊辉照顾好你们的!”

    “好,好,我又有儿子了,我又有儿子了,有这么多儿子啊,我很幸福,我很开心。”老父亲是笑着哭的。

    一个来自山城,善良淳朴的农民。

    在生离死别当中,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程俊辉父亲那原本就沧桑的面庞更是衰老:“庚庚说要去边境扫雷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危险。但是庚庚了不起,给我们争光了!”

    参加扫雷作业以来,程俊辉个人累计作业一百三十天约九百一十余小时,运送扫雷爆破筒三点二吨多,排除地雷、手榴弹等爆炸物一百二十余枚。

    程俊辉牺牲了,千千万万的程俊辉又来了,他的战友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为了让雷区变成可放牧可开垦的牧场,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继续战斗啊。

    生死,已经置之度外了。

    程俊辉,给他们打了个样子。

    共和国的排雷兵,把青春绽放在雷场上,无怨无悔。

    截止到今天,程俊辉生前所在的扫雷队所负责的田蓬镇10。6平方公里的雷区已经彻底清除完毕,交付地方政府使用。

    王亮:“青山作证,程俊辉同志用生命践诺厚重情感与坚定信念天长地久,现如今,他曾经战斗过的雷场,焦土重发新绿,牧笛牛铃又在山间回想,而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脚下会踩到地雷。”

    评论区。

    “我们家庚庚有没有欠着大家的钱?要是有,不用担心,我这个做父亲的一定帮他给大家还上。听完这句话,我泪崩了。”

    “以前我追星,现在我还追,我追的是共和国最闪耀的明星——军人。”

    “不管那么多了,我就要去当兵,我也要像程班长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共和国军人。”

    “中国无战事,中国有军人牺牲。战争年代的兵不易,和平年代的兵难当,向共和国千千万万的军人致敬!感谢有你们一路保护,国泰民安!”

    看到这里,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会的办公室内一片肃静。

    不时会有啜泣声。

    周勇涛也不例外,作为老兵,他时刻关注着部队的消息。

    去年,程俊辉牺牲。

    他看新闻了。

    了解到了,很悲痛。

    在今天听完王亮的讲述之后,他感觉自己有了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感觉。

    “赵超,你想办法,尽快联系上这位老先生。这么多人以他的名义捐款,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当面感谢一下他老人家。”周勇涛道。

    “明白,主任,我这就去办。”赵超点点头,他的心情同样沉重。

    其实,不仅仅是关爱抗战老兵基金,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中国转业军人基金、越战老兵基金。。。。。。

    在今天,都收到了不少善款。

    从一毛,到百块千块再到十万百万,不论多少,凝聚的都是对老兵的关怀,饱含的都是对军人的钦佩。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不再是独自负重前行。

    ——————————

    程俊辉,1994年生,重庆长寿人,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扫雷3队下士。革命烈士,荣立二等功一次。

    希望有人在若干年后仍能记住他的名字。

    当被问到程俊辉是谁的时候,不要问:“他演过哪个电视剧?”

    “记住!他是烈士,在3年零6个月的军旅生涯中,用生命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牺牲证明了90后战士铁一般的担当的革命烈士!”

正文 0118 烈士长已矣,埋骨他乡

    五号上架,怀疑自己一直在单机。

    诚然,一开始的装逼打脸是我的错,但我很久之前就意识到了,算是被骂醒了吧,一直引以为戒。

    写《老兵不死》这本书的初衷是填《一代战将》的这个坑,我想讲完主角王亮的一生。

    《一代战将》完本,非我所愿,并非是因为成绩不好,我也不是个喜欢烂尾的人。

    无论《老兵不死》这本书的成绩再怎么差,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我会一直写下去的,王亮早已经是我生命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了,我一定要把他的故事讲完。

    有人问我他是李云龙吗?

    我想说:“王亮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他是共和国无数英雄人物的合体。当中,有许多人,已经牺牲了。”

    周五上午十二点,上架。

    已经预见到了结果,会扑,而且佷惨。

    但我能接受。

    在此向我的责编橡皮,向对此书寄予高度厚望的书友们表示歉意,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我没写出你们想要的样子。

正文 0119 地上虎贲林立 天上雄鹰翱翔

    0119 地上虎贲林立天上雄鹰翱翔

    评论区。

    “老首长这是要干啥?咋还穿上装备了呢?莫非要跟着上直升机进行索降?”

    “不会吧,一把年纪了还能玩直升机索降?”

    “手套、8字型金属环,没错了,是直升机索降的必备工具,是要玩索降无疑了。”

    “啊?九十五岁了还能玩索降?”

    “老首长,您可千万别逞强啊!安全最重要!您在我们心中永远都是无所不能的,您是最厉害的,已经不需要去证明了!”

    看到王亮穿装备的画面,评论区再次沸腾了。

    此直播非彼直播。

    观看那些妖艳贱货的直播,网友们自然是自己怎么爽怎么来,你直播电钻吃玉米把头发卷掉了关我们毛线事情?你直播生吃活鸡拉肚子关我们屁事?

    在网友们看来,那些妖艳贱货只不过是一只猴子而已。

    王亮就不同了,随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讲出来,网友们对于这为老人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在了解的同时,感情也越来越复杂。

    更多的是像家人一样的关怀。

    孙为民见有这么多网友担心,不由得解释道:“同志们大可不必担心,老首长每天都坚持训练,身子骨硬朗着呢。况且每个季度老人家都会回到部队进行回炉训练,莫说是索降了,高空跳伞也不在话下。”

    网友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只见王亮开始了教学模式。

    “在索降过程中,人的平衡点应该落在小腹部。不管用什么东西拴住身体,最佳的拎点应该在腹部最舒服最合适。”

    “长绳的一头栓住固定物,另一头甩下去。揪住手头的一段,折起,穿过一个8字型金属环的上孔后反别在8字型金属环的“腰”上。注意8字环的下孔勾连上人的腹部的位置。”

    王亮便说便进行操作,活脱脱的一个老司机,一旁的特战队员们也着实被惊着了。

    太溜了。

    直升机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着到达了指定位置,在离地面十五米的高度进行悬停。

    两名特战队员先进行索降,随后便到了王亮。

    王亮左手戴上手套,握绳,置于左后侧屁股边上,用来做下降用的刹车器。

    “走咧!”

    握紧、刹车松手、速降

    十分灵活。

    着陆,安全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

    因为地面有特战队员拿着手机直播,所以网友们看得十分清晰。

    “赞赞赞!十五米,听着不高,五楼差不多就是这个高度,刚刚拉开窗户看了看,好吧,我怂了。给老首长点赞。”

    “666,我对老首长的配合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后排举手有问题,老爷子,我看特战队员们都是头朝上索降的,您咋还头朝下呢?感觉好危险。”

    王亮解答道:“不错,一般的索降都是采用头朝上双手握住索降绳双脚钩住的姿势,但我采用的是头朝下的姿势,在落地前有一个空中翻滚动作,使头部朝上。算是一种个人习惯吧。以前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样能够加快索降速度,要知道实战中,你在索降时就是敌人的活靶子,所以早一秒着陆就多一个活下来的机会。”

    “原来如此,受教了!”

    王亮并不是演训的主角,他只是一个见证者。

    这个世界终归是属于年轻人的。

    直播在继续。

    特战小组乘机到达任务地域后,先期降落地面的队员立即进行外围警戒,保证小组其他成员安全……

    战斗打响了。。。。。。。

    一番合作下来,中俄特战队员们的默契度更高了。

    “如果战场威胁比较大,是否会提高索降高度?”

    “请问你们在训练中最高的索降高度是多少?”

    训练完毕,俄方队员仍意犹未尽,对身旁的中方队员抛出了一系列紧贴实战的相关问题。

    中方队员在解答后也就自己在平时训练中想到遇到的一些问题,询问俄方的具体做法,真正达到了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中午吃饭时间,王亮没有忘记自己之前说过的话,把关于排雷的最后一个问题解答完。

    “在部队的实弹演习当中,炮弹打出去,不一定都会爆炸,这就需要我们的排雷兵去负责最后的清场。或许有人会问,演习一般都是在茫茫戈壁,人迹罕至的地方,至于让我们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去排除哑弹吗?”

    “我只想说,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绝对安全,军人,什么时期都能做得出来。好,下面我还是要围绕着一个人来展开讲述,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的是,这次并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在部队排爆专业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一直流传着:“要么凯旋而归,要么照片相随。”

    在没有硝烟和战火的准备战争时期,排爆兵,是离死亡最近的一个职业。

    排爆是被人们称为在“和平年代里走向硝烟,生死攸关时冲向危险”的高危专业,而排爆兵也是一支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着生死考验的兵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某旅地爆连连长曾建林,就是这个队伍当中的一员。

    86年,他出生于川省的一个小山村。

    入伍前,他曾经打过两年工,当过服务员,干过炮工,做过装载机驾驶员。

    他总感觉自己的生活里缺少点什么,那身迷彩。

    后来,为了追寻父辈的成长轨迹,他毅然投身军营,成为一名战士。

    大山出来的娃,肯吃苦,能吃苦。

    提干,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有人说,哑弹就是“睡老虎”——沉睡的时候相安无事,醒来时就嗜血伤人。

    在地爆连,曾建林的工作就是天天和炸药、雷管、哑弹打交道。

    有人会说。

    上尉连长,是军官啊,是干部啊。

    还用亲自去排雷?

    让战士们上不就行了。

    放屁!

    无论是哪个兵种,在部队分工如何,一旦有任务,主官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

    在排爆部队,不单单是连长,就连做政治工作的指导员也要会处理地雷等爆炸物。

正文 0120 护身符:胆大心细、不存侥幸

    0120 护身符:胆大心细、不存侥幸

    你没有本事,战士们凭什么服你,怎么开展工作?

    曾建林是这样来形容自己的职业的:“如果说排爆是在刀尖上跳舞的话,那我们排爆兵就是一名敢死队员。”

    二零一五年的八月份,在青铜峡炮兵连组织的四零火箭弹实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