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919章

执宰大明-第919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天翼在一个五层高的阁楼楼顶上观察敦煌城里的战局态势,结果注意到东北方向出现一群骑兵,自然而然认为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援军。
  “王爷,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脱欢帖木儿等人闻言顿时紧张了起来,纷纷开口向李云天说道,他们很清楚那支敌军骑兵援军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在如今这种局势下明军已经无力抵挡大规模骑兵的冲击,因此当务之急是保护李云天离开这里。
  “不,这不是敌军的援兵,如今脱欢和霍尔都汗在西北与忠国公对峙,正是缺兵少将的时候,岂会无缘无故地派遣骑兵来这里。”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冲着脱欢帖木儿等人摇了摇头。
  “不是他们的援兵,难道还是咱们的援兵?”天翼闻言怔了一下,下意识地随口问道。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还真的是咱们的援兵,他们终于赶来了!”李云天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随后抬步向门外走去,边走边说道,“走,跟本王上阁楼看看去。”
  脱欢帖木儿等人闻言先是狐疑地对视了一眼,随后纷纷跟在了李云天的身后,想要知道来的那些骑兵究竟是什么人!


第1112章 关键援兵

  清爽的晨曦下,敦煌古城东北方浓尘滚滚,黑压压的骑兵挥舞着手里的马刀,催动着战马向前驰骋着,犹如一道滚滚的洪流,吞噬着前途所遇到的任何事物。
  温都的脸上洋溢着一丝兴奋,他可以肯定明军在关西没有如此庞大的骑兵队伍,另外嘉峪关又被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控制住,因此这次前来的骑兵绝对是他期盼着的援兵,看来霍尔都汗也想抓住李云天。
  附近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将领们也纷纷面露喜色,只要这支骑兵援军一至,那么敦煌古城的明军就将遭到灭顶之灾。
  “快,把千里筒给本将拿来。”温都想知道这次前来救援的骑兵是何人麾下的部队,于是冲着一旁的卫兵沉声下达了命令。
  那名卫兵连忙把千里筒递给了温都,值得一提的是,千里筒并不是帖木儿帝国制造的,而是温都在蓝叶城之战中缴获明军的战利品,他觉得这新奇的玩意儿非常好用,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在军事交战中非常适合来观察敌军的阵型和布置。
  温都闭上一只眼睛,把千里筒移到另外一只眼睛的前方,冲着远处骑兵所举着的旗号望去,通过旗号他就能知道对方的身份。
  “这……这是怎么回事?”当看清队伍中一名骑士双手举着的一面大旗时,温都禁不住怔在了那里,脸上流露出愕然的神色。
  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温都伸手揉了揉眼睛后再度望了过去,脸色随即变得铁青,那面大旗迎风招展的旗面上用汉字写着一个大大的“明”字
  与此同时,温都也注意到那些骑兵身上穿着的并不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服饰,也不是明军卫所军的服饰,而是与骁武军类似样式的军服。
  根据温都了解的情况,这种军服是大明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士兵的制服,他很惊讶这些人是如何越过嘉峪关出现在了这里。
  “准备迎敌!”不过,现在情形危急已经容不得温都琢磨这些明军骑兵从哪里冒出来的,取下千里筒后面色阴沉地向周围的将领们喝道。
  那些将领这兴致勃勃地议论着援兵的事情,冷不防听见温都的这道命令,脸上纷纷流露出狐疑的神色,不解地望向了温都。
  “他们是明军的援兵!”温都把手里的千里筒扔给一旁的卫兵,然后刷一声抽出了腰间的弯刀,神情冷峻地向现场那些面色震惊的将领说道,“诸位,如果不能挡住明军的援兵,咱们在敦煌城乃至关西将一败涂地,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本将希望诸位能身先士卒,与本将一起赢得敦煌之战的胜利!”
  “汗国必胜,击败明军!”说着,温都举起手里的弯刀,高声喊道。
  “汗国必胜,击败明军!”众将受到温都的激励顿时士气一盛,纷纷抽出兵器高举着吼道。
  这些将领们对关西的战局非常清楚,敦煌古城一战可谓聚集了明军和帖木儿帝国、北元在关西的所有兵力,谁也输不起,倘若失败将把整个关西拱手于人。
  说实话,包括温都在内,几天前谁也不会料想到原本十拿九稳的敦煌古城之战会演变成目前这个糟糕的局势,明军的援兵就像是插上了翅膀似地接二连三地出现,使得他们倍感诧异,措手不及。
  如今,在敦煌古城战事最为紧要的关头,大规模的明军骑兵竟然从天而降,温都等人对此都感到匪夷所思,不清楚这些明军援兵从何而来。
  毕竟,先前的白安和鲁民恩都属于关西明军,而现在出现的这支骑兵部队很显然并不属于关西明军的范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就是脱欢隐瞒了明军援兵没有出现在大明西北的严重后果,使得温都无法判断这支骑兵部队的由来,如果他知道这个重要情报的话自然会猜出这些明军骑兵的来历。
  此时此刻,敦煌古城东北方的一座小山的山头上,骑着一匹高头骏马的安平侯牛世豪在众将的簇拥下面无表情地望着远处的敦煌古城,黑压压的明军骑兵从山下掠过,迎着敦煌古城外的战场冲去。
  牛世豪虽然神情冷峻,但心中却松了一口气,由于被漠北的一些事情给耽误了,使得北征漠北的明军比预定的时间推迟了近两个月才赶来关西,虽说这依然在李云天划定的最后期限内,但很显然时间拖得越长对关西明军越不利。
  北征漠北的明军大军往关西赶的路上遇上了李云天派去联系他们的人,不仅清楚了关西现在的局势,而且也知道李云天处于了危险中,故而统兵的主帅、义国公张昊让副帅、安平侯牛世豪率领着五万骑兵先行一步,赶去敦煌古城进行支援。
  在来敦煌古城的途中,牛世豪心里一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他知道李云天在敦煌古城已经坚守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会面对温都的全力进攻,万一出什么事情的话那么事情可就糟糕了,大好局势将毁于一旦。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明军北征漠北的十五万大军中,由三骁武军大同大营的骁武军、三万辽东军区的女真兵三万以及九万山北军区的九万蒙古兵组成,没有动用当地卫所的的军队。
  这并不是李云天不想用卫所军,实在是西征军已经把当地的卫所军抽调得七七八八,已经无法再从中调兵。
  因此,这次的北征漠北的北征军可谓都是李云天的嫡系部队,李云天要是出事的话骁武军还好说,可蒙古兵和女真兵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可就变得难以预测了。
  北征军这次不仅顺利地收复了漠北地区,而且还从漠北各部族中招募了五万人马参战。
  之所以能招募到如此多的兵力,蒙古布政使司的蒙古贵族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尤其以蒙古达颜部首领、安义王哈尔巴拉和蒙古辉特部首领、安乐王把秃孛罗的功劳最大。
  经过上次北元和大明的战争后,漠南和漠北诸部相互间实际上已经混居,例如原属漠北的辉特部等部族南迁,而原属漠南的科尔沁部等部族却北迁,而哈尔巴拉和把秃孛罗分别代表了原漠南和漠北诸部的利益,在两人的招抚下漠北地区的各部族纷纷归附大明。
  除了北征军给漠北蒙古诸部带来的巨大军事压力外,漠南地区近些年来的巨大发展也是漠北诸部选择归附大明的重要原因。
  在讲武堂的大力扶持下漠南诸部的经济水平逐渐得以提高,百姓生活安定,令漠北诸部羡慕不已,进而发生了不少漠北部落私下里南迁的事件。
  所以,这次北征军进入漠北地区后几乎没有遇到抵抗,沿途的诸部纷纷归附。
  即便是在攻打漠北王庭的时候也只有脱欢所属卫拉特部的士兵在抵抗,而科尔沁部和土尔扈特部等部的士兵可谓一击即溃,丝毫没有抵抗的斗志。
  这使得北征军非常顺利地就攻占了漠北王庭,俘获了阿岱汗的王妃在内的诸多北元高官的家眷。
  如果不是在漠北遇到了一场大风雪,阻碍了北征军的归途,北征军在一个月前就应该抵达关西地区。
  此时此刻,牛世豪对李云天可谓佩服得五体投地,竟然在前来关西之前就精准地预测到了关西战局的走向,进而给北征军定下了前去关西参战的时间。
  虽然北征军没有在李云天期望的最佳时间内抵达关西,不过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他们来得恰到好处,敦煌古城的战局很显然已经处于了焦灼的状态,这也意味着李云天安然无恙。
  就在牛世豪凝视着晨曦下的敦煌古城时,敦煌古城里升起了几颗带着尖锐啸声的信号弹,牛世豪见状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笑意,他知道这是李云天在通知敦煌古城的关西明军来了援兵。
  “看,城里发了信号。”
  “好像咱们来了援兵?”
  “没错?咱们的援兵来了!”
  “弟兄们,援兵来了,再不杀敌立功可就没机会了。”
  “杀,杀了那些狗娘养的。”
  ……
  望着天空中的信号弹,城里和城外的关西明军先是感觉到惊讶,随后变得兴奋起来,士气为之一振,纷纷向所面对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军队发动了攻击,这使得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士兵不由得一阵手忙脚乱。
  敦煌古城的一座五层高的阁楼顶楼,李云天凝神望着城外,北征军的骑兵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仓皇迎战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士兵所吞噬,迅速向敦煌古城靠近。
  “诸位,本王先去小憩一会儿。”见此情形李云天知道大局已定,于是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先是给脱欢帖木儿等人打了一个招呼,然后沉声吩咐一旁的林馨,“等安平侯来后喊醒本王。”
  说完,李云天就哈欠连天地下了楼,这些天他尽忙着部署作战计划根本就没怎么合眼,如今终于可以放心去睡上一觉。
  脱欢帖木儿等人连忙躬身相送,随后饶有兴致地望着蜂拥而来的北征军骑兵,相互间谈笑风生,谁都知道这一仗明军赢了,不仅保住了敦煌古城,更是得到了整个关西地区,可谓一战而定乾坤。
  林馨没有跟随李云天离开,而是一脸欣慰地望着城外的战局,如果不是北征军及时赶到的话天知道敦煌古城的这场战事会发展成什么样。
  “姐姐,王爷怎么知道来的是安平侯?”云娜立在林馨的身旁,咬了咬嘴唇后好奇地问道,要知道现在李云天对前来驰援的援兵信息一无所知。
  “王爷身处险境,北征军的副帅自然要亲自率军前来救援了。”林馨闻言微微一笑,云娜还是不清楚军旅中的事情,如果不是张昊要坐镇北征军的话,这次前来驰援的统兵将领绝对是张昊,张昊既然来不了那么自然就落在了牛世豪的身上。
  云娜闻言不由得恍然大悟,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随着留在李云天身边时间越长,她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看来是有必要去讲武堂求学了,否则她就无法胜任参谋武官,这可是讲武堂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获得的职务。


第1113章 一战定乾坤

  李云天这一觉睡得很沉,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牛世豪和白安等人在客厅里谈笑着。
  本来,牛世豪赶到后林馨想喊醒李云天,但是被牛世豪制止,牛世豪清楚李云天的习惯,故而让李云天睡一个好觉。
  敦煌古城之战其实在牛世豪率领北征军骑兵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温都所做的努力只不过垂死前的挣扎而已,一切都是徒劳,已经与关西明军拼得精疲力竭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士兵们哪里抵挡得住猛虎下山般的北征军骑兵。
  因此,上午的时候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就已经在北征军骑兵凌厉的攻势下溃败,先是城外的士兵开始溃逃,接着城里的士兵也脱离战场出城逃走。
  等到了下午,城外的战斗已经结束,只剩下城里还有一些被围困住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士兵依旧在负隅顽抗。
  牛世豪已经下令北征军的骑兵前去追击溃逃的敌人,务必最大程度地将敌人歼灭,这样一来关西的地界上可就太平了。
  敦煌古城之战胜利后,牛世豪和白安等人都沉浸在了巨大的喜悦中,这一战不仅赢得了关西,更为重要的是把脱欢和霍尔都汗等人困在了关内,只要李云天挥师东进守住嘉峪关,那么对脱欢和霍尔都汗等人就将成为瓮中之鳖。
  “王爷!”见李云天走进客厅,牛世豪和白安等人连忙起身相迎,脸上纷纷挂着开心的笑意,显得意气风发。
  “安平侯,你们来的可太是时候了,这一路行军可没少吃苦头吧。”李云天在上首位落座后,笑着向牛世豪说道。
  “王爷,跟关西的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