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873章

执宰大明-第873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李云天初到青龙城的时候就已经以西征军的名义给关西七卫的高级将领下令,让他们把家眷迁到青龙城或者嘉峪关以内暂避兵祸,可是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名关西七卫的高级将领把家眷迁来。
  因此,李云天这次亲自下令以打消关西七卫的侥幸心理,同时也是在解决关西地区纷繁复杂的局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所谓关西七卫,是指明朝在嘉峪关以西(设立的7个羁縻卫所,又称“西北七卫”和“蒙古七卫”。
  之所以称为“蒙古七卫”是因为七卫的首领皆为蒙古的贵族,即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和哈密卫七卫,后来沙州卫内迁在其故地又设罕东左卫。
  其实,关西七卫除了名义上归顺大明外,在西域其实是七个国家,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是哈密卫,也称哈密国。
  在关西七卫中,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和沙州卫归大明陕西行都司西宁卫管辖,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和哈密卫则归大明陕西行都司肃州卫管辖。
  七卫中除了原来游牧于青海湖北部的罕东卫与沙州卫外,分布于撒里畏兀儿之地、河西西部、哈密等地的安定卫、阿端卫、沙州卫、曲先卫和哈密卫则均由察合台汗国的贵族转化而来。
  因此,关西七卫与东察合台汗国有着血缘上的关联,不过奇怪的是关西七卫却投靠了大明而不是东察合台汗国,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防备被东察合台汗国吞并。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吐鲁番部族势力的崛起,真正对关西七卫构成威胁的是吐鲁番人,东察合台汗国对吐鲁番地区的掌控也越来越弱。
  关西七卫的将领们之所以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商议,自然是不想把家眷送来青龙城,谁都知道那样的话那些家眷将成为李云天手里的人质。
  作为夹在大明、东察合台汗国和北元三个大国之间的地方势力,左右逢源自然是关西七卫的生存之道,为了避免被三个国家吞并他们唯有与其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这次李云天摆明了是要让他们做出一个抉择来。
  “忠义王,这次忠武王摆明了就是要拉着咱们去给明军当垫背的,让咱们在战场上跟西察合台和大元的人拼命,咱们可千万不能上当。”
  “忠义王,咱们可不能把家眷送来,否则以后还不被忠武王牵着鼻子走。”
  “忠义王,你们哈密在关西实力最强,你拿个主意吧,咱们该如何做。”
  “依我看,咱们大家谁都别把家眷接来,找个由头就会敷衍过去。”
  “现在西察合台和大元聚集了近百万大军东征,大明虽然强大但不一定是对手,咱们不可轻举妄动呀。”
  ……
  屋子里的人七嘴八舌向哈密卫的忠义王脱欢帖木儿说道,关西七卫中不仅哈密卫的实力最强,而且其首领的地位也最高,被大明接连封了两位王爷,一位是忠义王脱欢帖木儿,另外一个是忠顺王卜答失里。
  其中,卜答失里的忠顺王王爵是朝廷给哈密卫册封的主要爵位,世袭罔替,至于忠义王脱欢帖木儿,由于卜答失里继位时年龄太小无法理清国事故而大明册封他为忠义王代行国事,是个一世而终的王爵。
  所谓明哲保身,关西七卫并不想介入帖木儿帝国、北元和大明、东察合台汗国的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事中,只想着保存实力以自保。
  “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见在座的关西七卫的高级将领们情绪激动,忠义王脱欢帖木儿两手向下压了压,高声说道。
  现场的众人闻言顿时安静了下来,纷纷望向脱欢帖木儿等待着他拿个主意,他们可不想成为西域这场战事中的炮灰。
  “诸位,西域此次战事不同以往,即便咱们能敷衍了大明,那么西察合台和大元也会逼着咱们去进攻大明,他们可不会像大明那样客气,届时咱们恐怕唯有替他们与大明死拼。”
  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后,忠义王脱欢帖木儿神情凝重地说道,“因此,现在咱们必须要做出个选择,是否在这场战事中站在大明这一边。”
  关西七卫的高级将领们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脱欢帖木儿的意思很明显,关西七卫这次无法逃脱大明、东察合台汗国与帖木儿帝国、北元的这场战争,故而让大家选边来站,也就是说他们更看好谁能取得西域这场战争。
  “大明四十多万西征军都被打没了,依靠着忠武王的奇袭才勉强扳回一局来,如今关西只有青龙城的十万明军,而西察合台和大元的联军达到了六十万,忠武王即便是再能打也无法赢下关西之战!”
  很快,一名身材高大的将领沉吟了一下,开口向在座的众人说道,“依我看,咱们还是投靠了西察合台和北元为好,免得跟着明军白白去送死。”
  屋子里的人们闻言纷纷颔首,大明西征军在黑水城和蓝叶城的两场大败葬送了明军主力,关西七卫当年曾经从倒马关杀进了北直隶,对大明卫所部队的战斗力有所了解,因此并不认为大明的援兵能抵挡住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
  尤为重要的是,关西大战迫在眉睫,李云天手里仅有十万兵马,不得不退守青龙城,而一旦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攻破了青龙城,那么不仅关西将成为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天下,大明也会失去了西南方最强大的一道防护屏障。
  这对大明来说可谓异常糟糕,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可以选择强攻嘉峪关进攻大明,也可以选择绕过嘉峪关进攻大明,届时大明就将全面陷入被动。
  因此,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关西之战大明的赢面非常小。
  “我不这么认为,青龙城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如果明军据城死守的话足以坚持到明年。”
  就在众人被那名身材高大的将领说动时,另外一名身材粗壮的将领开口发表了不同意见,宏声说道,“正如忠武王所说的那样,西察合台和大元劳师远征,一旦大明将关西之战拖到明年,那么他们的粮草将难以为继,届时战局将发生转变。”
  “听说大明朝廷已经调集了数十万援军前来增援嘉峪关,其中就有最为精锐的骁武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关西之战鹿死谁手还未尝可知。”粗壮将领的话音刚落,一名留着大胡子的将领就接口道,听得出来他的立场站在大明这一边。
  大胡子将领的话使得在场的将领们一阵骚动,相互间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虽然大明的西征军败了,可是最为精锐的骁武军还在。
  “恐怕忠武王只是这么一说而已,如果大明真的有如此多援军的话现在至少应该已经赶到了一批援军才对,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大明的援军还不见踪影,由此可见这可能是忠武王在虚张声势。”
  一名头发有些花白的消瘦将领放下手里的茶杯,清了清嗓子后说道,“如今大明在西域惨败,大明京畿的兵力又被抽调给了西征军,导致兵力空虚,大明的皇帝肯定会调骁武军固守京城,怎可能将他们派来关西参战?”
  “说的也是,大明的西征军几乎把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兵力抽调一空,如果西察合台和大元走草原袭击大明京畿,那么大明的京城可就危在旦夕了。”
  听闻此言,屋子里的将领们纷纷觉得有道理,认为正统帝不敢在这种情形下把骁武军派出来,毕竟大明京畿的北方就两道长城防线而已,一旦被攻破的话京城就将处于被围困的窘境,正统帝自然要留着骁武军以自保。
  至于大明卫所军队的战斗力,关西七卫的将领们早已经领教过,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要说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了,就是关西七卫也能将大明的卫所军杀得落花流水。
  “诸位,忠武王乃一代名将,既然敢来关西那么想必早已经有了妥善的应对,又有威力巨大的火器助阵,西察合台和大元想要攻下青龙城并不容易,而要是陷入僵持的话对西察合台和大元将极为不利。”
  这时,一名看上去有些儒雅的将领开口,沉声提醒在座的将领,“诸位,一旦西察合台和大元粮草不济,那么肯定会纵兵在关西劫掠,届时你我如何能阻止?如果他们要我等进攻青龙城,我等又将如何应对?”
  伴随着这名儒雅将领的话,现场顿时陷入了沉默,如果换做他们的话肯定会让关西七卫的士兵当炮灰去攻打青龙城,也会让手下的士兵在关西劫掠筹集粮草,而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要是这么做了的话他们根本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第1051章 进退维谷

  忠义王脱欢帖木儿冷眼旁观着关西七卫高级将领先前的那番辩论,从那些开口将领的态度不难看出,一些人想要投靠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而另外一些人则选择了大明。
  对于这些将领的选择脱欢帖木儿并不意外,选择投靠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将领来自跟东察合台汗国地界相交的阿端卫、曲先卫,以及跟北元地界相交的赤斤蒙古卫,在地界上远离大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沙州卫也与东察合台汗国地界相交,距离大明比较远,但是由于骁武军关西青龙大营就在沙州卫的敦煌,故而使得沙州卫与大明的联系日益紧密,沙州卫的高级将领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站在大明这一边。
  而安定卫历来与沙州卫关西密切,也从骁武军关西青龙大营那里获得了不少好处,虽然它的地理位置更加靠近东察合台汗国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也选择了大明。
  至于罕东卫,它与大明相接,受到大明的影响是关西七卫中最大的一个,因此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而言都必须选择大明,否则大明要想修理它小菜一碟。
  在关西七卫中,尤以哈密卫最难做出抉择,虽然它位于关西七卫的西北端与东察合台汗国的吐鲁番地区相接,跟大明的嘉峪关中间隔着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但却与大明走得更近。
  究其原因,哈密与吐鲁番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争夺领土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双方之间互有攻伐。
  虽然哈密的实力不如吐鲁番,但哈密已经归附大明,虽说只是大明名义上的领土,但这足以使得吐鲁番忌惮,一旦强行大举进攻的话很容易引发东察合台汗国和大明之间的外交纠纷。
  吐鲁番的力量虽然一天天增强可依旧臣服于东察合台汗国,毕竟东察合台汗国亦力把里本部依旧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另外叶尔羌地区也臣服东察合台汗国,这使得吐鲁番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由于哈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局势,使得哈密的忠顺王和忠义王难以做出抉择,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占据了上风,大明在关西将处于守势,关西地区不久后将被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攻占,届时如果不投降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话哈密可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这也是关西七卫所担心的事情,届时关西地区除了青龙城外将成为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天下,关西七卫如果不投降的话唯有向李云天说的那样打游击,躲避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追兵,等待大明集结兵力反攻。
  究竟选择大明还是帖木儿帝国、北元联军,自然是要看双方谁能赢下关西之战。
  如果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赢下了这场战争,那么无论大明是否能能在最后赢得胜利,在经历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火拼后恐怕已经无力在顾及关西地区,肯定会缩防嘉峪关,关西地区将陷入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控制,而选择了大明的关西七卫将领自此将很难再回关西。
  要是大明赢下了关西之战,那么肯定会在援兵抵达后把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赶走,进而收复东察合台汗国的失地,届时不仅加强了对关西的统治,对西域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今,大明在关西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如果不是有青龙城存在的话,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大军将直接抵达嘉峪关,或者绕过嘉峪关进攻大明。
  虽说青龙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再加上大明勋贵中排名第一的忠武王率领十万明军坐镇,但面对六十万来势汹汹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大明在关西兵力还是太弱了。
  一旦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对青龙城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而是集中兵力攻打嘉峪关,那么青龙城将成为大明在关西的一座没用的孤城。
  唯一的一个好消息是,忠武王的岳父、大明的忠国公周征已经率领援兵赶到嘉峪关,正紧锣密鼓地布置着嘉峪关的防务,嘉峪关的守军从常备的一万人猛增至十八万。
  周征为了守住嘉峪关,离开京城的时候从京城原本不多的守军中抽掉了三万,又大力抽掉了通往西域沿途的山西都司、河南都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的军户中青壮年子弟,几乎使得这五个都司、行都司的失去了战斗力。
  毕竟先前西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