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792章

执宰大明-第792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事结束后,李云天返回了书房,立在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王爷,这是刚才接到的密报。”没多久,林馨快步走了进来,把一个密封的小竹筒递给了李云天。
  李云天回过神来,连忙拆掉了小竹筒上的封印,从里面倒出了一张卷在一起的小纸条,看了后禁不住面色一喜,随后来到地图前仔细查看了起来。
  “果然如此!”查看完了地图,李云天不由得伸手在地图上拍了一下,脸上流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神色。
  “王爷,发生了什么事?”林馨见状不由得感到好奇,由于这个密报的级别超出了她的权限,故而她不清楚里面写了什么。
  “他们的目标是河套,他们想要绕过嘉峪关走草原进入河套地区,在河套地区获得粮草后再越过长城进犯大同。”李云天将手里的小纸条递给了林馨,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他们想要来个釜底抽薪,难道本王就那么容易对付?”
  确实,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这一招着实出乎了外界的意料,竟然舍近而求远,以河套为下一步进攻的目标,而不是全力攻打嘉峪关。
  虽然河套地区距离关西有千里之遥,而且要与河套的蒙古人、山北军区的骁武军和地方卫所部队较量,但由于河套和山北军区的兵力已经被相继抽调走,故而直取河套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进攻大明的最好策略,避免了强攻重兵把守的嘉峪关。
  “王爷,他们真的按你先前预料的那样,要偷袭河套!”看完了小纸条上的内容后,林馨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李云天早就猜到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会来这一手,因此早就提前做出了安排,除了青龙城内极少数高级将领外,没人知道辽东军区的七万兵力早已经暗中离开了青龙城。
  现如今,那些身穿辽东军区制服的士兵来自嘉峪关,李云天利用每天的兵力调动逐渐把辽东军区的七万兵力换成了嘉峪关守军,而真正的辽东军区部队则已经悄悄潜出了城。
  李云天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前来关西的行军速度比较缓慢,如果换做他的话肯定一个月前就抵达了关西,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有了稳妥的进军大明的方式。
  另外,绕过嘉峪关走草原也是一条进攻大明的绝佳途径,如果换做李云天的话,肯定会选择分兵占领河套,然后进攻大同,这是北元进犯大明的常用路线,对北元来说可谓驾轻就熟。
  故而,在当前河套地区和山北军区兵力空虚的情形下,李云天不得不早做打算从青龙城抽调兵力来防备帖木儿帝国和北元选择这条路径进犯大明。


第1057章 委以重任

  青龙城城南大营,李云天的书房。
  左军左都督安勇侯、安勇侯白安,骁武军关西大营统帅、义武伯鲁民恩,辽东卫所部队统兵官、宁明伯薛武,以及李子曦分坐在屋内两侧的座椅上,相互间说着话。
  对李云天把他们召来这里四人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就在不久前才刚刚结束了高级将领议事,故而感到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使得李云天又把他们喊了过来。
  “王爷!”就在四人好奇地议论着的时候李云天健步走了进来,四人纷纷起身相迎。
  “诸位,本王这次把大家召来是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据本王得到的可靠消息,进犯关西的敌军将绕过嘉峪关前去河套,然后经河套越过长城进犯大同。”
  在书房的书桌后落座后,李云天看了一眼在座的白安四人,神情严肃地说道,“这是本王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现在我大明北方的军队集中在青龙城和嘉峪关两处,局部地区兵力空虚,一旦让敌军进入河套并且攻取大同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爷,怪不得他们行军的速度如此缓慢,原来是打了这样的算盘,竟然避开我军主力,舍近求远前去河套!”白安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一脸诧异地望着李云天。
  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在关西占尽了优势,只要攻取了嘉峪关就打开了进入大明的大门,而他们却放弃在关西与明军决战,不远千里前去河套地区,这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此举无疑是在向明军示弱。
  换句话来说,在西域击败了大明西征军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现在对大明在关西的军队充满了忌惮,否则按照他们的行事风格肯定会全力攻取嘉峪关,这样一来大明西北唾手可得,而且东可攻京师,南可下江南,在战略上将立于不败之地。
  自从大明立国起就加强北方的防守,其主力都集中在北方,不仅沿着长城修建了九边要塞,洪武皇帝更是将儿子们的封地都封在了北方,以此来拱卫中央。
  永乐皇帝则比洪武皇帝还要看重北方的安危,竟然把京师迁来了北京,以天子之尊来守护大明北方的国门,大明北方军事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因此,帖木儿帝国和北元选择经河套攻打大同虽然可以避开在关西与明军决战,但势必要遭受北方军区军民的殊死抵抗。
  尤为重要的是,长城的内三关将阻挡住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南下的脚步,他们必须要攻破其中的一道关口才能进入大明山西和北直隶。
  既然帖木儿帝国和北元选择了攻打大明的长城内三关,意味着他们认为大明在内三关的军事力量不如嘉峪关,他们将付出更小的代价将其攻克。
  不得不说,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这个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长城的内三关破了,那么大明的京师将重蹈几年前的覆辙被其围住,而大明短时间内无力组织军队救援,届时肯定会从嘉峪关调兵,有什么能比京师的安危更加重要?
  “宁明伯,这次敌军将派二十万人马前去河套,其中西察合台兵力十五万,北元兵力五万,本王已经给蒙古布政使司下了公文,他们将全力配合你们作战,务必要把敌人阻挡在长城之外。”
  李云天知道这个消息会使得白安四人感到震惊,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向宁明伯薛武说道,“此次作战蒙古布政使司将提供约五万兵力,敌众我寡,希望尔等奋勇拼杀,只要坚持到大雪来临之际本王就给尔等记上一功!”
  “王爷放心,卑职等人定当全力以赴,西察合台和北元的人要想越过长城唯有踏着卑职等人的尸体。”薛武闻言当即起身,郑重其事地冲着李云天一拱手,神情坚毅地回答。
  虽然此次作战万分凶险,辽东部队只有七万人,加上蒙古布政使司的五万人也不过十二万而已,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兵力相差八万之多,但他知道这是洗刷西征军耻辱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再加上事关京师安危,故而一定会死战到底。
  自从西征军在西域战败后,留守在关西的辽东部队士兵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被外界打上了“败军之兵”的标签,虽说他们并没有进入东察合台汗国作战,但由于是西征军的一员,故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王爷,此时调辽东军出城赶赴河套一定会惊动了敌军在青龙城的暗探,也会使得城里的关西军慌乱,倘若关西军有异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望了一眼神色决然的薛武,鲁民恩的眉头皱了皱后看向了李云天。
  白安和李子曦闻言纷纷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青龙城里的军队现在可以分为四部分,即三万骁武军、七万辽东军、两万被李云天从别失八里城救回的西征军,以及近十万关西军。
  对于关西军,鲁民恩和薛武等人并不相信他们,毕竟关西七卫只是名义上臣服大明而已,天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在战局危急之时投敌。
  如果辽东军不离开的话,青龙城里有十二万明军,在兵力上对关西军占有优势,同时也是一种震慑。
  如今辽东军这么一走,青龙城的明军就只剩下五万,关西军的兵力是其两倍,万一发生什么事情的话可就难以控制局势。
  “诸位大人,王爷已经暗中把辽东军与嘉峪关的守军进行对调,现在辽东军已经悉数位于关内,城里辽东军的军营里驻扎着的是嘉峪关守军!”李云天清楚鲁民恩和白安、李子曦的担心,于是向薛武点了一下头,薛武就沉声道明了其中的玄妙。
  “原来是这样!”鲁民恩、白安和李子曦顿时吃了一惊,脸上浮现出了震惊的神色,望向李云天的眼神中无不充满了敬佩,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悄无声息地就完成了部队的对调,这意味着李云天早就觉察出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意图,进而做出了应对之策。
  由于青龙城城内各驻军军营之间被隔绝,互不往来,再加上守城的一直是骁武军,故而没人知道辽东军军营里发生的变化,除了李云天、薛武和林馨外,无人清楚辽东军被调换一事。
  “参见王爷!”就在众人惊讶着的时候,书房的房门开了,一名身穿骁武军服饰的俊俏上尉快步走了进来,来到书桌前娇声向李云天一拱手。
  “侧妃娘娘!”见此情形,白安四人连忙起身向那名俊俏上尉躬身行礼,这名娇俏上尉不是别人,正是诺敏。
  “宁明伯,此次河套之战事关重大,本王让德欣郡主和李副官与你一同前去河套,协助你作战。”李云天向诺敏微微一颔首,然后沉声向薛武说道,“他们是你的部下,只会向他提出作战方案,不会干扰你的决定。”
  “谢王爷恩典!”薛武清楚李云天这样做并不是想要架空他,而是为了取得河套之战的胜利,因此连忙向李云天道谢,有了诺敏和李子曦无疑使得他如虎添翼。
  诺敏是蒙古的小郡主,薛武以前并没有跟蒙古布政使司打过交道,故而由诺敏从中调和的话会使得他咋蒙古布政使司行事方便许多,也会更加容易指挥那些蒙古兵。
  至于李子曦,更是讲武堂的后起之秀,不仅随着李云天平定了倭患,而且还顺利率领着一万多西征军从蓝叶城脱身,其军事才华已经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尤为重要的是,李子曦是李云天身边的参谋出身,最擅长的就是制定军事作战计划,薛武说到底只是一员战将,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能力有限,故而李子曦很好地弥补了他的这个劣势。
  作为被骁武军整编的辽东军区,薛武自然清楚骁武军中负责下达命令的虽然是领军的将领,但制定作战计划的却是那些从讲武堂毕业的优秀参谋人员,领军的将领只需要根据那些作战计划进行选择。
  李子曦自然不可能一个人前去河套,肯定会带一个实力强大的参谋团队一同前往,而这正是薛武现在最为需要的,由于兵力上的劣势他需要用最佳的作战计划,既能给敌军重大打击,同时也能减少自身的伤亡,在河套地区将敌军拖到雪天。
  毕竟,现在不是辽东军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硬拼的时候,由于明军在关西兵力有限,故而关西战场还需要辽东军的助力。
  只要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部队在大雪降临前阻挡在长城外,使得其无法越过长城进攻大同,那么届时等到来年他们就要陷入被动中,很显然山北军区和京畿都督府会趁着他们被阻挡在河套地区的时候紧急从民间征募兵力。
  虽然征募的士兵无法在战场上正面作战,但用来守城还是足够的,明军所要做的就是据守不出,跟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部队打消耗战。
  由于事态紧急,故而薛武和诺敏、李子曦等人当晚就暗自离开了青龙城,急匆匆赶向了嘉峪关,他们将从关内赶往大同,然后出长城进入河套地区设伏。
  “保重!”李云天将薛武一行人送到了城外,与诺敏告别的时候他将诺敏使劲拥在了怀里,在她耳旁低声说道,“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要计较一战一城的得失。”
  “嗯!”诺敏心中一暖,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后紧紧抱住了李云天,她很开心能为李云天分忧解难。
  “王爷,最新军情,敌军的先锋部队已经通过了玉门关,估计现在已经进了敦煌古城。”李云天凝神望着诺敏等人离去背影的时候,林馨来到他的身旁,沉声禀告道。
  得知玉门关的明军撤离后,关外驻扎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先锋部队于是占领了玉门关,然后直取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里的军民早已经撤退,完全就是一座空城,因此先锋部队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这座城池,可以预想的是这座在关西仅次于青龙城的坚固城池将成为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大本营,指挥麾下的部队与关西明军交战。
  李云天闻言点了一下头,抬步面无表情地返回了青龙城城内,随着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先锋部队进驻敦煌古城,青龙城被围困的艰苦岁月就要来临。


第1058章 从容应对

  青龙城城南的一处民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